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對於川軍的“緊箍咒”依舊,孟之祥不得輕開邊釁,因此他在控製三關(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3座關隘)後,想主動收複階州、成州(州治今甘肅成縣)、西河州、鳳州(州治今陝西鳳縣東)、天水軍(軍治今甘肅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這五州,重建南宋早期的“三關五州”防線幾不可能。


    你打贏了,收複了五州,不僅沒功勞,還被朝廷追責,何苦來哉!


    因此孟之祥進取之心暫時地收斂起來,以待天時。


    而另一方麵,韃靼人的力量在作進一步的整合,作好攻宋的準備。


    韃靼人貴族對於富庶的南蠻大宋,口水是流得答答響,他們夢寐以求就是奪取大宋的土地與財富,奴役那裏的人們,可惜大宋的猛將不少,力擋韃靼人,加上韃靼人內部不穩,大汗坐汗位不長就出意外,而大汗一出意外,所有在外軍隊都停止攻勢,迴到汗廷爭奪汗位,因此大宋總有喘息之機。


    1251年,蒙古高層經過十多年的大汗爭奪戰之後,拖雷長子蒙哥勝出,成為蒙古的第四任大汗。


    蒙哥即位後,第一時間沒打南宋。因為當時窩闊台係諸宗王拒絕承認他的汗位,蒙哥為此跟他們大打出手。


    等到平定這幫不服的貴族之後,蒙哥又盯上了大理和西亞,分別派四弟忽必烈和六弟旭烈兀遠征。


    所以呢,蒙古主力軍不能南下攻宋,但蒙哥還是著手準備,他安排皇弟忽必烈為漠南軍事總領,負責對宋攻略的準備。


    1253年,忽必烈南下攻打大理失敗,但蒙哥對這個dd沒有深責,反倒在分賞諸王的會議上,允許忽必烈自擇南京(汴梁)、京兆(今陝西西安附近)中的一地為駐屯地,忽必烈采納漢臣姚樞的建議,選擇了京兆。


    在封地中,忽必烈任用部分中原士大夫,興立屯田,興複吏治,恢複農業,建立學校,使關隴地區的吏治有了明顯的進步。


    忽必烈運用漢法的成功治理,使其進一步取得北方漢族地主階級的擁護。他們中的代表人物通過交相引薦,聚集在他的幕府裏,稱忽必烈為“聖王”。


    如此一來,忽必烈成功地拉攏到了部分漢地世侯如張柔、史天澤等人的支持。


    蒙哥又以京兆戶口過少,特意為忽必烈增封懷慶路孟州(今河南焦作)。至此忽必烈擁有封戶四萬五千餘戶,是為蒙哥統治時期獲得漢地食邑封戶最多的宗王,實力在不斷增長中。


    話又說迴來,內鬥哪裏都有,蒙古也不例外,忽必烈在轄地實行漢法“新政”,成效頗著,很得中原人心,但不免侵害了慣於肆意征索的貴族們的利益。


    加之其藩府勢力日益壯大,忽必烈兵強馬壯,結果引起大哥蒙哥的疑忌,一些看忽必烈使用漢人不過眼的蒙古貴族、大臣們又不斷進讒,使蒙哥與忽必烈之間在漢地政策和權益上的矛盾日深,最終爆發。


    忽必烈漢法核心是“田耕”,而蒙古貴族則想跑馬圈地作牧場,雙方關係無法調和。


    元憲宗七年(1257年),蒙哥命陝西行省大必闍赤阿藍答兒等在關中設鉤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財賦。


    阿藍答兒等從河南經略司、京兆宣撫司的官員中,羅織一百餘條罪狀,旨在除滅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員,削弱他的勢力。


    忽必烈采用漢臣姚樞建議,送家口前往和林,作為人質,自己則於十二月親自在也可迭烈孫之地入覲蒙哥。蒙哥看到皇弟遵旨而來,顯出一副君子坦蕩蕩的氣勢,蒙哥轉怒為喜,對左右說道:“這是我的兄弟啊!豈有外人可以離間的!”


    朝會之後,蒙哥兩次親自為忽必烈斟酒,忽必烈則拜退如禮,兄弟二人相對泫然而涕下。


    蒙哥汗竟不讓忽必烈稟白情況,就下令停止鉤考,但仍盡罷其所設置的行部、安撫、經略、宣撫、都漕諸司,迫使他交出了邢州、河南、陝西三地區的權力。


    盡管如此,忽必烈依舊擁有軍權,他的臣子姚樞建議他專心訓練軍隊,將來滅宋時立下不世之功,是忽必烈將來立命安身之基也。


    姚樞,居然是個理學家,他原在金國統治下,金朝末年,韃靼人攻破許州城,姚樞到燕京投靠楊惟中(漢人,因機緣巧合,被窩闊台汗收養),被引薦北覲窩闊台汗,之後投了忽必烈,他陳述儒家傳統的帝王之學,治國之道,深受器重。


    他對漢文化知根知底,可謂是漢殲中的漢殲。


    忽必烈采納了姚樞的建議,不再搞什麽漢學漢化,光顧著練兵,作好進攻南宋的準備。


    於是忽必烈在與南宋接壤地區屯兵,積穀守邊,徐圖滅宋。


    孟之祥曾到漢中視察,聽楊大淵說起韃靼人在三關外的五州內大規模地屯田,逼近三關前建城,知道韃靼人其誌不小,不由暗暗心驚!


    一直以來,韃靼人對於所占土地並不在意,比較少建立起鞏固的統治,多喜歡采取掃蕩式的進攻。


    之前有汪德臣想在四川路北麵建城,結果被孟之祥將他打跑,如今韃靼人重提舊事,近關築城,威脅不小,孟之祥不得不把這樣的事情放在心上。


    他向朝廷寫了奏折,說明其擔憂,建議朝廷允許川軍出川,遂行撥點戰術,不求北伐,隻想把近著三關的敵城給拆毀得了。


    可是,哪怕朝廷擺出一副對其很信任的樣子,甚至有程元鳳離川迴朝,為孟之祥說項,依舊沒能得到詔命允許川軍出三關作戰。


    川軍不出川的旨意是當年左丞相兼樞密使謝方叔為製約餘玠的所作所為,謝方叔已經去職,朝廷以董槐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程元鳳為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蔡抗為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


    董槐取代謝方叔為相,卻與謝方叔策略一脈相傳,即不可妄開邊釁,不讓邊帥坐大。


    問題是,皇帝認為這是老謀深算之策,於是,擁有龐大實力的川軍隻能幹瞪眼,看著韃靼人一步步完成了攻宋前的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狠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薩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薩餅並收藏狠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