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走賭場的人,嶽肅開始著手查閱賬簿。幾個人查一家賭場,第一是要查看有沒有人下重注買龍門書院贏,結果一查下來,買龍門書院贏的人,是寥寥無幾,即便是下注買的,注碼也不大,最多也有三五百兩。為這個數字去害死張襄,應該不太可能,可以想像,就拿毒死張襄的那種奇毒來說,估計也是千金難求,誰會如此得不償失。


    而買東明書院贏的,那可真是比比皆是,小到一二兩銀子,大到五千兩銀子,似乎所有人能看好東明書院。


    賬上看的清楚,整個洛陽城裏,下注買東明書院贏的銀子加在一起,能有五十萬兩之巨,如此數額,倒真把嶽肅嚇了一跳。其中最大的兩家賭坊,福來賭坊與運生賭坊,每家都收到十萬兩銀子的注碼買購買東明書院。要是為了這個數字,用如此劇毒毒死張襄,倒還是有可能。但是以福王和張國丈的身份,會這麽做麽?這個很難說,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憑這二位的實力,想弄點奇毒出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目標可以暫時鎖定為賭場,隻是這麽多家,到底會是誰,還很難說。要查的話,看來還得從張襄是何時中毒,如何中毒查起。然後兩者結合,再斷定嫌疑人。


    憑借上輩子的經驗,嶽肅想起電視中的一些按例,這世上有種慢姓毒藥,就好像霍元甲當初中毒一樣,起初大家還以為是被曰本人打死,後來才知道真相。


    張襄的死,可以假設為中了慢姓毒藥,隻是毒藥是怎樣入口的,就要從他的平常起居飲食查起。


    嶽肅派人去東明書院了解情況,得知一個現狀,東明書院的學生,都是住在書院裏,平時吃飯,大夥也是在一起,要說是在飯菜裏投毒,顯然難度不小。接著又深入調查,終於又得知一個情況,那就是在龍門會的前一天,有人請書院的院士與孫慎行到望月樓飲宴,隨同赴宴的人裏,有張襄等一班東明書院的頂尖才子。


    有了這個發現,嶽肅當即將望月樓的掌櫃以及夥計傳來問話。據掌櫃供述,到場的人中,除了東明書院的人,還有八名留香閣的風月女子,同三名本地士紳。


    如此一來,張襄中毒的時間,似乎可以假設為是在這一天,畢竟慢姓毒藥很難把握,不大可能是距離龍門會很久,尤其聯係到賭局之上,這天下毒,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大家夥都吃一盤菜,隻有張襄中毒,可見菜裏不會有問題,唯一的可能,就是在酒裏。這麽多人飲酒,桌上隻放一兩盞酒壺,肯定是不夠用的,盤問一番,掌櫃如實交待,當天晚上,一共開了四桌酒席,酒壺計十六個,四桌的人也是相互敬酒,場麵很熱鬧,自然也有些混亂。有誰想在酒中做點手腳,也沒有人會察覺。


    隨後,嶽肅下火簽,將當天晚上赴宴的人,全部請到堂上,不過有一個人,他並沒有請,那便是孫慎行。嶽肅可以肯定,以孫老頭的地位,下毒害人的事,那是根本不會做的。


    三名士紳,八名留香閣的記女,東門書院與會之人,全部提到提到。嶽肅逐個審問,問有誰給張襄敬過酒,這些人都知道張襄被毒死,現在巡撫大人問及這事,顯然是懷疑有人在敬酒時下毒。所以,在迴答問題時,那些給張襄敬過酒的人,在承認自己敬酒之餘,都要說上一些理由,以證明自己不會下毒。


    比如,東明書院的學生會說,自己與張襄的關係多麽好,敬酒隻是預祝他明天獲勝;三位士紳則是因為下了重注購買東明書院贏,才設宴邀請,怎會下毒自斷財路;記女們的迴答更是直接,被花錢請來,就是陪酒的,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敬過張襄,因為陪酒有陪酒的規矩,你坐在誰邊上,就負責把誰陪好,所以隻有一名記女,多次敬過張襄。


    這名記女叫作惜月,據說是張襄的相好,惜月倒也承認,還說自己與張襄何等的情投意合,並說張襄還曾經許願,曰後會為她贖身,納她為妾。有了這個說法,似乎她毒害張襄的可能也不大。


    現在嶽肅隻是推測,萬不會嚴刑審問,隻是察言觀色,迴話之人的表情還算正常,雖然都顯出一絲擔心,大概也是怕牽連到自己頭上。嶽肅沒有扣押他們,全部釋放,不過卻安排細心差役,專門盯梢這些給張襄敬過酒的人,看誰會有異常的舉動。


    這邊沒有發現任何眉目,然而偃師縣那邊竟然傳來一個噩耗,知縣司馬晨死了。同時傳來的,還有仵作的驗屍報告,司馬晨係被毒蛇咬死。


    好端端的縣衙,怎會出現毒蛇,偏偏又那麽巧,咬死司馬晨,嶽肅心中疑惑,再次帶人趕往偃師縣。


    地方官死在任上,下麵的人要在第一時間上報,因為偃師縣距洛陽不遠,嶽肅去的又急,當他趕到時,司馬晨不過死了四天。現在屍體已經入殮,並未下葬,嶽肅重新驗屍,確定是被毒蛇咬死。


    嶽肅怎會相信會有這麽巧的事,而且偃師縣還剛剛出了斬龍幫一案,更是不會掉以輕心,甚至還將此案與已經死了的告狀之人聯係到一起。


    “司馬晨在銅仁時,官聲還算不錯,不知到了這邊,是個什麽樣子?那人攔路喊冤,莫不會是告他的吧?”想到這一節,嶽肅當即叫人繪製溫亭鬆的畫像,在偃師縣周邊暗中訪問。


    當初按照程序,就應該張榜尋找家屬認人,不過他擔心溫亭鬆的死因此泄漏出去,也沒有這麽做,現在也是急了,但也沒張榜,隻是命人拿著圖像私訪。


    另一方麵,又命人搜查司馬晨的後宅。司馬晨的妻子死的早,沒有子女,且尚未續弦,所以府上很是清靜。經過一番搜查,有差役在司馬晨的書房的書案上,發現一幅畫了一半的仕女圖。想來應該是司馬晨死前所繪。


    嶽肅聞訊,立刻帶人趕到書房,在書案上果然有一幅畫了一半的仕女圖。他拿起一瞧,此畫已畫了大半,畫上的女子惟妙惟肖,在仕女圖的左上方,有一首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嶽肅將畫遞給一邊的楊奕山,說道:“重嶽,你精通此道,代為師看看,能不能看出什麽玄機。”


    楊奕山接過,打量幾眼,說道:“這首詞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但配在這幅畫上,顯然有些不對路。司馬晨的筆力不錯,畫的惟妙惟肖,卻看不出是臨摹誰的。”


    聽了這話,嶽肅略一琢磨,心中暗想,司馬晨的死不知和這幅畫有沒有關係。


    嶽肅早就打聽過,司馬晨不愛真金白銀,隻好古董字畫,自己熱衷書畫。他下令道:“繼續搜一搜,看有沒有原畫。”


    手下的差役答應一聲,立刻開始翻找,很快在書房內翻出不少字畫,可就沒有這幅。“迴大人,沒有找到。”


    嶽肅點點頭,喃喃自語道:“難道真和這幅畫有關?”


    他的聲音,身邊的人都有聽到,府上的管家司馬貴聽罷,似乎若有所思,隨即說道:“大人,小人想起一事,不知跟老爺的死有沒有關係。”


    “哦?說來聽聽。”嶽肅眼睛一亮,馬上問道。


    “在老爺故去的當天,鎮北伯曾經來過,手裏還拿著一副字畫,不過這幅字畫在他走時,並沒帶走,不知和本案有沒有牽連。”司馬貴如實說道。


    “張國柱來過?”嶽肅馬上問道:“你可知他和你家老爺談了些什麽?”


    “這事小的並不知道,隻看到老爺與鎮北伯進了書房,好半天之後才出來,出來時,鎮北伯兩手空空,想來那幅字畫應該是留在老爺的書房了。對了,在老爺故去的消息傳出之後,鎮北伯還過府來討字畫,隻是找了許久,也沒找到。當時也看到這幅畫,想要取走,卻被在場的縣丞華大人給攔住,說是老爺老爺的遺物暫時不得輕動,為此事,還鬧得很不愉快。”司馬貴說道。


    “嗯……”嶽肅點點頭,看向陪同的縣丞華騰卓,說道:“華縣丞,你做的很對,辦事很得體,本部院會保舉你為偃師縣令。”


    “多謝大人提攜,那隻是下官分內之事。”華騰卓連忙躬身拜謝。沒想到,沒想到就因為自己堅持原則,竟然就被提拔。他知道,嶽肅說話極有份量,有其保舉,這個縣令那是十拿九穩。


    嶽肅對他擺擺手,說道:“不必言謝,能按本分做事,便是難能可貴。”說完,他思量片刻,又道:“守住書房,不得任何人進出,本部院現在去一趟張府。”


    說完,手裏拎著字畫,走出書房。


    在護軍的簇擁下,嶽肅來到張府,二次前來,也算得上是輕車熟路。楊奕山送上名帖,很快張國柱親自出門相迎。


    二人在後花廳落座,簡單客套幾句,嶽肅便提及字畫之事。他將仕女圖取出,說道:“張爵爺,不知你可認識此圖?”


    張國柱沒有隱瞞,他也知道無法隱瞞,如實說道:“這幅畫本爵不但認識,而且這畫臨摹的原畫就是本爵家的。”


    “那爵爺家的畫,為何要拿給司馬晨呀?”嶽肅再次問道。


    “聽聞司馬大人喜愛字畫,故將此畫送與司馬大人鑒賞。想來是他看後要臨摹。”張國柱說道。


    “原來如此?但不知原畫可否借本官一觀呀?”嶽肅試探地問道。


    “原畫留在司馬大人府上,並未取走。本爵聽聞司馬大人的噩耗時,曾前往縣衙討要,結果也沒找到原畫。”


    “這事本官也聽司馬家的管家提過,說爵爺曾去討畫,並未找到原畫,剛剛之言,本官也隻是抱著僥幸。隻是不知,爵爺在看到臨摹的畫卷時,為何欲帶走呀?”嶽肅說完,有意無意地看向張國柱,想要看他如何作答。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中樞一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之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之翼並收藏明末中樞一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