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九月,豫州大戰連場之後,高順率軍退迴宛城。
六羊山血戰,雙方皆損失慘重,陷陣飛虎近三營士卒在此捐軀。與之相應的是李典的陳留營近乎打殘,傷亡過半,戰至最後,廖化曲明從後山而退。
邱澤方麵,陷陣飛虎與飛雲聯手,高順徐庶和曹操及麾下謀臣良將鬥智鬥軍。前者針對曹軍虎豹騎,後者一心想要拿下陷陣軍,輸攻墨守,兩難進取。
高順大軍一退,豫州再無可抗曹軍之力,九月十六,大將夏侯惇領軍攻下汝南。
擊退天下聞名的陷陣而得豫州,曹軍當是歡欣鼓舞,可在曹操麵上,卻無半點得色。
李典陳留營,六羊山一戰陣亡過萬,傷者數千。邱澤大戰,青州營、虎豹騎連同呂布的飛獠雄騎在內皆有損傷,傷亡亦不少於萬人,可謂損耗頗重。
曹操在汝南犒賞三軍,發榜安民,很是慷慨激昂的激勵了一番麾下將官。
“幾位先生,豫州一戰,看似我軍擊退高順,實則是對方見機而退。遠隔千裏,實力有別,高敬方不但善戰且知進退之道,此戰,我軍未可言勝。”
迴到書房之後,曹操與一眾謀臣會商,出言時麵色便沉肅下來。他心裏清楚,拿下豫州是在戰前就設定好的,可殲敵一部的戰略目標並未達成,且軍力損失亦重。
“明公之見是也,不過無論如何,我軍也順利拿下豫州全境。曼成文謙二將軍所部與敵血戰,雖有傷亡,亦探清了敵軍實力,豫州一役,當有所得。”荀攸首先出言道。
“公達之語不差,但葉悅之也並非無所得,豫州之地,原本就是他的棄子。”曹操撫須頷首,又道:“如今高順迴軍宛城,司隸穩如泰山,我軍暫時卻難進取。”
“且以葉歡用兵,賈郭之謀,當時不會讓曹某安穩的,隻是不知其下一步在何處?”
“主公,洛陽消息,董仲穎大軍雲集,殺奔漢中,並遣其弟董旻為使前往東都。雖不知其與葉悅之談了什麽,可董叔潁一直未歸,二人之間,定有商議。”程昱正色道。
以曹操對葉歡的了解,那就是個從不吃虧的主。至少表麵上看起來,豫州之戰,定邊軍沒有所獲,那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接下來,他肯定會發動攻勢。
“主公,董仲穎假死,之前我們與西都之議,是否可信?仲德先生言及,董叔潁未迴西都,由此可見說不得就是留下為質,葉悅之會不會與董仲穎合力?”劉曄接道。
荀彧搖搖頭:“子陽,合縱連橫,霸者之道也,董仲穎困守西都,時間一久,終非葉歡之敵。除了漢中,他根本沒有出路,若往涼州,決死一戰,亦並非時機。”
“因此想要與天下群雄抗衡,也隻有漢中這一條路,倘若能夠得知,再下蜀中,他便有了與葉悅之抗衡之力。不過,若行此法,他也必要對葉歡有所妥協。”
“妥協?”劉曄雙眉一皺,再問:“文若兄,這妥協之處又在哪裏?按兄之所言,且不論董卓有無可能實現,卻對葉歡是心腹大患,他當真能坐視其成?”
“子陽,董仲穎選擇此時,時機極為精準。他是看清了有主公與袁本初牽製葉歡,後者並無十足把握同時對應各處,便會收拳蓄力,以用在他處。”程昱接道。
“收拳蓄力?”劉曄想了想眼中一亮:“仲德先生是說,高順迴軍,便是蓄力之舉?”
“對,葉悅之究竟意欲何為,眼下尚難判斷,隻能從蛛絲馬跡加以推測。高順早不退晚不退,偏偏在董旻到達東都之後,可見仲德兄之言,雖不全中,亦不差矣。”荀彧頷首。
“主公,董卓孤注一擲,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能與葉歡相抗。因此我軍與之聯係,並不應變之,他能和葉悅之談的條件,多半就是涼州。”
曹操點點頭,歎道:“沒有西都牽製,韓文約怎會是葉歡對手?看來涼州之地,久後必將落入葉悅之之手。眼下隻能希望這黃河九曲,能給葉歡多些牽製。”
此言一出,一眾謀臣默然頷首,董卓與葉歡有議,涼州就是在劫難逃了。
“主公,眼下劉繇之事,還需速定,到底是殺之或是放之,主公宜早做決斷。”片刻之後程昱又道,出言時雙目中閃過寒光,站在他的角度,是要勸曹操殺劉繇的。
不但要殺,還要以叛逆之名殺之,再宣揚其與葉悅之勾連,前者假公濟私。
曹操聽了沉吟起來,他清楚程昱之想,但眼下,卻有些左右為難。
原因嘛,不在他處,卻在江東小霸王,孫策孫伯符。
葉歡當日調揚州劉繇前來豫州,程序上無懈可擊,能做文章的地方,唯有他與孫策之間的師徒之份。驃騎將軍假公濟私,私相授受,目的則在讓孫策坐領江東。
但如此一來,他就要與小霸王勢成水火了,且等若是曹操,一手造成了如此局麵。豫州之戰,不知出於何意,葉歡並未聯絡孫策,可日後了,兩麵夾擊的話……
“仲德先生,劉繇不能殺,殺之,就是逼著孫伯符與葉悅之聯手了。”荀彧說出了曹操心中所想,殺劉繇一人並不是大事,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文若,葉歡與孫策,有師徒之義,便是不殺,誰能確保二人不聯手?”程昱沉聲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仲德兄,當年董卓火燒東都,孫文台卻在關鍵時刻,棄聯軍而去,原因為何?有玉璽在手,動了定鼎天下之心。孫策眼光更勝乃父一籌,如此重器,當棄則棄。”
“與天下相比,師徒父子固重,也未必如之,但劉繇一殺,就是我軍先出手了。哪怕孫伯符還能看清,賈詡郭嘉陳宮等輩,豈能不從中利用?”荀彧正色道。
“文若,我知道汝言有理,但不殺劉繇,葉悅之一樣有文章可做。南山掌天下文首,他亦不缺為之張目的腐儒,怕是很快,就要再起言論了。”程昱對道。
聽著麾下兩大謀臣對答,曹操心中亦有一絲煩悶。關鍵還在劉繇的態度,高順的退兵,並未影響後者對葉歡的態度,這位大漢宗室似乎很是堅定。
“曹孟德,你也不需多言,吾意已決,要殺便殺,也不必做那小人之舉。”
曹操不知道,之前葉歡究竟與劉繇說了些什麽,隻看對方的眼神,言語難動。
“明公,彧之見,劉繇不可殺,至少眼下不可殺,當要觀晉陽之為,隨機應變。”
“報……主公,西都訊報。”此刻,門外傳來的聲音,令得堂中眾人神情一動。
“什麽事,進來說。”曹操點點頭,來人聽了便步入堂來。
“主公,最新消息,益州牧劉焉劉大人病故,眾人意欲推舉其子劉璋劉季玉代之。兩日之前,葉歡亦離開洛陽,歸返晉陽,沿途戒備森嚴,我們的人跟不上。”
“哦?”曹操雙眉一皺,揮揮手,報訊之人躬身施禮退了出去。
“董仲穎與此時兵臨漢中,又有劉焉之死,難不成,其中還有何關聯?”曹操不禁聯想起來,劉使君一旦亡故,對蜀中形勢必有影響,董卓麾下,更有李文優這個謀臣。
此時天下,若論謀臣之名,首推自是毒士鬼才,而李儒亦可與二人並駕齊驅,其名尤在荀彧程昱之上。當年他為三麵內應,一舉助董卓入主東都,還令人曆曆在目。
“孟德兄,李文優此人,不得了啊,葉某縱橫天下,差點被他給恁死。”雖是笑言,但葉歡對李儒的欣賞,是發自內心的,曹操理解,因為他是同樣的人。
“主公,不管劉使君之死,是否李文優之謀,但為今之勢,卻對董卓有利。既然他最終要與葉歡為敵,那他越強,對我軍也越有利,是否要助其一臂之力?”程昱當即道。
“好,仲德兄此論極高,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該當如此。”荀彧欣然接道。
聞聽二人之言,荀攸眨眨眼睛,不由微微頷首,曹操亦是一般,聽出了用意所在。
“仲德先生的意思,是讓操暗助董卓,盡量延緩劉季玉得益州牧之位?”
程昱點點頭,撫須道:“主公延緩二字乃是真解,葉歡必定會支持劉璋,更會為董仲穎下一步設置障礙,我方雖然阻止不了,卻能以之為由,造些聲勢。”
“好,那此事就交給先生。”曹操一言而決,想了想又道:“各位先生,兩日之前,正是高敬方退兵之日,葉悅之選擇此刻離開洛陽,他當真是要迴晉陽嗎?”
“明公,以攸之見,未必。當年先帝親自討伐北宮望叛亂,以葉歡為虎威將軍,一戰成功,葉悅之威震涼州,他若往之,等若千軍萬馬。”荀攸斟酌著道。
荀彧暗中點頭,方才他也準備出言,卻見對方有意,便不言語了。
“嗯,匈奴烏桓鮮卑八羌,皆以葉悅之為卡禿嚕皮,深伏其勇,公達之見,是也!”曹操撫須道,話音未落,門外又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六羊山血戰,雙方皆損失慘重,陷陣飛虎近三營士卒在此捐軀。與之相應的是李典的陳留營近乎打殘,傷亡過半,戰至最後,廖化曲明從後山而退。
邱澤方麵,陷陣飛虎與飛雲聯手,高順徐庶和曹操及麾下謀臣良將鬥智鬥軍。前者針對曹軍虎豹騎,後者一心想要拿下陷陣軍,輸攻墨守,兩難進取。
高順大軍一退,豫州再無可抗曹軍之力,九月十六,大將夏侯惇領軍攻下汝南。
擊退天下聞名的陷陣而得豫州,曹軍當是歡欣鼓舞,可在曹操麵上,卻無半點得色。
李典陳留營,六羊山一戰陣亡過萬,傷者數千。邱澤大戰,青州營、虎豹騎連同呂布的飛獠雄騎在內皆有損傷,傷亡亦不少於萬人,可謂損耗頗重。
曹操在汝南犒賞三軍,發榜安民,很是慷慨激昂的激勵了一番麾下將官。
“幾位先生,豫州一戰,看似我軍擊退高順,實則是對方見機而退。遠隔千裏,實力有別,高敬方不但善戰且知進退之道,此戰,我軍未可言勝。”
迴到書房之後,曹操與一眾謀臣會商,出言時麵色便沉肅下來。他心裏清楚,拿下豫州是在戰前就設定好的,可殲敵一部的戰略目標並未達成,且軍力損失亦重。
“明公之見是也,不過無論如何,我軍也順利拿下豫州全境。曼成文謙二將軍所部與敵血戰,雖有傷亡,亦探清了敵軍實力,豫州一役,當有所得。”荀攸首先出言道。
“公達之語不差,但葉悅之也並非無所得,豫州之地,原本就是他的棄子。”曹操撫須頷首,又道:“如今高順迴軍宛城,司隸穩如泰山,我軍暫時卻難進取。”
“且以葉歡用兵,賈郭之謀,當時不會讓曹某安穩的,隻是不知其下一步在何處?”
“主公,洛陽消息,董仲穎大軍雲集,殺奔漢中,並遣其弟董旻為使前往東都。雖不知其與葉悅之談了什麽,可董叔潁一直未歸,二人之間,定有商議。”程昱正色道。
以曹操對葉歡的了解,那就是個從不吃虧的主。至少表麵上看起來,豫州之戰,定邊軍沒有所獲,那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接下來,他肯定會發動攻勢。
“主公,董仲穎假死,之前我們與西都之議,是否可信?仲德先生言及,董叔潁未迴西都,由此可見說不得就是留下為質,葉悅之會不會與董仲穎合力?”劉曄接道。
荀彧搖搖頭:“子陽,合縱連橫,霸者之道也,董仲穎困守西都,時間一久,終非葉歡之敵。除了漢中,他根本沒有出路,若往涼州,決死一戰,亦並非時機。”
“因此想要與天下群雄抗衡,也隻有漢中這一條路,倘若能夠得知,再下蜀中,他便有了與葉悅之抗衡之力。不過,若行此法,他也必要對葉歡有所妥協。”
“妥協?”劉曄雙眉一皺,再問:“文若兄,這妥協之處又在哪裏?按兄之所言,且不論董卓有無可能實現,卻對葉歡是心腹大患,他當真能坐視其成?”
“子陽,董仲穎選擇此時,時機極為精準。他是看清了有主公與袁本初牽製葉歡,後者並無十足把握同時對應各處,便會收拳蓄力,以用在他處。”程昱接道。
“收拳蓄力?”劉曄想了想眼中一亮:“仲德先生是說,高順迴軍,便是蓄力之舉?”
“對,葉悅之究竟意欲何為,眼下尚難判斷,隻能從蛛絲馬跡加以推測。高順早不退晚不退,偏偏在董旻到達東都之後,可見仲德兄之言,雖不全中,亦不差矣。”荀彧頷首。
“主公,董卓孤注一擲,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能與葉歡相抗。因此我軍與之聯係,並不應變之,他能和葉悅之談的條件,多半就是涼州。”
曹操點點頭,歎道:“沒有西都牽製,韓文約怎會是葉歡對手?看來涼州之地,久後必將落入葉悅之之手。眼下隻能希望這黃河九曲,能給葉歡多些牽製。”
此言一出,一眾謀臣默然頷首,董卓與葉歡有議,涼州就是在劫難逃了。
“主公,眼下劉繇之事,還需速定,到底是殺之或是放之,主公宜早做決斷。”片刻之後程昱又道,出言時雙目中閃過寒光,站在他的角度,是要勸曹操殺劉繇的。
不但要殺,還要以叛逆之名殺之,再宣揚其與葉悅之勾連,前者假公濟私。
曹操聽了沉吟起來,他清楚程昱之想,但眼下,卻有些左右為難。
原因嘛,不在他處,卻在江東小霸王,孫策孫伯符。
葉歡當日調揚州劉繇前來豫州,程序上無懈可擊,能做文章的地方,唯有他與孫策之間的師徒之份。驃騎將軍假公濟私,私相授受,目的則在讓孫策坐領江東。
但如此一來,他就要與小霸王勢成水火了,且等若是曹操,一手造成了如此局麵。豫州之戰,不知出於何意,葉歡並未聯絡孫策,可日後了,兩麵夾擊的話……
“仲德先生,劉繇不能殺,殺之,就是逼著孫伯符與葉悅之聯手了。”荀彧說出了曹操心中所想,殺劉繇一人並不是大事,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文若,葉歡與孫策,有師徒之義,便是不殺,誰能確保二人不聯手?”程昱沉聲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仲德兄,當年董卓火燒東都,孫文台卻在關鍵時刻,棄聯軍而去,原因為何?有玉璽在手,動了定鼎天下之心。孫策眼光更勝乃父一籌,如此重器,當棄則棄。”
“與天下相比,師徒父子固重,也未必如之,但劉繇一殺,就是我軍先出手了。哪怕孫伯符還能看清,賈詡郭嘉陳宮等輩,豈能不從中利用?”荀彧正色道。
“文若,我知道汝言有理,但不殺劉繇,葉悅之一樣有文章可做。南山掌天下文首,他亦不缺為之張目的腐儒,怕是很快,就要再起言論了。”程昱對道。
聽著麾下兩大謀臣對答,曹操心中亦有一絲煩悶。關鍵還在劉繇的態度,高順的退兵,並未影響後者對葉歡的態度,這位大漢宗室似乎很是堅定。
“曹孟德,你也不需多言,吾意已決,要殺便殺,也不必做那小人之舉。”
曹操不知道,之前葉歡究竟與劉繇說了些什麽,隻看對方的眼神,言語難動。
“明公,彧之見,劉繇不可殺,至少眼下不可殺,當要觀晉陽之為,隨機應變。”
“報……主公,西都訊報。”此刻,門外傳來的聲音,令得堂中眾人神情一動。
“什麽事,進來說。”曹操點點頭,來人聽了便步入堂來。
“主公,最新消息,益州牧劉焉劉大人病故,眾人意欲推舉其子劉璋劉季玉代之。兩日之前,葉歡亦離開洛陽,歸返晉陽,沿途戒備森嚴,我們的人跟不上。”
“哦?”曹操雙眉一皺,揮揮手,報訊之人躬身施禮退了出去。
“董仲穎與此時兵臨漢中,又有劉焉之死,難不成,其中還有何關聯?”曹操不禁聯想起來,劉使君一旦亡故,對蜀中形勢必有影響,董卓麾下,更有李文優這個謀臣。
此時天下,若論謀臣之名,首推自是毒士鬼才,而李儒亦可與二人並駕齊驅,其名尤在荀彧程昱之上。當年他為三麵內應,一舉助董卓入主東都,還令人曆曆在目。
“孟德兄,李文優此人,不得了啊,葉某縱橫天下,差點被他給恁死。”雖是笑言,但葉歡對李儒的欣賞,是發自內心的,曹操理解,因為他是同樣的人。
“主公,不管劉使君之死,是否李文優之謀,但為今之勢,卻對董卓有利。既然他最終要與葉歡為敵,那他越強,對我軍也越有利,是否要助其一臂之力?”程昱當即道。
“好,仲德兄此論極高,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該當如此。”荀彧欣然接道。
聞聽二人之言,荀攸眨眨眼睛,不由微微頷首,曹操亦是一般,聽出了用意所在。
“仲德先生的意思,是讓操暗助董卓,盡量延緩劉季玉得益州牧之位?”
程昱點點頭,撫須道:“主公延緩二字乃是真解,葉歡必定會支持劉璋,更會為董仲穎下一步設置障礙,我方雖然阻止不了,卻能以之為由,造些聲勢。”
“好,那此事就交給先生。”曹操一言而決,想了想又道:“各位先生,兩日之前,正是高敬方退兵之日,葉悅之選擇此刻離開洛陽,他當真是要迴晉陽嗎?”
“明公,以攸之見,未必。當年先帝親自討伐北宮望叛亂,以葉歡為虎威將軍,一戰成功,葉悅之威震涼州,他若往之,等若千軍萬馬。”荀攸斟酌著道。
荀彧暗中點頭,方才他也準備出言,卻見對方有意,便不言語了。
“嗯,匈奴烏桓鮮卑八羌,皆以葉悅之為卡禿嚕皮,深伏其勇,公達之見,是也!”曹操撫須道,話音未落,門外又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