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風原,位居天外天腹地。
世有傳說,天外天之廣綿延千萬裏地,神仙居住其間,采風餐霞,吞吐仙靈,長生久視,凡人莫可見。
直到真正來了天外天,韓素才知道,凡間的傳說其實不盡不實,道不出天外天玄奇之萬一。
雖然天外天中並沒有天仙,可人仙和地仙卻是有不少的,說是神仙並不為過。而天外天之廣博卻遠不止千萬裏,或許在凡人眼中,萬裏之外都長遠得像是在另一個世界,可不說旁的,隻說如今的韓素,她劍光一遁,飛縱萬裏也不過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當然,她如今劍意三轉,更紫府生煙,照見神魂,即便並未修成元神,可真論實力其實已經完全不下於化神期的人仙,論速度更是遠超一般的元神高手,因此並不能以她作比來衡量修士們的平均速度。
然而窺一斑可見全豹,韓素的實力縱然已經在天外天的平均水準線之上,可天下間實力比她強的高手同樣多不知數,山川雄奇,這一界的玄妙當然也遠不是韓素如今一時三刻飛縱萬裏的速度所能探索盡的。
天外天究竟有多大,其實就連生存在其間的一些地仙高手都未能盡知。
就目前已知的,除去十三仙門所踞之地,天外天中更有許許多多的險地是以十三仙門的力量也無法完全掌控的。這其中,又以七大險地最為著名。
迴風原便是其中之一,迴風原又稱八百萬迴風原,顧名思義,迴風原縱橫八百萬裏,其中遍布了妖獸、沼澤,以及各種數不清的古仙禁地。
申屠彥與韓素述說曆史,指點古今:“相傳十萬年前,天外天尚且是三千大世界中的一枚混沌碎片,並不曾演變成真正的世界,有大能修士欲入天外天在這片混沌中采摘世界之花,卻引來域外天魔跟隨,一番拚鬥,後又各自唿朋喚友,最後引發出一場慘烈異常的仙魔大戰。大戰中,世界之花成熟脫落,混沌靈氣劇烈震蕩,最終分割陰陽,劃分清濁,形成了如今的天外天與凡間。天外天與凡間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原本便是一界兩麵。”
韓素奇道:“天外天與凡間一界兩麵,本屬同一世界?”
“想不到吧?”申屠彥笑道,“所以對凡人而言,天外天的確是在天上,凡間傳說天上有仙人有天宮,倒也不算錯。”
韓素方知為何一入三清宮,便恍見此地盡在雲上。初時以為是三清宮先輩為了體現天庭威嚴而有意用大法力將門派道庭開辟成如此模樣,此時才知原來是天外天本來就才天上,倒是不愧“天外天”之名。
她疑惑道:“既然是一界兩麵,為何天外天廣博不知數,凡間地域與之相比實在太過渺小。”
申屠彥道:“這便是洞裏乾坤,須彌芥子的妙處了,為三千大道之乾坤大道。不到那個境界,是領會不了其中奧妙的。我倒是聽慧宜師叔說過,她說天外天其實並不是沒有盡頭,隻是我等境界不到,因此無法飛出這乾坤的桎梏,見不到界河,去不了真正廣博的三千大世界。”
韓素也聽方尋說過,他說仙界以下都稱下界,下界是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的。而天外天不過是三千大世界外的一個小世界罷了,小世界中的修士困在這一方天地裏不得出去,就連界河都見不到,更遑論飛升。
要成天仙,就必須去到大世界,這才是天外天中多少年來無人能夠飛升的真相!
韓素道:“我亦曾聽聞,要渡界河至少須得元神修為,如此說來,化神期修士雖然未必能夠成功渡過界河,可多少還是有一絲可能的。既然連化神修士都有可能,天外天中地仙高手亦有不少,難道有史以來便當真無人成功穿越界河,去到三千大世界?”
這個“要渡界河至少須得元神修為”之說倒不是方尋告訴她的,方尋雖然生在上界,見多識廣,但下界的許多事情他也不過是耳聞罷了,一些大的傳聞他知道,可真要論到對下界的細致了解,他甚至還不及韓素。
韓素那一日自東海而歸,曾遇到過一次劫殺。那一次劫殺中,韓素雖然輕鬆擊退了敵人,來襲四人中的其中一人卻帶給了韓素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
那人不動聲色,悄無聲息地傳給韓素一枚玉簡,玉簡中除了記載著一門用於防護法名氣機的小名輪術,還仔細講述了渡界河之事。韓素雖然不能知曉那人具體用意,但想來這一恩惠日後總歸是要還的,她並不懼怕這場因果,當時便學了小名輪術,並且對渡界河之事心生想望。
既然知道三千大世界的存在,如若不能去那無窮世界中走一遭,豈不枉費了修行一場?
也並不獨獨韓素才有這樣的想法,凡是踏上了修行之路,有誌攀登高峰的修行之人,摸約便沒有哪一個不對三千大世界抱有想望的。
甚至有許多修士苦修一生,為的也就是飛出天外天!
申屠彥道:“我修行一百三十年,從未聽聞有誰成功渡過界河,離開天外天的。當然,相較於三千大世界中的修士而言,我等不過是井底之蛙,想來即便是有人成功渡過界河,也未必為我所知。”他說是這樣說,但他身為天外天第一大派三清宮的真傳弟子,其見識在整個天外天也應當是不凡的,他都說無人成功渡過界河,可想渡界河之艱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申屠彥又道:“那所謂渡界河至少須得元神修為不過是一句推測罷了,真正渡過界河的人都是一去不返,誰又能知曉他是真的渡過了,還是灰灰在了途中?”
這話一出,韓素頓覺啞然。
半晌,她方道:“倘若渡過界河之人從不再返天外天,那你我又如何能知曉這世上還有三千大世界,界河之說又是從何而來?”
這下就輪到申屠彥啞然了,他搖頭失笑:“小師妹說得有理,我竟沒想到此處。”
一時沉吟,又道:“一百年前,慧宜師叔出山遊曆,曆時五十年。五十年後她歸來,同我們說,界河難渡,第一便難在天之盡頭難尋。去不到天之盡頭,見不到界河,又如何渡河而過?”
原來烏劍山三大地仙之一的慧宜劍仙已經去尋過界河,最終卻失敗而返!
韓素再想到自己手中那一枚來曆頗為奇特的玉簡,以及玉簡上記載的諸多關於界河之事,頓覺眼前迷霧重重,一時倒是生出幾分明悟:自己此前怕是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
卻不知那人是獨獨傳過這樣一枚玉簡給她,還是傳給過許多人?
如果是獨獨傳給她韓素一人,那人又為何偏偏選中她?此事是否與她本是以武入道有關?倘若那人的玉簡遍傳過許多人,他又是以什麽為標準來挑選的這些人?
還有玉簡中提到的絕影樓,這絕影樓又到底是個什麽來曆?
是門派?是組織?還是別的什麽?
顯然,十三仙門中並不存在絕影樓,再迴想起當初得到玉簡時的所經所曆,韓素心下頓時微微一沉。她隱隱感覺到,仿佛有一張遮天的巨網正在自己頭上悄然張開,而這張巨網所要波及到的,顯然不獨獨是某一個或者某幾個修士,而是涉及到界河,涉及到整個天外天!
心中轉念,韓素正思量是不是要將玉簡之事說出來,又聽申屠彥道:“界河之事終歸還是太過遙遠了些,不是此刻你我能想的。說什麽元神渡界河,地仙都未必能成,何況人仙。師妹此番既然要去迴風原,迴風原中遍布古仙禁地,其間遺寶不少,要尋到一兩件合適的拜師禮倒也不難。不過迴風原中機遇與危險是並存的,既然要去迴風原,不妨便先去溯風城罷。”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飛向傳送陣,眼前漸漸出現了無限巨大的白玉廣場和綿延無盡的華美宮殿群,繚繞的煙雲飄蕩在瓊樓玉宇之間,天宮氣勢恢宏,宛如鬼神造就。
韓素到底還是沒有貿然將此事提出,一來她初入天外天,正是需要少說多看多思的時候,二來她尚未正式拜入烏劍山,此刻交淺言深實在不便。她便按捺住心緒,暗暗思忖:“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而迴風原中的古仙禁地韓素倒是在《仙靈紀事》中看到過記載,當年仙魔大戰,有無數仙魔隕落,也在天外天造成了無數的仙魔遺地,這其中又以迴風原中仙魔遺地最多。又因仙魔之體不同尋常,即便是已經隕落也各有奧妙存在,無數年來,迴風原便在這些仙魔遺體的影響下漸漸滋生出各種奇地險地,內中仙寶無數,有後來滋生的,也有一些是原本的仙魔遺留。
因為迴風原的特殊性,沒有哪一個門派能將其全然占據,索性十三仙門就聯合在迴風原的東南門戶處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仙城,這便是溯風城。
迴風原也就漸漸成了天外天最受歡迎的修士曆練地,不論是初入化氣期的低階小修士,還是漸漸入門的煉氣修士,又或者是登堂入室的化神期人仙,更甚至是煉神返虛的地仙,在迴風原中都能得到收獲。
八百萬迴風原,由外而內,危險等級一層層升高,多少年來,形成無盡神秘。
世有傳說,天外天之廣綿延千萬裏地,神仙居住其間,采風餐霞,吞吐仙靈,長生久視,凡人莫可見。
直到真正來了天外天,韓素才知道,凡間的傳說其實不盡不實,道不出天外天玄奇之萬一。
雖然天外天中並沒有天仙,可人仙和地仙卻是有不少的,說是神仙並不為過。而天外天之廣博卻遠不止千萬裏,或許在凡人眼中,萬裏之外都長遠得像是在另一個世界,可不說旁的,隻說如今的韓素,她劍光一遁,飛縱萬裏也不過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當然,她如今劍意三轉,更紫府生煙,照見神魂,即便並未修成元神,可真論實力其實已經完全不下於化神期的人仙,論速度更是遠超一般的元神高手,因此並不能以她作比來衡量修士們的平均速度。
然而窺一斑可見全豹,韓素的實力縱然已經在天外天的平均水準線之上,可天下間實力比她強的高手同樣多不知數,山川雄奇,這一界的玄妙當然也遠不是韓素如今一時三刻飛縱萬裏的速度所能探索盡的。
天外天究竟有多大,其實就連生存在其間的一些地仙高手都未能盡知。
就目前已知的,除去十三仙門所踞之地,天外天中更有許許多多的險地是以十三仙門的力量也無法完全掌控的。這其中,又以七大險地最為著名。
迴風原便是其中之一,迴風原又稱八百萬迴風原,顧名思義,迴風原縱橫八百萬裏,其中遍布了妖獸、沼澤,以及各種數不清的古仙禁地。
申屠彥與韓素述說曆史,指點古今:“相傳十萬年前,天外天尚且是三千大世界中的一枚混沌碎片,並不曾演變成真正的世界,有大能修士欲入天外天在這片混沌中采摘世界之花,卻引來域外天魔跟隨,一番拚鬥,後又各自唿朋喚友,最後引發出一場慘烈異常的仙魔大戰。大戰中,世界之花成熟脫落,混沌靈氣劇烈震蕩,最終分割陰陽,劃分清濁,形成了如今的天外天與凡間。天外天與凡間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原本便是一界兩麵。”
韓素奇道:“天外天與凡間一界兩麵,本屬同一世界?”
“想不到吧?”申屠彥笑道,“所以對凡人而言,天外天的確是在天上,凡間傳說天上有仙人有天宮,倒也不算錯。”
韓素方知為何一入三清宮,便恍見此地盡在雲上。初時以為是三清宮先輩為了體現天庭威嚴而有意用大法力將門派道庭開辟成如此模樣,此時才知原來是天外天本來就才天上,倒是不愧“天外天”之名。
她疑惑道:“既然是一界兩麵,為何天外天廣博不知數,凡間地域與之相比實在太過渺小。”
申屠彥道:“這便是洞裏乾坤,須彌芥子的妙處了,為三千大道之乾坤大道。不到那個境界,是領會不了其中奧妙的。我倒是聽慧宜師叔說過,她說天外天其實並不是沒有盡頭,隻是我等境界不到,因此無法飛出這乾坤的桎梏,見不到界河,去不了真正廣博的三千大世界。”
韓素也聽方尋說過,他說仙界以下都稱下界,下界是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的。而天外天不過是三千大世界外的一個小世界罷了,小世界中的修士困在這一方天地裏不得出去,就連界河都見不到,更遑論飛升。
要成天仙,就必須去到大世界,這才是天外天中多少年來無人能夠飛升的真相!
韓素道:“我亦曾聽聞,要渡界河至少須得元神修為,如此說來,化神期修士雖然未必能夠成功渡過界河,可多少還是有一絲可能的。既然連化神修士都有可能,天外天中地仙高手亦有不少,難道有史以來便當真無人成功穿越界河,去到三千大世界?”
這個“要渡界河至少須得元神修為”之說倒不是方尋告訴她的,方尋雖然生在上界,見多識廣,但下界的許多事情他也不過是耳聞罷了,一些大的傳聞他知道,可真要論到對下界的細致了解,他甚至還不及韓素。
韓素那一日自東海而歸,曾遇到過一次劫殺。那一次劫殺中,韓素雖然輕鬆擊退了敵人,來襲四人中的其中一人卻帶給了韓素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
那人不動聲色,悄無聲息地傳給韓素一枚玉簡,玉簡中除了記載著一門用於防護法名氣機的小名輪術,還仔細講述了渡界河之事。韓素雖然不能知曉那人具體用意,但想來這一恩惠日後總歸是要還的,她並不懼怕這場因果,當時便學了小名輪術,並且對渡界河之事心生想望。
既然知道三千大世界的存在,如若不能去那無窮世界中走一遭,豈不枉費了修行一場?
也並不獨獨韓素才有這樣的想法,凡是踏上了修行之路,有誌攀登高峰的修行之人,摸約便沒有哪一個不對三千大世界抱有想望的。
甚至有許多修士苦修一生,為的也就是飛出天外天!
申屠彥道:“我修行一百三十年,從未聽聞有誰成功渡過界河,離開天外天的。當然,相較於三千大世界中的修士而言,我等不過是井底之蛙,想來即便是有人成功渡過界河,也未必為我所知。”他說是這樣說,但他身為天外天第一大派三清宮的真傳弟子,其見識在整個天外天也應當是不凡的,他都說無人成功渡過界河,可想渡界河之艱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申屠彥又道:“那所謂渡界河至少須得元神修為不過是一句推測罷了,真正渡過界河的人都是一去不返,誰又能知曉他是真的渡過了,還是灰灰在了途中?”
這話一出,韓素頓覺啞然。
半晌,她方道:“倘若渡過界河之人從不再返天外天,那你我又如何能知曉這世上還有三千大世界,界河之說又是從何而來?”
這下就輪到申屠彥啞然了,他搖頭失笑:“小師妹說得有理,我竟沒想到此處。”
一時沉吟,又道:“一百年前,慧宜師叔出山遊曆,曆時五十年。五十年後她歸來,同我們說,界河難渡,第一便難在天之盡頭難尋。去不到天之盡頭,見不到界河,又如何渡河而過?”
原來烏劍山三大地仙之一的慧宜劍仙已經去尋過界河,最終卻失敗而返!
韓素再想到自己手中那一枚來曆頗為奇特的玉簡,以及玉簡上記載的諸多關於界河之事,頓覺眼前迷霧重重,一時倒是生出幾分明悟:自己此前怕是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
卻不知那人是獨獨傳過這樣一枚玉簡給她,還是傳給過許多人?
如果是獨獨傳給她韓素一人,那人又為何偏偏選中她?此事是否與她本是以武入道有關?倘若那人的玉簡遍傳過許多人,他又是以什麽為標準來挑選的這些人?
還有玉簡中提到的絕影樓,這絕影樓又到底是個什麽來曆?
是門派?是組織?還是別的什麽?
顯然,十三仙門中並不存在絕影樓,再迴想起當初得到玉簡時的所經所曆,韓素心下頓時微微一沉。她隱隱感覺到,仿佛有一張遮天的巨網正在自己頭上悄然張開,而這張巨網所要波及到的,顯然不獨獨是某一個或者某幾個修士,而是涉及到界河,涉及到整個天外天!
心中轉念,韓素正思量是不是要將玉簡之事說出來,又聽申屠彥道:“界河之事終歸還是太過遙遠了些,不是此刻你我能想的。說什麽元神渡界河,地仙都未必能成,何況人仙。師妹此番既然要去迴風原,迴風原中遍布古仙禁地,其間遺寶不少,要尋到一兩件合適的拜師禮倒也不難。不過迴風原中機遇與危險是並存的,既然要去迴風原,不妨便先去溯風城罷。”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飛向傳送陣,眼前漸漸出現了無限巨大的白玉廣場和綿延無盡的華美宮殿群,繚繞的煙雲飄蕩在瓊樓玉宇之間,天宮氣勢恢宏,宛如鬼神造就。
韓素到底還是沒有貿然將此事提出,一來她初入天外天,正是需要少說多看多思的時候,二來她尚未正式拜入烏劍山,此刻交淺言深實在不便。她便按捺住心緒,暗暗思忖:“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而迴風原中的古仙禁地韓素倒是在《仙靈紀事》中看到過記載,當年仙魔大戰,有無數仙魔隕落,也在天外天造成了無數的仙魔遺地,這其中又以迴風原中仙魔遺地最多。又因仙魔之體不同尋常,即便是已經隕落也各有奧妙存在,無數年來,迴風原便在這些仙魔遺體的影響下漸漸滋生出各種奇地險地,內中仙寶無數,有後來滋生的,也有一些是原本的仙魔遺留。
因為迴風原的特殊性,沒有哪一個門派能將其全然占據,索性十三仙門就聯合在迴風原的東南門戶處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仙城,這便是溯風城。
迴風原也就漸漸成了天外天最受歡迎的修士曆練地,不論是初入化氣期的低階小修士,還是漸漸入門的煉氣修士,又或者是登堂入室的化神期人仙,更甚至是煉神返虛的地仙,在迴風原中都能得到收獲。
八百萬迴風原,由外而內,危險等級一層層升高,多少年來,形成無盡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