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江淮戰區


    對於蒙古大軍的南下,我所做的軍事準備都是建立在我所知道的曆史基礎上,宋蒙之間,關鍵的一戰是1267秋末開始的襄陽大戰,這場決定南宋命運的戰爭距今還有兩年之久,而這期間我並不知道還有其它戰事發生。


    無論是以火槍手為主的新軍,還是現有水師,禁軍的重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戰爭可沒有那麽簡單,僅僅憑借領先時代的火槍就能戰無不勝,這種情況隻能出現在小說中,戰爭打的是綜合實力,軍力,物力,財力,甚至是人的毅力,這麽多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打開急報,上麵是淮南西路統製範勝所奏,大致意思是,八月初二晚蒙古阿術率軍突然攻擊廬州前沿的安化鎮,正將高興帶領三千人馬出城迎擊,雖守住安化,但高興和副將孟興同時陣亡,詳情後報。


    “小七,”我看完後道。


    “小的在,”


    “擺駕樞密院,”


    “是,陛下,”


    “師臣,”


    “老臣在,”


    “傳樞密院,兵部,政務院前往樞密院開會商議,退朝,”


    一路上,賈似道內心有些忐忑不安,暗忖道,莫非是郝經之故。


    我坐在前往樞密院的鑾駕上,漸漸冷靜下來。


    蒙古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力量發動大規模南侵戰爭,其國內之財力物力都不允許,以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自然不會不知道以蒙古此時的國力是沒有能力發動全麵南侵戰爭的。


    那忽必烈這次兵臨廬州又是何為呢。


    樞密院議事大廳內,早一步到達的夏貴等人將廬州一帶的軍事地圖掛在了正麵的牆上,雖然沒有後世沙盤的立體感,卻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以前隻在電影裏見過軍事地圖,這迴還是第一次真實地接觸到。


    這幅軍事地圖將廬州一帶的山地,平原,河流,鎮,村等都標注得一清二楚,隻是上麵並沒有後世地圖上用不同的顏色筆畫出的箭頭符號。


    “都坐下吧,”我坐在主位上道,“夏愛卿,你先來說說廬州府的駐軍情況,”


    夏貴起身道:“陛下,淮南西路有鎮邊軍三萬人,廂軍一萬五千人,目前廂軍的改製已經基本完成,除去不符合條件的士卒以外,有近六千名廂軍編入了鎮邊軍,因此共有三萬六千人,主要分布在廬州,安慶一帶,另外在安慶還有沿江水師約三千人,廬州府是淮南西路治所所在,駐紮有二萬名鎮邊軍,由統製範勝,統領張林和苗再成等率領,”


    夏貴走到地圖前繼續言道:“陛下請看,我朝原來與金國以淮河為界,後蒙古吞並金國,我朝的防線基本上退守到廬州一帶,淮河南岸的壽春雖仍在我朝掌控之中,但周邊之地卻盡被蒙古掠去,戰報上所說的安化鎮就在廬州府正北麵約三十裏處,是廬州外圍的重鎮,與鄰近的安肥鎮一起構成廬州外圍的主要防線,”


    “那壽春有無消息,”


    “迴陛下,目前還沒有,”


    “如果兩鎮皆失,則廬州危亦,”陸秀夫仔細看著地圖道。


    “正是,陸大人言之在理,”夏貴道。


    “蒙古阿術有多少兵馬,”


    “陛下,暫時還沒有得到準確的消息,樞密院和兵部已經發文前去了解了,”


    這仗打得也真是窩囊,事先一點沒有征兆,蒙古大軍便已經出現在廬州前沿陣地,而且己方連折兩元大將,竟連對方的人數都沒弄清,情報機構實在無能,而廬州守軍更是無能,蒙古大軍到了眼皮下才作出反應。


    看來龍牙的情報機構也得加快速度北進了。


    “對了,這淮南西路屬於哪個戰區統管,”我突然問道,我一直以為淮南西路是歸李庭芝管轄,李庭芝怎麽也會有這種疏忽呢。


    夏貴看了一眼賈似道,小聲說道:“陛下,從名義上說是屬於江淮戰區,隻是目前淮南西路基本上是由樞密院和兵部直接統領,”


    “這是為何,”


    “陛下,”賈似道幹咳兩聲道,“這事由來已久,老臣本想就此事向陛下呈上奏折,沒想到事情突發,陛下,自高宗南渡以來,為抵禦北方金國入侵,我朝將邊境沿長江分為三大戰區,分別是負責長江上遊防禦的四川戰區,負責長江中遊防禦的京湖戰區和負責長江下遊防禦的江淮戰區,在這三大戰區中,四川戰區和京湖戰區基本上保持原樣,隻有江淮戰區的變化最為複雜,主要是因為江淮分為淮東淮西,江淮戰區時而分時而合,間或還牽涉到沿江製置司,所以有時一分三,有時三合一,”


    我的已知記憶告訴我,南宋末年的防線是四川,襄樊,揚州,我根本不知道淮南西路之事,而我穿越成為趙禥後,也基本上是放在內政建設上,除了新軍,我對於軍事一直過問得很少,由於賈似道極其黨羽掌握著禁軍之故,我是采取一邊立新軍一邊整頓的策略,而整頓原有的軍隊也是先從水師和廂軍開始,對於核心的禁軍我打算放到最後,在我皇位穩定之前,我沒有想急於去和賈似道攤牌,並且襄樊之戰還有兩年,我認為時間還是夠的,但沒想到中間突然冒出一個廬州之戰來。


    其實,廬州之戰在曆史上確有其事,隻是戰爭規模不大,所以基本沒有記載,我卻認為是因為我的到來而引起的蝴蝶效應。


    我終究是人,不是陸秀夫所言的“神人”。


    “師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麵,”


    “陛下,這其中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從地理位置行政區域上來看,我朝其它戰區都是建立在一個行政區域上的,而隻有江淮戰區是以淮河長江來命名的,並非是按一個行政區域來的,所以,江和淮很容易被分開,各自成為獨立的戰區,江淮之間,兩淮之間距離都很遠,且地形各不相同,所以邊防布置也各不相同,淮東多水,故以水寨為主,淮西多山,故以山寨為主,比如安化鎮便是山寨,第二是從協調作戰來看,如果分而製之,則會造成東西兩路不顧大局各自為政,難以保證雙方互為依靠,互相救援,所以一直以來,是分是合始終沒有定論,”


    戰區的分與合,關係到整個防禦體係,其影響重大,一般而言,導致戰區調整的主要因素是來自敵我雙方軍力的變化,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形,戰區的調整會有不同的效果,然而,整個南宋朝,其江淮戰區的分合始終搖擺不定,變化之頻繁的確讓人費解,而且其變換之原因主要還不是因為形勢的變化,而更多的是因為人的因素。


    我稍事停頓,消化了一下賈似道的話語,又問道:“師臣,那現在的兩淮戰區又是何種情形,”


    “陛下,端平元年,先帝將戰區一分為三,淳祐十年,又合為兩淮戰區,景定五年中,先帝又將其拆分為二,淮南東路戰區,以李庭芝為揚州製置使,負責東路軍務,淮南西路戰區卻沒有任命製置使,隻是讓廬州鎮邊軍統製張林等人統轄軍隊,暫時接受樞密院和兵部的指揮,而老臣至今還兼任江淮製置使的職務,所以,現在的江淮戰區既不算分也不算合,”


    宋理宗優柔寡斷,在其任內,多次分也多次合。


    戰區的分合各有利弊,對於性情搖擺不定的宋理宗,分分合合也是適合其性格的。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賈似道和李庭芝的關係,當年,兩人同在大帥盂珙帳下聽令,後盂珙離世薦賈似道代之,而賈似道也十分器重李庭芝的才能,後來,賈似道鎮守京湖,起用李庭芝為製置司參議,不久,由於李庭芝表現極佳,在賈似道的極力推薦下,李庭芝受到朝廷的提拔,命他移鎮兩淮,直至擔任揚州製置使,但賈似道漸漸感到,李庭芝忠於朝廷,忠於趙氏王朝遠甚於忠於自己,於是便沒有讓其擔任江淮製置使統轄兩淮。


    我覺得這分和合確是難以選擇,搖搖頭道:“師臣,那依你之見,蒙古進攻廬州一事,該如何處置,”


    “陛下,老臣以為,首先當弄清廬州的情形,這一點老臣估計近日廬州府便會有消息傳來,其次是判斷忽必烈之意圖,他是想全麵南侵還是偶爾為之,”


    “太師所言乃是關鍵,”兵部尚書範文煥讚同道,“弄清蒙古的意圖才可分別待之,”


    我點頭表示同意道:“兩位愛卿說得不錯,”


    陸秀夫想了想問道:“陛下,我朝淮南西路之防禦力在所有戰區中最為弱小,是否需要派兵救援,”


    我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君實,如果你是阿術,後麵你會怎麽做,”


    陸秀夫起身道:“陛下,若先不論蒙古人的意圖,單純從軍事角度猜測,臣以為有以下兩種可能,陛下,各位大人,請看地圖,如果臣是阿術,一是拿下安化,安肥兩鎮,包圍廬州;二是繞過廬州,經六安,過霍山,桐城,直抵安慶,如此一來,戰線變長,蒙古騎兵速度快,機動性強的特點便可以顯現出來,倘若我城中守軍出擊,則極有可能在野戰中被其殲滅;倘若固守城池,則他們可以盡掠周邊農作收成,”


    “恩,君實,那你認為蒙古之意圖是何,”


    “迴陛下,臣以為蒙古人進攻廬州,乃是嬉戲隨意之作,”


    “哦,這是何意,”我問道,對於陸秀夫,大家都知道深為李庭芝所器重,而且為人冷靜,在軍事上的見解非同一般,自然不是妄言之人。


    “陛下,各位大人,蒙古剛剛經過汗位之爭,以目前之國力,並無一舉南下之能,且淮南西路以山地為主,並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之戰,即便蒙古鐵騎驍勇善戰,若要全麵南征,也至少需要十萬大軍以上,加上輜重後勤,淮西之地不適也,從這兩點分析,臣以為他們的目的並非要和我朝發生大規模的交戰,臣猜想,蒙古人隻是為了某種未知的目的,才兵臨廬州的,”


    陸秀夫之言讓在座之人都緩了口氣,覺得心裏稍稍安定下來,隻要蒙古軍隊不是著力南侵,那麽最多也就是搶掠一番便會返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帝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無心不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無心不活並收藏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