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出兵廬州
蒙古樞密院議事大廳內,忽必烈正站在一幅大型軍事地圖前,仔細端詳著。其身旁簇擁著多位蒙古高級將領,武將史天澤,張弘範,伯顏,張柔,董文炳,阿塔海,忽剌,孫琪等盡在其列,稍遠處的劉整則是孤零零地站在一旁,顯得與眾不合。文臣謀士帝師郝經則和中書省參知政事商挺,同知滕州郭侃等站在另外一旁。
突然,忽必烈舉起手中長棍,重重地點在地圖上的“廬州”上麵,道:“各位,本汗已經決定,進攻宋人淮南西路之治所廬州府和安慶府。”
劉整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怎麽會是廬州府?大汗當日不是讚同我提出的以襄樊為突破口嗎?”
在古代,長江中下遊有很多濕地,水網稻田,原始森林,而襄陽地區才是有較好的通過條件,襄陽是主道,很適合駐紮大批軍隊,利於蒙古鐵騎的大規模野戰。如果不打襄陽,從小路走,隻能是千把人的小部隊,既不能攜帶太多的輜重物資,又很容易被分隔消滅,而且連後路都很容易被熟悉環境的宋朝守軍切斷。
隻有占據襄陽,才能行形成良好的物資裝運點,並控製主要通行路段,東可取兩淮而直下江南,西進則可和川西,川南(大理已經是蒙古之地)的蒙古軍隊合圍成都府,這就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
劉整認為“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雖然不能說劉整的觀點絕對正確,但按曆史的進程,蒙古最終采取了劉整的建議,取得了襄陽之戰的勝利,並以此為契機,蕩平了整個南宋。
伯顏躍躍欲試,當即先道:“大汗,臣願意領兵前往,為大汗擴疆辟土,順便檢驗下怯薛新軍的實戰能力。”
無論持讚成意見還是持反對意見者都知道忽必烈殺伐果敢,定下的策略是很難改變的,於是紛紛表態願意領兵出征,隻有劉整一言不發,仍是孤獨地站在一旁。
“各位卿家,都不用爭了,阿術元帥早已出發,就在這一兩日便可到達前線,過不了多久就會有好消息傳來了。”
“大汗高明,所謂兵貴神速,大汗將我等盡蒙在鼓裏,想必那宋人也是毫不知情了。”老將張柔讚道。
史天澤也道:“大汗,宋朝廬州守將統製範勝、統領張林等人有勇無謀,自以為是,阿術元帥智勇雙全,又是出其不意,必會旗開得勝。”
忽必烈笑笑:“恩,傳令阿術,按計劃攻擊,樞密院隨時跟蹤戰報,各位愛卿,散會。劉整,張文謙。”
“臣在。”
“你們留下。”
“是。”劉整愣了一下道。
張文謙,五十來歲,與劉秉忠曾同窗數年,身為忽必烈之幕府重臣,於年初出任大司農卿一職,掌管農業。
忽必烈待眾人走後道:“劉整,你一定認為本汗攻打廬州不對吧?”
劉整慌忙跪下道:“大汗,臣不敢。”
“劉愛卿,起來吧。本汗問你,讓你打造上千艘戰船需要多少時日?”
“在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大約需要兩年。”
“兩年?好,劉整,你就為本汗在兩年內打造出一千艘中大型戰船,到時加上我朝原有的戰艦,大大小小一起算上,也有近五千艘了。同時,我朝水師的訓練也要加緊,務必在兩年後達到和南朝水師相同的戰力。本汗打算在兩年後發起南下總攻的號令,到時水陸並進,突破點就是你所選擇的襄樊。”
“大汗聖明,那廬州之戰?”
“劉整,這個你就不用勞心了。我朝水師目前還遜於宋人,你務必抓緊,本汗已經吩咐有關部門全力支持,並讓張文謙親自負責調撥人財物力。如果水師戰力能和南朝持平,則我朝整個軍事力量便絕對能夠勝過宋人軍隊也。”
忽必烈驕傲但不自大,對於宋蒙雙方軍事力量的比較,能夠做到實事求是,補短揚長,的確是位傑出的軍事家。劉整心裏大為歎服,如果宋朝掌權者能有忽必烈大汗一半的胸襟和能耐,就不至於落到隻剩下半壁江山的地步了。
“大汗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為大汗打造出一支無敵水師。”
“好,劉愛卿,本汗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張文謙最後言道:“劉大人,張某自會鼎力相助。”
劉整知道張文謙是忽必烈身邊的近臣,不敢怠慢,急忙行禮道:“劉某在此謝過張大人。”
賈似道的心神最近稍稍平緩下來,郝經離去之事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多麻煩,從得到的情報看,蒙古朝中風平浪靜,既沒有郝經複職的消息,也沒有派出使者前來責問宋廷。
看來當日那自稱楊璉真迦的僧人帶來的信件應該是真實的了。
“均含,烏力罕在莊園裏還好吧?”
“大人,一切安好。”
“恩,切記不能讓他逃離。”
“大人放心,均含明白其中輕重,我已經安排吳家一名長老在莊園親自坐鎮。”
“恩,均含辦事,老夫放心啊。一晃好多年過去了,自二十年前老夫救下你父親後,你吳家便一直跟隨老夫,這些年來忠心耿耿,老夫也是心存感激。”
“大人,均含遵照家父遺命,為大人辦事理所當然。”
“隻可惜你吳家在江湖上的地位漸漸消退了。”
“大人,江湖險惡,雖說名聲不再,但至少這些年來我吳家子弟都能健在,也是托大人之福。”
“唉,人生如夢啊。”
吳均含一陣沉默,為尊父親遺願,自己率領吳家守護賈似道已曆十多年。隻是當年隨盂珙大帥帳下聽令的賈似道似乎變化太大,和如今的太師完全不像一個人了。當初的吳均含對於父親的遺願還頗為讚同,當時的賈似道看上去還是個有理想有抱負之人,不然盂珙臨死前也不會推薦其出任京湖製置使,將其當做自己的繼任者了。 然,現在的賈似道怎麽看都是一個隻知權力隻知享受的“奸相”。
這一切值得嗎?
“相爺,廖大人,翁大人到了。”賈宣進屋後發出的聲音打斷了吳均含的思緒。
“讓他們進來吧,均含。”
“大人。”
“均含,以後定期讓那烏力罕休書一封,老夫讓人送往北麵。”
“均含明白。”
“參見太師。”
“恩,兩位,坐吧。賈宣,上酒上菜。”
“瑩中,商業部之事還是很忙吧。”
“大人,比當初輕鬆了不少,人員到位後,瑩中也不需事事勞心了。”
“恩,好好做,老夫估摸著,商業部尚書一職遲早會是你的。”
廖瑩中楞道:“大人,此話怎講?屬下對大人之忠心可是從來沒有變過的。”
賈似道笑笑:“今日不說這個,你們怎麽看趙禥的行省製?”
翁應龍道:“大人,這不是明擺著嗎?陛下借機要重新安排官員之職務,隻是如此重大之事卻讓那政務院牽頭,分明就是在削弱中書省的權限。”
“瑩中,你說呢?”
“大人,翁大人說得沒錯。從陛下的一係列措施看,陛下顯然是在清洗異己。”
賈似道微一點頭:“恩,一朝天子一朝臣,趙禥是想恢複到太祖太宗時期的局麵了。”
廖瑩中清楚,太祖太宗時期,皇權獨大,相權的崛起是從真宗時起,隨著後麵數任皇帝的軟弱,宰相的權力越來越大,並一直延續到理宗時期。
翁應龍,廖瑩中相對一視,又看了看漠然的吳均含,也不知道賈似道是何用意,隻得默不作聲。
“相對於先帝,趙禥強勢了太多,盛氣淩人之下似是將自己當做唐宗宋祖一般,麵對這般情形,我等該如何應對?”
“大人。”廖瑩中想了想還是開口道,“屬下認為在行省製實施時,多爭取些地區,讓大人的門生們盡量能夠留任,另外借政務院忙於實施行省製時人手不足之機,爭取讓陳宜中等人進入政務院。”
賈似道:“此法雖然可行,但是我等隻能一直這麽被動下去嗎?”
蒙古樞密院議事大廳內,忽必烈正站在一幅大型軍事地圖前,仔細端詳著。其身旁簇擁著多位蒙古高級將領,武將史天澤,張弘範,伯顏,張柔,董文炳,阿塔海,忽剌,孫琪等盡在其列,稍遠處的劉整則是孤零零地站在一旁,顯得與眾不合。文臣謀士帝師郝經則和中書省參知政事商挺,同知滕州郭侃等站在另外一旁。
突然,忽必烈舉起手中長棍,重重地點在地圖上的“廬州”上麵,道:“各位,本汗已經決定,進攻宋人淮南西路之治所廬州府和安慶府。”
劉整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怎麽會是廬州府?大汗當日不是讚同我提出的以襄樊為突破口嗎?”
在古代,長江中下遊有很多濕地,水網稻田,原始森林,而襄陽地區才是有較好的通過條件,襄陽是主道,很適合駐紮大批軍隊,利於蒙古鐵騎的大規模野戰。如果不打襄陽,從小路走,隻能是千把人的小部隊,既不能攜帶太多的輜重物資,又很容易被分隔消滅,而且連後路都很容易被熟悉環境的宋朝守軍切斷。
隻有占據襄陽,才能行形成良好的物資裝運點,並控製主要通行路段,東可取兩淮而直下江南,西進則可和川西,川南(大理已經是蒙古之地)的蒙古軍隊合圍成都府,這就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
劉整認為“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雖然不能說劉整的觀點絕對正確,但按曆史的進程,蒙古最終采取了劉整的建議,取得了襄陽之戰的勝利,並以此為契機,蕩平了整個南宋。
伯顏躍躍欲試,當即先道:“大汗,臣願意領兵前往,為大汗擴疆辟土,順便檢驗下怯薛新軍的實戰能力。”
無論持讚成意見還是持反對意見者都知道忽必烈殺伐果敢,定下的策略是很難改變的,於是紛紛表態願意領兵出征,隻有劉整一言不發,仍是孤獨地站在一旁。
“各位卿家,都不用爭了,阿術元帥早已出發,就在這一兩日便可到達前線,過不了多久就會有好消息傳來了。”
“大汗高明,所謂兵貴神速,大汗將我等盡蒙在鼓裏,想必那宋人也是毫不知情了。”老將張柔讚道。
史天澤也道:“大汗,宋朝廬州守將統製範勝、統領張林等人有勇無謀,自以為是,阿術元帥智勇雙全,又是出其不意,必會旗開得勝。”
忽必烈笑笑:“恩,傳令阿術,按計劃攻擊,樞密院隨時跟蹤戰報,各位愛卿,散會。劉整,張文謙。”
“臣在。”
“你們留下。”
“是。”劉整愣了一下道。
張文謙,五十來歲,與劉秉忠曾同窗數年,身為忽必烈之幕府重臣,於年初出任大司農卿一職,掌管農業。
忽必烈待眾人走後道:“劉整,你一定認為本汗攻打廬州不對吧?”
劉整慌忙跪下道:“大汗,臣不敢。”
“劉愛卿,起來吧。本汗問你,讓你打造上千艘戰船需要多少時日?”
“在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大約需要兩年。”
“兩年?好,劉整,你就為本汗在兩年內打造出一千艘中大型戰船,到時加上我朝原有的戰艦,大大小小一起算上,也有近五千艘了。同時,我朝水師的訓練也要加緊,務必在兩年後達到和南朝水師相同的戰力。本汗打算在兩年後發起南下總攻的號令,到時水陸並進,突破點就是你所選擇的襄樊。”
“大汗聖明,那廬州之戰?”
“劉整,這個你就不用勞心了。我朝水師目前還遜於宋人,你務必抓緊,本汗已經吩咐有關部門全力支持,並讓張文謙親自負責調撥人財物力。如果水師戰力能和南朝持平,則我朝整個軍事力量便絕對能夠勝過宋人軍隊也。”
忽必烈驕傲但不自大,對於宋蒙雙方軍事力量的比較,能夠做到實事求是,補短揚長,的確是位傑出的軍事家。劉整心裏大為歎服,如果宋朝掌權者能有忽必烈大汗一半的胸襟和能耐,就不至於落到隻剩下半壁江山的地步了。
“大汗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為大汗打造出一支無敵水師。”
“好,劉愛卿,本汗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張文謙最後言道:“劉大人,張某自會鼎力相助。”
劉整知道張文謙是忽必烈身邊的近臣,不敢怠慢,急忙行禮道:“劉某在此謝過張大人。”
賈似道的心神最近稍稍平緩下來,郝經離去之事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多麻煩,從得到的情報看,蒙古朝中風平浪靜,既沒有郝經複職的消息,也沒有派出使者前來責問宋廷。
看來當日那自稱楊璉真迦的僧人帶來的信件應該是真實的了。
“均含,烏力罕在莊園裏還好吧?”
“大人,一切安好。”
“恩,切記不能讓他逃離。”
“大人放心,均含明白其中輕重,我已經安排吳家一名長老在莊園親自坐鎮。”
“恩,均含辦事,老夫放心啊。一晃好多年過去了,自二十年前老夫救下你父親後,你吳家便一直跟隨老夫,這些年來忠心耿耿,老夫也是心存感激。”
“大人,均含遵照家父遺命,為大人辦事理所當然。”
“隻可惜你吳家在江湖上的地位漸漸消退了。”
“大人,江湖險惡,雖說名聲不再,但至少這些年來我吳家子弟都能健在,也是托大人之福。”
“唉,人生如夢啊。”
吳均含一陣沉默,為尊父親遺願,自己率領吳家守護賈似道已曆十多年。隻是當年隨盂珙大帥帳下聽令的賈似道似乎變化太大,和如今的太師完全不像一個人了。當初的吳均含對於父親的遺願還頗為讚同,當時的賈似道看上去還是個有理想有抱負之人,不然盂珙臨死前也不會推薦其出任京湖製置使,將其當做自己的繼任者了。 然,現在的賈似道怎麽看都是一個隻知權力隻知享受的“奸相”。
這一切值得嗎?
“相爺,廖大人,翁大人到了。”賈宣進屋後發出的聲音打斷了吳均含的思緒。
“讓他們進來吧,均含。”
“大人。”
“均含,以後定期讓那烏力罕休書一封,老夫讓人送往北麵。”
“均含明白。”
“參見太師。”
“恩,兩位,坐吧。賈宣,上酒上菜。”
“瑩中,商業部之事還是很忙吧。”
“大人,比當初輕鬆了不少,人員到位後,瑩中也不需事事勞心了。”
“恩,好好做,老夫估摸著,商業部尚書一職遲早會是你的。”
廖瑩中楞道:“大人,此話怎講?屬下對大人之忠心可是從來沒有變過的。”
賈似道笑笑:“今日不說這個,你們怎麽看趙禥的行省製?”
翁應龍道:“大人,這不是明擺著嗎?陛下借機要重新安排官員之職務,隻是如此重大之事卻讓那政務院牽頭,分明就是在削弱中書省的權限。”
“瑩中,你說呢?”
“大人,翁大人說得沒錯。從陛下的一係列措施看,陛下顯然是在清洗異己。”
賈似道微一點頭:“恩,一朝天子一朝臣,趙禥是想恢複到太祖太宗時期的局麵了。”
廖瑩中清楚,太祖太宗時期,皇權獨大,相權的崛起是從真宗時起,隨著後麵數任皇帝的軟弱,宰相的權力越來越大,並一直延續到理宗時期。
翁應龍,廖瑩中相對一視,又看了看漠然的吳均含,也不知道賈似道是何用意,隻得默不作聲。
“相對於先帝,趙禥強勢了太多,盛氣淩人之下似是將自己當做唐宗宋祖一般,麵對這般情形,我等該如何應對?”
“大人。”廖瑩中想了想還是開口道,“屬下認為在行省製實施時,多爭取些地區,讓大人的門生們盡量能夠留任,另外借政務院忙於實施行省製時人手不足之機,爭取讓陳宜中等人進入政務院。”
賈似道:“此法雖然可行,但是我等隻能一直這麽被動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