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同生共死。”劉備的神情變得堅定起來,身軀微微前側,輕聲道:“雲長,為兄怕的是,葉悅之當真會是第二個王莽。”
關羽雙眼驀然睜大,片刻之後伸手拈須。儀態瀟灑之極,麵上卻深沉如水,想了想道:“大哥,你不是也說,那些流言不可聽。”
“晉陽葉家,六世三公,世代賢良,且不論這些,葉將軍為人光明正大,大義凜然,羽很難相信,流言為真。”
從討董相識開始,關羽對葉歡的印象是極好的,後者待他們兄弟亦算極厚。倘若沒有葉歡,恐怕劉備也很難登上一州之位。
“雲長,為兄與你一樣,也不信那些流言為真。”劉備正色道,跟著又歎了口氣:“可形勢使然,令得備不得不多加思量。”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但使向日便身死,一生忠偽有誰知?葉歡如此名望,當真為禍,絕非董卓可比。”
“如今他連接三州,帶甲百萬,一旦在冀州破袁紹曹操聯手……雲長你想想,到那時,還有誰能與之抗衡?”
關羽聽了欲言又止,不禁也沉思起來。大哥說的,亦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眼下能令葉歡忌憚的,也就袁紹曹操等寥寥數人了。
“雲長,如今想來,當年葉將軍能身入東都,從董卓手中救走天子,何等手段心機?既然如此,少帝當真會被王董所殺?”
“此二人就算不俗,可與葉歡相比,根本不足相提並論。要說他們能設計暗害天子,還能在晉陽瞞過葉悅之,為兄當真不信。”
劉備說著搖搖頭,深深的看了關羽一眼又道:“二弟,可能是為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但為大漢江山,我不得不多想。”
“兄長的意思是,暗害的天子的另有其人,葉歡隻不過是嫁禍與之?或者說,背後主謀之人……”關羽一頓,鳳目閃過驚駭之色。
“能控製晉陽的,唯有葉歡,且他麾下謀臣賈詡郭嘉,都是智深如海之輩。尤其賈文和,有毒士屠夫之稱,真若如此……”
“那葉悅之的城府與隱藏便實在太深,令人不寒而栗。”
關羽沉默了,大哥為漢室宗親,有此疑慮卻也不足為奇。且少帝之事,如今迴想起來,的確有些撲朔迷離的意味。
但在他心中,終究很難將葉歡和那個篡漢的王莽,聯係在一起。
“二弟,如今葉將軍討伐袁紹,言及其罪狀乃是當日與公孫瓚勾連,勸幽州刺史劉虞自立,既然如此,其時為何不斥之?”
“相反,利用此事,他一舉拿下公孫伯圭,卻放任袁本初攻擊鄴城,盡得冀州之地,此舉此為,豈不是與之言行相悖?”
“對,那是葉歡的手段,亦是心機,算是權謀之道。可觀及過往種種,得利最大的也是他,此份謀略,常人可有?”
“再看袁術,一旦稱帝,葉歡立刻討之。袁公路為何會有此野心?也與玉璽脫不了幹係,可如今天子詔書,卻非前之印。”
劉備侃侃而言,一片憂心忡忡之狀,當然,他對關羽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且若連結義兄弟都無法說服,其餘就更難說了。
“兄長,羽也聽兄長說過,當年孫伯符能坐領江東,便是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如此看來,此人真有傳國之寶。”
“雲長,此事之中,就更加蹊蹺了。孫策是葉歡之徒,師徒父子,倘若是他們師徒聯手推動,那袁術之叛……”劉備言猶未盡。
關羽聽了,細細想之,內心之處不由升起一股寒意。獻玉璽與袁術,故意讓其瘋狂,然後再縱兵討伐之,且最後……
“不是備多疑,袁術一戰之後,孫伯符坐領江東。葉歡為了他,甚至不惜調揚州刺史劉繇與豫州,使得孫策盡得江東之地。”
“如此觀之,此事就更像有人與幕後操縱了。能行此法,必然是智謀深遠之輩,除了葉歡與賈詡郭嘉,為兄實在想不到還有何人?”
關羽聞言,鳳目睜大,雄軀微微一震道:“兄長,真若如此,那前番笮融率領大軍來攻徐州,莫非也與此事關聯?”
一言出口,關羽對劉備之言不禁又多信了幾分。很多事情,太過巧合了,巧的就似安排好一樣,難道真的是葉歡在翻雲覆雨?
“雲長,此事隻是你我的推測,未必是事實。備心中,是希望驃騎將軍能一以貫之,則以他之能,乃天下之幸,大漢之幸。”
劉備擺擺手,言語之間一片大義凜然,且麵上稍待自責。
“兄長之言不無道理,小弟總算知道,兄長猶豫何在了。”關羽正色道,顯然今夜兄長的心裏話,給了他極大的觸動。
“雲長啊,之前所言隻是一種可能,除了雲長與子義,備根本無有傾訴之人。葉悅之名聲在外,得天下之望,難以言之啊……”
歎了口氣,劉備又將案上陳圭與孔融的書信,遞給了關羽。
後者接過看了起來,陳圭的那封還好,待看到孔融手書,果不其然,麵上泛出些不滿之色:“兄長,孔北海這也有些無禮了。”
“雲長不可多言,無論孔北海如何,亦是一片為國之心,備該當敬之。”劉備搖搖頭,正色言道。
“不過觀陳孔二位府君之信,備這心中是越發擔憂。當年董卓雖然勢大,還可天下共討之,若是換了葉歡,何人可製?”
關羽一雙臥蟬眉緊鎖,深深的思考起來,書房中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董卓?論兵力,論謀略,當真無法與今日的葉歡相比。
“兄長既有此想?莫非不會再出兵相助?”關羽有點艱難的問道。
聞聽此言,劉備的心放下了大半,看樣子,二弟是聽懂了自己的顧慮。兄弟同心之下,再借勢而為,未必沒有扭轉之力。
“雲長,倘若朝廷來了旨意,為兄還是要奉命的,畢竟這些,也隻不過是你我的猜測罷了,也許葉歡心中,並無此想。”
“不過為了大漢社稷,為兄此次,怕還真要做一次小人。便是被後人詬病唾罵,卻也顧不得了。”劉備神情語氣,皆真摯無比。
關羽雙眼驀然睜大,片刻之後伸手拈須。儀態瀟灑之極,麵上卻深沉如水,想了想道:“大哥,你不是也說,那些流言不可聽。”
“晉陽葉家,六世三公,世代賢良,且不論這些,葉將軍為人光明正大,大義凜然,羽很難相信,流言為真。”
從討董相識開始,關羽對葉歡的印象是極好的,後者待他們兄弟亦算極厚。倘若沒有葉歡,恐怕劉備也很難登上一州之位。
“雲長,為兄與你一樣,也不信那些流言為真。”劉備正色道,跟著又歎了口氣:“可形勢使然,令得備不得不多加思量。”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但使向日便身死,一生忠偽有誰知?葉歡如此名望,當真為禍,絕非董卓可比。”
“如今他連接三州,帶甲百萬,一旦在冀州破袁紹曹操聯手……雲長你想想,到那時,還有誰能與之抗衡?”
關羽聽了欲言又止,不禁也沉思起來。大哥說的,亦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眼下能令葉歡忌憚的,也就袁紹曹操等寥寥數人了。
“雲長,如今想來,當年葉將軍能身入東都,從董卓手中救走天子,何等手段心機?既然如此,少帝當真會被王董所殺?”
“此二人就算不俗,可與葉歡相比,根本不足相提並論。要說他們能設計暗害天子,還能在晉陽瞞過葉悅之,為兄當真不信。”
劉備說著搖搖頭,深深的看了關羽一眼又道:“二弟,可能是為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但為大漢江山,我不得不多想。”
“兄長的意思是,暗害的天子的另有其人,葉歡隻不過是嫁禍與之?或者說,背後主謀之人……”關羽一頓,鳳目閃過驚駭之色。
“能控製晉陽的,唯有葉歡,且他麾下謀臣賈詡郭嘉,都是智深如海之輩。尤其賈文和,有毒士屠夫之稱,真若如此……”
“那葉悅之的城府與隱藏便實在太深,令人不寒而栗。”
關羽沉默了,大哥為漢室宗親,有此疑慮卻也不足為奇。且少帝之事,如今迴想起來,的確有些撲朔迷離的意味。
但在他心中,終究很難將葉歡和那個篡漢的王莽,聯係在一起。
“二弟,如今葉將軍討伐袁紹,言及其罪狀乃是當日與公孫瓚勾連,勸幽州刺史劉虞自立,既然如此,其時為何不斥之?”
“相反,利用此事,他一舉拿下公孫伯圭,卻放任袁本初攻擊鄴城,盡得冀州之地,此舉此為,豈不是與之言行相悖?”
“對,那是葉歡的手段,亦是心機,算是權謀之道。可觀及過往種種,得利最大的也是他,此份謀略,常人可有?”
“再看袁術,一旦稱帝,葉歡立刻討之。袁公路為何會有此野心?也與玉璽脫不了幹係,可如今天子詔書,卻非前之印。”
劉備侃侃而言,一片憂心忡忡之狀,當然,他對關羽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且若連結義兄弟都無法說服,其餘就更難說了。
“兄長,羽也聽兄長說過,當年孫伯符能坐領江東,便是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如此看來,此人真有傳國之寶。”
“雲長,此事之中,就更加蹊蹺了。孫策是葉歡之徒,師徒父子,倘若是他們師徒聯手推動,那袁術之叛……”劉備言猶未盡。
關羽聽了,細細想之,內心之處不由升起一股寒意。獻玉璽與袁術,故意讓其瘋狂,然後再縱兵討伐之,且最後……
“不是備多疑,袁術一戰之後,孫伯符坐領江東。葉歡為了他,甚至不惜調揚州刺史劉繇與豫州,使得孫策盡得江東之地。”
“如此觀之,此事就更像有人與幕後操縱了。能行此法,必然是智謀深遠之輩,除了葉歡與賈詡郭嘉,為兄實在想不到還有何人?”
關羽聞言,鳳目睜大,雄軀微微一震道:“兄長,真若如此,那前番笮融率領大軍來攻徐州,莫非也與此事關聯?”
一言出口,關羽對劉備之言不禁又多信了幾分。很多事情,太過巧合了,巧的就似安排好一樣,難道真的是葉歡在翻雲覆雨?
“雲長,此事隻是你我的推測,未必是事實。備心中,是希望驃騎將軍能一以貫之,則以他之能,乃天下之幸,大漢之幸。”
劉備擺擺手,言語之間一片大義凜然,且麵上稍待自責。
“兄長之言不無道理,小弟總算知道,兄長猶豫何在了。”關羽正色道,顯然今夜兄長的心裏話,給了他極大的觸動。
“雲長啊,之前所言隻是一種可能,除了雲長與子義,備根本無有傾訴之人。葉悅之名聲在外,得天下之望,難以言之啊……”
歎了口氣,劉備又將案上陳圭與孔融的書信,遞給了關羽。
後者接過看了起來,陳圭的那封還好,待看到孔融手書,果不其然,麵上泛出些不滿之色:“兄長,孔北海這也有些無禮了。”
“雲長不可多言,無論孔北海如何,亦是一片為國之心,備該當敬之。”劉備搖搖頭,正色言道。
“不過觀陳孔二位府君之信,備這心中是越發擔憂。當年董卓雖然勢大,還可天下共討之,若是換了葉歡,何人可製?”
關羽一雙臥蟬眉緊鎖,深深的思考起來,書房中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董卓?論兵力,論謀略,當真無法與今日的葉歡相比。
“兄長既有此想?莫非不會再出兵相助?”關羽有點艱難的問道。
聞聽此言,劉備的心放下了大半,看樣子,二弟是聽懂了自己的顧慮。兄弟同心之下,再借勢而為,未必沒有扭轉之力。
“雲長,倘若朝廷來了旨意,為兄還是要奉命的,畢竟這些,也隻不過是你我的猜測罷了,也許葉歡心中,並無此想。”
“不過為了大漢社稷,為兄此次,怕還真要做一次小人。便是被後人詬病唾罵,卻也顧不得了。”劉備神情語氣,皆真摯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