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欽雙胡爾率一千蒙古騎兵從南麵趕到北麵時,戰鬥已經結束,留下的是遍地的色目人的屍體與馬屍。
飛魚軍的戰鬥打得很快,撤出也快,隻來得及把受傷倒地的色目人給捅殺後,沒來得及撿走色目人的物資與裝備,隻帶走了活馬,就便宜了蒙古騎兵,那些蒙古人下馬,興高采烈地打掃戰場,摸屍。
但那欽雙胡爾高興不起來,飛魚軍所圖甚大,專一殺人,實在是勁敵!
他沒有下令追擊飛魚軍,而是與閻東峰撤迴了信陽城,如此,當天的戰事告一段落。
對於宋軍第三軍而言,實在是跌宕騰挪的一天!
先是受到了兩支韃軍的夾攻,雙倍之敵,又悍不畏死---不得不說,當漢軍、南人有韃靼人督戰時,他們的戰鬥力會上一個台階,當然,宋軍隻要軍官敢戰,士兵的戰鬥力也上一個台階。
打起來非常艱苦,眼看不保時,第三軍居然被一支鄉兵部隊給救了!
為自己性命得保而感到慶幸的同時,提起來真不是滋味,可人家確實對第三軍有救命之恩,在第三軍危險的時候,飛魚軍膽敢出擊攻打色目人,實在是勇猛善戰。
尤其是裴春建部的投降,從中挑選錢些對韃軍不感冒的人,充實到第三軍去,加以籠絡,給他們吃好喝好,發給歸正餉二貫錢,如此第三軍的實力迴升。
曹文鏞擔心明天的戰鬥會更激烈,就帶著部隊清理營地,運出屍體,並做深溝厚壘,加強防禦。
飛魚軍部隊安全撤退,官兵們皆歡顏,因為當晚有臘肉、臘腸吃!
煮飯,放上臘肉、臘腸,油脂滲入飯中,吃起來香噴噴!
隻要有可能,勝利後夥食都作改善。
條件艱苦,官兵們吃到臘肉飯,感官上非常地滿足,精神上也很開心,畢竟打勝仗了嘛。
說實在話,當時劉珊妤決定對色目人開戰時,大部分的軍官持反對的意見,在劉珊妤力排異議下才打了此仗。
飛魚軍是鄉兵,不宜與敵軍硬拚。
沒想一舉成功,韃軍騎兵又如何,不過如此!
他們還救了京湖第三軍,這可是正規軍部隊,又如何,還不是得靠我們來救!
與宋軍歡欣鼓舞相比,韃軍官兵們則是惱火,又覺得不可思議。
進攻失敗,南人裴春建部向宋軍投降,哼,南人果真不可信任!
色目人賽木蓋的騎兵居然在與人數少過他們,還不是正規軍的敵軍騎兵部隊中敗下陣去,賽木蓋這是把力氣都用在了女人身上嗎?
他是異族,在中原大地上很明顯,逃不到哪裏去,隻能歸隊,逃迴信陽城。
信陽“達魯花赤”(地方長官)都拉克不含糊,著士兵當眾抽了賽木蓋五十皮鞭,其餘色目人頭目,依他們官職的大小,則被抽了三十至十鞭不等,以作懲罰。
又將投敵的裴春建留在城裏的人全部貶為奴隸,行文去後方,凡是裴春建的直係親戚,一概砍頭,其餘人等則為奴隸!
至於閻東峰,撤退雖是事出有因,但也受到了訓斥,罰了他一百頭羊。
不得不說,蒙古軍成功的原因是獎懲分明,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
作出了安排後,都拉克對諸人道:“絕不能讓宋人雄起,明天我們出動重甲部隊,一定要打破宋營,屠光他們!”
眾人會意地點頭,宋人勝利,以後他們就不會怕韃軍,戰鬥時有士氣,對韃軍是不利的,因此韃軍要想盡辦法,把這些宋軍給解決了!
……
第二天的一早,韃軍大出,都拉克親自督兵上陣。
他們隻留一千人守城,出動的部隊包括韃靼人二千,蒙古漢軍五千人。
先前有一萬二千人的部隊,僅過了一天,就損失掉四千人,損失非常大!
那欽雙胡爾率一千韃軍騎兵在外圍,負責驅逐飛魚軍。
飛魚軍在昨天的戰事中損失不到二百人,看到韃軍騎兵,不由得躍躍欲試,說即使不與韃軍大戰一場,小試牛刀也是可以的。
但這迴劉珊妤止住了信心十足的騎兵們,隻在外圍與韃軍騎兵周旋,並不急於上前作戰。
兩支騎兵部隊對峙,一旦韃軍大部騎兵過來,飛魚軍即時撤退,保持距離。
戰鬥的壓力放在了京湖第三軍官兵們的身上,他們看到了一個營左右(五百人)的韃軍穿著沉重的鎧甲,提著高大厚實的盾牌緩慢前行,這是韃軍中的漢人部隊,重步兵!後麵還跟隨著密密麻麻的輕裝步兵!
“好賊子!”曹文鏞咬牙切齒地道。
韃軍裝備的正是宋軍的步人甲,好幾十斤重,加上盾牌兵器,讓士卒奔跑起來很困難。但優點就是防護力奇高,數千人結成密集陣形推進,那就像一堵牆,說是宋代人肉坦克也不為過。
步人甲這麽多,它們的來由,十有八九就是襄陽失守時被韃軍繳獲的,可惜它們是朝廷動用公帑,花費了大量的物力打造出來,都還沒派上用場,卻被用來對付自己人!
韃軍重步兵踏著整齊的步伐,士卒用兵器敲擊著盾牌,發出響亮的碰撞聲。
重步結陣,如牆而進,給人以很大的壓力!
他們到達宋營一射之外停止了腳步,然後韃軍中的南人先上,接著是漢人,他們隻攻擊宋營北麵,首先把壕溝填平,接下去就破壞營牆。
在進攻的過程中,韃軍付出了大量的鮮血與人命,終於去掉兩個擋路的障礙,然後韃軍重步兵上陣,大步邁向宋營。
對於宋軍而言,對付重步兵是有方法的。
等待過來重步兵的,是二十具靜靜躺在床弩弓箭槽裏的利箭!
“放!”軍官高吼著。
他的話音剛落,二十具床弩同時擊發!
這些床弩並很大,是輜重部隊運來的,弓弦聲鈍響沉悶,其威力巨大,盡顯無遺。
即使穿著步人甲,前麵還頂著長盾,普通的箭矢不可侵入,可還是擋不住能“入榆木半箭”的床弩。
跑在最前麵的韃軍步兵中箭後,床弩的箭矢穿透力極強。先射穿了他們的盾牌,再透過被重甲包裹的身軀,就那麽地釘在一起了!
第一輪床弩箭發射後,宋軍士兵緊急裝填,又來第二輪射擊,有的快速裝填的還了第三次射擊。
此時韃軍重步兵已經迫在眉睫,迎擊他們的正是宋軍重步兵。
能夠對付重步兵的在沒有重騎兵時,就隻有重步兵。
你有重步兵,我也有重步兵!
飛魚軍的戰鬥打得很快,撤出也快,隻來得及把受傷倒地的色目人給捅殺後,沒來得及撿走色目人的物資與裝備,隻帶走了活馬,就便宜了蒙古騎兵,那些蒙古人下馬,興高采烈地打掃戰場,摸屍。
但那欽雙胡爾高興不起來,飛魚軍所圖甚大,專一殺人,實在是勁敵!
他沒有下令追擊飛魚軍,而是與閻東峰撤迴了信陽城,如此,當天的戰事告一段落。
對於宋軍第三軍而言,實在是跌宕騰挪的一天!
先是受到了兩支韃軍的夾攻,雙倍之敵,又悍不畏死---不得不說,當漢軍、南人有韃靼人督戰時,他們的戰鬥力會上一個台階,當然,宋軍隻要軍官敢戰,士兵的戰鬥力也上一個台階。
打起來非常艱苦,眼看不保時,第三軍居然被一支鄉兵部隊給救了!
為自己性命得保而感到慶幸的同時,提起來真不是滋味,可人家確實對第三軍有救命之恩,在第三軍危險的時候,飛魚軍膽敢出擊攻打色目人,實在是勇猛善戰。
尤其是裴春建部的投降,從中挑選錢些對韃軍不感冒的人,充實到第三軍去,加以籠絡,給他們吃好喝好,發給歸正餉二貫錢,如此第三軍的實力迴升。
曹文鏞擔心明天的戰鬥會更激烈,就帶著部隊清理營地,運出屍體,並做深溝厚壘,加強防禦。
飛魚軍部隊安全撤退,官兵們皆歡顏,因為當晚有臘肉、臘腸吃!
煮飯,放上臘肉、臘腸,油脂滲入飯中,吃起來香噴噴!
隻要有可能,勝利後夥食都作改善。
條件艱苦,官兵們吃到臘肉飯,感官上非常地滿足,精神上也很開心,畢竟打勝仗了嘛。
說實在話,當時劉珊妤決定對色目人開戰時,大部分的軍官持反對的意見,在劉珊妤力排異議下才打了此仗。
飛魚軍是鄉兵,不宜與敵軍硬拚。
沒想一舉成功,韃軍騎兵又如何,不過如此!
他們還救了京湖第三軍,這可是正規軍部隊,又如何,還不是得靠我們來救!
與宋軍歡欣鼓舞相比,韃軍官兵們則是惱火,又覺得不可思議。
進攻失敗,南人裴春建部向宋軍投降,哼,南人果真不可信任!
色目人賽木蓋的騎兵居然在與人數少過他們,還不是正規軍的敵軍騎兵部隊中敗下陣去,賽木蓋這是把力氣都用在了女人身上嗎?
他是異族,在中原大地上很明顯,逃不到哪裏去,隻能歸隊,逃迴信陽城。
信陽“達魯花赤”(地方長官)都拉克不含糊,著士兵當眾抽了賽木蓋五十皮鞭,其餘色目人頭目,依他們官職的大小,則被抽了三十至十鞭不等,以作懲罰。
又將投敵的裴春建留在城裏的人全部貶為奴隸,行文去後方,凡是裴春建的直係親戚,一概砍頭,其餘人等則為奴隸!
至於閻東峰,撤退雖是事出有因,但也受到了訓斥,罰了他一百頭羊。
不得不說,蒙古軍成功的原因是獎懲分明,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
作出了安排後,都拉克對諸人道:“絕不能讓宋人雄起,明天我們出動重甲部隊,一定要打破宋營,屠光他們!”
眾人會意地點頭,宋人勝利,以後他們就不會怕韃軍,戰鬥時有士氣,對韃軍是不利的,因此韃軍要想盡辦法,把這些宋軍給解決了!
……
第二天的一早,韃軍大出,都拉克親自督兵上陣。
他們隻留一千人守城,出動的部隊包括韃靼人二千,蒙古漢軍五千人。
先前有一萬二千人的部隊,僅過了一天,就損失掉四千人,損失非常大!
那欽雙胡爾率一千韃軍騎兵在外圍,負責驅逐飛魚軍。
飛魚軍在昨天的戰事中損失不到二百人,看到韃軍騎兵,不由得躍躍欲試,說即使不與韃軍大戰一場,小試牛刀也是可以的。
但這迴劉珊妤止住了信心十足的騎兵們,隻在外圍與韃軍騎兵周旋,並不急於上前作戰。
兩支騎兵部隊對峙,一旦韃軍大部騎兵過來,飛魚軍即時撤退,保持距離。
戰鬥的壓力放在了京湖第三軍官兵們的身上,他們看到了一個營左右(五百人)的韃軍穿著沉重的鎧甲,提著高大厚實的盾牌緩慢前行,這是韃軍中的漢人部隊,重步兵!後麵還跟隨著密密麻麻的輕裝步兵!
“好賊子!”曹文鏞咬牙切齒地道。
韃軍裝備的正是宋軍的步人甲,好幾十斤重,加上盾牌兵器,讓士卒奔跑起來很困難。但優點就是防護力奇高,數千人結成密集陣形推進,那就像一堵牆,說是宋代人肉坦克也不為過。
步人甲這麽多,它們的來由,十有八九就是襄陽失守時被韃軍繳獲的,可惜它們是朝廷動用公帑,花費了大量的物力打造出來,都還沒派上用場,卻被用來對付自己人!
韃軍重步兵踏著整齊的步伐,士卒用兵器敲擊著盾牌,發出響亮的碰撞聲。
重步結陣,如牆而進,給人以很大的壓力!
他們到達宋營一射之外停止了腳步,然後韃軍中的南人先上,接著是漢人,他們隻攻擊宋營北麵,首先把壕溝填平,接下去就破壞營牆。
在進攻的過程中,韃軍付出了大量的鮮血與人命,終於去掉兩個擋路的障礙,然後韃軍重步兵上陣,大步邁向宋營。
對於宋軍而言,對付重步兵是有方法的。
等待過來重步兵的,是二十具靜靜躺在床弩弓箭槽裏的利箭!
“放!”軍官高吼著。
他的話音剛落,二十具床弩同時擊發!
這些床弩並很大,是輜重部隊運來的,弓弦聲鈍響沉悶,其威力巨大,盡顯無遺。
即使穿著步人甲,前麵還頂著長盾,普通的箭矢不可侵入,可還是擋不住能“入榆木半箭”的床弩。
跑在最前麵的韃軍步兵中箭後,床弩的箭矢穿透力極強。先射穿了他們的盾牌,再透過被重甲包裹的身軀,就那麽地釘在一起了!
第一輪床弩箭發射後,宋軍士兵緊急裝填,又來第二輪射擊,有的快速裝填的還了第三次射擊。
此時韃軍重步兵已經迫在眉睫,迎擊他們的正是宋軍重步兵。
能夠對付重步兵的在沒有重騎兵時,就隻有重步兵。
你有重步兵,我也有重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