果真是任何詞語都不足以形容這位月台居士,她就是美好的代名詞,又宛若下凡的謫仙,清冷的不食人間煙火。
“人間絕色不過如此。”雲上生頗有些沉醉月台的美貌,感歎道:“此番沒有白來,能得見居士一麵便足矣。你倒是趕巧了,若是在遲上一日,說不得這船就走了。”
此次月王台停靠這名不見經傳的縣城港口,真的是意外非常,她也是昨日才知。
因此閔清一到珠縣,她便匆匆去報社尋了她,便是想帶上閔清一同上船。
閔清隨意嗯了聲,她雖初時被月台容顏吸引了,但也不過是欣賞美景,欣賞夠了便沒了興趣,不過皮囊而已。
反而現下尚不知此人底細,她更感興趣的便是其真實身份。
輕抿一口案桌上的茶水,清香怡人,帶有點點迴甘,讓人意識清醒,卻是不可多得的提神茶。
這提神的茶向來珍貴且稀少,僅僅隨意待客便上了此物,而現場估摸著有十數人,這卻是大手筆了。
而且有趣的是,其中尚有幾副熟麵孔。
五樓整個麵積不大不小,但布置的古色古香很有隱士雅趣,圍著中間稍高的高台是一圈圈矮腳案桌,一圈十個案桌,共有兩圈擺放的錯落有致,案桌上香爐青煙嫋嫋,房梁間白紗垂落飄逸,間或有絲竹之聲傳來,合著高台動人琴聲。
單就這些,便不枉此行。
“月台不才,一曲高山流水送給諸位上船之詩文。”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中,月台素手輕按琴弦,向眾人施了一禮,朱唇輕啟之音如空穀幽蘭,讓人倍感舒適,也是那般雌雄莫辨。
眾人這才從猶如天籟之音的琴聲裏迴過神來,忙起身執以迴禮道:“善!”
月台見此微一頷首,含笑揮手讓侍女侍子為眾人上酒。
“啪啪啪”
眾人裏,一身穿寬袖白袍,腰間佩劍的俊美青年突的起身拍手叫好:“在下中州人士。某曾在家鄉,素來聽聞居士琴棋書畫皆精通,但世人隻見居士棋書畫精湛無比,未曾想今日有緣,能聞得居士琴音,夕可死矣。”
中州?小小珠縣竟有中州貴人來此,閔清饒有興趣看向那青年郎君。
中州,皇都所在大州,聽聞中州人是向來自認為高人一等,十分嫌棄其他州的。
何況這人穿著打扮更不似一般人家。
高台上之人聞言,輕笑出聲,一語道破此人身份道:“郎君繆讚了,吾之音道,可尚不及蘇白郎君也。”
此言一出,在坐諸人紛紛細語起來,中州宋國公府,蘇家三公子蘇白。
大周至今為止有十國公,均是跟隨聖祖打天下的得力能臣,五文五武,然而六位國公的子孫後代無以為繼,直到當今隻剩虛名,而有四位國公,仍是大權在握,乃是實至名歸的尊榮國公。
這宋國公便是其中一位,在上任國公式微之時,她少時以三試狀元進入朝廷,初時便官拜正五品上禦史中丞,隨後官場沉浮至今,已是尚書省尚書令,位同宰相。
國公府再次尊榮,而她後代亦是出息,大女二子均科舉入圍,有官職在身,而三子蘇白雖誌不在官場,但是一身才華幼時便響徹天下,尤其是音之一道,可稱大家。
聽著雲上生在旁積極的解說,閔清了然點頭,原來是來砸場子的。
好戲開場,坐等看戲,可惜沒有點心可供嘴巴消遣,倒是遺憾。
哎,閔清歎口氣,隻能多喝幾口茶了。
這邊閔清喝茶看戲,那邊蘇白卻是一驚。
他素來喜愛山水,因此大半時間均是四處遊曆,此番恰好要迴中州,想行至這珠縣坐船,卻聽聞月王台亦在此處,他便起了心思,想與這位傳聞中的月台居士一晤。
卻沒想到竟被此人一語道破身份,他雖有名氣,但是常不露麵塵世間,因此有些好奇道:“怪哉,居士怎知是蘇某?我等可素未謀麵。”
月台爽朗一笑,輕撥琴弦發出叮的一聲,霎時全場靜默,沒了細碎之聲,整艘船也都沉寂下來,沒有其他雜音。
“這天底下,吾想認識誰,便能見到誰。”語音婉轉之餘,盡顯霸道。
“比如蘇郎君,比如這位……”月台美目顧盼,落至偏向角落裏的兩人,朗聲道:“夢時先生。”
蘇白聞言,跟隨眾人目光望去,隻見那處不過兩個年輕娘子,怎麽也不跟他所知的夢時符合。
夢時二字也是近一年開始在湖州出名,他知其名字,乃是因為現今在湖州極其流行的萬卷報。
這位夢時先生的話本說是話本,卻已脫離話本範疇,其中一應故事莫不蘊含世間道理,並且行文用筆越來越精煉,寥寥數語道盡人間百態。
且盡不如此,他在雜談報和科學報上的某些文章,內容莫不新奇,其中詩詞,更是精妙。
隻不過作品極少,十指即可數過來。
蘇白皺眉道:“居士,那個娃娃臉娘子便是夢時?”難道這樣的人不應該是個頭發發白的老人嗎?
月台卻不作答,從高台一躍而下,踱步至裝模作樣的兩人麵前,看向閔清施禮笑道:“先生作的青玉案可是極妙。”
閔清見避無可避,迴了禮便大方迴道:“確實如此。”
月台聞言一愣,隨即讚道:“先生卻是坦率。”
蘇白快步走過來,指著閔清驚愕道:“你你你……你不是個老頭子嗎?”
閔清:……默默挺直胸膛。
雲上生卻是沒忍住,直接笑將出來。
月台神情不變,隻笑道:“先生上船時剛作了一首詞,極其精妙,不如郎君與吾,一同譜奏。”
閔清一寫完,這詞便立馬送到了她手上。
說罷令人將那詞拿上來,鋪展開來掛在畫屏上給眾人觀之,又驚起一片驚歎聲。
蘇白亦是被此詞驚豔,歎道:“好詞!”
複又戰意熊熊看向月台:“某此次上船正是為了與居士切磋音律,既如此,還請先生作評。”
被迫吃瓜的閔清見此,也隻得點頭。
侍女們便立馬擺好案桌放上琴,月台蘇白相對而坐,正要施禮,閔清突然出聲。
“美人美樂,卻是有吃食更佳。”
正襟危坐等著欣賞的雲上生:……你才吃完東西啊!
“人間絕色不過如此。”雲上生頗有些沉醉月台的美貌,感歎道:“此番沒有白來,能得見居士一麵便足矣。你倒是趕巧了,若是在遲上一日,說不得這船就走了。”
此次月王台停靠這名不見經傳的縣城港口,真的是意外非常,她也是昨日才知。
因此閔清一到珠縣,她便匆匆去報社尋了她,便是想帶上閔清一同上船。
閔清隨意嗯了聲,她雖初時被月台容顏吸引了,但也不過是欣賞美景,欣賞夠了便沒了興趣,不過皮囊而已。
反而現下尚不知此人底細,她更感興趣的便是其真實身份。
輕抿一口案桌上的茶水,清香怡人,帶有點點迴甘,讓人意識清醒,卻是不可多得的提神茶。
這提神的茶向來珍貴且稀少,僅僅隨意待客便上了此物,而現場估摸著有十數人,這卻是大手筆了。
而且有趣的是,其中尚有幾副熟麵孔。
五樓整個麵積不大不小,但布置的古色古香很有隱士雅趣,圍著中間稍高的高台是一圈圈矮腳案桌,一圈十個案桌,共有兩圈擺放的錯落有致,案桌上香爐青煙嫋嫋,房梁間白紗垂落飄逸,間或有絲竹之聲傳來,合著高台動人琴聲。
單就這些,便不枉此行。
“月台不才,一曲高山流水送給諸位上船之詩文。”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中,月台素手輕按琴弦,向眾人施了一禮,朱唇輕啟之音如空穀幽蘭,讓人倍感舒適,也是那般雌雄莫辨。
眾人這才從猶如天籟之音的琴聲裏迴過神來,忙起身執以迴禮道:“善!”
月台見此微一頷首,含笑揮手讓侍女侍子為眾人上酒。
“啪啪啪”
眾人裏,一身穿寬袖白袍,腰間佩劍的俊美青年突的起身拍手叫好:“在下中州人士。某曾在家鄉,素來聽聞居士琴棋書畫皆精通,但世人隻見居士棋書畫精湛無比,未曾想今日有緣,能聞得居士琴音,夕可死矣。”
中州?小小珠縣竟有中州貴人來此,閔清饒有興趣看向那青年郎君。
中州,皇都所在大州,聽聞中州人是向來自認為高人一等,十分嫌棄其他州的。
何況這人穿著打扮更不似一般人家。
高台上之人聞言,輕笑出聲,一語道破此人身份道:“郎君繆讚了,吾之音道,可尚不及蘇白郎君也。”
此言一出,在坐諸人紛紛細語起來,中州宋國公府,蘇家三公子蘇白。
大周至今為止有十國公,均是跟隨聖祖打天下的得力能臣,五文五武,然而六位國公的子孫後代無以為繼,直到當今隻剩虛名,而有四位國公,仍是大權在握,乃是實至名歸的尊榮國公。
這宋國公便是其中一位,在上任國公式微之時,她少時以三試狀元進入朝廷,初時便官拜正五品上禦史中丞,隨後官場沉浮至今,已是尚書省尚書令,位同宰相。
國公府再次尊榮,而她後代亦是出息,大女二子均科舉入圍,有官職在身,而三子蘇白雖誌不在官場,但是一身才華幼時便響徹天下,尤其是音之一道,可稱大家。
聽著雲上生在旁積極的解說,閔清了然點頭,原來是來砸場子的。
好戲開場,坐等看戲,可惜沒有點心可供嘴巴消遣,倒是遺憾。
哎,閔清歎口氣,隻能多喝幾口茶了。
這邊閔清喝茶看戲,那邊蘇白卻是一驚。
他素來喜愛山水,因此大半時間均是四處遊曆,此番恰好要迴中州,想行至這珠縣坐船,卻聽聞月王台亦在此處,他便起了心思,想與這位傳聞中的月台居士一晤。
卻沒想到竟被此人一語道破身份,他雖有名氣,但是常不露麵塵世間,因此有些好奇道:“怪哉,居士怎知是蘇某?我等可素未謀麵。”
月台爽朗一笑,輕撥琴弦發出叮的一聲,霎時全場靜默,沒了細碎之聲,整艘船也都沉寂下來,沒有其他雜音。
“這天底下,吾想認識誰,便能見到誰。”語音婉轉之餘,盡顯霸道。
“比如蘇郎君,比如這位……”月台美目顧盼,落至偏向角落裏的兩人,朗聲道:“夢時先生。”
蘇白聞言,跟隨眾人目光望去,隻見那處不過兩個年輕娘子,怎麽也不跟他所知的夢時符合。
夢時二字也是近一年開始在湖州出名,他知其名字,乃是因為現今在湖州極其流行的萬卷報。
這位夢時先生的話本說是話本,卻已脫離話本範疇,其中一應故事莫不蘊含世間道理,並且行文用筆越來越精煉,寥寥數語道盡人間百態。
且盡不如此,他在雜談報和科學報上的某些文章,內容莫不新奇,其中詩詞,更是精妙。
隻不過作品極少,十指即可數過來。
蘇白皺眉道:“居士,那個娃娃臉娘子便是夢時?”難道這樣的人不應該是個頭發發白的老人嗎?
月台卻不作答,從高台一躍而下,踱步至裝模作樣的兩人麵前,看向閔清施禮笑道:“先生作的青玉案可是極妙。”
閔清見避無可避,迴了禮便大方迴道:“確實如此。”
月台聞言一愣,隨即讚道:“先生卻是坦率。”
蘇白快步走過來,指著閔清驚愕道:“你你你……你不是個老頭子嗎?”
閔清:……默默挺直胸膛。
雲上生卻是沒忍住,直接笑將出來。
月台神情不變,隻笑道:“先生上船時剛作了一首詞,極其精妙,不如郎君與吾,一同譜奏。”
閔清一寫完,這詞便立馬送到了她手上。
說罷令人將那詞拿上來,鋪展開來掛在畫屏上給眾人觀之,又驚起一片驚歎聲。
蘇白亦是被此詞驚豔,歎道:“好詞!”
複又戰意熊熊看向月台:“某此次上船正是為了與居士切磋音律,既如此,還請先生作評。”
被迫吃瓜的閔清見此,也隻得點頭。
侍女們便立馬擺好案桌放上琴,月台蘇白相對而坐,正要施禮,閔清突然出聲。
“美人美樂,卻是有吃食更佳。”
正襟危坐等著欣賞的雲上生:……你才吃完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