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當場發怒,這才止住了殿上諸臣的爭吵,各自歸班。


    理宗將手一指,指向某臣道:”你說!“


    大家定睛一看,皇帝點的是李曾伯。


    李曾伯,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浙江嘉興)。南宋中晚期名臣、詞人,太宰李邦彥之後。


    李曾伯有“知兵”之名,所到之處皆有治績,為南宋名臣。其詞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自稱“願學稼軒翁(辛棄疾)”《四庫提要》稱其“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


    他閱曆古富,多在地方與軍中任職,現為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他的在朝,能給皇宋一個支撐。


    李曾伯出班奏道:“迴陛下的話,當務之急,是探查韃軍動向,安排軍隊迎戰,作好守城準備!”


    理宗點頭道:”依卿所見,該當如何處置?“


    “臣以為,當緊城防、增援兵、選兵將!”李曾伯提出三策,就是說要加固各地城防,召援兵入京,還有組織軍隊上陣迎敵等等。


    理宗大悅道:“卿實屬老成持重,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他一言而決,聲音如炸雷般落入丁大全與他的黨羽耳中,讓他們惶惶,至於朱貔孫和饒虎臣等則麵有喜色。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李曾伯掌權,意味著丁大全失勢,換作是以前,皇帝一句“交給丁卿來辦”,則表明了皇帝對丁大全的放心。


    事情就此定了下來,大老板拍板,給李曾伯加了參知政事銜(俗稱大參,即副相)和同知樞密院事(正二品高官),文武雙肩挑,由李曾伯全權負責處理韃軍入侵的應對之事。


    照理來說,韃軍入侵在即,所有的人都應該打醒精神,齊心協力,全力備戰,方有一線生機。


    可是就有人不這麽想的!這樣的人還不止一個!


    李曾伯知道大宋朝軍隊實情,委實爛到了極點,想一時間讓軍隊脫胎換骨是不可能的事。


    他點手指頭,近著京畿的軍隊能打的不外乎是呂文德軍、高達軍和趙葵軍,因此他寫信和發公文向三者求援。


    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呂文德迴信說他正遭遇韃帥兀良合台的猛攻,勉強支撐,無力增援,請求免調軍隊。


    趙葵複信,很客氣,但他表示說韃軍艦隊正往建康而來,他必須集中兵力防範,無法幫助李曾伯。


    隻有高達派出了五千援兵迴京,說他也受到了蒙古宗王拔綽的全麵進攻,拔綽穩紮穩打,寸土必爭,不計犧牲,給高達很大的壓力。


    孛兒隻斤·撥綽,生於約1220年,又譯不者克、哈必赤。祖父成吉思汗,父親為拖雷,母親為乃馬真氏。長子薛必烈傑兒,托雷育十一子,拔綽排行第八子庶出,簡稱八王爺。


    拔綽自小就親近大哥蒙哥和四哥忽必烈,跟隨他們習武學文十分驍勇善戰,他勇力過人,力可折斷牤牛雙角,是睿宗托雷諸子中武力值最高強者,撥綽乃忽必烈的死忠粉,這次忽必烈與張柔走水路出擊臨安,餘下軍隊由拔綽指揮,他與高達對耗,拖住高達。


    如此一來,李曾伯寄予厚望的三路雄師僅得五千軍迴援,是為杯水車薪。


    李曾伯十分不滿,他對李杓抱怨道:“呂文德與高達遭遇敵將猛攻,乃韃軍牽製之策,不足為奇,他們確實無力。趙葵久居建康,掌管軍隊,又有雄城之險,京師告急,卻不迴軍增援,枉為國狗也!”


    “國狗”是宋人對趙葵的讚揚,除了國狗趙葵,還有國虎,國豬,即孟珙和趙葵的兄長趙範也。


    當年襄樊找人防守,朝廷選來選去,選了個趙範當主將,為京湖製置使,負責防守襄樊,結果失守,之後宋蒙兩軍長期在襄樊混戰,襄樊時得時失,造成了宋朝戰略上的極大被動,之所以苦撐不倒,幸虧有良將孟珙的補救。


    後來人們認為襄陽失守是理宗朝軍事失敗的開始,畢竟百年襄陽自公元1134年被嶽飛收複後,襄陽一直在韃軍麵前屹立不倒,直至趙範為帥方才失守,影響深遠!


    時人評價曰蓋自嶽飛收複襄樊百三十年,生聚繁庶,城高池深,甲於西陲,一旦灰燼,禍至慘也!


    民間有雲:”襄陽重要,朝廷若不派隻虎去守,至少也派條狗去守,偏偏派了頭豬!“


    京師危機,趙葵難道不知道嗎?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但李杓如是認為:“趙相公絕非這樣的人,隻怕建康軍隊乃銀樣鑞槍頭,派不上用場,趙相公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李曾伯一下子就楞住了,他呆呆地望著兒子,末了長歎一聲,搖搖頭!


    是的,在大宋朝掌軍,你要是勤奮練兵,那你就完蛋了!


    朝廷重文輕武,武將要是深得軍心,練出精兵,必遭朝廷疑忌,輕則調職,重則丟官入獄。


    不要以為朝廷光是疑忌武將,文官掌軍,同樣逃不掉朝廷的懷疑!


    尤其是當年趙葵曾為右相兼樞密使,位高權重,他出鎮建康地方,地位顯赫,建康重要,為了朝廷放寬心,必不會對軍務上心,而是敷衍了事,此乃自保之策也!


    因此,當李曾伯欲調建康軍隊,他非不願為,而是不能為也。


    李曾伯試圖抽調近著京師附近的部隊,然而發現他們良莠不齊,劣者居多。


    更有甚者,他調動的軍隊調不來,不是不肯服從命令,而是軍官吃空餉,沒有這麽多的軍隊可供李曾伯去挑選。


    而到來的軍隊,不少都是麵黃肌瘦,弱不驚風之輩。


    這哪是朝廷禁軍,這是廂軍派來充數的!


    再有三衙軍隊,號稱天子親軍,乃朝廷禁軍,選拔最好的軍人,發給豐厚的俸祿給養著他們,理應有良好的軍人表現。


    可是他們卻令李曾伯深深地失望了,他去閱軍,一看就知道是“三多”的軍隊,即大爺多、刺頭多和兵油子多。


    他們懂得作秀,但上陣的就嗬嗬了,李曾伯歎氣道:“朝廷養軍居然至此!”


    殿前司都指揮使趙守佑陪笑道:“高達之前出兵,已將三衙精兵盡數調走了!”


    李曾伯點點頭,心中冷笑不止。


    是的,高達調動了三衙不到二成兵力,大部分軍人們都沒有調動,換言之留下來的全是渣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狠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薩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薩餅並收藏狠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