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
自夏貴領兵出征後。對於淮南西路的戰事我稍微放下心來。然而。當我看完來自廬州的第四份戰報後。心情頓時又變得緊張起來。甚至覺得有些壓抑。
廬州府的戰報這次隔了一日才送達。而上奏者也從原來的統製範勝變為了統領苗再成。內容較前幾次都長。
淮南西路統領苗再成叩見皇上。自昨日起。蒙古軍隊分批襲擊了我廬州至安慶之間的村鎮。不少來不及撤離的村鎮遭到毀滅性打擊。糧食貨物被掠。百姓遭屠。末將等無法忍受蒙古之野蠻行為。遂商議出兵。範勝將軍決定由其本人和張林將軍率軍出擊。末將則留下守城。雖然救下了不少百姓。但兩位將軍卻英勇捐軀。範將軍和張將軍的壯舉激發了我軍的士氣。在我軍頑強抵抗下。蒙古人的掠奪行為大為減少。而沿途百姓也因此及時撤離到了安全之地。目前城中將士同仇敵愾。夏貴將軍之信使也已經抵達廬州。末將暫時負責城中防禦。待夏將軍到後。末將聽其指示行事。
雖然事先樞密院嚴令城中將士堅守城池。但範勝。張林兩位將軍因不能無視蒙古軍隊欺淩我百姓。出兵救助。此舉也屬可嘉。明知蒙古鐵騎野戰無敵。而廬州府的騎軍又少。兩位將軍仍然英勇出擊。實為大義也。
土地我所欲也。百姓我也所欲也。若需選擇。百姓也。
我聲音略顯低啞:“師臣。安慶府和夏愛卿有消息嗎。”
“陛下。據安慶府守軍匯報。蒙古軍隊在深入到離安慶百裏之地後突然迴撤。目前安慶府派人正日夜監視中。夏貴將軍也已經得知廬州戰況。令夏青率馬隊後行。遇敵弱則圍之殲之。敵強則避之。而夏貴將軍本人則帶領三百衛隊。乘夜趕往廬州。同時命令步軍急速前進。”
“但願夏愛卿來得及趕到廬州主持大局。”
“陛下寬心。夏將軍離開廬州僅有兩百裏路了。輕騎趕路。很快便能達到。”
“兩百裏了。”我心頭一鬆。那就快到了。突然又覺不對。“夏將軍此舉有些冒險。倘若被大批蒙古軍隊發現。僅有三百騎豈非會陷入困境。”
“陛下。今廬州府兩員將領陣亡。夏將軍此舉雖然冒險。但也值得。況且夏將軍經驗豐富。定會無恙。”
“恩。師臣。言之有理。著樞密院將統製範勝、統領張林、正將高興、副將孟興的事跡調查清楚。朕要加以宣傳並獎賞。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我大宋兒郎們的英雄事跡。”我激動道。“各位愛卿。繼續朝會。”
刑部尚書陳宗禮猶豫了一會還是出班奏道:“陛下。月前臨安知府上奏賈。馬兩家鬥毆一事。陛下一直未有批示。那潛說友幾番催促。還請陛下定奪。”
“朕最近忙於戰事。倒把此事給耽擱了。昨夜朕也正好看到了報上所寫。聽聞坊間百姓頗有微詞。這件事是該處理了。師臣。馬愛卿。你們都清楚這事吧。”
“迴陛下。臣知道。”
“那好。此事隻不過是件芝麻般的小事。你們二位怎麽弄得滿城風雨。成為臨安百姓的飯後笑談。”
馬廷鸞瞪了陳宗禮一眼。急道:“陛下。這事是因為太師府中之人引起。臣那親眷隻希望對方能夠道歉即可。並不想將事情鬧大。請陛下明查。”
賈似道不緊不慢道:“陛下。恕老臣管教不嚴。致使此事發生。臣聽說是因為馬大人的親眷先動手。所以臣府中之人才被迫還手自衛。他也隻是需要馬大人的親眷賠禮即可。同樣也不想把事鬧大。”
“太師。此言差亦。分明是賈宣先開口辱罵。才。。。。。。”
我臉色一沉道:“夠了。朕不想將此當做臨安府大堂。個中原因交給那潛說友去審理便是。二位愛卿。你們認為此事該如何收場。”
賈似道起身道:“但憑陛下做主。”
那馬廷鸞低沉地哼了一聲。也道:“臣聽陛下吩咐。”
“本是小事。你們兩家就當私下解決。怎麽也不該鬧得人人皆知。讓全城百姓指指點點。你們都是我朝重臣。你們家人的行為代表著你們本身的品性。而你們又代表了朝廷。這分明就是在給朕臉上抹黑啊。”
“陛下。這。”
我打斷了馬廷鸞之言:“那潛說友正在整頓臨安裏外秩序。你等家人偏要頂風作案。即便朕可以不給潛說友批示。但朕總該給臨安的百姓們一個交代吧。”
馬廷鸞低聲道:“是。”
“刑部陳愛卿。傳朕旨意。關於賭坊鬥毆一事。維持臨安府潛說友之原判。雙方各判監七日。”我看著沉默不語的大臣們接著道。“各位愛卿。在《官員行事準則》中也有關於你們家人的條列。朕希望你們不僅自己能夠做到。也要約束你們的家人。避免再出現這個衙內。那個霸王了。師臣。馬愛卿。你們二位的品行端正。朕當然知道。隻是千萬別讓你們的家人將你們的聲譽輕易毀去。”
“是。老臣明白。”
“是。臣受教。”
“古人雲。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各位愛卿。朕不希望看見再有同類的事情發生。否則朕定不輕饒。切記。”
時隔大半年。我在獅峰商行旁邊的一間客棧內又一次見到了揚州李庭芝。這間客棧乃是龍牙情報部的總堂所在。名字十分普通。叫做悅來客棧。
看上去雖然風塵仆仆。略帶倦意。但李庭芝的神色卻顯得頗為愉悅。雙眼精光炯炯。似乎比年初之時還年輕了不少。
“參見陛下。”
“免禮。李愛卿。隨意。”
“謝陛下。”李庭芝起身後又向袁棘和文天祥道。“見過袁先生。見過文大人。”
袁棘。文天祥雖然官位不如李庭芝。但都是我身邊的近臣。是以李庭芝也客氣地抱拳行禮。至於陸秀夫。因為本就是李庭芝手下。所以對其也就無須客套。
“宋瑞見過李大人。李大人客氣。”袁棘。文天祥也連忙迴禮道。
“君實見過大人。”
“恩。君實。結實了不少啊。”
我見眾人寒暄完畢。說道:“祥甫。坐下。先生。君實。宋瑞。你們也都坐下。”
“是。陛下。”
“祥甫。這半年來。一向可好。”
“迴陛下。臣好著呢。”
“恩。氣色不錯。”我笑道。“祥甫。朕急匆匆叫你秘密來京。其一嘛。許久不見。朕也想念愛卿。其二是想和愛卿商議下我朝的軍隊事宜。”
“謝陛下惦記。陛下。請吩咐。”
“祥甫。朕原本打算先進行政務改革。至於軍隊的改革。今年先從水師開始。陸軍嘛。明年再開始。但蒙古人突襲廬州之事。使得朕將陸軍的改革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陛下。臣得知陛下派遣夏貴將軍兵發廬州時。就有這種感覺了。”
我有些驚訝道:“恩。這是為何。”
李庭芝笑笑:“陛下。阿術進軍廬州。單憑淮南西路的兵馬。雖然不能將其擒下。但自保還是能做到的。況且廬州至安慶一帶多為山路。不利於大軍行進。阿術精通兵法。自然知道孤軍深入的後果。當前。蒙古之國力還不足以支撐全麵南下的戰爭。所以臣認為阿術也就是騷擾一番。這一點陛下在朝中自然能夠從兵部和樞密院的分析中得知。在這種情形下。正常的思路應該是不用發兵。至少不該如此匆忙就出兵。所以臣認為陛下是有深意的。”
我饒有興趣道:“恩。李愛卿。接著說下去。”
“陛下。我朝軍隊分為三部分。水師最為混亂。但已在陛下整治之列。鎮邊軍分三大戰區。戰力最強。其中東西兩頭盡在陛下掌控中。而隻有京中禁軍是陛下最難觸及之處。所以臣以為如果要治理禁軍。先分化之實為一步好棋。而且在外人看來。是因為陛下憂心我朝邊境之故。才發兵廬州的。”
我笑笑:“不錯。李愛卿不愧是當今名將也。”
李庭芝謙遜道:“陛下過獎。”
“這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愛卿知道嗎。”
“還有。這個恕臣不知了。”
“嗬嗬。不是你不知。而是你沒有往深處去想。君實。把地圖打開。”
我指著地圖上位於淮南西路前沿的壽春道:“壽春目前還在我朝掌握之中。其城堅牆厚。還勝於廬州。攻防要地。實為淮南路之門戶也。壽春有失。蒙古則可直指兩淮;壽春若在。我軍則可徑直北上。蒙古忽必烈雖然數次出兵攻打壽春。卻始終未能奏效。所以朕以為蒙古人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切斷廬州和壽春間的聯係。為其全麵南下做好準備。”
李庭芝仔細看了看地圖讚道:“陛下高見。臣不如也。”
說到這。我笑笑。將練兵手冊交給了李庭芝:“愛卿。你看看。這是朕對於我朝將士訓練的各項要求。”
李庭芝看得很快。對於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來說。隻要點到便能即止。
“陛下。全麵。係統。簡潔。操作性強。臣以為可在我朝將士中推廣。”
“恩。愛卿。還有什麽補充。可以提出。以完善此稿。”
“陛下。已經足以。日後在訓練中如果遇到什麽問題。再作補充不遲。”
“好。愛卿將這份手冊帶走。既然沒有意見。就這麽定稿了。此訓練方法就先在揚州和四川戰區試行。如無問題就定為我軍標準化的基本訓練方式。君實。你通知歐陽建青隨時可以啟程。”
“是。陛下。”
“李愛卿。關於火槍的數量。朕預計到年底可以打造出兩千支。也即是你在年底前還需要從揚州軍中挑出兩千可靠士卒改為火槍手。盡量以龍牙人員為主。”
“是。陛下。臣已經在著手了。”
“很好。一旦有了兩千五百名火槍手。便可以編隊組軍了。”
“陛下。這火槍手臣見識過了。威力巨大。隻是換彈時間有些長。”
“火槍的弊病可不止這些。比如遇到雨天就無法使用了。所以朕還會讓火藥司不斷改進。因為這是未來戰爭的方向。火槍手的具體戰術還要你們在今後的實戰中逐步完善。三段式射擊隻是現階段火槍手的基礎方式。”
“恩。就像陛下說過的阻擊手就是很有成效的一種方式。”
“對了。先將火槍手編入你自己的衛隊吧。”
“是。臣遵旨。”
“李愛卿。朕下麵要和你商議下我朝軍隊的改製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陛下。請。臣聆聽。”
自夏貴領兵出征後。對於淮南西路的戰事我稍微放下心來。然而。當我看完來自廬州的第四份戰報後。心情頓時又變得緊張起來。甚至覺得有些壓抑。
廬州府的戰報這次隔了一日才送達。而上奏者也從原來的統製範勝變為了統領苗再成。內容較前幾次都長。
淮南西路統領苗再成叩見皇上。自昨日起。蒙古軍隊分批襲擊了我廬州至安慶之間的村鎮。不少來不及撤離的村鎮遭到毀滅性打擊。糧食貨物被掠。百姓遭屠。末將等無法忍受蒙古之野蠻行為。遂商議出兵。範勝將軍決定由其本人和張林將軍率軍出擊。末將則留下守城。雖然救下了不少百姓。但兩位將軍卻英勇捐軀。範將軍和張將軍的壯舉激發了我軍的士氣。在我軍頑強抵抗下。蒙古人的掠奪行為大為減少。而沿途百姓也因此及時撤離到了安全之地。目前城中將士同仇敵愾。夏貴將軍之信使也已經抵達廬州。末將暫時負責城中防禦。待夏將軍到後。末將聽其指示行事。
雖然事先樞密院嚴令城中將士堅守城池。但範勝。張林兩位將軍因不能無視蒙古軍隊欺淩我百姓。出兵救助。此舉也屬可嘉。明知蒙古鐵騎野戰無敵。而廬州府的騎軍又少。兩位將軍仍然英勇出擊。實為大義也。
土地我所欲也。百姓我也所欲也。若需選擇。百姓也。
我聲音略顯低啞:“師臣。安慶府和夏愛卿有消息嗎。”
“陛下。據安慶府守軍匯報。蒙古軍隊在深入到離安慶百裏之地後突然迴撤。目前安慶府派人正日夜監視中。夏貴將軍也已經得知廬州戰況。令夏青率馬隊後行。遇敵弱則圍之殲之。敵強則避之。而夏貴將軍本人則帶領三百衛隊。乘夜趕往廬州。同時命令步軍急速前進。”
“但願夏愛卿來得及趕到廬州主持大局。”
“陛下寬心。夏將軍離開廬州僅有兩百裏路了。輕騎趕路。很快便能達到。”
“兩百裏了。”我心頭一鬆。那就快到了。突然又覺不對。“夏將軍此舉有些冒險。倘若被大批蒙古軍隊發現。僅有三百騎豈非會陷入困境。”
“陛下。今廬州府兩員將領陣亡。夏將軍此舉雖然冒險。但也值得。況且夏將軍經驗豐富。定會無恙。”
“恩。師臣。言之有理。著樞密院將統製範勝、統領張林、正將高興、副將孟興的事跡調查清楚。朕要加以宣傳並獎賞。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我大宋兒郎們的英雄事跡。”我激動道。“各位愛卿。繼續朝會。”
刑部尚書陳宗禮猶豫了一會還是出班奏道:“陛下。月前臨安知府上奏賈。馬兩家鬥毆一事。陛下一直未有批示。那潛說友幾番催促。還請陛下定奪。”
“朕最近忙於戰事。倒把此事給耽擱了。昨夜朕也正好看到了報上所寫。聽聞坊間百姓頗有微詞。這件事是該處理了。師臣。馬愛卿。你們都清楚這事吧。”
“迴陛下。臣知道。”
“那好。此事隻不過是件芝麻般的小事。你們二位怎麽弄得滿城風雨。成為臨安百姓的飯後笑談。”
馬廷鸞瞪了陳宗禮一眼。急道:“陛下。這事是因為太師府中之人引起。臣那親眷隻希望對方能夠道歉即可。並不想將事情鬧大。請陛下明查。”
賈似道不緊不慢道:“陛下。恕老臣管教不嚴。致使此事發生。臣聽說是因為馬大人的親眷先動手。所以臣府中之人才被迫還手自衛。他也隻是需要馬大人的親眷賠禮即可。同樣也不想把事鬧大。”
“太師。此言差亦。分明是賈宣先開口辱罵。才。。。。。。”
我臉色一沉道:“夠了。朕不想將此當做臨安府大堂。個中原因交給那潛說友去審理便是。二位愛卿。你們認為此事該如何收場。”
賈似道起身道:“但憑陛下做主。”
那馬廷鸞低沉地哼了一聲。也道:“臣聽陛下吩咐。”
“本是小事。你們兩家就當私下解決。怎麽也不該鬧得人人皆知。讓全城百姓指指點點。你們都是我朝重臣。你們家人的行為代表著你們本身的品性。而你們又代表了朝廷。這分明就是在給朕臉上抹黑啊。”
“陛下。這。”
我打斷了馬廷鸞之言:“那潛說友正在整頓臨安裏外秩序。你等家人偏要頂風作案。即便朕可以不給潛說友批示。但朕總該給臨安的百姓們一個交代吧。”
馬廷鸞低聲道:“是。”
“刑部陳愛卿。傳朕旨意。關於賭坊鬥毆一事。維持臨安府潛說友之原判。雙方各判監七日。”我看著沉默不語的大臣們接著道。“各位愛卿。在《官員行事準則》中也有關於你們家人的條列。朕希望你們不僅自己能夠做到。也要約束你們的家人。避免再出現這個衙內。那個霸王了。師臣。馬愛卿。你們二位的品行端正。朕當然知道。隻是千萬別讓你們的家人將你們的聲譽輕易毀去。”
“是。老臣明白。”
“是。臣受教。”
“古人雲。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各位愛卿。朕不希望看見再有同類的事情發生。否則朕定不輕饒。切記。”
時隔大半年。我在獅峰商行旁邊的一間客棧內又一次見到了揚州李庭芝。這間客棧乃是龍牙情報部的總堂所在。名字十分普通。叫做悅來客棧。
看上去雖然風塵仆仆。略帶倦意。但李庭芝的神色卻顯得頗為愉悅。雙眼精光炯炯。似乎比年初之時還年輕了不少。
“參見陛下。”
“免禮。李愛卿。隨意。”
“謝陛下。”李庭芝起身後又向袁棘和文天祥道。“見過袁先生。見過文大人。”
袁棘。文天祥雖然官位不如李庭芝。但都是我身邊的近臣。是以李庭芝也客氣地抱拳行禮。至於陸秀夫。因為本就是李庭芝手下。所以對其也就無須客套。
“宋瑞見過李大人。李大人客氣。”袁棘。文天祥也連忙迴禮道。
“君實見過大人。”
“恩。君實。結實了不少啊。”
我見眾人寒暄完畢。說道:“祥甫。坐下。先生。君實。宋瑞。你們也都坐下。”
“是。陛下。”
“祥甫。這半年來。一向可好。”
“迴陛下。臣好著呢。”
“恩。氣色不錯。”我笑道。“祥甫。朕急匆匆叫你秘密來京。其一嘛。許久不見。朕也想念愛卿。其二是想和愛卿商議下我朝的軍隊事宜。”
“謝陛下惦記。陛下。請吩咐。”
“祥甫。朕原本打算先進行政務改革。至於軍隊的改革。今年先從水師開始。陸軍嘛。明年再開始。但蒙古人突襲廬州之事。使得朕將陸軍的改革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陛下。臣得知陛下派遣夏貴將軍兵發廬州時。就有這種感覺了。”
我有些驚訝道:“恩。這是為何。”
李庭芝笑笑:“陛下。阿術進軍廬州。單憑淮南西路的兵馬。雖然不能將其擒下。但自保還是能做到的。況且廬州至安慶一帶多為山路。不利於大軍行進。阿術精通兵法。自然知道孤軍深入的後果。當前。蒙古之國力還不足以支撐全麵南下的戰爭。所以臣認為阿術也就是騷擾一番。這一點陛下在朝中自然能夠從兵部和樞密院的分析中得知。在這種情形下。正常的思路應該是不用發兵。至少不該如此匆忙就出兵。所以臣認為陛下是有深意的。”
我饒有興趣道:“恩。李愛卿。接著說下去。”
“陛下。我朝軍隊分為三部分。水師最為混亂。但已在陛下整治之列。鎮邊軍分三大戰區。戰力最強。其中東西兩頭盡在陛下掌控中。而隻有京中禁軍是陛下最難觸及之處。所以臣以為如果要治理禁軍。先分化之實為一步好棋。而且在外人看來。是因為陛下憂心我朝邊境之故。才發兵廬州的。”
我笑笑:“不錯。李愛卿不愧是當今名將也。”
李庭芝謙遜道:“陛下過獎。”
“這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愛卿知道嗎。”
“還有。這個恕臣不知了。”
“嗬嗬。不是你不知。而是你沒有往深處去想。君實。把地圖打開。”
我指著地圖上位於淮南西路前沿的壽春道:“壽春目前還在我朝掌握之中。其城堅牆厚。還勝於廬州。攻防要地。實為淮南路之門戶也。壽春有失。蒙古則可直指兩淮;壽春若在。我軍則可徑直北上。蒙古忽必烈雖然數次出兵攻打壽春。卻始終未能奏效。所以朕以為蒙古人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切斷廬州和壽春間的聯係。為其全麵南下做好準備。”
李庭芝仔細看了看地圖讚道:“陛下高見。臣不如也。”
說到這。我笑笑。將練兵手冊交給了李庭芝:“愛卿。你看看。這是朕對於我朝將士訓練的各項要求。”
李庭芝看得很快。對於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來說。隻要點到便能即止。
“陛下。全麵。係統。簡潔。操作性強。臣以為可在我朝將士中推廣。”
“恩。愛卿。還有什麽補充。可以提出。以完善此稿。”
“陛下。已經足以。日後在訓練中如果遇到什麽問題。再作補充不遲。”
“好。愛卿將這份手冊帶走。既然沒有意見。就這麽定稿了。此訓練方法就先在揚州和四川戰區試行。如無問題就定為我軍標準化的基本訓練方式。君實。你通知歐陽建青隨時可以啟程。”
“是。陛下。”
“李愛卿。關於火槍的數量。朕預計到年底可以打造出兩千支。也即是你在年底前還需要從揚州軍中挑出兩千可靠士卒改為火槍手。盡量以龍牙人員為主。”
“是。陛下。臣已經在著手了。”
“很好。一旦有了兩千五百名火槍手。便可以編隊組軍了。”
“陛下。這火槍手臣見識過了。威力巨大。隻是換彈時間有些長。”
“火槍的弊病可不止這些。比如遇到雨天就無法使用了。所以朕還會讓火藥司不斷改進。因為這是未來戰爭的方向。火槍手的具體戰術還要你們在今後的實戰中逐步完善。三段式射擊隻是現階段火槍手的基礎方式。”
“恩。就像陛下說過的阻擊手就是很有成效的一種方式。”
“對了。先將火槍手編入你自己的衛隊吧。”
“是。臣遵旨。”
“李愛卿。朕下麵要和你商議下我朝軍隊的改製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陛下。請。臣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