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遠軍隊這邊從臨安府西門進城,那邊則是張弘略的三千精兵從北門出城。


    這是孟之祥與張柔達成的協議之一,張弘略為守著臨安府,不讓其它宋軍進城,待到孟之祥的部隊一到即時讓城。


    如此一來,孟之祥就拿到了光複大宋京城的好名聲,政治上取得了優勢。


    大家一進一出,井水不犯河水。


    此時孟順德尚未進城,聽探馬述說韃子從北門出城的情況:“……韃軍三五千人,護送著大量的輜重出城,車輛眾多……”


    他不由得眼前一亮,好機會!


    這次進軍,才打了一仗,孟順德覺得很不過癮。


    先前師傅說臨安府重要,先拿下臨安府再說。


    已經到了臨安府,這夥韃軍人數不多,孟順德有很大的把握吃下他們,即父親兵書上所謂的“神仙仗”也!


    不過沒有出擊軍令,孟順德不敢擅動---別看他是孟家子弟,家教非常嚴,幼時讀書,讀得不好,塾師得到允許,象對待其他孩子一般,用戒尺打手掌心。


    犯了事,娘親讓他去祠堂跪下,他不敢不去。


    帶兵打仗,父親說得很清楚,是他的兒子,違法亂紀罪加一等,說到做到的哦!


    即使不加肉刑不作嚴厲處罰,被罰去成都牧場養馬,哦哦,那一點都不爽!


    孟順德學“勞動課”時真的去養過馬,騎著馬是很爽,養馬你就不爽了,打掃馬廄,馬糞很臭,馬蠅又多,晚上不能安睡,得起床給馬添夜料,還得給馬擠奶,給馬接生,更酸爽的是給馬換馬掌……想想就讓人頭大,孟順德可不敢以身犯法。


    孟順德就打馬想去找師傅,路遇穀堅實,孟順德年少脾性,講述敵情,勸其一起找楊懷遠請戰。


    “舅舅,我為前驅,你作接應,或者你為前驅,我作接應也行!我軍士氣正旺,韃軍去意居多,我們圍三闕一,可致大勝。此時不攻,更待何時?”孟順德說道,穀堅實笑著搖頭。


    “舅舅,你?”孟順德吃驚地望著他。


    “小順,你忘記你師傅給我們下達命令時是怎麽說的嗎?”穀堅實一字一句地念道,“不得隨意出擊,違令者,斬!你還記得他說話時的表情嗎?”


    孟順德愣住,他覺得穀堅實這麽嚴肅,讓他覺得有點陌生。


    穀堅實也覺得語氣重了,解釋道:“你師傅是你父親拜把子大哥,你父親何等人物,你師傅能和他八拜之交,想想你師傅的能力!他武力強大,為人精細,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他都一清二楚,這麽好的出擊機會,他會不知道?不用你我去提醒。”


    “我們還是不要多想,執行命令得了!”穀堅實垂下眼簾道。


    他閱曆豐富,從漢中城年少輕狂的衙內變成圈養在臨安府的豬玀,嚐到了人間辛酸,生活中已學會察顏觀色,以保全自己。


    穀堅實早就看出了這次進軍臨安府有太多的不合理之處,他先前與張弘略纏戰,了解到張部的一些薄弱之處,向楊懷遠指出來,奈何楊懷遠不聽。


    那晚聽值更官說,楊承宣隻帶了百餘牙兵出營,不用接應,那段期間他去了哪裏,誰也不知道。


    迴來之後,迴來後立刻拿出一張敵人的分布圖,命令部隊展開軍事行動。那張圖紙穀堅實看過,畫得非常地仔細,張部的布防位置都標得清清楚楚,許多重要的地點都有詳細的標注。


    繪製這樣一張地圖,這可是從宣城到臨安府的線路圖!


    最重要的是,上麵的筆跡根本不是楊懷遠的字跡。


    之後,楊部進軍,全然避開了張部的駐防地點,雙方沒有交戰。


    “第一種可能,即楊承宣去見了我方‘特務’,從他們那裏拿到這份張部的布防圖;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性也小,因為畫得太好了!第二種可能,難道楊承宣是去見張弘略?和他達成了某種交易?從張弘略手上拿到了這張圖?”


    憑借著為人處世的經驗,聯係到發生的種種古怪的一切,穀堅實猜出了部分真相,他不動聲色,沒對任何人提起。


    孟順德來找他,他認為連提都不用提,無奈孟順德牛心,年少不知天高地厚(才過十五歲),一心打仗,又怕師傅怪責,強拉著穀堅實一道去找楊懷遠,請求出戰。


    川軍已經完全控製了西門,楊懷遠在西門城樓內側駐足,正居高臨下,俯看滿目瘡痍的臨安府,虎目帶煞!


    韃子,該死啊!


    不過見著孟順德和穀堅實來找他,楊懷遠收斂眼光,問道:“什麽事?”


    孟順德遂把請戰的意願說了一遍,還分析勝負的可能性,激動地連比帶劃,言之鑿鑿,聽著楊懷遠臉露笑意,轉麵望向穀堅實道:“遂雲(穀堅實的字),你可不想淌這趟混水吧?”


    穀堅實聳聳肩道:“我是陪太子讀書的(我是配角)!”


    楊懷遠失笑,他心情轉好,見周圍都是親信,孟順德和穀堅實的身份又格外不同,索性揭秘道:“孟公爺已經與張柔達成了協議,他讓臨安府給我們進入,讓我們得到政治上的優勢,我們則不攻打他,以後,當我們兵進中原時,他會起兵響應我們,歸順我們!”


    孟順德震驚到合不攏嘴,而穀堅實哪怕心有所準備,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也是覺得不可思議。


    仗還沒大打,調子都定下來了,真要是變成現實在,絕對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啊。


    旋即,孟順德問道:“我們可以信任張柔的話吧?”


    楊懷遠道:“不管張柔說什麽,當我們北伐時,他會作出聰明的選擇的!”


    他放長眼光,望向北方,說道:“長纓一定會北伐的,這是關係到他……”


    楊懷遠頓了一下,繼續道:“他坐上皇位的穩固和長治久安!”


    “隻有收複兩宋時期的江山,再造神州,此時大義名份在手,他才能牢牢地坐穩皇位,所以,他一定會北伐,也一定會成功!”楊懷遠強調道。


    “張柔會審時度勢,擅長因作出正確的選擇,他為金人時,投靠了蒙古人,拿到了豐厚的利益。一旦我們北伐,蒙古人失勢,他就會象放棄金人那樣,飛快地放棄蒙古人,投靠我們!“楊懷遠對張柔的評價很高,認為他是個聰明人,並不因他是三姓家奴而bs他,張柔若肯合作,真要是這樣,無疑能大大加快孟之祥一統中國的進程,是大好事。


    “因此,你們以後與張柔部隊遇到時,看情況,他們囂張,你們也不用客氣,他們若是避戰,那你們也要懂得默契,不必強逼他們與他們死戰到底。”楊懷遠為孟穀兩人指明了今後的行動方略,兩人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楊懷遠迴憶往事,說道:“所以啊,當年孟四爺(孟珙)與張柔,其實也都是默契啊!”


    漢人不打漢人,兩人若是惡戰,高興的是宋廷和韃子,智者不為也!


    當然,這是基於有實力的漢人之間才可能有的作法,若孟珙表現差劣,則張柔可就會一點都不溫柔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狠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薩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薩餅並收藏狠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