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遭,完全可說是韓素有生以來所曆之最險。
她想也想不到,有這麽一天,自己居然會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權!
人若失去自我,變成一個隻知服從的傀儡,那與死去又有何異?不,這完全是比死亡還要更加可怕的事情!
韓素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仿佛已經與身體剝離,被關置在一個看不見的囚籠中。囚籠中遍布了枷鎖,禁錮得韓素幾乎一動也不能動彈。她連掙紮的餘地都沒有,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被不知名的力量控製。
層層疊疊的包圍中,“韓素”狼狽地跌在地上,她一手捧著仙緣台,另一手將劍撐地,忽地身法一展,就一躍而起。她躍起時長劍出鞘,身體在空中一轉,劍勢揮灑而出,宛如一道潑天密網,將身旁敵人逐一點到。
這一招,名叫滴水不漏。
十年練劍,對劍的本能已經鐫刻在韓素身體裏的每一寸骨骼,每一滴血液中。除去剛剛被剝離意識時的生澀,此刻的“韓素”已經漸漸開始發揮出身體裏的這種本能。
韓素亦是首次站在旁觀的角度,觀看“自己”運劍。
這種感覺十分奇妙,韓素雖然不再是那個韓素,身體卻還是那個身體。韓素從來不知道,原來失去自主意識後,僅憑本能用劍的“自己”,會是這個樣子。
——返璞歸真。
韓素猶記得詩仙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太白詩劍風流,天下聞名,他文章盛名盛傳四海,劍術造詣更是名動九州。這一句天然去雕飾,說的又何止是文章?大抵這天下間,所有近乎於道的東西,都應當明了一點,那就是“何為天然去雕飾”。
這也正是先賢們嚐談過無數遍的“大道至簡”。
然而道理簡單,要做到卻又何其艱難。
韓素練了十年基本功,在之後修煉流水劍法時都仍舊是控製不住地帶了幾分煙火氣。她做不到真正的心如止水,也就無法將流水篇真正修煉到大成,然後自然而然,領悟靜水篇。
正所謂一動不如一靜,任是大浪滔天,千百江流,終歸有那一日,自將匯入滄海。
然而滄海桑田,動也好,靜也罷,卻又終究敵不過歲月流淌,因此江海會幹枯,旱地亦有可能化成汪洋。
動與靜,靜與動,本就是自然循環,刻意劃分反倒是流於雕鑿,自然也就永遠無法臻至那圓潤通達的大成境界。
韓素自己十年練劍,此後曆經生死卻依然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如今她的自我意識被禁錮,身體變成一具隻知服從命令的木偶傀儡,反倒是擺脫了意識的束縛,出劍之時竟有了幾分動靜相合的雛形。
韓素原本還在因為身體不受控製而驚怒憂懼,然則此刻細思自身劍術,卻是一頭栽進了這思考的洪流中,倒不那麽在意自己被控製的事情了。
她看到“自己”施展了一招順水推舟,便想,原來順水推舟是這樣,借力而行合乎自然,倒也不必拘泥借的是什麽力。
“韓素”又施展一招水到渠成,便想,原來這一招水到渠成出劍時應當再快三分,至於那劍尖是不是非得向下傾斜片刻,倒也無所謂了。
百蝶口中仍舊唿喊不斷:“韓素!韓素!速將仙緣台歸還!”
“韓素”立時奮起一招大浪滔天,短暫開出一條路便往百蝶所在方向衝去,也不管身後追兵緊緊相隨,硬是拚著挨了好幾下重手,這才勉強加速成功。當她從數百活俑中衝出時,左肋下方、右肩肩胛、右腰側的位置上各裂了一個深可見骨的大口子。其餘細小傷口多不勝數,“韓素”幾乎成了一個血人。
這般雖然狼狽,可她竟還當真成功衝了出來!
剩餘的活俑仍在不知疲倦地前進,聶書寒用右手一把掐住咬在自己左臂上的七彩金蜈,手上劍指輪番彈出,那蜈蚣身軀一震,終是將口一鬆,雙翅扇動,便要飛走。
聶書寒哪裏肯讓?他出手速度雖然不慢,可初時為了爭取救得蘇奚雲的時間,卻是結結實實被這蜈蚣放了好大一口毒,如今正等著這蜈蚣解毒呢。豈料這蜈蚣掙得幾掙,眼看掙紮不脫,那尾巴突兀就是一翹。便在這一翹之間,七彩金蜈的彩色蜈蚣尾中竟忽地又彈出了一隻褐色的蠍尾!
蠍尾從蜈蚣尾中彈出,閃電般蟄向聶書寒的另一隻手。
聶書寒連忙變換指法,中指一彈,便將那七彩金蜈向著韓素甩去!
“韓素”一手托著仙緣台,浴血而出。
七彩金蜈飛來,她避也不避,這蜈蚣卻不攻擊她,隻是在她麵前打了小半個圈,又向聶書寒撞去!七彩金蜈極難喂養,需以宿主心口鮮血澆灌,養在心室當中,一旦成蟲,便是暴躁兇殘,忠心耿耿。百蝶當即就尖叫道:“小金,幻霧!”
七彩金蜈速度極快,聶書寒將它甩脫,本意是要帶著蘇奚雲盡快離開此地,暫時不想再與其多做糾纏,怎奈百蝶不依不饒。七彩金蜈聽她命令,當即就搖了搖翹出來的那隻蠍尾,忽地將尾尖立起。
便有一蓬淡青色迷霧從那尖尖的蠍尾中猛地釋放出來,須臾間便將聶書寒和蘇奚雲籠罩!
這一刻,百蝶緊張得幾乎忘記了唿吸。
因為韓素終於走到!
百蝶口中再度發出高高低低的輕嘯聲,與此同時,她伸出了雙手。
她隻有兩息的時間,兩息之內她必須將仙緣台取走。否則若是被身後活俑追上,哪怕百蝶再多計算,最後也終將全數成空。
“韓素”沒有反抗,她的神智依舊遊離在身體外麵,而她的身體則隻會跟隨指令動作。
百蝶道:“韓素,仙緣台給我。”
韓素伸出雙手,將仙緣台遞到百蝶麵前。
百蝶的唿吸微微加重起來,她幾乎是顫抖著手,從韓素手中將仙緣台取走。
這一次,順利得不可思議。
然後百蝶繼續命令:“韓素,護送我離開。”
韓素抬起頭,握緊了劍。
她想也想不到,有這麽一天,自己居然會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權!
人若失去自我,變成一個隻知服從的傀儡,那與死去又有何異?不,這完全是比死亡還要更加可怕的事情!
韓素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仿佛已經與身體剝離,被關置在一個看不見的囚籠中。囚籠中遍布了枷鎖,禁錮得韓素幾乎一動也不能動彈。她連掙紮的餘地都沒有,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被不知名的力量控製。
層層疊疊的包圍中,“韓素”狼狽地跌在地上,她一手捧著仙緣台,另一手將劍撐地,忽地身法一展,就一躍而起。她躍起時長劍出鞘,身體在空中一轉,劍勢揮灑而出,宛如一道潑天密網,將身旁敵人逐一點到。
這一招,名叫滴水不漏。
十年練劍,對劍的本能已經鐫刻在韓素身體裏的每一寸骨骼,每一滴血液中。除去剛剛被剝離意識時的生澀,此刻的“韓素”已經漸漸開始發揮出身體裏的這種本能。
韓素亦是首次站在旁觀的角度,觀看“自己”運劍。
這種感覺十分奇妙,韓素雖然不再是那個韓素,身體卻還是那個身體。韓素從來不知道,原來失去自主意識後,僅憑本能用劍的“自己”,會是這個樣子。
——返璞歸真。
韓素猶記得詩仙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太白詩劍風流,天下聞名,他文章盛名盛傳四海,劍術造詣更是名動九州。這一句天然去雕飾,說的又何止是文章?大抵這天下間,所有近乎於道的東西,都應當明了一點,那就是“何為天然去雕飾”。
這也正是先賢們嚐談過無數遍的“大道至簡”。
然而道理簡單,要做到卻又何其艱難。
韓素練了十年基本功,在之後修煉流水劍法時都仍舊是控製不住地帶了幾分煙火氣。她做不到真正的心如止水,也就無法將流水篇真正修煉到大成,然後自然而然,領悟靜水篇。
正所謂一動不如一靜,任是大浪滔天,千百江流,終歸有那一日,自將匯入滄海。
然而滄海桑田,動也好,靜也罷,卻又終究敵不過歲月流淌,因此江海會幹枯,旱地亦有可能化成汪洋。
動與靜,靜與動,本就是自然循環,刻意劃分反倒是流於雕鑿,自然也就永遠無法臻至那圓潤通達的大成境界。
韓素自己十年練劍,此後曆經生死卻依然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如今她的自我意識被禁錮,身體變成一具隻知服從命令的木偶傀儡,反倒是擺脫了意識的束縛,出劍之時竟有了幾分動靜相合的雛形。
韓素原本還在因為身體不受控製而驚怒憂懼,然則此刻細思自身劍術,卻是一頭栽進了這思考的洪流中,倒不那麽在意自己被控製的事情了。
她看到“自己”施展了一招順水推舟,便想,原來順水推舟是這樣,借力而行合乎自然,倒也不必拘泥借的是什麽力。
“韓素”又施展一招水到渠成,便想,原來這一招水到渠成出劍時應當再快三分,至於那劍尖是不是非得向下傾斜片刻,倒也無所謂了。
百蝶口中仍舊唿喊不斷:“韓素!韓素!速將仙緣台歸還!”
“韓素”立時奮起一招大浪滔天,短暫開出一條路便往百蝶所在方向衝去,也不管身後追兵緊緊相隨,硬是拚著挨了好幾下重手,這才勉強加速成功。當她從數百活俑中衝出時,左肋下方、右肩肩胛、右腰側的位置上各裂了一個深可見骨的大口子。其餘細小傷口多不勝數,“韓素”幾乎成了一個血人。
這般雖然狼狽,可她竟還當真成功衝了出來!
剩餘的活俑仍在不知疲倦地前進,聶書寒用右手一把掐住咬在自己左臂上的七彩金蜈,手上劍指輪番彈出,那蜈蚣身軀一震,終是將口一鬆,雙翅扇動,便要飛走。
聶書寒哪裏肯讓?他出手速度雖然不慢,可初時為了爭取救得蘇奚雲的時間,卻是結結實實被這蜈蚣放了好大一口毒,如今正等著這蜈蚣解毒呢。豈料這蜈蚣掙得幾掙,眼看掙紮不脫,那尾巴突兀就是一翹。便在這一翹之間,七彩金蜈的彩色蜈蚣尾中竟忽地又彈出了一隻褐色的蠍尾!
蠍尾從蜈蚣尾中彈出,閃電般蟄向聶書寒的另一隻手。
聶書寒連忙變換指法,中指一彈,便將那七彩金蜈向著韓素甩去!
“韓素”一手托著仙緣台,浴血而出。
七彩金蜈飛來,她避也不避,這蜈蚣卻不攻擊她,隻是在她麵前打了小半個圈,又向聶書寒撞去!七彩金蜈極難喂養,需以宿主心口鮮血澆灌,養在心室當中,一旦成蟲,便是暴躁兇殘,忠心耿耿。百蝶當即就尖叫道:“小金,幻霧!”
七彩金蜈速度極快,聶書寒將它甩脫,本意是要帶著蘇奚雲盡快離開此地,暫時不想再與其多做糾纏,怎奈百蝶不依不饒。七彩金蜈聽她命令,當即就搖了搖翹出來的那隻蠍尾,忽地將尾尖立起。
便有一蓬淡青色迷霧從那尖尖的蠍尾中猛地釋放出來,須臾間便將聶書寒和蘇奚雲籠罩!
這一刻,百蝶緊張得幾乎忘記了唿吸。
因為韓素終於走到!
百蝶口中再度發出高高低低的輕嘯聲,與此同時,她伸出了雙手。
她隻有兩息的時間,兩息之內她必須將仙緣台取走。否則若是被身後活俑追上,哪怕百蝶再多計算,最後也終將全數成空。
“韓素”沒有反抗,她的神智依舊遊離在身體外麵,而她的身體則隻會跟隨指令動作。
百蝶道:“韓素,仙緣台給我。”
韓素伸出雙手,將仙緣台遞到百蝶麵前。
百蝶的唿吸微微加重起來,她幾乎是顫抖著手,從韓素手中將仙緣台取走。
這一次,順利得不可思議。
然後百蝶繼續命令:“韓素,護送我離開。”
韓素抬起頭,握緊了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