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朱由校在禦書房批閱奏折,忽然看見山西巡撫黃立極的奏疏。
天啟七年十月時,四名閣臣被貶到地方任巡撫,隻有黃立極是同時提督軍務的。
當時朱由校考慮的是黃立極原來是首輔,給他軍權令他和其他三人有所不同,算是留點麵子。
另一方麵是陝西一帶的農民起義日益加重,也是做一手防備。
可黃立極不甘心,還想要在山西打拚政績,重返內閣,所以一到山西就勵精圖治,利用前首輔的威嚴和閹黨勢力,大肆打擊貪腐、整頓吏治。
皇帝派西廠在山西搞第一大案又大大肅清了山西各地的豪強勢力。
利用皇帝和朝堂同僚給的資源治理地方,賑濟百姓,極度緩解了山西的困難局麵,平息了不少山西各地的動亂苗頭。
一時間,百姓歡唿擁戴,黃立極在山西威望極高。
黃立極很想在皇帝麵前多露臉,但地方大員也不能隨意返迴京師,所以黃立極隔三差五就給皇帝上奏疏,匯報自己的山西的政績,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告訴皇帝。
朱由校每次看奏折都無語極了,但手下的臣子這麽兢兢業業也不能寒了他的心吧!隻能批紅誇誇他,然後在心裏補充一句:“老不要臉的!”
後麵天啟八年三、四月,陝北的義軍越過黃河進入山西,黃立極調動各衛所迎戰幾次吃了敗仗,被呂梁山中的陝西義軍和太行山中的山西本地義軍搞得焦頭爛額。
黃立極一看這些衛所官軍也是武備廢弛、戰力低下,便想整飭衛所、加強武備,但他自己對軍事一竅不通,手下也沒什麽像樣的將才。
深感苦惱的黃立極在奏折中提及此事,一邊請求朝廷派人支援,一邊建議皇帝設立像鬼穀子或癢序這樣的專業機構,為國家選拔和培養軍事人才。
朱由校看過奏折後想:“好家夥!黃立極這是想讓朕開設軍校啊!”
其實明朝朝廷設有中央武學,也進行武舉選拔人才。
但是中央武學教學質量不高,而入學門檻又很高,名額多被世家、武勳子弟占據,能最終成才為朝廷所用的不多。
且其中大多是個人武力較強的將才,而大明最缺的是具備戰略大局觀、可獨立治軍的帥才。
六月十一日,皇帝下旨:
革除中央武學,重組為國子監下屬的“講武堂”,任命孫承宗為講武堂教授,孫傳庭、洪承疇等多位將領為博士,但他們都征戰在外,便任陳仁錫為講武堂祭酒、秦羽明為司業、陳奇瑜為監丞、陳獻策為典簿,負責組建講武堂。
不久,皇帝下旨革除國學院,將科學院中的軍科歸入講武堂,科學院升格獨立,最終形成國子監下屬太學院、科學院、講武堂三大教學機構。
工部隨後在通州西南擇址興建新的國子監。
由於工部製度的改革,已不再使用強製手段強迫平民進行徭役勞動,而是大張旗鼓公告宣傳,有償聘用工匠和民夫。
一般的苦力民夫提供飲食一日三餐,在勞動中傷殘或死亡朝廷發放撫恤金;有技能的工匠不僅包吃包住還有工錢,並且勞動中表現優異者工部會聘為正式的“技工”,每月領取月銀或糧食俸祿。
由於前麵興建安民廠和富民廠已經把北直隸的匠人都征召聘用完了,徐光啟隻好派人到山西一帶招人。
六月十八日,此時的黃立極在太原府處理著各項公務。前方因為有曹文詔、孫傳庭等大將,形勢逐漸好轉,黃立極不想添亂,便主動放權給幾位將領,自己則坐鎮太原保障後勤。
衙中小吏到前,躬身道:“大人,工部吳侍郎求見。”
黃立極抬頭,錯愕道:“吳淳夫?有請,有請!”
小吏迎幾人進入屋中,領頭一人便是吳淳夫。
吳淳夫一見黃立極馬上熱情上前拱手躬身:“閣老,許久未見,甚是想念!”
黃立極笑道:“猶三不在京師輔佐陛下,怎有空來山西呀?”然後又看見後麵進來的兩人,見禮道:“孔大人,範大人。”
孔貞運,萬曆四十七年已未科榜眼,現任國子監祭酒;範景文,萬曆四十一年進士,現任太學院祭酒。
由於兼任科學院祭酒的徐光啟公務繁忙,以及講武堂祭酒陳仁錫忙著組建工作,徐光啟隻好派吳淳夫和孔貞運、範景文來負責興建國子監事宜。
黃、吳二人都是老閹黨了,孔、範二人對他們是非常厭惡,但大家都是朝廷重臣,還是需要維持表麵上的體麵,便見禮道:“黃大人。”
黃立極也不惱,請幾人落座,問道:“幾位大人來山西所為何事?”
吳淳夫道:
“皇上下旨改革國子監,革除了舊機構,設太學院、科學院、講武堂三大院,又在京師東南郊擇址興建新的國子監,但是前麵工部大興土木,北直隸的工匠已經抽調一空,隻好來山西這邊看看了。皇上說了,山西正亂著,很多工匠和流民失去了活計,來這裏招募工人也可以做到以工代賑。”
“講武堂可是習武學、培養將才的地方?”
“正是。”
聞言,黃立極大是高興,拍著大腿道:“沒問題,幾位大人需要什麽盡管提,山西地方必定全力支持!”
孔、範二人原以為這閹黨死對頭會極盡阻礙之事,哪曾想黃立極會這麽配合呢!二人心中都疑惑不已。
此時的山西,義軍基本上已經轉移到晉南、晉西南。陝北義軍盤踞平陽府,山西幾支義軍則活躍在太行山。
太原府、遼州、沁州和汾州府的核心地帶基本上沒有受到義軍的波及。這些地方聚集了大批逃避戰亂的百姓,特別是平陽府臨汾縣及周邊地區的百姓都被周遇吉遷到了汾州府,且山西還匯聚了不少陝西逃過來的百姓。
這給山西地方官府造成了極大壓力,如果不是山西官府手握大把錢糧得以賑濟,這些百姓恐怕早就投義軍造反去了。
現在工部來招人,不是正解燃眉之急麽!
黃立極也是求之不得!
吳、孔、範三人的招募工作在山西各地方官府的大力配合下進行得異常順利,幾天時間就招募到數千工匠和數萬民夫。
天啟七年十月時,四名閣臣被貶到地方任巡撫,隻有黃立極是同時提督軍務的。
當時朱由校考慮的是黃立極原來是首輔,給他軍權令他和其他三人有所不同,算是留點麵子。
另一方麵是陝西一帶的農民起義日益加重,也是做一手防備。
可黃立極不甘心,還想要在山西打拚政績,重返內閣,所以一到山西就勵精圖治,利用前首輔的威嚴和閹黨勢力,大肆打擊貪腐、整頓吏治。
皇帝派西廠在山西搞第一大案又大大肅清了山西各地的豪強勢力。
利用皇帝和朝堂同僚給的資源治理地方,賑濟百姓,極度緩解了山西的困難局麵,平息了不少山西各地的動亂苗頭。
一時間,百姓歡唿擁戴,黃立極在山西威望極高。
黃立極很想在皇帝麵前多露臉,但地方大員也不能隨意返迴京師,所以黃立極隔三差五就給皇帝上奏疏,匯報自己的山西的政績,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告訴皇帝。
朱由校每次看奏折都無語極了,但手下的臣子這麽兢兢業業也不能寒了他的心吧!隻能批紅誇誇他,然後在心裏補充一句:“老不要臉的!”
後麵天啟八年三、四月,陝北的義軍越過黃河進入山西,黃立極調動各衛所迎戰幾次吃了敗仗,被呂梁山中的陝西義軍和太行山中的山西本地義軍搞得焦頭爛額。
黃立極一看這些衛所官軍也是武備廢弛、戰力低下,便想整飭衛所、加強武備,但他自己對軍事一竅不通,手下也沒什麽像樣的將才。
深感苦惱的黃立極在奏折中提及此事,一邊請求朝廷派人支援,一邊建議皇帝設立像鬼穀子或癢序這樣的專業機構,為國家選拔和培養軍事人才。
朱由校看過奏折後想:“好家夥!黃立極這是想讓朕開設軍校啊!”
其實明朝朝廷設有中央武學,也進行武舉選拔人才。
但是中央武學教學質量不高,而入學門檻又很高,名額多被世家、武勳子弟占據,能最終成才為朝廷所用的不多。
且其中大多是個人武力較強的將才,而大明最缺的是具備戰略大局觀、可獨立治軍的帥才。
六月十一日,皇帝下旨:
革除中央武學,重組為國子監下屬的“講武堂”,任命孫承宗為講武堂教授,孫傳庭、洪承疇等多位將領為博士,但他們都征戰在外,便任陳仁錫為講武堂祭酒、秦羽明為司業、陳奇瑜為監丞、陳獻策為典簿,負責組建講武堂。
不久,皇帝下旨革除國學院,將科學院中的軍科歸入講武堂,科學院升格獨立,最終形成國子監下屬太學院、科學院、講武堂三大教學機構。
工部隨後在通州西南擇址興建新的國子監。
由於工部製度的改革,已不再使用強製手段強迫平民進行徭役勞動,而是大張旗鼓公告宣傳,有償聘用工匠和民夫。
一般的苦力民夫提供飲食一日三餐,在勞動中傷殘或死亡朝廷發放撫恤金;有技能的工匠不僅包吃包住還有工錢,並且勞動中表現優異者工部會聘為正式的“技工”,每月領取月銀或糧食俸祿。
由於前麵興建安民廠和富民廠已經把北直隸的匠人都征召聘用完了,徐光啟隻好派人到山西一帶招人。
六月十八日,此時的黃立極在太原府處理著各項公務。前方因為有曹文詔、孫傳庭等大將,形勢逐漸好轉,黃立極不想添亂,便主動放權給幾位將領,自己則坐鎮太原保障後勤。
衙中小吏到前,躬身道:“大人,工部吳侍郎求見。”
黃立極抬頭,錯愕道:“吳淳夫?有請,有請!”
小吏迎幾人進入屋中,領頭一人便是吳淳夫。
吳淳夫一見黃立極馬上熱情上前拱手躬身:“閣老,許久未見,甚是想念!”
黃立極笑道:“猶三不在京師輔佐陛下,怎有空來山西呀?”然後又看見後麵進來的兩人,見禮道:“孔大人,範大人。”
孔貞運,萬曆四十七年已未科榜眼,現任國子監祭酒;範景文,萬曆四十一年進士,現任太學院祭酒。
由於兼任科學院祭酒的徐光啟公務繁忙,以及講武堂祭酒陳仁錫忙著組建工作,徐光啟隻好派吳淳夫和孔貞運、範景文來負責興建國子監事宜。
黃、吳二人都是老閹黨了,孔、範二人對他們是非常厭惡,但大家都是朝廷重臣,還是需要維持表麵上的體麵,便見禮道:“黃大人。”
黃立極也不惱,請幾人落座,問道:“幾位大人來山西所為何事?”
吳淳夫道:
“皇上下旨改革國子監,革除了舊機構,設太學院、科學院、講武堂三大院,又在京師東南郊擇址興建新的國子監,但是前麵工部大興土木,北直隸的工匠已經抽調一空,隻好來山西這邊看看了。皇上說了,山西正亂著,很多工匠和流民失去了活計,來這裏招募工人也可以做到以工代賑。”
“講武堂可是習武學、培養將才的地方?”
“正是。”
聞言,黃立極大是高興,拍著大腿道:“沒問題,幾位大人需要什麽盡管提,山西地方必定全力支持!”
孔、範二人原以為這閹黨死對頭會極盡阻礙之事,哪曾想黃立極會這麽配合呢!二人心中都疑惑不已。
此時的山西,義軍基本上已經轉移到晉南、晉西南。陝北義軍盤踞平陽府,山西幾支義軍則活躍在太行山。
太原府、遼州、沁州和汾州府的核心地帶基本上沒有受到義軍的波及。這些地方聚集了大批逃避戰亂的百姓,特別是平陽府臨汾縣及周邊地區的百姓都被周遇吉遷到了汾州府,且山西還匯聚了不少陝西逃過來的百姓。
這給山西地方官府造成了極大壓力,如果不是山西官府手握大把錢糧得以賑濟,這些百姓恐怕早就投義軍造反去了。
現在工部來招人,不是正解燃眉之急麽!
黃立極也是求之不得!
吳、孔、範三人的招募工作在山西各地方官府的大力配合下進行得異常順利,幾天時間就招募到數千工匠和數萬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