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原本終年籠罩在煞氣當中的烏劍山在這一日煞氣收隱,陽光之下,那一座高峰孤直入雲,竟仿佛是要將天際都捅破一般。
隱隱的紫光散布在雲層之間,層層疊疊深深淺淺鋪染而開,逶迤了半個天際,宏大得好像映射著一整個世界。
這是屬於劍修的世界。
劍氣,直衝雲霄!
當玉清宮含章殿的方向傳來一短兩長的三聲鍾響,烏劍山上,層雲轟然而開,一道足有千丈長的劍光從那峰頂激射而下,瞬間破開一條直通峰頂的大道。這大道瞬間生成,白玉為階,青玉為欄,欄邊綠葉繁花,自下而上,次第生長,遠望去,就像是在一片荒蕪中突然開出了一條鮮花著錦的路。
恢弘的宮殿在玉階兩側呈扇形幢幢生成,此間方一落定,遙遠天際處就有一片龐大的雲架劃空飛來,那雲架四周鸞鳥相隨,上方林立著近百位修仙者,人人衣帶當風,姿儀不凡,儼然都是神仙中人。
峰頂之上,殷靈山抬手打出最後一個法訣,法訣收攏,一座高達十丈的白玉牌坊在山腳下玉階前憑空生起。牌坊正中篆刻著三個大字:“烏劍山!”
銀鉤鐵畫,氣勢錚然。
這滿山宮殿連同那玉階和牌坊原是一整套的法寶,當年烏劍山立山之時由當時的玉清宮掌教祖師賜下。烏劍山一脈講究苦修,平日裏這一套建築法寶是輕易不會動用的,再加上烏劍山曆來人丁稀少,也用不到這樣龐大的建築群,因此隻有在祭祀或者舉辦各種大典的時候這套建築才會被祭出。
畢竟在天外天苦修士並不是主流,烏劍山的人能夠安於清貧,並不在意外物享受,卻不等於所有的修士都是這樣。烏劍山上平日裏寸草不生,荒蕪一片,隻有茅屋數十座零散而立,這樣的狀況若是用來招待大批的來客,隻怕是連讓賓客下腳的地方都無。
殷靈山收了法訣,交代韓素:“賓客們就要到了,便讓你三師兄和七師兄一道陪你去山腳下迎一迎罷。”
韓素今日換上了烏劍山劍修們慣穿的白衣,這套法衣名為浣素,是地級三品的法衣,由殷靈山賜下。她頭上戴著蓮花玉冠,一頭烏亮的秀發盡數被束在玉冠當中,露出一張清豔絕倫的麵容,眉目似被墨畫,襯著她如雪似玉的肌膚,仿佛塗丹的紅唇,整個人都透出一股淡極始知花更豔的穠麗美感。
即便是在美人遍地的修真界,韓素如今的顏色也足夠讓人驚豔。
這其實也與她修為的突破脫不了關係,修行本是一場去偽存真之旅,越是修為高深,修士的法軀必然會被滌蕩得越發純粹,原本相貌平平的人會因這樣的純粹而漸生晶瑩,趨向秀美,而如韓素原本就生了精致穠麗的好相貌,隨著她修為的長進這顏色自然是越發增長,終有一日,即便是相貌都會具有殺傷力。
這是相由心生的一種境界,與劍修的劍意成煞有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劍意成煞的厲害卻又遠非前者能比。
當然,世間還有不少專修魅惑之術的修士,對這樣的修士而言,容貌姿態言語聲音都是武器,個中厲害各有高低,比之尋常修士因為修為進階而自然顯露於外的顏色又有不同,這卻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此次拜師大典申屠彥一共發出了六十三張請帖,請帖雖隻六十三張,實際到來的人數卻遠不止於此。除去是與烏劍山這邊有特殊交情需要單獨發請帖的一些修士,其餘請帖申屠彥都是以門派或家族為單位發的,一張請帖往往代表一方勢力,這一次的拜師大典依照殷靈山的意思雖然不算大辦,可該請的人也都是請到了的。
許多路途遠的修士都是早早就到了三清宮,由負責禮儀相關各種事務的含章殿統一招待住宿。
此時駕雲而來的除了前來觀禮的一部分外來修士,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含章殿的人。含章殿那邊早就接了殷靈山發布的任務,此次一共出動六十三人為烏劍山置辦這一次的大典。這六十三人一降下雲頭,與站在山腳的韓素申屠彥蘇舜打了招唿便各自散開,或飛身而上玉階,趕至峰頂廣場處布置坐席,擺置靈酒靈果,或沿階站立兩旁,為後來的賓客引路。還有人擺了桌案在牌坊後頭,登記來客身份姓名和他們奉上的賀禮等等。
這些事情說來又多又雜,更需在片刻間盡數做好,含章殿這邊卻有條有理,分毫不亂。三清宮何等龐大,各種大典慣常就有,含章殿的修士們做慣了這些事情,早就有了完整的章程,殷靈山將事情交給他們也遠比由烏劍山這寥寥數十人自己來做要好得多。
韓素站在山門牌坊前,聽著來客一聲聲恭喜,一時倒有幾分迴到凡間的恍惚感。
仙凡之間差距雖大,可有些習俗卻驚人地相似。
最先隨著含章殿眾修士一同前來的大多是十三仙門中其餘各派來人,一旁桌案後的含章殿弟子一個個唱名,分毫不差,也虧得他將這些人記得這樣清楚。
不多時第一批的三十五個賓客已經全數上山,這三十五人分別來自六個門派,依次是青城派、崆峒派、茅山派、神都門、齊雲門、天鬥門。接著是來自三清宮內部各脈的賓客,這些人陸陸續續前來,有的禦劍,有的駕雲,有的騎乘靈獸,更有禦使各類法寶的,法寶五花八門各種各樣,道道虹光劃破天際,直教人目不暇接,五色神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素站在玉階前細看眾多來客,殊不知站在玉階前的她更是眾人仔細審視評估的對象。
她白衣大袖,腰束絲絛,迎風站立玉階之前,身後是那直插天際,猶似一柄衝天之劍的烏劍山。山風吹得她的大袖裙裾獵獵飛舞,腰間絲絛飄逸風中,她整個人都仿佛成了一柄立在風中的細劍,細長柔韌,藏鋒鞘中,與她身後的烏劍山相映而立,竟也給人一種風采並不因此而稍遜的感覺。
韓素在天外天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在爆出她要成為殷靈山小弟子的消息之前,幾乎可以說是誰也不知道這個韓素究竟是何許人。殷靈山忽然就放出消息說要收這樣一個什麽名聲都沒有的人為關門弟子,著實是驚壞了一片眼球。要知道殷靈山當年收蘇舜為徒的時候雖然沒有明確說過,但確實也表露過類似蘇舜就是關門弟子,此後不會再收徒弟的意思。
究竟是什麽使得三絕劍仙殷靈山甘願為之打破原來的計劃?這實在是令人無法不好奇。
那含章殿的知客弟子又在唱念:“玄龜山諸夢妍、蔣沅恭賀,上賀禮白玉青金石兩斤,地級三品陣盤天罡鎖雷陣一座,七轉元心丹十顆,地級三品虛空遁符一枚。”
眾皆嘩然,迄今為止,諸夢妍的賀禮是所有賀禮中最具價值的。她送的這些東西若是折算成靈石,怕不得有三百萬下品靈石。而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在諸夢妍和蔣沅之前,玄龜山就是來過人的,也就是說,諸夢妍送禮代表的是個人,而非玄龜山!
尤其她送的東西不多,卻件件都是有價無市的珍品。其中白玉青金石是鑄煉飛劍的極品材料,能極大程度提升飛劍的靈性。天罡鎖雷陣能吸納雷霆之力為己用,不論是用來做洞府防護還是外出護身,都是極好的陣法。更何況就連殷靈山送韓素的法衣都隻是地級三品,諸夢妍卻送出地級三品的天罡鎖雷陣,手筆之大可想而知。
七轉元心丹的價值亦不必說,任何丹藥到了七轉都是極為珍稀之物,而元心丹本身就是地級一品的靈丹,又擅能調理修士元神,助人靜定心神,煉化雜念。至於虛空遁符更是能幫助修士在危機時逃生保命,地級三品的虛空遁符已經能夠無視掉天外天大多數險地禁製,助人遁入虛空,鴻飛冥冥了。
諸夢妍竟有這樣的身家,竟舍得出這樣的賀禮,其背後意義實在惹人深思。
眾修士議論紛紛,像這樣的大典參加起來,往往各家賀禮也是修士們關注的重點。因為有這唱禮的習俗,在這方麵各家攀比是難免的。而若是有誰送出格外突出的重禮,也往往能成為談資,引人紛紛議論。
玉階之上,諸夢妍側過了頭,韓素微微移目,目光正好與諸夢妍相對,卻見她眼神複雜,歡欣、愧疚、矛盾、掙紮,種種情緒糾纏在她那雙原本如同曜石一般透亮的眼眸中,她這一眼看來竟顯出了幾分莫名的可憐來。
韓素微微一怔,她本來還在為這大禮驚訝,這時候見到諸夢妍這樣複雜的神情,一時驚訝退去,更多就生出幾分疑惑。
諸夢妍的情緒外泄卻隻有一瞬間,很快她就收斂了神情,隻在臉上揚起一個大大的笑容,俏生生地轉向韓素走了幾步,脆聲道:“素娘,恭喜啦!”又對身後的蔣沅道,“阿沅,你看我當初說的果然沒錯罷,素娘果然成功拜入烏劍山了。”言語帶笑,說不出的歡欣得意。
蔣沅一直就像個影子一樣跟在她身後,當初如此,如今仍然未變。他臉上表情不多,隻露出一個略有些羞澀的笑容:“夢娘說的,當然不會有錯。”說著話又微微垂了頭。
旁觀眾人頓生恍然,原來是舊相識。
韓素恍惚覺得自己領悟了什麽,當即微微一笑:“若非當初夢娘引薦我入門,又推薦我來烏劍山一試,我隻怕是連三清宮的山門在哪處都不知曉呢,又豈能有今日?”
這一下,恍然的人更多了。人們看向諸夢妍的目光已有不同,引薦之恩非同一般,修真者尤其講究果報,韓素當日受了諸夢妍那樣的恩惠,如今她成為烏劍山首座真君的真傳弟子,自然也就成了諸夢妍的後盾靠山。這是毋庸置疑的,誰也不會認為韓素會視這樣的恩情於不顧,更何況她還主動承認在先。
諸夢妍目的達成,眼神深處卻並不見開懷,她匆匆笑嗔一句:“偏你記得這許多!”
轉身往上走,又迴頭向蔣沅招手:“阿沅,我們快上去啦,我要去好好品一品今日的靈果靈酒。”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諸夢妍的到來雖然給眾人提供了一定談資,但也沒誰會緊盯著她不放。很快又一波賓客過去,遙遠天際忽傳來一陣嘹亮鷹鳴聲。
唳——!
隨著這鷹鳴從天際響徹,就有一片陰影遮天蔽日地從那聲音傳來的方向疾飛而至。
飛得近了,眾人才發現,原來那陰影竟是由一隻巨大到展開雙翼足有兩三百丈寬的金翼大鷹所造成的!
鷹背上或站或坐了不少人,然而此刻卻幾乎沒有人去關注那些鷹背上的修士。這鷹實在是太過巨大,太過神駿了!
有熟知這鷹的人驚歎起來:“是天壇宗的金翼九環鷹,這鷹已經有化神後期修為,早早覺醒了金翅大鵬鳥的血脈,這一雙翅膀展開,就算不是傳說中的垂天之翼,也已經十分驚人了。”
也有人稱歎:“天壇宗此次竟舍得將這金翼九環鷹放出來!”
那鷹一扇翅膀就輕輕越過了數千上萬丈的距離,等到了烏劍山的山門旁邊,卻收斂了體型一個俯衝就姿態矯健地停在山門玉階之前。這鷹如此巨大,飛行速度如此迅疾,落地之時卻點塵不驚。它落地之後收迴雙翅,鷹足落地,昂首挺胸於人前,神情驕傲之極。
鷹背上的眾修士紛紛各施手段從半空中飛落,為首卻是一個身穿玄色大裳的青年。他深衣曲裾,高冠博帶,麵容溫文俊美,姿態古意高雅。縱是在個個都翩然有如神仙的修仙者中,他也是格外出眾的。
這時候他從鷹背上下來,幾步就走到韓素麵前。他停頓了片刻,一雙深不見底的眸子在韓素麵上滑過,隨即吐出兩個字:“恭喜。”
韓素微微頷首道:“多謝。”
玄衣青年微抿了唇,臉上幾乎不見一點笑意。他不再同韓素說話,隻大步越過山門,停在知客弟子麵前。
知客弟子的唱念聲隨即響起:“天壇宗使者來賀,薛瑞卓、梁世彤、封琴、鏡雲……”
隱隱的紫光散布在雲層之間,層層疊疊深深淺淺鋪染而開,逶迤了半個天際,宏大得好像映射著一整個世界。
這是屬於劍修的世界。
劍氣,直衝雲霄!
當玉清宮含章殿的方向傳來一短兩長的三聲鍾響,烏劍山上,層雲轟然而開,一道足有千丈長的劍光從那峰頂激射而下,瞬間破開一條直通峰頂的大道。這大道瞬間生成,白玉為階,青玉為欄,欄邊綠葉繁花,自下而上,次第生長,遠望去,就像是在一片荒蕪中突然開出了一條鮮花著錦的路。
恢弘的宮殿在玉階兩側呈扇形幢幢生成,此間方一落定,遙遠天際處就有一片龐大的雲架劃空飛來,那雲架四周鸞鳥相隨,上方林立著近百位修仙者,人人衣帶當風,姿儀不凡,儼然都是神仙中人。
峰頂之上,殷靈山抬手打出最後一個法訣,法訣收攏,一座高達十丈的白玉牌坊在山腳下玉階前憑空生起。牌坊正中篆刻著三個大字:“烏劍山!”
銀鉤鐵畫,氣勢錚然。
這滿山宮殿連同那玉階和牌坊原是一整套的法寶,當年烏劍山立山之時由當時的玉清宮掌教祖師賜下。烏劍山一脈講究苦修,平日裏這一套建築法寶是輕易不會動用的,再加上烏劍山曆來人丁稀少,也用不到這樣龐大的建築群,因此隻有在祭祀或者舉辦各種大典的時候這套建築才會被祭出。
畢竟在天外天苦修士並不是主流,烏劍山的人能夠安於清貧,並不在意外物享受,卻不等於所有的修士都是這樣。烏劍山上平日裏寸草不生,荒蕪一片,隻有茅屋數十座零散而立,這樣的狀況若是用來招待大批的來客,隻怕是連讓賓客下腳的地方都無。
殷靈山收了法訣,交代韓素:“賓客們就要到了,便讓你三師兄和七師兄一道陪你去山腳下迎一迎罷。”
韓素今日換上了烏劍山劍修們慣穿的白衣,這套法衣名為浣素,是地級三品的法衣,由殷靈山賜下。她頭上戴著蓮花玉冠,一頭烏亮的秀發盡數被束在玉冠當中,露出一張清豔絕倫的麵容,眉目似被墨畫,襯著她如雪似玉的肌膚,仿佛塗丹的紅唇,整個人都透出一股淡極始知花更豔的穠麗美感。
即便是在美人遍地的修真界,韓素如今的顏色也足夠讓人驚豔。
這其實也與她修為的突破脫不了關係,修行本是一場去偽存真之旅,越是修為高深,修士的法軀必然會被滌蕩得越發純粹,原本相貌平平的人會因這樣的純粹而漸生晶瑩,趨向秀美,而如韓素原本就生了精致穠麗的好相貌,隨著她修為的長進這顏色自然是越發增長,終有一日,即便是相貌都會具有殺傷力。
這是相由心生的一種境界,與劍修的劍意成煞有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劍意成煞的厲害卻又遠非前者能比。
當然,世間還有不少專修魅惑之術的修士,對這樣的修士而言,容貌姿態言語聲音都是武器,個中厲害各有高低,比之尋常修士因為修為進階而自然顯露於外的顏色又有不同,這卻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此次拜師大典申屠彥一共發出了六十三張請帖,請帖雖隻六十三張,實際到來的人數卻遠不止於此。除去是與烏劍山這邊有特殊交情需要單獨發請帖的一些修士,其餘請帖申屠彥都是以門派或家族為單位發的,一張請帖往往代表一方勢力,這一次的拜師大典依照殷靈山的意思雖然不算大辦,可該請的人也都是請到了的。
許多路途遠的修士都是早早就到了三清宮,由負責禮儀相關各種事務的含章殿統一招待住宿。
此時駕雲而來的除了前來觀禮的一部分外來修士,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含章殿的人。含章殿那邊早就接了殷靈山發布的任務,此次一共出動六十三人為烏劍山置辦這一次的大典。這六十三人一降下雲頭,與站在山腳的韓素申屠彥蘇舜打了招唿便各自散開,或飛身而上玉階,趕至峰頂廣場處布置坐席,擺置靈酒靈果,或沿階站立兩旁,為後來的賓客引路。還有人擺了桌案在牌坊後頭,登記來客身份姓名和他們奉上的賀禮等等。
這些事情說來又多又雜,更需在片刻間盡數做好,含章殿這邊卻有條有理,分毫不亂。三清宮何等龐大,各種大典慣常就有,含章殿的修士們做慣了這些事情,早就有了完整的章程,殷靈山將事情交給他們也遠比由烏劍山這寥寥數十人自己來做要好得多。
韓素站在山門牌坊前,聽著來客一聲聲恭喜,一時倒有幾分迴到凡間的恍惚感。
仙凡之間差距雖大,可有些習俗卻驚人地相似。
最先隨著含章殿眾修士一同前來的大多是十三仙門中其餘各派來人,一旁桌案後的含章殿弟子一個個唱名,分毫不差,也虧得他將這些人記得這樣清楚。
不多時第一批的三十五個賓客已經全數上山,這三十五人分別來自六個門派,依次是青城派、崆峒派、茅山派、神都門、齊雲門、天鬥門。接著是來自三清宮內部各脈的賓客,這些人陸陸續續前來,有的禦劍,有的駕雲,有的騎乘靈獸,更有禦使各類法寶的,法寶五花八門各種各樣,道道虹光劃破天際,直教人目不暇接,五色神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素站在玉階前細看眾多來客,殊不知站在玉階前的她更是眾人仔細審視評估的對象。
她白衣大袖,腰束絲絛,迎風站立玉階之前,身後是那直插天際,猶似一柄衝天之劍的烏劍山。山風吹得她的大袖裙裾獵獵飛舞,腰間絲絛飄逸風中,她整個人都仿佛成了一柄立在風中的細劍,細長柔韌,藏鋒鞘中,與她身後的烏劍山相映而立,竟也給人一種風采並不因此而稍遜的感覺。
韓素在天外天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在爆出她要成為殷靈山小弟子的消息之前,幾乎可以說是誰也不知道這個韓素究竟是何許人。殷靈山忽然就放出消息說要收這樣一個什麽名聲都沒有的人為關門弟子,著實是驚壞了一片眼球。要知道殷靈山當年收蘇舜為徒的時候雖然沒有明確說過,但確實也表露過類似蘇舜就是關門弟子,此後不會再收徒弟的意思。
究竟是什麽使得三絕劍仙殷靈山甘願為之打破原來的計劃?這實在是令人無法不好奇。
那含章殿的知客弟子又在唱念:“玄龜山諸夢妍、蔣沅恭賀,上賀禮白玉青金石兩斤,地級三品陣盤天罡鎖雷陣一座,七轉元心丹十顆,地級三品虛空遁符一枚。”
眾皆嘩然,迄今為止,諸夢妍的賀禮是所有賀禮中最具價值的。她送的這些東西若是折算成靈石,怕不得有三百萬下品靈石。而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在諸夢妍和蔣沅之前,玄龜山就是來過人的,也就是說,諸夢妍送禮代表的是個人,而非玄龜山!
尤其她送的東西不多,卻件件都是有價無市的珍品。其中白玉青金石是鑄煉飛劍的極品材料,能極大程度提升飛劍的靈性。天罡鎖雷陣能吸納雷霆之力為己用,不論是用來做洞府防護還是外出護身,都是極好的陣法。更何況就連殷靈山送韓素的法衣都隻是地級三品,諸夢妍卻送出地級三品的天罡鎖雷陣,手筆之大可想而知。
七轉元心丹的價值亦不必說,任何丹藥到了七轉都是極為珍稀之物,而元心丹本身就是地級一品的靈丹,又擅能調理修士元神,助人靜定心神,煉化雜念。至於虛空遁符更是能幫助修士在危機時逃生保命,地級三品的虛空遁符已經能夠無視掉天外天大多數險地禁製,助人遁入虛空,鴻飛冥冥了。
諸夢妍竟有這樣的身家,竟舍得出這樣的賀禮,其背後意義實在惹人深思。
眾修士議論紛紛,像這樣的大典參加起來,往往各家賀禮也是修士們關注的重點。因為有這唱禮的習俗,在這方麵各家攀比是難免的。而若是有誰送出格外突出的重禮,也往往能成為談資,引人紛紛議論。
玉階之上,諸夢妍側過了頭,韓素微微移目,目光正好與諸夢妍相對,卻見她眼神複雜,歡欣、愧疚、矛盾、掙紮,種種情緒糾纏在她那雙原本如同曜石一般透亮的眼眸中,她這一眼看來竟顯出了幾分莫名的可憐來。
韓素微微一怔,她本來還在為這大禮驚訝,這時候見到諸夢妍這樣複雜的神情,一時驚訝退去,更多就生出幾分疑惑。
諸夢妍的情緒外泄卻隻有一瞬間,很快她就收斂了神情,隻在臉上揚起一個大大的笑容,俏生生地轉向韓素走了幾步,脆聲道:“素娘,恭喜啦!”又對身後的蔣沅道,“阿沅,你看我當初說的果然沒錯罷,素娘果然成功拜入烏劍山了。”言語帶笑,說不出的歡欣得意。
蔣沅一直就像個影子一樣跟在她身後,當初如此,如今仍然未變。他臉上表情不多,隻露出一個略有些羞澀的笑容:“夢娘說的,當然不會有錯。”說著話又微微垂了頭。
旁觀眾人頓生恍然,原來是舊相識。
韓素恍惚覺得自己領悟了什麽,當即微微一笑:“若非當初夢娘引薦我入門,又推薦我來烏劍山一試,我隻怕是連三清宮的山門在哪處都不知曉呢,又豈能有今日?”
這一下,恍然的人更多了。人們看向諸夢妍的目光已有不同,引薦之恩非同一般,修真者尤其講究果報,韓素當日受了諸夢妍那樣的恩惠,如今她成為烏劍山首座真君的真傳弟子,自然也就成了諸夢妍的後盾靠山。這是毋庸置疑的,誰也不會認為韓素會視這樣的恩情於不顧,更何況她還主動承認在先。
諸夢妍目的達成,眼神深處卻並不見開懷,她匆匆笑嗔一句:“偏你記得這許多!”
轉身往上走,又迴頭向蔣沅招手:“阿沅,我們快上去啦,我要去好好品一品今日的靈果靈酒。”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諸夢妍的到來雖然給眾人提供了一定談資,但也沒誰會緊盯著她不放。很快又一波賓客過去,遙遠天際忽傳來一陣嘹亮鷹鳴聲。
唳——!
隨著這鷹鳴從天際響徹,就有一片陰影遮天蔽日地從那聲音傳來的方向疾飛而至。
飛得近了,眾人才發現,原來那陰影竟是由一隻巨大到展開雙翼足有兩三百丈寬的金翼大鷹所造成的!
鷹背上或站或坐了不少人,然而此刻卻幾乎沒有人去關注那些鷹背上的修士。這鷹實在是太過巨大,太過神駿了!
有熟知這鷹的人驚歎起來:“是天壇宗的金翼九環鷹,這鷹已經有化神後期修為,早早覺醒了金翅大鵬鳥的血脈,這一雙翅膀展開,就算不是傳說中的垂天之翼,也已經十分驚人了。”
也有人稱歎:“天壇宗此次竟舍得將這金翼九環鷹放出來!”
那鷹一扇翅膀就輕輕越過了數千上萬丈的距離,等到了烏劍山的山門旁邊,卻收斂了體型一個俯衝就姿態矯健地停在山門玉階之前。這鷹如此巨大,飛行速度如此迅疾,落地之時卻點塵不驚。它落地之後收迴雙翅,鷹足落地,昂首挺胸於人前,神情驕傲之極。
鷹背上的眾修士紛紛各施手段從半空中飛落,為首卻是一個身穿玄色大裳的青年。他深衣曲裾,高冠博帶,麵容溫文俊美,姿態古意高雅。縱是在個個都翩然有如神仙的修仙者中,他也是格外出眾的。
這時候他從鷹背上下來,幾步就走到韓素麵前。他停頓了片刻,一雙深不見底的眸子在韓素麵上滑過,隨即吐出兩個字:“恭喜。”
韓素微微頷首道:“多謝。”
玄衣青年微抿了唇,臉上幾乎不見一點笑意。他不再同韓素說話,隻大步越過山門,停在知客弟子麵前。
知客弟子的唱念聲隨即響起:“天壇宗使者來賀,薛瑞卓、梁世彤、封琴、鏡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