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之祥在臨安府是苟且過日,他一個超級殺手,卻整天忙於經營他的生意,購田建莊,外加泡妞。
可這正是大宋官家要他過的生活,他要是忙於軍務和學習,官家反倒對他不信任。
做大宋武將確實有夠悲哀,陷入了官家對他們深深的不信任,文官利用官家的不信任極力打壓武將,唯有不務正業了!
對大宋而言,今年(1234年)的年號是端平一年,乃皇帝宋理宗親政後的第二年,或許應該是第一年才對。
上年末,權臣史彌遠歸西,宋理宗才真正得掌政權。
公元1224年宋理宗登位為帝,繼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權相史彌遠挾製之下,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自己則尊崇理學,縱情聲色,直到史彌遠掛掉才親政。
所以新年伊始,宋理宗迫不及待地將皇宋的年號改為“端平”。
端,端正、端莊都是好詞,還有端掉,解決的意思,至於“平”字,則有平平安安,平順,和平,端平合在一起亦可為擺平。
宋理宗要大展宏圖,擺平一切不合理的事情,讓皇宋興旺發達,萬民敬仰,當然也包括了那個討厭的北虜---蒙古!
親政後,宋理宗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
罷黜史黨:史彌遠死後,理宗講究理義,飲水思源,一方麵對史彌遠曲加維護(畢竟理宗是史彌遠所立),即不允許朝臣攻訐史彌遠,同時厚待史彌遠的家人,比如史蒿之就受到他的禮遇;另一方麵對史彌遠留下黨羽絕不寬貸,罷黜了梁成大、李知孝、莫澤、袁韶等人,這些人都是史彌遠的黨羽。
慎擇宰相:理宗糾正了寧宗朝以來權臣獨相的局麵,謹慎簡選宰相,使這一時期的政治相對穩定。
史彌遠做右丞相,乃一人獨相,他之後,有鄭清之為右宰相,但有喬行簡、陳貴誼等為參政,不讓大臣擅權,從而政治清明。
親擢台諫:史彌遠專政,台諫成為權相的控製朝政的工具。史彌遠死後,理宗宣布“收倒持旁落之權,聿更大化,擇特立獨行之士,親擢緊官”,把擢任台諫權攥在手中。他所立的台諫官員大多立朝正直,議論愷切。
澄清吏治:宋光宗、宋寧宗之後,吏治大壞,及至理宗親政,更是貪濁成風,賄賂公行。理宗親自撰製《審刑銘》、《訓廉銘》等,把道德宣傳與法律約束結合起來,規定官員犯贓與謀殺、故殺、放火列為同罪,貪贓移作他用者籍沒其家,推行吏部考功條法,懲辦了一批贓吏。
再有就是解決冗官問題,宋朝的“三冗”乃冗官、冗兵和冗費問題由來已久,其中官吏冗濫是吏治腐敗的又一現象,往往六七人盯住一個候補官缺,即消耗國家財政,又影響行政效率,更造成跑官行賄。理宗對此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取消堂除陋規,堂除是權臣專政下的政治陋規,也為內降恩澤濫授美差留下了後門。理宗將堂除之闕還給吏部後,有效抑製了內降恩澤。
減少官吏權攝,所謂權攝就是不夠任職資格者代理為官,官員隊伍因而膨脹。理宗規定,內地如缺州縣官,必須由現任官出闕。出任兩任通判者其中一任必須到兩廣四川等偏遠地區任職,確保那裏官缺不再權攝。
控製取士人數,端平年的科舉取士,取士約四百五十人,比起理宗寶佑以後七次科舉取士每舉平均約六百人來,大約少取四分之一,也應是減少冗官的措施之一。
嚴格升遷製度,為了抑製僥幸得官和越級提升,理宗規定:在朝的宰執、台諫、侍從以及在外的監司、帥守不得徇私薦舉;未曆州縣官者不得入朝為郎官,已經在朝為郎官者必須補上這一任。
當然,恩出於上,象我們幸運的孟之祥年紀青青就直上青雲,成為太尉,但也是他立下大功,官家酬功的應得之職,不能完全算越級提升。
再有就是在整頓財政方麵,宋理宗也是一把好手。麵對史彌遠狂發紙幣,造成物價上漲國庫空虛的局麵,宋理宗采取很多積極措施穩定財政。
他采取停造新幣迴收舊幣的辦法穩定物價,他還采用嚴格的會計製度為財政收入節流,進而穩定國庫的收入,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南宋的經濟危機。
這是勵精圖治的時期,宋理宗還是有作為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國之大事,唯戎和祀,偽金已經被蒙古與宋軍滅亡,偽金治下的黃河以南、江淮以北的大片土地無人占領,這讓宋理宗動起了心思,若是能夠奪迴故地,複我河山,則他宋理宗將是大宋的大功臣,中興之主!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兩淮製置使趙範和淮東製置使趙葵先後上折,提出了北上收複原北宋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和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等三京的主張!
所謂守江必守淮,兩趙所在的淮河乃是皇宋長江防線的前沿,也是出擊北方的最前線。
他們的折子於朝會上由tj代讀,尖利的聲音在朝堂上迴蕩,兩位地方大員一致認為:
大宋與蒙古之戰是板上釘釘,無可避免!
蒙古人狼子野心,對我大宋的花花江山虎視眈眈,他們遲早南下。
宋軍與其坐以待斃,晚戰不如早戰,兩趙主張北上搶占潼關,控製黃河,以此二者為屏障,與蒙軍長期對峙。這就是所謂的“距關守河”戰略也!
這條戰略曾經極其有效,金國末期按照這個戰略收縮到黃河以南(當時黃河奪泗水由淮河入海),憑借潼關和黃河的天險阻遏,使得蒙古軍無法打開局麵,最後隻能武力借道南宋的漢中才得以迂迴滅金。
蒙古拖雷率軍過漢中,繞過了金國的潼關和黃河,與金軍發生了著名的“三峰山之戰”,基本消滅了金軍精銳。
如無“三峰山之戰”,金國還是能苟延殘喘一陣子的。
我大宋當奪取黃河以南故地,該地漢民,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且當初蒙古使臣來約大宋合擊金國時,許諾黃河以南之地歸大宋作為出兵、送糧的報酬。
天時、地利和人和,出兩淮精兵,奪迴黃河以南故地,成大宋萬世之基也!
聽畢兩位製置使的折子,理宗皇帝問“諸卿可有意見?”
很快地,朝堂上吵成了一窩粥,聲音喧嘩到足以把殿宇掀翻,理宗皇帝木然!
可這正是大宋官家要他過的生活,他要是忙於軍務和學習,官家反倒對他不信任。
做大宋武將確實有夠悲哀,陷入了官家對他們深深的不信任,文官利用官家的不信任極力打壓武將,唯有不務正業了!
對大宋而言,今年(1234年)的年號是端平一年,乃皇帝宋理宗親政後的第二年,或許應該是第一年才對。
上年末,權臣史彌遠歸西,宋理宗才真正得掌政權。
公元1224年宋理宗登位為帝,繼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權相史彌遠挾製之下,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自己則尊崇理學,縱情聲色,直到史彌遠掛掉才親政。
所以新年伊始,宋理宗迫不及待地將皇宋的年號改為“端平”。
端,端正、端莊都是好詞,還有端掉,解決的意思,至於“平”字,則有平平安安,平順,和平,端平合在一起亦可為擺平。
宋理宗要大展宏圖,擺平一切不合理的事情,讓皇宋興旺發達,萬民敬仰,當然也包括了那個討厭的北虜---蒙古!
親政後,宋理宗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
罷黜史黨:史彌遠死後,理宗講究理義,飲水思源,一方麵對史彌遠曲加維護(畢竟理宗是史彌遠所立),即不允許朝臣攻訐史彌遠,同時厚待史彌遠的家人,比如史蒿之就受到他的禮遇;另一方麵對史彌遠留下黨羽絕不寬貸,罷黜了梁成大、李知孝、莫澤、袁韶等人,這些人都是史彌遠的黨羽。
慎擇宰相:理宗糾正了寧宗朝以來權臣獨相的局麵,謹慎簡選宰相,使這一時期的政治相對穩定。
史彌遠做右丞相,乃一人獨相,他之後,有鄭清之為右宰相,但有喬行簡、陳貴誼等為參政,不讓大臣擅權,從而政治清明。
親擢台諫:史彌遠專政,台諫成為權相的控製朝政的工具。史彌遠死後,理宗宣布“收倒持旁落之權,聿更大化,擇特立獨行之士,親擢緊官”,把擢任台諫權攥在手中。他所立的台諫官員大多立朝正直,議論愷切。
澄清吏治:宋光宗、宋寧宗之後,吏治大壞,及至理宗親政,更是貪濁成風,賄賂公行。理宗親自撰製《審刑銘》、《訓廉銘》等,把道德宣傳與法律約束結合起來,規定官員犯贓與謀殺、故殺、放火列為同罪,貪贓移作他用者籍沒其家,推行吏部考功條法,懲辦了一批贓吏。
再有就是解決冗官問題,宋朝的“三冗”乃冗官、冗兵和冗費問題由來已久,其中官吏冗濫是吏治腐敗的又一現象,往往六七人盯住一個候補官缺,即消耗國家財政,又影響行政效率,更造成跑官行賄。理宗對此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取消堂除陋規,堂除是權臣專政下的政治陋規,也為內降恩澤濫授美差留下了後門。理宗將堂除之闕還給吏部後,有效抑製了內降恩澤。
減少官吏權攝,所謂權攝就是不夠任職資格者代理為官,官員隊伍因而膨脹。理宗規定,內地如缺州縣官,必須由現任官出闕。出任兩任通判者其中一任必須到兩廣四川等偏遠地區任職,確保那裏官缺不再權攝。
控製取士人數,端平年的科舉取士,取士約四百五十人,比起理宗寶佑以後七次科舉取士每舉平均約六百人來,大約少取四分之一,也應是減少冗官的措施之一。
嚴格升遷製度,為了抑製僥幸得官和越級提升,理宗規定:在朝的宰執、台諫、侍從以及在外的監司、帥守不得徇私薦舉;未曆州縣官者不得入朝為郎官,已經在朝為郎官者必須補上這一任。
當然,恩出於上,象我們幸運的孟之祥年紀青青就直上青雲,成為太尉,但也是他立下大功,官家酬功的應得之職,不能完全算越級提升。
再有就是在整頓財政方麵,宋理宗也是一把好手。麵對史彌遠狂發紙幣,造成物價上漲國庫空虛的局麵,宋理宗采取很多積極措施穩定財政。
他采取停造新幣迴收舊幣的辦法穩定物價,他還采用嚴格的會計製度為財政收入節流,進而穩定國庫的收入,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南宋的經濟危機。
這是勵精圖治的時期,宋理宗還是有作為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國之大事,唯戎和祀,偽金已經被蒙古與宋軍滅亡,偽金治下的黃河以南、江淮以北的大片土地無人占領,這讓宋理宗動起了心思,若是能夠奪迴故地,複我河山,則他宋理宗將是大宋的大功臣,中興之主!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兩淮製置使趙範和淮東製置使趙葵先後上折,提出了北上收複原北宋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和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等三京的主張!
所謂守江必守淮,兩趙所在的淮河乃是皇宋長江防線的前沿,也是出擊北方的最前線。
他們的折子於朝會上由tj代讀,尖利的聲音在朝堂上迴蕩,兩位地方大員一致認為:
大宋與蒙古之戰是板上釘釘,無可避免!
蒙古人狼子野心,對我大宋的花花江山虎視眈眈,他們遲早南下。
宋軍與其坐以待斃,晚戰不如早戰,兩趙主張北上搶占潼關,控製黃河,以此二者為屏障,與蒙軍長期對峙。這就是所謂的“距關守河”戰略也!
這條戰略曾經極其有效,金國末期按照這個戰略收縮到黃河以南(當時黃河奪泗水由淮河入海),憑借潼關和黃河的天險阻遏,使得蒙古軍無法打開局麵,最後隻能武力借道南宋的漢中才得以迂迴滅金。
蒙古拖雷率軍過漢中,繞過了金國的潼關和黃河,與金軍發生了著名的“三峰山之戰”,基本消滅了金軍精銳。
如無“三峰山之戰”,金國還是能苟延殘喘一陣子的。
我大宋當奪取黃河以南故地,該地漢民,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且當初蒙古使臣來約大宋合擊金國時,許諾黃河以南之地歸大宋作為出兵、送糧的報酬。
天時、地利和人和,出兩淮精兵,奪迴黃河以南故地,成大宋萬世之基也!
聽畢兩位製置使的折子,理宗皇帝問“諸卿可有意見?”
很快地,朝堂上吵成了一窩粥,聲音喧嘩到足以把殿宇掀翻,理宗皇帝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