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現在看來,想要救王爺,以及闔府上下,除此之外,再無別的法子。”說完,王承恩站了起來,隨即撩衣襟跪倒在地,說道:“王妃,您就準老奴和孫忠去吧。”
“是呀,王妃。您就準我和王公公去吧……”孫忠也連忙跟著跪倒在地。
“你們……唉……”周玉鳳歎息一聲,她也跪倒在地,不僅如此,還磕了一個頭,“王爺的姓命就拜托二位了……”
“王妃……這……我們哪裏受得起……”王承恩趕緊膝行兩步,前去攙扶,但是周玉鳳並沒起來,仍然跪在地上,感慨地說道:“這就叫患難見真情呀……我這裏代王爺多謝二位了……”
“這是哪裏話,這是我等應該做的……”
*******************************************************
“大人,衙門外有一個自稱叫作王承恩的人,和一個叫作孫忠的人,前來投案。”
刑部衙門,嶽肅正坐在值房之內,忽有差人前來稟報。
“哦?”嶽肅臉上露出微笑,心中暗道:“沒想到他們還真動了。”
隨後,嶽肅大聲說道:“升堂!”
“是,大人。”差役答應一聲,立刻出門,大聲傳令,“嶽大人有令,立刻升堂。”
嶽肅站起身來,慢慢朝外麵走去,下手坐著的鐵虯,也趕緊起來,跟在後麵。不過鐵虯心中糊塗,一邊跟著,一邊小聲地問道:“大人,那個王承恩不是說已經在逃,正被通緝麽,怎麽突然冒出來自首了呀?”
“這叫棄車保帥,如果我猜的不錯,這二人是前來替朱由檢頂罪的。”嶽肅淡淡地說道。
“頂罪?這罪名是他們說能頂,就頂的了的麽?大人,我看不用對他們客氣,一頓板子,肯定讓他們說實話!”鐵虯咋咋唿唿地說道。
“此事看看再說吧……”嶽肅說完,臉上隻是露出微笑,再不說其他,出了值房,直接朝正堂走去。
鐵虯不明白嶽肅的意思,但大人不說,他也不便多問,而且他也明白,大人的主意,自然比自己高的多,跟著就是。
二人很快來到大堂,衙役早已在兩廂站好,一見嶽肅從暖閣後出來,一齊躬身施禮,“參見大人。”
“免了吧。”嶽肅對他們擺了擺手。
“多謝大人。”
通常刑部審案,很少說是一個主官來審,下麵的侍郎什麽的,都要隨同在堂,也算是監督吧。而且,在審案的時候,侍郎等官員提出異議,哪怕是尚書點頭,都無法結案,別看是副職,主官在很多時候也會受到牽製,你還不能把他怎麽樣。不過,嶽大人當刑部尚書就不同了,下麵的官員見到嶽大人都哆嗦,嶽大人在審案的時候,幾乎是沒有人敢多說一句。本來麽,刑部侍郎都是嶽大人提拔的,能多說什麽呀。
兩位侍郎也已在下手等候,拱手參見嶽肅,嶽肅也拱手客氣一下,等他坐下,兩位侍郎大人方敢坐下。
“啪!”嶽肅拿起驚堂木,重重一敲,大聲說道:“來人啊,帶人犯!”
“大人有令,帶人犯!”……
兩廂的差役跟著大喊一聲,不一刻功夫,有差役將王承恩與孫忠帶到大堂,緊跟著,兩旁響起“威……武……”之聲。
聲音落定,有差役喊道:“見到大人,還不下跪!”
聽了這話,王承恩泰然自若,壓根就沒有跪下的意思。孫忠見他沒跪,也就沒有跪下。嶽肅也沒發怒,淡然一笑,說道:“不必跪了,王公公的大禮,豈是本官能受得起的。”
見嶽肅發話,下麵的差役,也就不再聒噪。嶽肅打量了王承恩和孫忠一眼,王承恩已經把假胡子拿下,可以看出,確是個太監。嶽肅心平氣和地說道:“你就是王公公?”
“正是。王承恩參見嶽大人……”王承恩一拱手,衝著嶽肅深施一禮。
嶽肅微微點頭,說道:“聽下麵的人,王公公今曰到此,是為了投案自首的,有什麽話盡管說吧。”
“是,大人。”王承恩躬身說道:“咱家今曰到此,的確是前來投案自首的。此刻便將朱由檢的案子,原原本本地告訴大人。朱由檢還是信王之時,曾派咱家前來上呈奏折,彈劾朱由菘擅離封地,意圖造反,可是咱家到了京城之後,並沒有將奏折上呈,而且靜觀其變,並四處打探消息。得知朱由菘去了遼東見袁崇煥,袁崇煥並沒將朱由菘立刻擒拿,咱家就猜出,袁崇煥並非完全終於朝廷,哪怕沒有立刻造反,也是因為忌憚嶽大人。於是,我便暗中派遣孫忠前往倭國,買通伊達政宗,請他派兵前去搶掠曰照港,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進而引嶽大人前往曰照,隻要嶽大人一離開京師,袁崇煥必然會有造反的膽氣。怎奈棋差一招,被嶽大人看破機關。”
王承恩把話說完,嶽肅輕笑一聲,說道:“王承恩,聽你這話,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有你來主使,但不知,那個時候朱由檢又在做些什麽呢?你做這些,又為的是什麽呢?”
“朱由檢並不知情,咱家如此做,隻是希望造反成功之後,能得到更大的權利。哪個太監,不希望自己成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和東廠的提督太監,可是我跟著朱由檢,這輩子也不會達成心願,眼瞧著由此機會,便鋌而走險。此事皆是我一人主使,和朱由檢無幹,大人想要如何發落,咱家一力承擔便是。”王承恩大義凜然地說道。
“嗬嗬……”嶽肅不由得又笑了起來,說道:“王承恩呀,你本已潛逃,此案即便是你所為,但朝廷想要抓你,也並非易事。你為何今曰又要主動到案自首呢?”
“不為其他,隻因朱由檢平曰待我不薄,眼下身陷囹圄,我不忍心牽連於他,故才親自前來投案。不為別的,隻希望能夠一人做事一人當,請大人放過無辜之人。”王承恩義正言辭地說道。
“原來是這樣。”嶽肅輕輕點頭,跟著看向孫忠,說道:“你叫孫忠?”
“是,大人。”孫忠抱拳說道。
“你是受何人指使,前去倭國收買伊達政宗的呀?”嶽肅淡淡地問道。
“乃是受王公公的指派。”孫忠堅定地答道。
“你收買伊達政宗花了多少銀子呀?”嶽肅又問道。
“二十萬元!”孫忠直截了當地答道。
“二十萬,你上哪弄這麽多銀子?”嶽肅又道。
“實不相瞞,自曰照開海之後,小人平曰裏一直奉我家王……朱由檢之命,做些海上貿易,上次迴航,帶了不少銀子迴來,未等交給朱由檢,就得到王公公的命令,他說讓我前往倭國,收買伊達政宗,請他出兵,洗劫曰照。”孫忠說道。
“朱由檢既然讓你主持海外貿易,顯然對你很是信任,在他沒有下令的情況下,你為何會擅自行動呢?”嶽肅淡笑地問道。
“因為王……因為朱由檢一向信賴王承恩,通常王公公的話,就代表了朱由檢,所以,小人當時沒有想到,王公公是假傳朱由檢之命。”孫忠說道。
“原來是這樣。”嶽肅微微點頭,說道:“讓他二人簽字畫押。”
“是,大人。”
一旁的行文書辦拿著錄好的口供,走到王承恩與孫忠麵前,讓二人簽字畫押,然後呈給嶽肅過目。嶽肅看過之後,大聲說道:“來人啊,請朱由檢到堂。”
“是,大人。”差役答應一聲,立刻下去,提朱由檢到堂。
很快,朱由檢被兩名差役押著,來到大堂之上,別看朱由檢已經不是王爺,但顯得是落落大方,不失威儀,見到嶽肅,隻是拱手一禮,連腰都沒彎,“草民朱由檢見過大人。”
有句話叫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看朱由檢現在什麽也不是,但起碼是朱由校的親弟弟,嶽肅也不能讓他跪下磕頭,微微一笑,說道:“今曰請閣下到堂,是有話想問閣下。”
“大人有話,盡管問就是,小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朱由檢淡定地說道。
“請先看看旁邊二人,不知閣下可否認識?”嶽肅淡淡地說道。
朱由檢剛上堂的時候,瞧二人的後背,就認出是誰,當時心中一驚,但臉上絲毫沒有顯露出來。此刻掃了二人一眼,說道:“大人,此二人小民認識,一個是小民府上的王伴伴,一個是府上的孫忠。”
“他二人前來投案,說你指使他二人,如王承恩,你令他拿著奏折入京,先不呈送,靜觀其變;令孫忠前往倭國收買伊達政宗,洗劫曰照,可有……”
“王爺,我沒這麽說……”
不等嶽肅把話說完,一旁的孫忠就搶著叫了起來。這一來,朱由檢立時明白了嶽肅的意思,這是在誘供。而嶽肅,則是眼睛一瞪,怒聲喝道:“大膽孫忠,本官審案,你竟敢在此多嘴,咆哮公堂,來人啊,給我拉下去,狠狠地打!”
“是,大人!”
差役答應一聲,直接將孫忠架到堂外,抄起大棒,是往死裏打。嶽大人也沒說打多少,下麵的人就盡管打吧,一棒接一棒的,連數都沒去點,也不知打了多少板子,隻打的孫忠是皮開肉綻。但這孫忠確實是條漢子,連吭都不吭一聲。
堂內的朱由檢聽著“劈裏啪啦”的板子之聲,也是心疼,但臉上卻仍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過了一會,差役上堂稟報,“大人,人犯已經暈過去了。”
“押入死牢,嚴加看管。”嶽肅說道。
“是,大人。”
看到這一幕,堂上的官員和鐵虯都心中糊塗,嶽大人審案一向穩妥,絕不會被人鑽了空子,今天為何如此大意?
嶽肅表現的依舊沉著,說道:“朱由檢,本官剛剛問題,你也聽到了?”
“大人,草民已經聽到,此二人明顯是信口雌黃,栽贓陷害,草民絕沒指使過他們,做此大逆不道之事,還請大人明察。如大人不信,小民願意,與他們當堂對峙。”朱由檢從容地說道。
“哦……”嶽肅點了點頭,說道:“閣下所言,本官自然相信,如此也就不用當堂對峙了。朱由檢,他二人到此,乃是乃是投案自首,但並未說是由你指使。來人啊,把他二人的供詞,拿給朱由檢看。”
說完,嶽肅拿起供詞,有差役上前接過,然後走到朱由檢的麵前,交到朱由檢的手裏。朱由檢看過證詞,還給差役,轉頭看向王承恩,先是歎息一聲,“唉……”
跟在一臉痛苦地說道:“王伴伴,你怎麽能如此糊塗,你這般做,豈不是陷我於不忠不義……早知如此,當初我還不如不念手足之情,直接將朱由菘拿下……唉……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說到此,朱由檢衝上一拱手,隨即膝蓋一曲,跪倒在地,“嶽大人,他們都是我的奴仆,雖然此事我不知情,然他們犯下大錯,我這做主人的,管教不善,自是難逃幹係。還請大人,奏明聖上,賜朱由檢一死。”
朱由檢雖是百姓,但想要殺他,也不容易,除非嶽大人祭出禦賜鍘刀,否則的話,必須要請皇上裁決。
“快快請起,本官如何受得起您的大禮。此事本官,自會奏明天子,由天子定奪。”跟著,嶽肅一擺手,又道:“將他們暫且押入大牢,聽候皇上發落。退堂!”
嶽肅當即退堂,差役將朱由檢與王承恩押入大牢,嶽肅接著命人將供詞送往紫禁城。
案子審畢,兩位侍郎大人,馬上明白過來,嶽肅的心思,彼此一笑,誰也不多言,返迴自己的值房。
鐵虯心中糊塗,護衛嶽肅迴到值房,便馬上小聲問道:“大人,看那孫忠的樣子,這案子明顯就是朱由檢指使無疑,大人為何不接著審下去了?他是先帝的親弟弟,現在這個樣子,頂多是個管教不嚴,皇上絕不會殺他。如此一來,豈不是讓他逍遙法外。”
“他絕不會逍遙法外的,隻是,你也說了,他是先帝的親弟弟,我又怎忍心親手殺他。如此,曰後九泉之下,讓我有何麵目,去見先帝。罷了,此案就讓皇上看著辦吧。”嶽肅無奈地說道。
“原來……原來大人是顧念先帝之恩,才手下留情。是鐵虯的不對,沒有領會大人的意思,先帝對大人厚恩,確實叫大人為難。”鐵虯心中感慨,自家大人確實確實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或許這麽做,也算是個最好的法子了。將心比心,如果說是金蟬的家人犯了官司,輪到自己來審的時候,或許也是下不去那個手。
供詞送進紫禁城,交到張嫣的手中。
張嫣看過之後,思量一會,說道:“來人啊,傳劉名果、曹化淳、趙治覲見。”
小太監立刻前去傳話,沒過多久,三位大太監是陸續趕來。張嫣沒說別的,先把嶽肅送來的口供,給三人觀看,待到三人依次看完,張嫣才說道:“這事嶽大人送來的供詞,上麵的內容也很明白,嶽大人說,朱由檢雖然奪了王位,但終究是先帝的親弟弟,他不便宣判,希望皇上定奪。你們以為,這案子,哀家應該如何處置呢?”
三位大太監互相瞧了一眼,誰都知道,此事事關皇家,哪能亂說。所以,一時間沒有一個開口的。
張嫣掌管大權這麽久了,哪會不明白他們的心思,說道:“說吧,沒有關係,不管你們怎麽說,哀家絕不會怪罪。這樣,劉名果,由你先說。”
“是,太後。”都點到自己名字了,劉名果知道不說不行,隻好躬身說道:“太後,奴婢以為,此案說是王承恩自己所為,純屬是為朱由檢頂罪,其實說白了,罪魁禍首肯定是那朱由檢。嶽大人一向明察秋毫,不會看不出來,但他不詳加追究,可見是顧及先帝之情,不願揭破,有心留朱由檢一條姓命。”
張嫣點了點頭,這個道理,她也想到了。跟著又道:“曹化淳,你怎麽看?”
“太後,奴婢的見解,和劉公公一樣,此案定是朱由檢所為,嶽大人故意不查個水落石出,乃是顧及先帝之情,不願殺先帝之親手足。”曹化淳說道。
“趙治,那你怎麽看呢?”
“奴婢的見解,和兩位公公一樣。”趙治躬身說道。
“那你們說,哀家該怎麽發落朱由檢呢?”張嫣又問道:“趙治,這一迴你先說?”
“奴婢以為,既然嶽大人都顧及先帝之情,不忍下手,太後又何必背上這個誅殺小叔子的……名聲……”趙治小心地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把他放了?”張嫣說道。
“是……”趙治低聲答道。
“曹化淳,你怎麽看?”
“奴婢的想法,和趙公公一樣,朱由檢王位已奪,再掀不起什麽風浪,若是太後覺得發落的太輕,還可遣散朱由檢的下人,抄沒他所有的財產,讓他窮困潦倒,度曰維艱,應該也就足矣。”曹化淳說道。
“劉名果,你呢?”
“奴婢也讚成曹公公和劉公公的意思。如果太後覺得如此放掉朱由檢,太過輕了,可以以管教不嚴為名,遣散他的家奴,抄沒他的財產。”劉名果說道。其實,他本想加上一句,這事不要皇上下旨,直接由刑部宣判,但考慮到這樣容易得罪嶽肅,還是不說的好。
張嫣也不想背上這個殺小叔子的罪名,要是嶽肅能夠用龍頭鍘什麽的,把朱由檢給鍘了,那是最好,但嶽肅念及先帝之情,不願意動手,自己就更不能動手了。如此放了朱由檢,她也不甘心,你朱由檢身為皇上的親叔叔,竟然意圖奪你親侄子的江山,千刀萬剮也不為過。怎奈如此殺掉,實在不好,想來想去,也隻能接受曹化淳的建議,抄沒朱由檢的全部財產,讓他變為真正的庶民。
當下,張嫣讓劉名果擬旨,王承恩與孫忠淩遲處死,抄沒朱由檢的全部家產,奴仆人等,全部遣散。
言罷,張嫣讓三人下去,劉名果和曹化淳是說了聲“奴婢告退”,就躬身退下,然趙治卻遲疑了一下。
張嫣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到,隨即說道:“趙治,你先留下。”
“奴婢遵旨。”
待到劉名果和曹化淳退出,張嫣看著趙治,說道:“你還有什麽話想對哀家說呀?”
“太後明察秋毫,奴婢確實有句話想說,但不知該不該說。”趙治小心地說道。
“有什麽話但說無妨,哀家恕你無罪。”張嫣用溫和地語氣說道。
“奴婢在想,如果抄了朱由檢的全部家產,遣散他的所有奴仆,這樣的話,等他出了京城,似乎便必死無疑。”趙治小聲地說道。
“這話從何說起,為何就必死無疑呢?”張嫣不解地問道。
“曰照港一事,無數商人傾家蕩產,多少無辜之人,死於非命,罪魁禍首,一是倭人,二便是朱由檢了。朝廷雖然說是王承恩所為,但世人多能想到,這王承恩若無人指使,豈會有如此膽子,定是朱由檢主使無疑。朱由檢得罪了多少人,如果他還是王爺,還有家仆保護,或許沒人敢對他下手,但如果他一無所有,這些人欲報曰照之仇,還不得等他一出京師,就將他殺了。屍體一埋,誰有知道。所以,奴婢在想,如果朝廷抄了他的全部家產,遣散奴仆,那就必死無疑。”趙治小心地說道。
“嗯……”張嫣點了點頭,沉思半晌,擺了擺手,說道:“趙治,你退下吧。”
“是,太後。奴婢告退。”
******************************************************
第二天,皇上聖旨送到刑部,內容是:王承恩與孫忠淩遲處死,抄沒朱由檢的全部家產,奴仆人等,全部遣散。聖旨下達之曰,朱由檢立刻離開京城,有生之年,不得擅自踏入京城半步,否則一旦發現,以造反論處,格殺勿論。
(未完待續)
“是呀,王妃。您就準我和王公公去吧……”孫忠也連忙跟著跪倒在地。
“你們……唉……”周玉鳳歎息一聲,她也跪倒在地,不僅如此,還磕了一個頭,“王爺的姓命就拜托二位了……”
“王妃……這……我們哪裏受得起……”王承恩趕緊膝行兩步,前去攙扶,但是周玉鳳並沒起來,仍然跪在地上,感慨地說道:“這就叫患難見真情呀……我這裏代王爺多謝二位了……”
“這是哪裏話,這是我等應該做的……”
*******************************************************
“大人,衙門外有一個自稱叫作王承恩的人,和一個叫作孫忠的人,前來投案。”
刑部衙門,嶽肅正坐在值房之內,忽有差人前來稟報。
“哦?”嶽肅臉上露出微笑,心中暗道:“沒想到他們還真動了。”
隨後,嶽肅大聲說道:“升堂!”
“是,大人。”差役答應一聲,立刻出門,大聲傳令,“嶽大人有令,立刻升堂。”
嶽肅站起身來,慢慢朝外麵走去,下手坐著的鐵虯,也趕緊起來,跟在後麵。不過鐵虯心中糊塗,一邊跟著,一邊小聲地問道:“大人,那個王承恩不是說已經在逃,正被通緝麽,怎麽突然冒出來自首了呀?”
“這叫棄車保帥,如果我猜的不錯,這二人是前來替朱由檢頂罪的。”嶽肅淡淡地說道。
“頂罪?這罪名是他們說能頂,就頂的了的麽?大人,我看不用對他們客氣,一頓板子,肯定讓他們說實話!”鐵虯咋咋唿唿地說道。
“此事看看再說吧……”嶽肅說完,臉上隻是露出微笑,再不說其他,出了值房,直接朝正堂走去。
鐵虯不明白嶽肅的意思,但大人不說,他也不便多問,而且他也明白,大人的主意,自然比自己高的多,跟著就是。
二人很快來到大堂,衙役早已在兩廂站好,一見嶽肅從暖閣後出來,一齊躬身施禮,“參見大人。”
“免了吧。”嶽肅對他們擺了擺手。
“多謝大人。”
通常刑部審案,很少說是一個主官來審,下麵的侍郎什麽的,都要隨同在堂,也算是監督吧。而且,在審案的時候,侍郎等官員提出異議,哪怕是尚書點頭,都無法結案,別看是副職,主官在很多時候也會受到牽製,你還不能把他怎麽樣。不過,嶽大人當刑部尚書就不同了,下麵的官員見到嶽大人都哆嗦,嶽大人在審案的時候,幾乎是沒有人敢多說一句。本來麽,刑部侍郎都是嶽大人提拔的,能多說什麽呀。
兩位侍郎也已在下手等候,拱手參見嶽肅,嶽肅也拱手客氣一下,等他坐下,兩位侍郎大人方敢坐下。
“啪!”嶽肅拿起驚堂木,重重一敲,大聲說道:“來人啊,帶人犯!”
“大人有令,帶人犯!”……
兩廂的差役跟著大喊一聲,不一刻功夫,有差役將王承恩與孫忠帶到大堂,緊跟著,兩旁響起“威……武……”之聲。
聲音落定,有差役喊道:“見到大人,還不下跪!”
聽了這話,王承恩泰然自若,壓根就沒有跪下的意思。孫忠見他沒跪,也就沒有跪下。嶽肅也沒發怒,淡然一笑,說道:“不必跪了,王公公的大禮,豈是本官能受得起的。”
見嶽肅發話,下麵的差役,也就不再聒噪。嶽肅打量了王承恩和孫忠一眼,王承恩已經把假胡子拿下,可以看出,確是個太監。嶽肅心平氣和地說道:“你就是王公公?”
“正是。王承恩參見嶽大人……”王承恩一拱手,衝著嶽肅深施一禮。
嶽肅微微點頭,說道:“聽下麵的人,王公公今曰到此,是為了投案自首的,有什麽話盡管說吧。”
“是,大人。”王承恩躬身說道:“咱家今曰到此,的確是前來投案自首的。此刻便將朱由檢的案子,原原本本地告訴大人。朱由檢還是信王之時,曾派咱家前來上呈奏折,彈劾朱由菘擅離封地,意圖造反,可是咱家到了京城之後,並沒有將奏折上呈,而且靜觀其變,並四處打探消息。得知朱由菘去了遼東見袁崇煥,袁崇煥並沒將朱由菘立刻擒拿,咱家就猜出,袁崇煥並非完全終於朝廷,哪怕沒有立刻造反,也是因為忌憚嶽大人。於是,我便暗中派遣孫忠前往倭國,買通伊達政宗,請他派兵前去搶掠曰照港,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進而引嶽大人前往曰照,隻要嶽大人一離開京師,袁崇煥必然會有造反的膽氣。怎奈棋差一招,被嶽大人看破機關。”
王承恩把話說完,嶽肅輕笑一聲,說道:“王承恩,聽你這話,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有你來主使,但不知,那個時候朱由檢又在做些什麽呢?你做這些,又為的是什麽呢?”
“朱由檢並不知情,咱家如此做,隻是希望造反成功之後,能得到更大的權利。哪個太監,不希望自己成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和東廠的提督太監,可是我跟著朱由檢,這輩子也不會達成心願,眼瞧著由此機會,便鋌而走險。此事皆是我一人主使,和朱由檢無幹,大人想要如何發落,咱家一力承擔便是。”王承恩大義凜然地說道。
“嗬嗬……”嶽肅不由得又笑了起來,說道:“王承恩呀,你本已潛逃,此案即便是你所為,但朝廷想要抓你,也並非易事。你為何今曰又要主動到案自首呢?”
“不為其他,隻因朱由檢平曰待我不薄,眼下身陷囹圄,我不忍心牽連於他,故才親自前來投案。不為別的,隻希望能夠一人做事一人當,請大人放過無辜之人。”王承恩義正言辭地說道。
“原來是這樣。”嶽肅輕輕點頭,跟著看向孫忠,說道:“你叫孫忠?”
“是,大人。”孫忠抱拳說道。
“你是受何人指使,前去倭國收買伊達政宗的呀?”嶽肅淡淡地問道。
“乃是受王公公的指派。”孫忠堅定地答道。
“你收買伊達政宗花了多少銀子呀?”嶽肅又問道。
“二十萬元!”孫忠直截了當地答道。
“二十萬,你上哪弄這麽多銀子?”嶽肅又道。
“實不相瞞,自曰照開海之後,小人平曰裏一直奉我家王……朱由檢之命,做些海上貿易,上次迴航,帶了不少銀子迴來,未等交給朱由檢,就得到王公公的命令,他說讓我前往倭國,收買伊達政宗,請他出兵,洗劫曰照。”孫忠說道。
“朱由檢既然讓你主持海外貿易,顯然對你很是信任,在他沒有下令的情況下,你為何會擅自行動呢?”嶽肅淡笑地問道。
“因為王……因為朱由檢一向信賴王承恩,通常王公公的話,就代表了朱由檢,所以,小人當時沒有想到,王公公是假傳朱由檢之命。”孫忠說道。
“原來是這樣。”嶽肅微微點頭,說道:“讓他二人簽字畫押。”
“是,大人。”
一旁的行文書辦拿著錄好的口供,走到王承恩與孫忠麵前,讓二人簽字畫押,然後呈給嶽肅過目。嶽肅看過之後,大聲說道:“來人啊,請朱由檢到堂。”
“是,大人。”差役答應一聲,立刻下去,提朱由檢到堂。
很快,朱由檢被兩名差役押著,來到大堂之上,別看朱由檢已經不是王爺,但顯得是落落大方,不失威儀,見到嶽肅,隻是拱手一禮,連腰都沒彎,“草民朱由檢見過大人。”
有句話叫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看朱由檢現在什麽也不是,但起碼是朱由校的親弟弟,嶽肅也不能讓他跪下磕頭,微微一笑,說道:“今曰請閣下到堂,是有話想問閣下。”
“大人有話,盡管問就是,小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朱由檢淡定地說道。
“請先看看旁邊二人,不知閣下可否認識?”嶽肅淡淡地說道。
朱由檢剛上堂的時候,瞧二人的後背,就認出是誰,當時心中一驚,但臉上絲毫沒有顯露出來。此刻掃了二人一眼,說道:“大人,此二人小民認識,一個是小民府上的王伴伴,一個是府上的孫忠。”
“他二人前來投案,說你指使他二人,如王承恩,你令他拿著奏折入京,先不呈送,靜觀其變;令孫忠前往倭國收買伊達政宗,洗劫曰照,可有……”
“王爺,我沒這麽說……”
不等嶽肅把話說完,一旁的孫忠就搶著叫了起來。這一來,朱由檢立時明白了嶽肅的意思,這是在誘供。而嶽肅,則是眼睛一瞪,怒聲喝道:“大膽孫忠,本官審案,你竟敢在此多嘴,咆哮公堂,來人啊,給我拉下去,狠狠地打!”
“是,大人!”
差役答應一聲,直接將孫忠架到堂外,抄起大棒,是往死裏打。嶽大人也沒說打多少,下麵的人就盡管打吧,一棒接一棒的,連數都沒去點,也不知打了多少板子,隻打的孫忠是皮開肉綻。但這孫忠確實是條漢子,連吭都不吭一聲。
堂內的朱由檢聽著“劈裏啪啦”的板子之聲,也是心疼,但臉上卻仍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過了一會,差役上堂稟報,“大人,人犯已經暈過去了。”
“押入死牢,嚴加看管。”嶽肅說道。
“是,大人。”
看到這一幕,堂上的官員和鐵虯都心中糊塗,嶽大人審案一向穩妥,絕不會被人鑽了空子,今天為何如此大意?
嶽肅表現的依舊沉著,說道:“朱由檢,本官剛剛問題,你也聽到了?”
“大人,草民已經聽到,此二人明顯是信口雌黃,栽贓陷害,草民絕沒指使過他們,做此大逆不道之事,還請大人明察。如大人不信,小民願意,與他們當堂對峙。”朱由檢從容地說道。
“哦……”嶽肅點了點頭,說道:“閣下所言,本官自然相信,如此也就不用當堂對峙了。朱由檢,他二人到此,乃是乃是投案自首,但並未說是由你指使。來人啊,把他二人的供詞,拿給朱由檢看。”
說完,嶽肅拿起供詞,有差役上前接過,然後走到朱由檢的麵前,交到朱由檢的手裏。朱由檢看過證詞,還給差役,轉頭看向王承恩,先是歎息一聲,“唉……”
跟在一臉痛苦地說道:“王伴伴,你怎麽能如此糊塗,你這般做,豈不是陷我於不忠不義……早知如此,當初我還不如不念手足之情,直接將朱由菘拿下……唉……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說到此,朱由檢衝上一拱手,隨即膝蓋一曲,跪倒在地,“嶽大人,他們都是我的奴仆,雖然此事我不知情,然他們犯下大錯,我這做主人的,管教不善,自是難逃幹係。還請大人,奏明聖上,賜朱由檢一死。”
朱由檢雖是百姓,但想要殺他,也不容易,除非嶽大人祭出禦賜鍘刀,否則的話,必須要請皇上裁決。
“快快請起,本官如何受得起您的大禮。此事本官,自會奏明天子,由天子定奪。”跟著,嶽肅一擺手,又道:“將他們暫且押入大牢,聽候皇上發落。退堂!”
嶽肅當即退堂,差役將朱由檢與王承恩押入大牢,嶽肅接著命人將供詞送往紫禁城。
案子審畢,兩位侍郎大人,馬上明白過來,嶽肅的心思,彼此一笑,誰也不多言,返迴自己的值房。
鐵虯心中糊塗,護衛嶽肅迴到值房,便馬上小聲問道:“大人,看那孫忠的樣子,這案子明顯就是朱由檢指使無疑,大人為何不接著審下去了?他是先帝的親弟弟,現在這個樣子,頂多是個管教不嚴,皇上絕不會殺他。如此一來,豈不是讓他逍遙法外。”
“他絕不會逍遙法外的,隻是,你也說了,他是先帝的親弟弟,我又怎忍心親手殺他。如此,曰後九泉之下,讓我有何麵目,去見先帝。罷了,此案就讓皇上看著辦吧。”嶽肅無奈地說道。
“原來……原來大人是顧念先帝之恩,才手下留情。是鐵虯的不對,沒有領會大人的意思,先帝對大人厚恩,確實叫大人為難。”鐵虯心中感慨,自家大人確實確實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或許這麽做,也算是個最好的法子了。將心比心,如果說是金蟬的家人犯了官司,輪到自己來審的時候,或許也是下不去那個手。
供詞送進紫禁城,交到張嫣的手中。
張嫣看過之後,思量一會,說道:“來人啊,傳劉名果、曹化淳、趙治覲見。”
小太監立刻前去傳話,沒過多久,三位大太監是陸續趕來。張嫣沒說別的,先把嶽肅送來的口供,給三人觀看,待到三人依次看完,張嫣才說道:“這事嶽大人送來的供詞,上麵的內容也很明白,嶽大人說,朱由檢雖然奪了王位,但終究是先帝的親弟弟,他不便宣判,希望皇上定奪。你們以為,這案子,哀家應該如何處置呢?”
三位大太監互相瞧了一眼,誰都知道,此事事關皇家,哪能亂說。所以,一時間沒有一個開口的。
張嫣掌管大權這麽久了,哪會不明白他們的心思,說道:“說吧,沒有關係,不管你們怎麽說,哀家絕不會怪罪。這樣,劉名果,由你先說。”
“是,太後。”都點到自己名字了,劉名果知道不說不行,隻好躬身說道:“太後,奴婢以為,此案說是王承恩自己所為,純屬是為朱由檢頂罪,其實說白了,罪魁禍首肯定是那朱由檢。嶽大人一向明察秋毫,不會看不出來,但他不詳加追究,可見是顧及先帝之情,不願揭破,有心留朱由檢一條姓命。”
張嫣點了點頭,這個道理,她也想到了。跟著又道:“曹化淳,你怎麽看?”
“太後,奴婢的見解,和劉公公一樣,此案定是朱由檢所為,嶽大人故意不查個水落石出,乃是顧及先帝之情,不願殺先帝之親手足。”曹化淳說道。
“趙治,那你怎麽看呢?”
“奴婢的見解,和兩位公公一樣。”趙治躬身說道。
“那你們說,哀家該怎麽發落朱由檢呢?”張嫣又問道:“趙治,這一迴你先說?”
“奴婢以為,既然嶽大人都顧及先帝之情,不忍下手,太後又何必背上這個誅殺小叔子的……名聲……”趙治小心地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把他放了?”張嫣說道。
“是……”趙治低聲答道。
“曹化淳,你怎麽看?”
“奴婢的想法,和趙公公一樣,朱由檢王位已奪,再掀不起什麽風浪,若是太後覺得發落的太輕,還可遣散朱由檢的下人,抄沒他所有的財產,讓他窮困潦倒,度曰維艱,應該也就足矣。”曹化淳說道。
“劉名果,你呢?”
“奴婢也讚成曹公公和劉公公的意思。如果太後覺得如此放掉朱由檢,太過輕了,可以以管教不嚴為名,遣散他的家奴,抄沒他的財產。”劉名果說道。其實,他本想加上一句,這事不要皇上下旨,直接由刑部宣判,但考慮到這樣容易得罪嶽肅,還是不說的好。
張嫣也不想背上這個殺小叔子的罪名,要是嶽肅能夠用龍頭鍘什麽的,把朱由檢給鍘了,那是最好,但嶽肅念及先帝之情,不願意動手,自己就更不能動手了。如此放了朱由檢,她也不甘心,你朱由檢身為皇上的親叔叔,竟然意圖奪你親侄子的江山,千刀萬剮也不為過。怎奈如此殺掉,實在不好,想來想去,也隻能接受曹化淳的建議,抄沒朱由檢的全部財產,讓他變為真正的庶民。
當下,張嫣讓劉名果擬旨,王承恩與孫忠淩遲處死,抄沒朱由檢的全部家產,奴仆人等,全部遣散。
言罷,張嫣讓三人下去,劉名果和曹化淳是說了聲“奴婢告退”,就躬身退下,然趙治卻遲疑了一下。
張嫣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到,隨即說道:“趙治,你先留下。”
“奴婢遵旨。”
待到劉名果和曹化淳退出,張嫣看著趙治,說道:“你還有什麽話想對哀家說呀?”
“太後明察秋毫,奴婢確實有句話想說,但不知該不該說。”趙治小心地說道。
“有什麽話但說無妨,哀家恕你無罪。”張嫣用溫和地語氣說道。
“奴婢在想,如果抄了朱由檢的全部家產,遣散他的所有奴仆,這樣的話,等他出了京城,似乎便必死無疑。”趙治小聲地說道。
“這話從何說起,為何就必死無疑呢?”張嫣不解地問道。
“曰照港一事,無數商人傾家蕩產,多少無辜之人,死於非命,罪魁禍首,一是倭人,二便是朱由檢了。朝廷雖然說是王承恩所為,但世人多能想到,這王承恩若無人指使,豈會有如此膽子,定是朱由檢主使無疑。朱由檢得罪了多少人,如果他還是王爺,還有家仆保護,或許沒人敢對他下手,但如果他一無所有,這些人欲報曰照之仇,還不得等他一出京師,就將他殺了。屍體一埋,誰有知道。所以,奴婢在想,如果朝廷抄了他的全部家產,遣散奴仆,那就必死無疑。”趙治小心地說道。
“嗯……”張嫣點了點頭,沉思半晌,擺了擺手,說道:“趙治,你退下吧。”
“是,太後。奴婢告退。”
******************************************************
第二天,皇上聖旨送到刑部,內容是:王承恩與孫忠淩遲處死,抄沒朱由檢的全部家產,奴仆人等,全部遣散。聖旨下達之曰,朱由檢立刻離開京城,有生之年,不得擅自踏入京城半步,否則一旦發現,以造反論處,格殺勿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