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在未得國之前擅長拉幫結派,他與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十人一起成立義社,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是為義社十兄弟。
拜了把子後,這十個人同氣連枝,相互勾結來黨同伐異,可以說,趙匡胤最終得上位,另外九兄弟是出了大力的。
可是趙匡胤坐上龍位後,就禁止軍隊與民間結社團,更打壓其餘九兄弟,讓他們多鬱鬱而終。
不抑鬱才怪,以前大家是兄弟時,你老趙滿口子的甜言蜜語,約定苟富貴,毋相忘。
結果你富貴了,就不讓大家一起跟著富貴,還提防大家,太過分了!
太祖爺例子在前,曆代宋帝都對朝野搞社團嚴防死守,從趙匡胤開始,禁止民間結社,著重禁斷社有武裝與傳習“妖教”,其條法遠較唐代嚴苛,尤其對於在軍中搞社團更是嚴厲打擊,太祖爺下達了“軍中不許結社”聖訓。
這是一條紅線,誰敢越線,無論先前功績多高,均一擼到底。
孟之祥之前在川軍搞中華鐵血社,被人出首,到京城告狀,皇帝一看,那還得了,下詔嚴查。
好在當時執政宰相是鄭清之,他是建康留守趙葵的師傅,而孟之祥拜了趙葵作門下,孟之祥屬於鄭黨。
如此就好辦了,到四川查辦孟之祥的侍禦史周坦是鄭清之同夥,與當時川帥餘玠通力合作,一起保送讓孟之祥過關。
而今孟之祥起來了,他公然搞起了社團,還大搞特搞,成立中華鐵血會,廣納四方英才,除了官吏軍人這些吃皇糧的之外,還包括了社會賢達、各界代表,還有婦女代表等等,先前宋朝搞“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孟之祥倒好,是與全社會精英共治天下,這下更有代表性了。
他的中華鐵血會打出了“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響亮口號,得到了社會一致認同,漢人吃韃子的苦頭太多太久了,北虜從契丹人開始,黨項人、金人和蒙古人接踵而來,不斷南侵,把南邊的中原王朝搞得欲仙欲死的,丟了中原祖地,偏安東南一隅。
這些人祖墓可是在中原,是北宋未年,隨康王泥馬過江,衣冠南渡,他們不得已拋棄家園,來到了江南。
誰人不想著落葉歸根?陸放翁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還有張孝祥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這些懷念北方故鄉,夢想王師北伐,奪迴祖地的詩詞深得人心。
更慘的是最近這一著,蒙韃攻破南方京城,連皇帝也被俘了,京城慘遭洗劫,慘烈程度與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有得比。
好在蒙韃也是強弩之末,加上其內部有事,同時南朝軍隊主力尤其是川軍強大,重創了韃子的重兵集團,連蒙韃大汗也死在川軍箭下,韃子難成席卷之勢,其大部隊北還,僅有少量部隊盤踞江南。大家都很清楚,隻要川帥孟之祥一到,這夥韃子就會北還,南朝可安然無恙。
但經此一役,南朝誰不驚懼害怕,萬一孟之祥不在了,萬一蒙韃卷土重來呢?
可以這麽說,南朝自上到下,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韃虜一天不滅,吾輩皆不得安枕矣!”
在這風雲變化之際,孟之祥應運而生,成立中華鐵血會,誓言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可謂盡得天時!
換作先前南北對峙的局勢,朝廷安穩,孟之祥的中華鐵血會功效將會大打折扣,尤其是宋帝還在,孟之祥這麽做,不啻於公然造反,沒人跟隨他的。
再有就是孟之祥在四川,他在長江上遊放舟東下,可以源源不斷地把兵馬錢糧運到江南,江南的勢力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從春秋戰國起,居於長江下遊的勢力,均敵不過長江上遊的勢力,如吳國在長江下遊,對上上遊的楚國,常打敗仗。
到得三國末期,王浚樓船下江南,金陵王氣黯然收,就是下遊不敵上遊的明顯例子了。
孟之祥占據四川和京湖,盡得地利矣。
還有就是人和,孟之祥內部是鐵板一塊,說一不二,集結了全軍、全社會的力量,助他奪取江南,之後驅逐胡虜,恢複中華。
而江南各地的軍頭們之所以不急欲與韃子交戰,怕的是交戰中損耗自己的力量,賣不出一個好價錢!
沒錯,軍頭們都待價而沽,他們都在等,等孟之祥的到來,可想而知,他一至江南,將會是一邊倒的趨勢。
諸軍頭中,趙葵與孟之祥有半師之誼,孟家老祖孟宗政乃是趙葵之父趙方手下的得力幹將,孟家起家的血本“忠順軍”是趙方大力支持下方得以建立,之後孟珙投入史嵩之帳下,史嵩之與趙葵不和,連帶著孟家與趙葵交惡。
但當孟珙歸天,史嵩之退穩,孟之祥又與趙葵好起來。
這次韃子攻破京城,趙葵的建康府保存了實力,隻待孟之祥到來,全盤接收這批力量,而趙葵也可以功成身退,保他趙家幾世的榮華富貴。
史岩之不用說了,孟史兩家關係親密無比。
無論是高達與曹世雄都對孟之祥表示欽佩,預計孟之祥可順利接收其軍。
向士璧是理宗紹定五年(1232年)進士,有孟之祥帳下的姚希得已經修書一封,飛鴿傳書送至其所在,勸其歸順。
姚希得是嘉定十六年(1223)進士,以前輩的身份告訴向士璧他在四川所見所聞以及孟之祥的遠大誌向,結果向士璧表示,一旦孟之祥駕到,他即至孟公爺帳下聽命。
大軍頭呂文德心高氣傲,倚戰功與孟之祥分庭抗禮,素有“西孟東呂”之稱,但近來新敗,孟之祥則大勝,呂文德意誌消沉,而且呂家軍中有“項伯”式的人物存在,為孟之祥說項!
項伯,項羽的叔父也,跟隨項羽北上救趙,進入關中,參加鴻門宴,其間保護劉邦。
之後為劉邦請得漢中為封地,在楚漢戰爭期間保全了劉邦父親劉太公的性命。
呂家軍中的呂六即呂文煥,乃呂家軍中智者,他一向為孟之祥說好話,以致於其兄呂文信嘲諷道:“我看你不是姓呂,而是姓孟!”
可想而知,呂家軍態度喛味,與孟之祥有達成和解的可能。
至於賈似道,他肯定不甘居於孟之祥之下,奈何他不能打,而且他的軍隊是以原京湖軍為骨幹,這些軍隊都是孟珙當年帶出來,一脈相傳的老部屬哩。
……
就這樣,孟之祥是眾望所歸,隻待他的到來!
拜了把子後,這十個人同氣連枝,相互勾結來黨同伐異,可以說,趙匡胤最終得上位,另外九兄弟是出了大力的。
可是趙匡胤坐上龍位後,就禁止軍隊與民間結社團,更打壓其餘九兄弟,讓他們多鬱鬱而終。
不抑鬱才怪,以前大家是兄弟時,你老趙滿口子的甜言蜜語,約定苟富貴,毋相忘。
結果你富貴了,就不讓大家一起跟著富貴,還提防大家,太過分了!
太祖爺例子在前,曆代宋帝都對朝野搞社團嚴防死守,從趙匡胤開始,禁止民間結社,著重禁斷社有武裝與傳習“妖教”,其條法遠較唐代嚴苛,尤其對於在軍中搞社團更是嚴厲打擊,太祖爺下達了“軍中不許結社”聖訓。
這是一條紅線,誰敢越線,無論先前功績多高,均一擼到底。
孟之祥之前在川軍搞中華鐵血社,被人出首,到京城告狀,皇帝一看,那還得了,下詔嚴查。
好在當時執政宰相是鄭清之,他是建康留守趙葵的師傅,而孟之祥拜了趙葵作門下,孟之祥屬於鄭黨。
如此就好辦了,到四川查辦孟之祥的侍禦史周坦是鄭清之同夥,與當時川帥餘玠通力合作,一起保送讓孟之祥過關。
而今孟之祥起來了,他公然搞起了社團,還大搞特搞,成立中華鐵血會,廣納四方英才,除了官吏軍人這些吃皇糧的之外,還包括了社會賢達、各界代表,還有婦女代表等等,先前宋朝搞“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孟之祥倒好,是與全社會精英共治天下,這下更有代表性了。
他的中華鐵血會打出了“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響亮口號,得到了社會一致認同,漢人吃韃子的苦頭太多太久了,北虜從契丹人開始,黨項人、金人和蒙古人接踵而來,不斷南侵,把南邊的中原王朝搞得欲仙欲死的,丟了中原祖地,偏安東南一隅。
這些人祖墓可是在中原,是北宋未年,隨康王泥馬過江,衣冠南渡,他們不得已拋棄家園,來到了江南。
誰人不想著落葉歸根?陸放翁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還有張孝祥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這些懷念北方故鄉,夢想王師北伐,奪迴祖地的詩詞深得人心。
更慘的是最近這一著,蒙韃攻破南方京城,連皇帝也被俘了,京城慘遭洗劫,慘烈程度與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有得比。
好在蒙韃也是強弩之末,加上其內部有事,同時南朝軍隊主力尤其是川軍強大,重創了韃子的重兵集團,連蒙韃大汗也死在川軍箭下,韃子難成席卷之勢,其大部隊北還,僅有少量部隊盤踞江南。大家都很清楚,隻要川帥孟之祥一到,這夥韃子就會北還,南朝可安然無恙。
但經此一役,南朝誰不驚懼害怕,萬一孟之祥不在了,萬一蒙韃卷土重來呢?
可以這麽說,南朝自上到下,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韃虜一天不滅,吾輩皆不得安枕矣!”
在這風雲變化之際,孟之祥應運而生,成立中華鐵血會,誓言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可謂盡得天時!
換作先前南北對峙的局勢,朝廷安穩,孟之祥的中華鐵血會功效將會大打折扣,尤其是宋帝還在,孟之祥這麽做,不啻於公然造反,沒人跟隨他的。
再有就是孟之祥在四川,他在長江上遊放舟東下,可以源源不斷地把兵馬錢糧運到江南,江南的勢力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從春秋戰國起,居於長江下遊的勢力,均敵不過長江上遊的勢力,如吳國在長江下遊,對上上遊的楚國,常打敗仗。
到得三國末期,王浚樓船下江南,金陵王氣黯然收,就是下遊不敵上遊的明顯例子了。
孟之祥占據四川和京湖,盡得地利矣。
還有就是人和,孟之祥內部是鐵板一塊,說一不二,集結了全軍、全社會的力量,助他奪取江南,之後驅逐胡虜,恢複中華。
而江南各地的軍頭們之所以不急欲與韃子交戰,怕的是交戰中損耗自己的力量,賣不出一個好價錢!
沒錯,軍頭們都待價而沽,他們都在等,等孟之祥的到來,可想而知,他一至江南,將會是一邊倒的趨勢。
諸軍頭中,趙葵與孟之祥有半師之誼,孟家老祖孟宗政乃是趙葵之父趙方手下的得力幹將,孟家起家的血本“忠順軍”是趙方大力支持下方得以建立,之後孟珙投入史嵩之帳下,史嵩之與趙葵不和,連帶著孟家與趙葵交惡。
但當孟珙歸天,史嵩之退穩,孟之祥又與趙葵好起來。
這次韃子攻破京城,趙葵的建康府保存了實力,隻待孟之祥到來,全盤接收這批力量,而趙葵也可以功成身退,保他趙家幾世的榮華富貴。
史岩之不用說了,孟史兩家關係親密無比。
無論是高達與曹世雄都對孟之祥表示欽佩,預計孟之祥可順利接收其軍。
向士璧是理宗紹定五年(1232年)進士,有孟之祥帳下的姚希得已經修書一封,飛鴿傳書送至其所在,勸其歸順。
姚希得是嘉定十六年(1223)進士,以前輩的身份告訴向士璧他在四川所見所聞以及孟之祥的遠大誌向,結果向士璧表示,一旦孟之祥駕到,他即至孟公爺帳下聽命。
大軍頭呂文德心高氣傲,倚戰功與孟之祥分庭抗禮,素有“西孟東呂”之稱,但近來新敗,孟之祥則大勝,呂文德意誌消沉,而且呂家軍中有“項伯”式的人物存在,為孟之祥說項!
項伯,項羽的叔父也,跟隨項羽北上救趙,進入關中,參加鴻門宴,其間保護劉邦。
之後為劉邦請得漢中為封地,在楚漢戰爭期間保全了劉邦父親劉太公的性命。
呂家軍中的呂六即呂文煥,乃呂家軍中智者,他一向為孟之祥說好話,以致於其兄呂文信嘲諷道:“我看你不是姓呂,而是姓孟!”
可想而知,呂家軍態度喛味,與孟之祥有達成和解的可能。
至於賈似道,他肯定不甘居於孟之祥之下,奈何他不能打,而且他的軍隊是以原京湖軍為骨幹,這些軍隊都是孟珙當年帶出來,一脈相傳的老部屬哩。
……
就這樣,孟之祥是眾望所歸,隻待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