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演戲,明軍占據地利,他們的戲台放在鹽步縣韃子漢軍箭石難及之處,而韃子漢軍的戲台設在城牆上,當明軍自下而上亂箭射來,城牆上的人奔逃不迭,這戲自然演不下去。
就算上演成功,明軍說的是今朝大將的事,韃子漢軍演的是前朝之事,氣勢上弱了三分。
明軍在城外四個方向的戲台上輪流演《三獻》劇,且推陳出新,他們把城內守將郝天益也給搬上了戲台,對他百加羞辱。
戲名《假子》!
亦即是郝和尚拔都掛了之後,他的兒子郝天益去見當初提拔其父的韃子大酋某某,某某對諸人公然說道:“此乃吾之假子也!”(這是我的幹兒子)
那當然,大酋某某與郝天益的母親有超友誼關係,她的兒子,就是他的幹兒子啦。
大酋對郝天益加以提拔,厚待之,郝天益感恩涕零,無以為報,遂向大酋奉上自家妻女……
“呀呀呸!南蠻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此劇一出,城牆上的郝天益怒發衝冠,即時就要點兵出陣廝殺,誰也攔不住!
嚇得城內的韃子監軍伊博格樂給把門官下令道:“沒我的命令,擅開門者一概殺無赦!”
郝天益定要出戰,伊博格樂堅決不肯放行,郝天益問伊博格樂道:“敵人如此辱我,換作你是我,你會怎麽辦?”
伊博格樂不假思索地道:“我肯定出去打的啊!”
他立即又補充一句道:“現在我是監軍,我不同意你出戰!”
事情搞成這鬼樣子,郝天益向忽必烈上書,要求有二:
其一,允許其出戰;
其二,若不同意出戰,就把他給調走,否則,哪怕監軍不放行,他也會出城與南蠻決一死戰!
南蠻城外這罵城兵搞得郝天益忍無可忍,即使戰死,他也絕不能受此恥辱!
報告快馬急送到後麵滄州坐鎮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手上,他看罷,不由得搖頭苦笑,對漢人近臣劉秉忠說道:“哪怕我對你們漢人文化了解了不少,現在看來,還是不夠深入了解!”
又感慨地道:“戲劇的威力,勝過千軍萬馬啊!”
他之所以大發感慨,乃是除了郝天益那邊報來的漢人戲劇搞得郝天益雞毛鴨血,還有德州戰事大起波瀾亦因漢人戲劇引發。
在德州的明軍,同樣在城牆上演戲劇,讓城外敵軍不看也得看,看了就要來打仗!
按忽必烈的軍事部署,由漢人世侯張弘規、王遇的部隊包圍德州,圍而不打,這支部隊本有八萬人,後得數萬簽軍增援,其兵力超過十萬人。
明朝德州守將是名將劉整,率軍五萬把守,數量雖少於城外的韃子漢軍,但十分精銳,又得城池險固地利,劉整的名聲在外,張弘規與王遇不敢攻城,兩軍處於歲月靜好,水靜河飛的狀況。
劉整是個不安份的人,他對於外出決戰沒有必勝的把握,畢竟敵人人多勢多,多出五萬人來,就算是五萬頭豬,你也得捉好久。
因此他想激敵人來攻城,大家來打嘛!
他派“罵陣兵”在城牆上用土喇叭痛罵韃子漢軍三姓家奴,數典忘宗,認賊作父。
問題是他這麽罵根本無甚殺傷力,漢人失去中原政權久矣,宋廷統治中原是很多年前的事,在中原的漢人,年長的來自金人統治,年輕的一懂事就處於蒙古韃子的統治下,哪知道你宋室明廷是個啥玩意兒。
張弘規與王遇這些人是知道的,他們不作聲,其他漢人絕大多數是文盲沒懂過書,都覺得南蠻說得好笑:“哈哈,他們居然說我們土地以前是他們的,那時他們出世了嗎?!”
德州的“罵陣兵”罵韃子漢軍沒把的不敢來攻城,那更搞笑了,韃子漢軍笑罵道:“有種你們出城來戰!”
要如何激怒韃子來攻城呢?
劉整讓手下好好想想,也是部隊中有大量的年輕人,一個叫做汪洪青的參謀想出了一個好點子,那就是上演戲劇《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是唐代詩人盧綸所寫(注1),搬到城牆上演就成了這樣的情景: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於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潛逃。漢家將領正想要帶領輕騎兵一路追趕,大雪紛紛揚揚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呃,城牆上演不會被城下韃子亂箭擾亂嗎?就象鹽步縣城外我軍箭射城牆上演一樣。
這沒問題,上演前,劉整把部隊開出去,在城下設壘,拉長敵軍箭石到達的距離,確保戲劇演出成功。
郝天益不敢派兵出戰,劉整敢!
此劇一上演,城外的韃子漢將張弘規與王遇屁滾尿流,即時整軍攻打德州城!
與鹽步縣外的明軍那樣,德州城明軍亦不敢對蒙古大汗忽必烈無禮,即不能公開辱罵忽必烈,但打個擦邊球是可以的。
“單於夜遁逃”表麵上諷刺的是古代的匈奴人首領夜晚逃跑,實際上“單於”被視為北虜的大汗、皇帝,忽必烈當然是單於。
他先前率軍出塞,討伐其叛逆的dd阿裏不哥,雖然打敗阿裏不哥,卻被阿裏不哥委任的漢將孟知恩率領的黑狼拔都軍夜襲,結果忽必烈慘敗,他夜晚遁逃,僥幸逃得一命,但其弟阿裏不哥與一眾宗王、貴酋以及漢殲等多死於非命,可謂是遭遇了史詩級的損失。
德州守軍上演戲劇,借古諷今,諷刺忽必烈夜晚逃跑的可恥場麵,當然沒有直說是忽必烈,但戲劇中死去的那些宗王如忽剌忽兒(合赤溫孫)、合丹(窩闊台子)、王阿隻吉(察合台曾孫)以及伴駕南征的黃金家族親族、大將十餘人均直唿其名!
明擺著就是說忽必烈被漢將打敗夜逃之事,所謂的“主辱臣死”,張弘規與王遇要是坐視不理,不用等到忽必烈派人將他們治罪,蒙古人可以籍此殺了他們!
甚至連他們手下有心上位的,擅自殺掉他們,事後振振有辭地說張弘規與王遇是亂臣賊子,忽必烈不但不能將那些野心家治罪,還得獎勵他們。
如今張弘規與王遇對德州城攻勢猛烈,報到忽必烈那裏,起因雖寫得隱晦,忽必烈很快就明白了兩個漢將不得不攻城的原因,真是啼笑皆非。
就他們而言,他們做得沒錯,但以弱軍攻打明軍堅如鐵壁的城池,絕非忽必烈的本意!
……
注1:盧綸還有另一首《塞下曲》相當出名: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就算上演成功,明軍說的是今朝大將的事,韃子漢軍演的是前朝之事,氣勢上弱了三分。
明軍在城外四個方向的戲台上輪流演《三獻》劇,且推陳出新,他們把城內守將郝天益也給搬上了戲台,對他百加羞辱。
戲名《假子》!
亦即是郝和尚拔都掛了之後,他的兒子郝天益去見當初提拔其父的韃子大酋某某,某某對諸人公然說道:“此乃吾之假子也!”(這是我的幹兒子)
那當然,大酋某某與郝天益的母親有超友誼關係,她的兒子,就是他的幹兒子啦。
大酋對郝天益加以提拔,厚待之,郝天益感恩涕零,無以為報,遂向大酋奉上自家妻女……
“呀呀呸!南蠻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此劇一出,城牆上的郝天益怒發衝冠,即時就要點兵出陣廝殺,誰也攔不住!
嚇得城內的韃子監軍伊博格樂給把門官下令道:“沒我的命令,擅開門者一概殺無赦!”
郝天益定要出戰,伊博格樂堅決不肯放行,郝天益問伊博格樂道:“敵人如此辱我,換作你是我,你會怎麽辦?”
伊博格樂不假思索地道:“我肯定出去打的啊!”
他立即又補充一句道:“現在我是監軍,我不同意你出戰!”
事情搞成這鬼樣子,郝天益向忽必烈上書,要求有二:
其一,允許其出戰;
其二,若不同意出戰,就把他給調走,否則,哪怕監軍不放行,他也會出城與南蠻決一死戰!
南蠻城外這罵城兵搞得郝天益忍無可忍,即使戰死,他也絕不能受此恥辱!
報告快馬急送到後麵滄州坐鎮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手上,他看罷,不由得搖頭苦笑,對漢人近臣劉秉忠說道:“哪怕我對你們漢人文化了解了不少,現在看來,還是不夠深入了解!”
又感慨地道:“戲劇的威力,勝過千軍萬馬啊!”
他之所以大發感慨,乃是除了郝天益那邊報來的漢人戲劇搞得郝天益雞毛鴨血,還有德州戰事大起波瀾亦因漢人戲劇引發。
在德州的明軍,同樣在城牆上演戲劇,讓城外敵軍不看也得看,看了就要來打仗!
按忽必烈的軍事部署,由漢人世侯張弘規、王遇的部隊包圍德州,圍而不打,這支部隊本有八萬人,後得數萬簽軍增援,其兵力超過十萬人。
明朝德州守將是名將劉整,率軍五萬把守,數量雖少於城外的韃子漢軍,但十分精銳,又得城池險固地利,劉整的名聲在外,張弘規與王遇不敢攻城,兩軍處於歲月靜好,水靜河飛的狀況。
劉整是個不安份的人,他對於外出決戰沒有必勝的把握,畢竟敵人人多勢多,多出五萬人來,就算是五萬頭豬,你也得捉好久。
因此他想激敵人來攻城,大家來打嘛!
他派“罵陣兵”在城牆上用土喇叭痛罵韃子漢軍三姓家奴,數典忘宗,認賊作父。
問題是他這麽罵根本無甚殺傷力,漢人失去中原政權久矣,宋廷統治中原是很多年前的事,在中原的漢人,年長的來自金人統治,年輕的一懂事就處於蒙古韃子的統治下,哪知道你宋室明廷是個啥玩意兒。
張弘規與王遇這些人是知道的,他們不作聲,其他漢人絕大多數是文盲沒懂過書,都覺得南蠻說得好笑:“哈哈,他們居然說我們土地以前是他們的,那時他們出世了嗎?!”
德州的“罵陣兵”罵韃子漢軍沒把的不敢來攻城,那更搞笑了,韃子漢軍笑罵道:“有種你們出城來戰!”
要如何激怒韃子來攻城呢?
劉整讓手下好好想想,也是部隊中有大量的年輕人,一個叫做汪洪青的參謀想出了一個好點子,那就是上演戲劇《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是唐代詩人盧綸所寫(注1),搬到城牆上演就成了這樣的情景: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於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潛逃。漢家將領正想要帶領輕騎兵一路追趕,大雪紛紛揚揚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呃,城牆上演不會被城下韃子亂箭擾亂嗎?就象鹽步縣城外我軍箭射城牆上演一樣。
這沒問題,上演前,劉整把部隊開出去,在城下設壘,拉長敵軍箭石到達的距離,確保戲劇演出成功。
郝天益不敢派兵出戰,劉整敢!
此劇一上演,城外的韃子漢將張弘規與王遇屁滾尿流,即時整軍攻打德州城!
與鹽步縣外的明軍那樣,德州城明軍亦不敢對蒙古大汗忽必烈無禮,即不能公開辱罵忽必烈,但打個擦邊球是可以的。
“單於夜遁逃”表麵上諷刺的是古代的匈奴人首領夜晚逃跑,實際上“單於”被視為北虜的大汗、皇帝,忽必烈當然是單於。
他先前率軍出塞,討伐其叛逆的dd阿裏不哥,雖然打敗阿裏不哥,卻被阿裏不哥委任的漢將孟知恩率領的黑狼拔都軍夜襲,結果忽必烈慘敗,他夜晚遁逃,僥幸逃得一命,但其弟阿裏不哥與一眾宗王、貴酋以及漢殲等多死於非命,可謂是遭遇了史詩級的損失。
德州守軍上演戲劇,借古諷今,諷刺忽必烈夜晚逃跑的可恥場麵,當然沒有直說是忽必烈,但戲劇中死去的那些宗王如忽剌忽兒(合赤溫孫)、合丹(窩闊台子)、王阿隻吉(察合台曾孫)以及伴駕南征的黃金家族親族、大將十餘人均直唿其名!
明擺著就是說忽必烈被漢將打敗夜逃之事,所謂的“主辱臣死”,張弘規與王遇要是坐視不理,不用等到忽必烈派人將他們治罪,蒙古人可以籍此殺了他們!
甚至連他們手下有心上位的,擅自殺掉他們,事後振振有辭地說張弘規與王遇是亂臣賊子,忽必烈不但不能將那些野心家治罪,還得獎勵他們。
如今張弘規與王遇對德州城攻勢猛烈,報到忽必烈那裏,起因雖寫得隱晦,忽必烈很快就明白了兩個漢將不得不攻城的原因,真是啼笑皆非。
就他們而言,他們做得沒錯,但以弱軍攻打明軍堅如鐵壁的城池,絕非忽必烈的本意!
……
注1:盧綸還有另一首《塞下曲》相當出名: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