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甫和章汝鈞遂停止感慨,整整衣冠,從停下的馬車車廂裏鑽出來,舉目四望,車隊正停在一處荒郊野嶺的樹萌下。
由於路途遙遠,使節團隻得十八人,其車隊由三十韃騎和一百漢軍騎兵負責安全,頭目是一蒙古一漢人的“接伴使“,他們負責在邊境迎接,蒙古接伴使名為阿拉格巴日,不會說漢語,漢人接伴使名為戴卓慶,是個金人,懂得漢語。其行動亦由他們安排,
他們現在路途找著一處清澈的泉眼,還有樹蔭,戴卓慶認為不錯,與阿拉格巴日商量後,隊伍停下來打尖。
明使的行動歸由韃子護衛隊安排,韃子說停止就停止,於是使團也跟著停下來,開始挖土、埋鍋造飯。
兩國安排對方使團的態度截然相反,北使來南朝,沿途皆是繁華地帶,任由他們觀閱,或有人說北使會刺探我朝機密,還會激發他們覬覦之心,皇帝孟之祥極為大氣,說不怕他們來,最怕他們不來,放馬過來,看朕一舉破之。
而南使到北朝,走的皆是偏僻道路,少到大城市!
正是你來我往,北使刺探南朝情況,而南使亦然,兩個使臣還沒什麽,使團中至少有五六個人是特務,且來自不同的機構,他們要特別留意沿途戰略物資和人力的價格及供給狀況,同時還要打探一下漠北忽必烈和他dd阿裏不哥的戰線形勢。
韃子讓南使走小路,正是他們不自信的表現,如今蒙古內亂,孟之祥兩蹶北朝君主,包括了蒙古大汗,蒙古人征戰世界,從沒有發生過大汗被打死的事情,偏偏遇到南朝就發生了,由不得他們不重視南朝的武力。
事實上,韃子中亦有明白人,他們這邊和南朝談和,那邊在黃河以北地區的重要關隘、交通要道和大城市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大興土木,修築城防工事,預防南朝攻擊。
不僅如此,黃河南岸、徐州、海州以北地區正在深溝厚壘,做好備戰的準備。
孟之祥說和談隻是休戰,忽必烈何嚐不這麽認為!
忽必烈認定孟之祥必定北伐,還會先發製人,急於收複北地中原,他的對策就是以北地中原的堅城去消耗南軍的進攻態勢,反正打生打死都是漢人,待南軍懈怠時,忽必烈再率蒙古軍主力一舉破之。
此乃明謀,敵我皆清楚,所以不能讓南使知道北地防務情況,嚴格關防!
除了雙方議定的邊境榷場,南人可到此貿易之外,其餘地區皆不給南人往來,並加強巡邏,實行連坐,若有人試圖偷渡過南朝或者與南人接觸,統統嚴厲處理。
所以使團路過地方,被嚴密地隔離,韃子的護衛隊根本不讓使團接觸外人,路人見著使團,亦噤若寒蟬。
不過紙包不住火,路過一些必經的關隘處,哪怕韃子作了掩蓋,路上堆積的大量砂石木頭成為明證,還有關隘處加高加厚很容易被人看出來,有次還路遇大群皮毛骨頭的民夫,還有那破落的地方環境,許多土地撂荒,耕牛匱乏,顯示出韃子動用過多的民力,不管經濟,以防務為中心,不吝加強對民間的盤剝。
他們渡過黃河,到了衛縣(河南浚縣西南),峻撥綿亙的太行山脈已經遙遙在望,章汝鈞借故四處溜達,在縣城的市集上,看到民有菜色,市場蕭條,牆上一張大字布告,勒令逃避軍役勞役的民人限期自首:“征軍勞役逃亡,五日不出者,死!停藏之家,科以流罪!”
章汝鈞心中感慨,這韃子可謂窮兵黷武,民怨沸騰,此乃好事,待王師北伐,北民應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他們在到達正定前,路過邯鄲,結果護衛隊帶著翁甫和章汝鈞繞了一個大大的彎路,“行墟墓間十餘裏”,甚是寒滲。
倒不是韃子有意羞辱他們,看上去新墳連片,這不應該有的,因為黃河北岸並無兵火侵襲,不應該死這麽多人,後來翁甫打聽出,邯鄲正在集結民眾修築城牆,不料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
韃子不想讓他們看到城防工事,隻好帶他們走了荒墓路,照樣讓使團中的特務發現很多信息。
越往北,就看到韃子催發壯丁北上,往北運輸糧草、物資的車隊也絡繹不絕,由於時限急迫,倒斃的馱獸草草地往車上一丟,繼續趕路……
對於南使不合時宜的好奇心,心虛的韃子顯然並不歡迎。
如今,負責送南使前往上都的蒙古接伴使阿拉格巴日、戴卓慶一路上麵色陰沉,裝聾作啞,一言不發,驅使部下把使團圍住,盯著他們,防止他們隨意走動,搞間諜活動。
使團弄到的情報,除了親眼所見,大多是從車夫、馬夫一類廝役口中打探出來的。
盡管如此,翁甫使團實在不虛此行,翁甫閑暇時對章汝鈞提到了前朝四川安撫製置副使彭大雅所著的《黑韃事略》,他想加以對照而難以實現,但可以看出蒙韃的不自信與心虛!
遠在三十年前(公元1232年),隨著金國版圖在蒙古騎兵的重擊下日益萎縮,南宋方麵也預見到局勢即將有翻天覆地的聚變。恰逢草原新霸主---蒙古再次遣使至宋,商量如何夾攻金國事宜。臨安小朝廷也派出了使團迴訪,跟著對方一起抵達了那個全新的國度。
作為書狀官的彭大雅,就將自己的見聞經曆寫成《黑韃事略》,詳細描述了自己在大蒙古國的所見所想。
那時期的蒙古正處於極盛時期,打遍天下無敵手,接待宋使時充滿了自信,任由彭大雅到處走,到處看,到處記,最終書成《黑韃事略》。
彭大雅得到了不少重要的情報,諸如蒙古人的行軍布陣模式、蒙古人的軍用裝備、構成、非常善於捕捉俘虜和套出情報等等。
他曾記載了“……蒙古騎兵的陣型也特別適合野戰。100名騎兵環繞就可包圍萬人敵軍,1000名騎兵分散開來,可占滿方圓百裏。按照當時慣例,蒙古軍隊中的30%騎兵都是披甲重裝。凡是遇上陣型堅固的敵軍,則分組互相散開。當決定用騎兵突擊時,就像從天而降一樣突然,後退時又像閃電消逝一樣敏捷。”
就是這次難得的深入敵境的經曆,所以彭大雅才有了避其鋒芒,修建山城長期抵抗的想法。最終將他的理想在四川地區付諸實踐,有效地遏製了蒙韃的南下!
現在嘛……時轉勢移,輪到蒙韃不自信了!
由於路途遙遠,使節團隻得十八人,其車隊由三十韃騎和一百漢軍騎兵負責安全,頭目是一蒙古一漢人的“接伴使“,他們負責在邊境迎接,蒙古接伴使名為阿拉格巴日,不會說漢語,漢人接伴使名為戴卓慶,是個金人,懂得漢語。其行動亦由他們安排,
他們現在路途找著一處清澈的泉眼,還有樹蔭,戴卓慶認為不錯,與阿拉格巴日商量後,隊伍停下來打尖。
明使的行動歸由韃子護衛隊安排,韃子說停止就停止,於是使團也跟著停下來,開始挖土、埋鍋造飯。
兩國安排對方使團的態度截然相反,北使來南朝,沿途皆是繁華地帶,任由他們觀閱,或有人說北使會刺探我朝機密,還會激發他們覬覦之心,皇帝孟之祥極為大氣,說不怕他們來,最怕他們不來,放馬過來,看朕一舉破之。
而南使到北朝,走的皆是偏僻道路,少到大城市!
正是你來我往,北使刺探南朝情況,而南使亦然,兩個使臣還沒什麽,使團中至少有五六個人是特務,且來自不同的機構,他們要特別留意沿途戰略物資和人力的價格及供給狀況,同時還要打探一下漠北忽必烈和他dd阿裏不哥的戰線形勢。
韃子讓南使走小路,正是他們不自信的表現,如今蒙古內亂,孟之祥兩蹶北朝君主,包括了蒙古大汗,蒙古人征戰世界,從沒有發生過大汗被打死的事情,偏偏遇到南朝就發生了,由不得他們不重視南朝的武力。
事實上,韃子中亦有明白人,他們這邊和南朝談和,那邊在黃河以北地區的重要關隘、交通要道和大城市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大興土木,修築城防工事,預防南朝攻擊。
不僅如此,黃河南岸、徐州、海州以北地區正在深溝厚壘,做好備戰的準備。
孟之祥說和談隻是休戰,忽必烈何嚐不這麽認為!
忽必烈認定孟之祥必定北伐,還會先發製人,急於收複北地中原,他的對策就是以北地中原的堅城去消耗南軍的進攻態勢,反正打生打死都是漢人,待南軍懈怠時,忽必烈再率蒙古軍主力一舉破之。
此乃明謀,敵我皆清楚,所以不能讓南使知道北地防務情況,嚴格關防!
除了雙方議定的邊境榷場,南人可到此貿易之外,其餘地區皆不給南人往來,並加強巡邏,實行連坐,若有人試圖偷渡過南朝或者與南人接觸,統統嚴厲處理。
所以使團路過地方,被嚴密地隔離,韃子的護衛隊根本不讓使團接觸外人,路人見著使團,亦噤若寒蟬。
不過紙包不住火,路過一些必經的關隘處,哪怕韃子作了掩蓋,路上堆積的大量砂石木頭成為明證,還有關隘處加高加厚很容易被人看出來,有次還路遇大群皮毛骨頭的民夫,還有那破落的地方環境,許多土地撂荒,耕牛匱乏,顯示出韃子動用過多的民力,不管經濟,以防務為中心,不吝加強對民間的盤剝。
他們渡過黃河,到了衛縣(河南浚縣西南),峻撥綿亙的太行山脈已經遙遙在望,章汝鈞借故四處溜達,在縣城的市集上,看到民有菜色,市場蕭條,牆上一張大字布告,勒令逃避軍役勞役的民人限期自首:“征軍勞役逃亡,五日不出者,死!停藏之家,科以流罪!”
章汝鈞心中感慨,這韃子可謂窮兵黷武,民怨沸騰,此乃好事,待王師北伐,北民應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他們在到達正定前,路過邯鄲,結果護衛隊帶著翁甫和章汝鈞繞了一個大大的彎路,“行墟墓間十餘裏”,甚是寒滲。
倒不是韃子有意羞辱他們,看上去新墳連片,這不應該有的,因為黃河北岸並無兵火侵襲,不應該死這麽多人,後來翁甫打聽出,邯鄲正在集結民眾修築城牆,不料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
韃子不想讓他們看到城防工事,隻好帶他們走了荒墓路,照樣讓使團中的特務發現很多信息。
越往北,就看到韃子催發壯丁北上,往北運輸糧草、物資的車隊也絡繹不絕,由於時限急迫,倒斃的馱獸草草地往車上一丟,繼續趕路……
對於南使不合時宜的好奇心,心虛的韃子顯然並不歡迎。
如今,負責送南使前往上都的蒙古接伴使阿拉格巴日、戴卓慶一路上麵色陰沉,裝聾作啞,一言不發,驅使部下把使團圍住,盯著他們,防止他們隨意走動,搞間諜活動。
使團弄到的情報,除了親眼所見,大多是從車夫、馬夫一類廝役口中打探出來的。
盡管如此,翁甫使團實在不虛此行,翁甫閑暇時對章汝鈞提到了前朝四川安撫製置副使彭大雅所著的《黑韃事略》,他想加以對照而難以實現,但可以看出蒙韃的不自信與心虛!
遠在三十年前(公元1232年),隨著金國版圖在蒙古騎兵的重擊下日益萎縮,南宋方麵也預見到局勢即將有翻天覆地的聚變。恰逢草原新霸主---蒙古再次遣使至宋,商量如何夾攻金國事宜。臨安小朝廷也派出了使團迴訪,跟著對方一起抵達了那個全新的國度。
作為書狀官的彭大雅,就將自己的見聞經曆寫成《黑韃事略》,詳細描述了自己在大蒙古國的所見所想。
那時期的蒙古正處於極盛時期,打遍天下無敵手,接待宋使時充滿了自信,任由彭大雅到處走,到處看,到處記,最終書成《黑韃事略》。
彭大雅得到了不少重要的情報,諸如蒙古人的行軍布陣模式、蒙古人的軍用裝備、構成、非常善於捕捉俘虜和套出情報等等。
他曾記載了“……蒙古騎兵的陣型也特別適合野戰。100名騎兵環繞就可包圍萬人敵軍,1000名騎兵分散開來,可占滿方圓百裏。按照當時慣例,蒙古軍隊中的30%騎兵都是披甲重裝。凡是遇上陣型堅固的敵軍,則分組互相散開。當決定用騎兵突擊時,就像從天而降一樣突然,後退時又像閃電消逝一樣敏捷。”
就是這次難得的深入敵境的經曆,所以彭大雅才有了避其鋒芒,修建山城長期抵抗的想法。最終將他的理想在四川地區付諸實踐,有效地遏製了蒙韃的南下!
現在嘛……時轉勢移,輪到蒙韃不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