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顯文閣


    南宋皇宮坐落在臨安南部的鳳凰山下,方靈說過,她聽人言及,鳳凰山乃是臨安最具風水之地。


    我一邊走一邊仔細地欣賞起來,快一年了,這還是我第一次刻意地去品味皇宮的一景一物。


    宮中樓閣殿宇甚多,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其間點綴著小橋流水,假山假石,到處花叢似蹙,正路筆直,小道通幽,端的好一處勝景,遠處望去,鳳凰山大都被高大的房屋遮擋住了,我自然是看不出皇宮的風水好在哪裏,隻覺得這皇宮大內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花園式宮殿,其規模大小遠遠超過了後世北京的故宮,靈秀之處也是無不過之。


    以我的學識,自是道不出其中一二,或許當年的阿房宮也不過如此吧,若杜牧再生,想必還會再寫一篇《宋宮賦》。


    福寧殿的左麵是金水池,金水池的旁邊就是顯文閣了,走到近前,隻見顯文閣粉刷一新,門匾上的顯文殿也已經更名為顯文閣,給人一種全新般的感覺,顯文閣不大,麵積隻有福寧殿的四分之一,算是宮裏較小的殿閣,至於其他類似的五座樓閣(北宋時期的同類殿閣建在了汴京)我也沒有去過,就連趙禥的記憶中對此也是一片空白。


    進入屋裏,我大致了掃了一眼,發覺這顯文閣裏麵的藏書數量還多於禦書房,隻是顯得有些過於淩亂。


    “小七,今日中午的禦膳送到這裏來,朕要好生看看先帝留在此地的禦筆和藏書,”


    “是,官家,”


    昨日夜間方靈之言提醒了我,我應該更好地融入這個時代,應該將自己當做大宋朝的一員,如此才能真正地帶領大宋走向中興。


    按照我以前的慣性思維,每到一個新地方,都會買份當地的地圖,先研究下城市的格局,我找了好一會,才找到幾本有關臨安城和皇宮的地圖及介紹。


    “小七,”


    “官家,小的在,”


    “你去傳全妃娘娘來此一趟,”


    “是,官家,小的這就去,”


    小七走後,我首先翻開有關南宋皇宮的資料記載。


    皇宮東起鳳山門,西至鳳凰山西麓,南北向從苕帚灣到萬鬆嶺,方圓約9華裏(大約150萬平方米),剛看了個開頭,我便驚歎道,果然和我的感覺一樣,超過了故宮的占地麵積(約72萬平方米),整個皇宮中的殿堂樓閣等各類建築一共有近200處,其中最大的宮殿是皇宮的主殿大慶殿,最高的是寧乾宮(現更名為福寧殿),最為奇特的是宮中的禦花園可以直接通到鳳凰山山巔,但我竟然還沒有上去過。


    自從宋高宗南渡後,便將皇宮建在了鳳凰山下,經數代南宋帝王的加建擴建,始成今日之格局,到了理宗時期,由於和蒙古連番大戰,國庫日漸空虛,這才很少加以擴建了,南宋繼承了北宋的商業氣氛,經濟發達,自然有錢用在皇宮的建設上,按照先帝的統計,整個皇宮共有殿三十,堂三十三,齋四,樓七,閣二十,軒一,台六,觀一,亭九十,這還不包括太子東宮,先帝理宗在晚年時曾對皇宮的豪華做過一番描述,我大宋皇宮,宏偉瑰麗,工力精致,金碧流丹,亭榭樓閣,交相輝印,如天上之宮闕。


    我也不知是喜是憂,心裏暗道:“原來我的這個家竟是如此豪華啊,”


    正想著,小七來報:“官家,全妃娘娘到,”


    “宣,”


    全玖入內行禮道:“玖兒見過官家,”


    “玖兒,你來幫朕將顯文閣的書整理下,”


    “恩,”全玖看了看,不明所以道,“官家,這裏的書堆放得很整齊啊,”


    “玖兒,朕的意思是說按照書籍,資料的類別將其重新歸類,然後再整理擺放,比如,這幾本書和冊子都是介紹皇宮的,就放在一起,”


    “是,官家,玖兒明白了,”


    我笑笑,讚道:“玖兒就是聰明,一點就通,隻是這麽多的資料典籍你一個人也忙不過來,這幾日上午朕上朝後,你可以將俞修容她們一起叫來幫忙,”


    “恩,官家,這樣也好,省得姐妹們閑得無聊,”


    我和全玖在顯文閣吃完中飯,全玖道:“官家,下午玖兒要去寧坤宮陪太後玩牌,”


    “恩,去吧,省得老太太一個人悶得發慌,”


    全玖道別後,我又打開皇宮的地圖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這南宋皇宮之廣大,之雄偉,難怪蒙古忽必烈如此惦記著這花花世界,宮中的大部分地方我都沒有到過,那趙禥身為太子時,也是一樣,除了宋理宗召見時,會出入寧乾宮和大慶殿等,其餘時間基本上都呆在其東宮中,而不願意在皇宮中四下走動。


    我對比著地圖,仔細研究起皇宮的分布狀況。


    臨安皇宮分為外朝、內廷、東宮、學士院、宮後苑五個部分,其中外朝麵積最大,居於南部和西部,內廷偏東北,東宮居東南,學士院最小,靠北門,宮後苑也在北部,大體成前朝後寢格局,宮城四周有皇城包圍,皇城的南門為麗正門,北門為和寧門,東部有東華門,西部有西華門,宮城沒有四門,隻有南北宮門與皇城南北門相對,外朝建築主要由大慶殿、垂拱殿、後殿(又稱延和殿)、端誠殿四組宮殿群組成,大慶殿位於南宮門內,是朝會的主要場所,垂拱殿在大慶殿西側偏北,後殿在垂拱殿之北,端誠殿在後殿以東,其中的垂拱殿為常朝殿宇,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召見大臣的地方,常朝値雨,或有事故,則改後殿,遇忌前假及祠祀日分, 則禦後殿,後殿供皇帝便坐視事,也稱便殿,其規製簡潔樸實,陛階且一級,小如常人所居,而端誠殿則是一座多功能殿宇,作為明堂郊祀時稱“端誠”,集英殿就是端誠殿群中的一處,內廷殿宇眾多,皇帝寢殿有寧乾宮(福寧殿)、勤政殿、顯文殿等,以福寧殿為最,另有嘉明殿為皇帝進膳之所,皇後,皇妃寢殿為華殿、寧坤宮、慈元殿、仁明殿、受厘殿等,宮內還有皇帝與群臣議事的選德殿、舉行講學的崇政殿及藏書閣等,東宮內既有太子讀書使用的宮殿如新益堂,寢殿彝齋,還有博雅樓、繡春堂等園林建築,宮後苑位於內廷北麵,主要殿宇有翠寒堂、觀堂與淩虛樓、慶瑞殿及若幹亭榭,學士院在宮城與皇城之間的和寧門內。


    看完皇宮的簡介,我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南宋皇宮要是能流傳到後世,實為天下第一宮也,我接著又翻出了介紹臨安城的資料,有了昨夜逛街的經曆,再閱讀資料,兩相互證,的確清楚不少。


    臨安的街道成五橫四縱的格局,方靈所說的天街在宋朝官方稱作禦街,是臨安城的主要街道,全長約9裏,臨安商肆遍及全城,自和寧門杈子外至觀橋下,無一家不買賣者,這也正是禦街的景象,禦街屬於中心綜合商業區,其中有特殊商品的街市,如金、銀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場,個中還有“瓦子”多處,裏麵包括了茶樓、酒店、演雜技,說書,相撲等等場所,此外,還有四條與禦街走向相似的南北向道路,東西向幹道也有四條,都是東西城門之間的通道,還有次一級的街道若幹條,均通向中部禦街,全城因地製宜,形成大小不一的網格,道路方向多斜向,並以“坊”命名,街道的成形和繁榮,正是唐朝裏坊製崩潰的證據,臨安官營手工業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林坊、招賢坊一帶,瓷器的官窯在城南鳳凰山下,稱內窯,私營手工業則遍布全城,絲紡業多為亦工亦商的作坊,集中在禦街中段官巷一帶,禦街中段的棚橋是臨安最大的書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橋附近,以國子監、太學、武學組成的文化區在靠近西湖西北角的錢塘門內。


    臨安城內的居住區主要在城市中部,許多達官貴戚的府邸就設在禦街旁商業街市的背後。


    江南之地大多水陸相錯,臨安當然也不列外,城內河道有四條,其中鹽橋河為主要運輸河道,沿河兩岸則多為鬧市,城外有多條河流,與大運河相連,這些縱橫相交的河和湖構成了一幅水運網。


    我不禁暗自讚道,這南宋京城無愧於天下第一都市也,我看了一會,起身在書架前慢慢地走了一圈,時不時抽出幾本藏書,隨意翻了翻。


    顯文閣的藏書豐富,其藏典的重要性和機密性雖然不如禦書房的珍藏,但勝在內容廣泛,數量眾多,無所不含,幾乎相當於後世的綜合圖書館了。


    難怪曆朝皇帝都要安排專人來負責整理,內容的確太多了,這下,我得給我的妃子們安排工作了,這麽多藏書或者禦筆等,要我全部看完那是不可能的,我隻能挑出對我有用的來看,而這個挑選工作就交給全玖她們去做了,我會讓她們針對每一本書做出摘錄,我需要哪方麵的資料就去問她們便可,不過,這顯文閣大學士的名頭是輪不到她們的。


    我走到最裏麵的書架前,這裏的典籍都不是書本,大都是宋理宗的禦筆,我拿起最上麵的一卷,翻開後見到是宋理宗為《淳佑臨安誌》所作的序言,看著看著,我突然覺得在整篇文中從未出現過“京城”的字樣,不僅是這篇文章,就是以往我所看見的宋理宗的禦筆中,凡是有關臨安的,都稱作“行在所”,而不直唿其為京城。


    行在所是古代皇帝所到之地的稱唿。


    我繼續翻閱了先帝有關臨安的禦筆資料,在其中一份上我終於看到了宋理宗的親筆,“臨安,我大宋之行在所,自高宗帝南渡,以臨安為行所,先帝皆不謂之京,此乃我朝之原則,我朝有東西南北四京,唯有汴梁實為根本,眼下之人大都安於現狀,習慣於臨安為都,然,倘若朕再以此為京,實不就承認北方中原乃是他人之領土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