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諸子,葉恆和葉毅是同年同日同月幾乎同時出生,雖然後者是庶長,但在漢末,嫡庶之分還沒有後世那般的嚴格。
要是放在明清,怕是袁紹和劉表都不會有廢長立幼的念頭。
加上葉歡是穿越而來,理念不同,無論是他還是袁鸞對葉恆都頗為看重。葉毅等人亦都很尊敬這個大哥,尤其是葉毅。
且此時,葉歡為葉信立字為伯譽,又讓他拜麾下第一謀臣賈詡為師,用意已經極為明顯了。加上長公子的表現,地位穩固。
少了世子之爭,兄弟們會更加和睦,是葉歡希望看見的。
有過與父親的深談,葉恆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世子一定是三弟的,但葉信和葉毅都展現出了不凡的才能,他又豈能落後?
是以冀州一戰,大公子是無論如何不會後退的。身先士卒,建立軍功,他要證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葉家的身份。
得知周遊發現敵軍伏兵的消息,葉恆的第一感覺是興奮,有過當日的慌亂和畏懼之後,終於可以直麵戰場的殘酷。
“大公子,周校尉有言,他會率軍突進與敵軍纏戰,吸引對方主力而來。後續援軍當從兩翼包抄,注意此三處的地形……”
看見葉恆的那一刻,傳訊士卒是有些驚訝的,但隨即了然。主公當年每戰必臨先,葉家諸位公子,無一不如此。
“大公子,劉司馬,目下能提供的訊報,都在這裏。周校尉如此布置,還需公子隨機應變,觀敵情而動。”
介紹了詳情之後,傳訊士卒不忘補充一句。按定邊軍的規矩,這一戰,主將就是周遊,便是葉恆,亦要聽其調遣。
但戰陣之道,變換莫測,是以才有讓葉恆隨機應變之言。新兵入營之時,老兵就會教你,戰場上,要無比信任自己的同袍。
大公子聽完微微沉吟,抬頭看了天色,便謂劉亮道:“司馬,按周校尉之言,我軍要立刻開拔,同時派人通傳後軍。”
“校尉所言極是,此時進軍,正是時機所在。”後者毫不猶豫。
“既然校尉言及,我軍之責,在於包抄敵軍兩翼,那恆便與司馬各領五百騎軍。待到臨陣之時,我當觀司馬之動而動。”
“諾!”劉亮重重頷首,用軍禮表示對葉恆之言的肯定。
“小伍,立刻派人通傳趙將軍,將詳情告知。”
“諾!”梅小伍應諾聲中,便有通訊營之人飛馬向後去了。
“兄弟,你為我軍向導,隨我而行,立刻出發。”葉恆點點頭,又對太原軍傳訊士卒言道。
“諾!”後者奮然應諾。
“校尉,亮還有一言。”眾人都是整裝待發之時,劉亮抱拳道。
“司馬快說。”葉恆說話之時,已經開始披甲整裝。
“若是有意外出現,敵軍有大軍前來,亮請公子萬勿戀戰,定要酌情退出戰陣。亮會率軍,為公子殿後。”劉亮神情肅然。
“對,周校尉若在,也會如此安排……”太原軍士卒亦隨道。
“這……”葉恆最不愛的聽得就是此言,但眼下軍情在前,他不欲多做分辨,頷首道:“就按司馬所言為之,出發。”
“二弟三弟在軍中,怕也逃不開此處,軍營之內,多說無用。此戰建立戰功,以後便不會如此了……”葉恆心裏想著。
很快,騎軍完成集結,葉恆與劉亮各領一隊,後者在前而去。
與此同時,周遊率軍繼續向前,路過那片林間之時,他故意裝作沒有發現敵軍的埋伏,不過慣常的偵查手段都是要用的。
火箭,飛石,入林中偵查,種種程序一絲不苟。敵軍與定邊作戰,又豈能不研究對方的戰法?想必眼前這些,他們早有準備。
林中的敵軍,不敢深入到距離己方五十丈之內。而這個距離,加上樹木的遮擋,弓箭的威力必定大減,利於麾下穿過。
果不其然,當周遊率軍穿越林間道之時,伏兵沒有任何動手的痕跡。太原二軍以正常的行軍速度穿過,人人心中警戒十分。
過了林道,繼續向前,周遊深吸一口氣,開始掐著麾下的步點了。
“冀州強弩,有效射程一百八十到兩百步,再向前一裏,我軍當要先發製人,擊破敵軍右翼伏兵,再轉而向左……”
提前知道敵軍的埋伏,無疑會使太原二軍獲得先機。但如何將先機利用到極致,掌握主動將之轉換為勝機,就大有學問。
“如此計算,臨界點就是距離敵軍兩百二十步,那時我軍能打到敵軍,他們未必能傷到我軍,猝然襲擊,以求一舉破之。”
周遊心裏,早就擬定好了作戰方案。太原軍保持現在的隊列,到達距離之時,突然發動襲擊,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快了,還有五十步……”雙眼睜大,一瞬不瞬的看著前方。
“二十、十、九、八、七……”周遊心中不斷默數著。
“一!吹號,放箭。”右手高高舉在空中,嘴裏斷喝出聲。
刹那間,太原軍的軍號響起,數把小號齊鳴,聲音高亢尖銳。與之同時,進軍中的士卒,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發箭。
弓弦連番響動之際,箭矢在空中形成一朵烏雲,壓向右翼的兩百三十步之處。步卒也展開了最快的速度,衝向草叢之中。
一瞬間,二軍的速度就提到了極致,兩百步的距離,對他們而言,也就是十五息左右的時間,第一陣,速度是最關鍵的。
十五息有多快,葉歡計算過,大約在二十五秒到三十秒之間。太原軍並非簡簡單單的衝擊,弓兵要在過程之中不斷放箭。
於是乎你可以看見,在太原二軍的衝擊之中,不斷有士卒采用蹲姿拋射。奔跑,蹲下,滑步,舉弓放箭,動作無比絲滑。
一箭射出,立刻再度飛奔向前,然後五十步之內重複一樣的動作,如此往複三次。到了最後一次,弓箭收迴背上,戰刀在手。
射擊沒有特定的目標,隻有範圍,三百步的方圓之內,靠的是弓手對戰陣的感覺。目的在於封殺敵軍可能的反擊,而不是殺傷。
但事實證明,第一陣的弓弩,就給猝不及防的敵軍帶來了數十人的傷亡。他們並不清楚,敵軍是如何發現自己的。
要是放在明清,怕是袁紹和劉表都不會有廢長立幼的念頭。
加上葉歡是穿越而來,理念不同,無論是他還是袁鸞對葉恆都頗為看重。葉毅等人亦都很尊敬這個大哥,尤其是葉毅。
且此時,葉歡為葉信立字為伯譽,又讓他拜麾下第一謀臣賈詡為師,用意已經極為明顯了。加上長公子的表現,地位穩固。
少了世子之爭,兄弟們會更加和睦,是葉歡希望看見的。
有過與父親的深談,葉恆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世子一定是三弟的,但葉信和葉毅都展現出了不凡的才能,他又豈能落後?
是以冀州一戰,大公子是無論如何不會後退的。身先士卒,建立軍功,他要證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葉家的身份。
得知周遊發現敵軍伏兵的消息,葉恆的第一感覺是興奮,有過當日的慌亂和畏懼之後,終於可以直麵戰場的殘酷。
“大公子,周校尉有言,他會率軍突進與敵軍纏戰,吸引對方主力而來。後續援軍當從兩翼包抄,注意此三處的地形……”
看見葉恆的那一刻,傳訊士卒是有些驚訝的,但隨即了然。主公當年每戰必臨先,葉家諸位公子,無一不如此。
“大公子,劉司馬,目下能提供的訊報,都在這裏。周校尉如此布置,還需公子隨機應變,觀敵情而動。”
介紹了詳情之後,傳訊士卒不忘補充一句。按定邊軍的規矩,這一戰,主將就是周遊,便是葉恆,亦要聽其調遣。
但戰陣之道,變換莫測,是以才有讓葉恆隨機應變之言。新兵入營之時,老兵就會教你,戰場上,要無比信任自己的同袍。
大公子聽完微微沉吟,抬頭看了天色,便謂劉亮道:“司馬,按周校尉之言,我軍要立刻開拔,同時派人通傳後軍。”
“校尉所言極是,此時進軍,正是時機所在。”後者毫不猶豫。
“既然校尉言及,我軍之責,在於包抄敵軍兩翼,那恆便與司馬各領五百騎軍。待到臨陣之時,我當觀司馬之動而動。”
“諾!”劉亮重重頷首,用軍禮表示對葉恆之言的肯定。
“小伍,立刻派人通傳趙將軍,將詳情告知。”
“諾!”梅小伍應諾聲中,便有通訊營之人飛馬向後去了。
“兄弟,你為我軍向導,隨我而行,立刻出發。”葉恆點點頭,又對太原軍傳訊士卒言道。
“諾!”後者奮然應諾。
“校尉,亮還有一言。”眾人都是整裝待發之時,劉亮抱拳道。
“司馬快說。”葉恆說話之時,已經開始披甲整裝。
“若是有意外出現,敵軍有大軍前來,亮請公子萬勿戀戰,定要酌情退出戰陣。亮會率軍,為公子殿後。”劉亮神情肅然。
“對,周校尉若在,也會如此安排……”太原軍士卒亦隨道。
“這……”葉恆最不愛的聽得就是此言,但眼下軍情在前,他不欲多做分辨,頷首道:“就按司馬所言為之,出發。”
“二弟三弟在軍中,怕也逃不開此處,軍營之內,多說無用。此戰建立戰功,以後便不會如此了……”葉恆心裏想著。
很快,騎軍完成集結,葉恆與劉亮各領一隊,後者在前而去。
與此同時,周遊率軍繼續向前,路過那片林間之時,他故意裝作沒有發現敵軍的埋伏,不過慣常的偵查手段都是要用的。
火箭,飛石,入林中偵查,種種程序一絲不苟。敵軍與定邊作戰,又豈能不研究對方的戰法?想必眼前這些,他們早有準備。
林中的敵軍,不敢深入到距離己方五十丈之內。而這個距離,加上樹木的遮擋,弓箭的威力必定大減,利於麾下穿過。
果不其然,當周遊率軍穿越林間道之時,伏兵沒有任何動手的痕跡。太原二軍以正常的行軍速度穿過,人人心中警戒十分。
過了林道,繼續向前,周遊深吸一口氣,開始掐著麾下的步點了。
“冀州強弩,有效射程一百八十到兩百步,再向前一裏,我軍當要先發製人,擊破敵軍右翼伏兵,再轉而向左……”
提前知道敵軍的埋伏,無疑會使太原二軍獲得先機。但如何將先機利用到極致,掌握主動將之轉換為勝機,就大有學問。
“如此計算,臨界點就是距離敵軍兩百二十步,那時我軍能打到敵軍,他們未必能傷到我軍,猝然襲擊,以求一舉破之。”
周遊心裏,早就擬定好了作戰方案。太原軍保持現在的隊列,到達距離之時,突然發動襲擊,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快了,還有五十步……”雙眼睜大,一瞬不瞬的看著前方。
“二十、十、九、八、七……”周遊心中不斷默數著。
“一!吹號,放箭。”右手高高舉在空中,嘴裏斷喝出聲。
刹那間,太原軍的軍號響起,數把小號齊鳴,聲音高亢尖銳。與之同時,進軍中的士卒,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發箭。
弓弦連番響動之際,箭矢在空中形成一朵烏雲,壓向右翼的兩百三十步之處。步卒也展開了最快的速度,衝向草叢之中。
一瞬間,二軍的速度就提到了極致,兩百步的距離,對他們而言,也就是十五息左右的時間,第一陣,速度是最關鍵的。
十五息有多快,葉歡計算過,大約在二十五秒到三十秒之間。太原軍並非簡簡單單的衝擊,弓兵要在過程之中不斷放箭。
於是乎你可以看見,在太原二軍的衝擊之中,不斷有士卒采用蹲姿拋射。奔跑,蹲下,滑步,舉弓放箭,動作無比絲滑。
一箭射出,立刻再度飛奔向前,然後五十步之內重複一樣的動作,如此往複三次。到了最後一次,弓箭收迴背上,戰刀在手。
射擊沒有特定的目標,隻有範圍,三百步的方圓之內,靠的是弓手對戰陣的感覺。目的在於封殺敵軍可能的反擊,而不是殺傷。
但事實證明,第一陣的弓弩,就給猝不及防的敵軍帶來了數十人的傷亡。他們並不清楚,敵軍是如何發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