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攻心聯”乃成都武侯祠內的一副對聯,名揚遐邇。
這副對聯是孟之祥來的那個世界中近代著名白族文人趙藩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撰書的,趙藩字界庵,這位老兄是清朝的官他當過,民國的官也當過,閱曆可謂十分豐富,加上個人國學修為深厚,遂能寫出如此名聯。
寫聯的背景是1902年,川西義和團聚眾數千,與清軍激戰於成都近郊,並一度攻進城內。
於是清王朝撤換了四川總督,另派岑春煊擔任,此君可不是善茬,入川後采用高壓手段,拚命屠殺義和團,殺得人頭滾滾,鮮血滿街,一時間四川民間震恐,路人噤若寒蟬。
趙藩時任四川鹽茶道,他做過岑春煊之父雲貴總督岑毓英的幕僚,還做過岑春煊的塾師,與岑總督私交甚深,對此舉很不讚同,此時身為其下屬,無法開口規勸,隻得另辟蹊徑。
後來機緣巧合,趙藩出遊,至成都南門至武侯祠遣悶,被當家道士出紙索字(道士好眼力,是不是事先說好的?)趙藩略微思索後即撰書了“能攻心”聯。遂寫下此對聯掛到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中。
對聯意謂自古以來真正懂得用兵的(如諸葛亮)並不是一味地喜歡打仗,而要善於攻心。
“攻心”是指諸葛亮南征時,以“攻心”收到撫安的效果,使少數民族首領孟獲心悅誠服;“寬嚴”是諸葛亮《答法正書》論述的中心,他指出不能照搬劉邦入關時的寬刑,主張針對當時益州的情況用嚴刑,“威之以法”。
仔細體會聯意,可清楚地知道作者在頌讚諸葛亮的同時,也強調審時度勢的重要,隱喻“後來治蜀”者——岑春煊要認真審時度勢,不可執意蠻幹,否則將鑄成大錯。
過了不久,岑春煊也到武侯祠遊玩,看到這副新刻的對聯後反複思忖,有所感觸,以後在鎮壓問題上有所收斂,不殺那麽多人了,川民得活,賴趙藩此聯之力也!
這首對聯是孟之祥曾到成都武侯祠參觀時見到,當時琅琅上口,他是個學霸,記憶力超眾,就一直記得,待到他成為四川安撫製置使,負責治理四川,他撥銀重修武侯祠後,就把這副名聯當作自己的作品給寫在了武侯祠諸葛亮殿中,並當眾表示,這是“吾治川之要訣“,並身體力行。
他這麽做是有原因!
四川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卻為什麽被蒙韃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
先是丟失外圍的三關五州,再就是四川屏障漢中失守,韃子長驅而入,把地勢極為險要的劍門關視若無物,說破就破,一破再破,他們肆虐四川,直打到川西南的樂山,幾乎把四川打了個對穿,要不是時任四川安撫製置副使的彭大雅在守重慶時啟動了山城防禦體係,早被韃子拿下四川。
四川失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條是朝廷派出的川帥(指執掌軍政事務的四川安撫製置使)與川中軍民嚴重不和!
南宋時期朝廷歲入三分之一來自四川,川人錢糧豐沛,自給自足,相對保守,這是好聽的說話,難聽的說法就是“排外”。
來自川外的那些安撫製置使、轉運使、提點刑獄公事、提舉常平使等高官多是進士出身,學富五車,眼高過頂,看不起川人,視他們為川耗子。
時韃子闊端汗入侵,攻陷興元府(漢中市),欲衝大安。川帥趙彥呐令大將曹友聞控製大安,以保蜀口。
曹友聞馳書趙彥呐稱:“沔陽蜀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逾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友萬和王宣首尾唿應,可保證大捷。大安地勢平壙,無陷可守,正好發揮敵人騎兵之所長,我步兵之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在平地控禦。”
時軍中司馬張蒼鬆是興元府本地人,熟悉地形,認為友聞此策大善,向趙彥呐力諫,勸其從之。
趙彥呐不以為然,強令出戰,導致友聞兵敗被殺,宋軍丟失了唯一一支能夠力拒韃軍主力的重兵集團。
事後張蒼鬆發牢騷道:“我曾試圖與趙製置交談軍務,他是個大忙人,沒有時間去聽一個小小司馬講一口四川路土話。”
這不過是川外官員和川人之間矛盾的一個寫照,之間的矛盾多不勝數,川人埋怨外來的川帥無能,光顧盤剝四川,在四川極為困難時還要向朝廷上交賦稅,不為川人講話。
川帥則認為川人膽小怕事,畏敵如虎,不肯配合……
彼此之間不交流,不溝通,加上種種問題,川事不堪矣。
待到孟之祥為川帥,還有之前他為副帥時,對川人采取攻心之策,采取了一種與川人捆綁的方法,導致川人非常擁護他這個外來人。
從關係上,他是“四川女婿”,是一家人。
沒錯,這個好色之徒廣納四川美女為妾,多是四川大儒、大豪等地方實力派家中的嬌嬌女,他去登門拜訪,親戚往來,禮數周到,禮物豐厚。
親戚關係不過是個敲門磚,重要的是與川人利益深度捆綁,與他們一起做生意,雙方一起出資,投資了礦產業、冶煉業、鹽務、藥材業、畜牧業、糖業等,雙方公平投入,共同分益,合作愉快。
比如孟之祥在四川的糖業,都是他出資和出技術,地方大豪們出人力、物力和地皮,獲利巨大。
孟之祥此人不貪,懂得分潤,川人有了錢,自然就看他順眼。
還有他任用川人,重用蒲擇之、楊大淵,川人將校不計其數,後來他登上龍位,川人也水漲船高,升任發財。
孟之祥在四川攻心,稱帝之後同樣攻心,攻民心,攻軍心,現在北伐,李彀和邸浹二個北方漢人世侯在歸順後,亦被攻心,他們從初期的惶恐不安到現在的泰然自若,完全把自己融入了明軍大家庭中,不得不說孟之祥的攻心之策確實厲害,也切切按其所寫名聯執行。
不過,劉整把這副名聯告知邸浹時,心忖道:“此聯應該不是今上所寫,而是皇後或者他某一位才女皇妃所寫!”
畢竟,今上“聽書差遣”的名聲一流傳,他曾做過南宋步軍司“準備差遣”一職,吃飽了沒事做翻看舊卷宗,因生澀難懂,他看了想睡覺,就找軍中老吏為他念卷宗,斷句讀,他聽著才明白,如此成為軍中笑話。
這樣的皇帝,怎麽可能寫出這麽有深意的對聯呢?必是槍手所做!
這副對聯是孟之祥來的那個世界中近代著名白族文人趙藩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撰書的,趙藩字界庵,這位老兄是清朝的官他當過,民國的官也當過,閱曆可謂十分豐富,加上個人國學修為深厚,遂能寫出如此名聯。
寫聯的背景是1902年,川西義和團聚眾數千,與清軍激戰於成都近郊,並一度攻進城內。
於是清王朝撤換了四川總督,另派岑春煊擔任,此君可不是善茬,入川後采用高壓手段,拚命屠殺義和團,殺得人頭滾滾,鮮血滿街,一時間四川民間震恐,路人噤若寒蟬。
趙藩時任四川鹽茶道,他做過岑春煊之父雲貴總督岑毓英的幕僚,還做過岑春煊的塾師,與岑總督私交甚深,對此舉很不讚同,此時身為其下屬,無法開口規勸,隻得另辟蹊徑。
後來機緣巧合,趙藩出遊,至成都南門至武侯祠遣悶,被當家道士出紙索字(道士好眼力,是不是事先說好的?)趙藩略微思索後即撰書了“能攻心”聯。遂寫下此對聯掛到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中。
對聯意謂自古以來真正懂得用兵的(如諸葛亮)並不是一味地喜歡打仗,而要善於攻心。
“攻心”是指諸葛亮南征時,以“攻心”收到撫安的效果,使少數民族首領孟獲心悅誠服;“寬嚴”是諸葛亮《答法正書》論述的中心,他指出不能照搬劉邦入關時的寬刑,主張針對當時益州的情況用嚴刑,“威之以法”。
仔細體會聯意,可清楚地知道作者在頌讚諸葛亮的同時,也強調審時度勢的重要,隱喻“後來治蜀”者——岑春煊要認真審時度勢,不可執意蠻幹,否則將鑄成大錯。
過了不久,岑春煊也到武侯祠遊玩,看到這副新刻的對聯後反複思忖,有所感觸,以後在鎮壓問題上有所收斂,不殺那麽多人了,川民得活,賴趙藩此聯之力也!
這首對聯是孟之祥曾到成都武侯祠參觀時見到,當時琅琅上口,他是個學霸,記憶力超眾,就一直記得,待到他成為四川安撫製置使,負責治理四川,他撥銀重修武侯祠後,就把這副名聯當作自己的作品給寫在了武侯祠諸葛亮殿中,並當眾表示,這是“吾治川之要訣“,並身體力行。
他這麽做是有原因!
四川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卻為什麽被蒙韃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
先是丟失外圍的三關五州,再就是四川屏障漢中失守,韃子長驅而入,把地勢極為險要的劍門關視若無物,說破就破,一破再破,他們肆虐四川,直打到川西南的樂山,幾乎把四川打了個對穿,要不是時任四川安撫製置副使的彭大雅在守重慶時啟動了山城防禦體係,早被韃子拿下四川。
四川失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條是朝廷派出的川帥(指執掌軍政事務的四川安撫製置使)與川中軍民嚴重不和!
南宋時期朝廷歲入三分之一來自四川,川人錢糧豐沛,自給自足,相對保守,這是好聽的說話,難聽的說法就是“排外”。
來自川外的那些安撫製置使、轉運使、提點刑獄公事、提舉常平使等高官多是進士出身,學富五車,眼高過頂,看不起川人,視他們為川耗子。
時韃子闊端汗入侵,攻陷興元府(漢中市),欲衝大安。川帥趙彥呐令大將曹友聞控製大安,以保蜀口。
曹友聞馳書趙彥呐稱:“沔陽蜀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逾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友萬和王宣首尾唿應,可保證大捷。大安地勢平壙,無陷可守,正好發揮敵人騎兵之所長,我步兵之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在平地控禦。”
時軍中司馬張蒼鬆是興元府本地人,熟悉地形,認為友聞此策大善,向趙彥呐力諫,勸其從之。
趙彥呐不以為然,強令出戰,導致友聞兵敗被殺,宋軍丟失了唯一一支能夠力拒韃軍主力的重兵集團。
事後張蒼鬆發牢騷道:“我曾試圖與趙製置交談軍務,他是個大忙人,沒有時間去聽一個小小司馬講一口四川路土話。”
這不過是川外官員和川人之間矛盾的一個寫照,之間的矛盾多不勝數,川人埋怨外來的川帥無能,光顧盤剝四川,在四川極為困難時還要向朝廷上交賦稅,不為川人講話。
川帥則認為川人膽小怕事,畏敵如虎,不肯配合……
彼此之間不交流,不溝通,加上種種問題,川事不堪矣。
待到孟之祥為川帥,還有之前他為副帥時,對川人采取攻心之策,采取了一種與川人捆綁的方法,導致川人非常擁護他這個外來人。
從關係上,他是“四川女婿”,是一家人。
沒錯,這個好色之徒廣納四川美女為妾,多是四川大儒、大豪等地方實力派家中的嬌嬌女,他去登門拜訪,親戚往來,禮數周到,禮物豐厚。
親戚關係不過是個敲門磚,重要的是與川人利益深度捆綁,與他們一起做生意,雙方一起出資,投資了礦產業、冶煉業、鹽務、藥材業、畜牧業、糖業等,雙方公平投入,共同分益,合作愉快。
比如孟之祥在四川的糖業,都是他出資和出技術,地方大豪們出人力、物力和地皮,獲利巨大。
孟之祥此人不貪,懂得分潤,川人有了錢,自然就看他順眼。
還有他任用川人,重用蒲擇之、楊大淵,川人將校不計其數,後來他登上龍位,川人也水漲船高,升任發財。
孟之祥在四川攻心,稱帝之後同樣攻心,攻民心,攻軍心,現在北伐,李彀和邸浹二個北方漢人世侯在歸順後,亦被攻心,他們從初期的惶恐不安到現在的泰然自若,完全把自己融入了明軍大家庭中,不得不說孟之祥的攻心之策確實厲害,也切切按其所寫名聯執行。
不過,劉整把這副名聯告知邸浹時,心忖道:“此聯應該不是今上所寫,而是皇後或者他某一位才女皇妃所寫!”
畢竟,今上“聽書差遣”的名聲一流傳,他曾做過南宋步軍司“準備差遣”一職,吃飽了沒事做翻看舊卷宗,因生澀難懂,他看了想睡覺,就找軍中老吏為他念卷宗,斷句讀,他聽著才明白,如此成為軍中笑話。
這樣的皇帝,怎麽可能寫出這麽有深意的對聯呢?必是槍手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