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與秦思的這番對話,葉歡並不知情,倘若知道,他會如何?
以現在兩世為人的心理狀態,大公子當不會糾結,人生嘛,總有遺憾,做好當下。
至於玉佩哥提起的好事,這家夥神神叨叨不是一兩天了,不必多想。
原本時空之中,曹操是患有頭風的,這一世怕是要比之前更加勞心勞力,那麽……
“孟德兄,你多想想,不行來晉陽看看病,本公子一定招待周到。”便是沉浸於戰局之中,葉歡亦不乏惡趣味的想法,算算絕羌神劍王越,也該迴到濮陽了。
北邙山一戰,無論實力和先機,優勢都在他手裏,但為何不趁機幹掉王神劍?當真是對方身手太高,事後王越都覺得有些僥幸,倘若葉歡開始就和二女聯手,即使……
自己有奇門偃甲之術,恐怕也很難說,也許對方今年養尊處優,不會輕易生死搏殺。
是這樣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兗州,曹軍大寨,帥帳中曹操坐與案前,看著一封信件,麵色嗎,說不太出來。
“孟德兄鈞鑒:齊由之事,實在有傷天和,亦對我兄名聲有損,這特麽都啥事啊?傳出去說你是我的朋友,不被天下人恥笑?小弟是萬萬不能看著兄長有辱清名的。”
“是故在北邙山出手,請他來司隸喝茶,你別說,我兄的眼光夠準,齊由還真是個人才。你看我也幫了你,就將此人讓與弟如何?兄長一句話,妙才當立刻南歸。”
“你我打歸打,鬧歸鬧,朋友之情還在,要不然,小弟肯定將王神劍一並留下。孟德兄你想好了,歡難得開次口,以後你要是有恙來晉陽,我不收你錢……”
看到這樣一封親筆信,曹操是哭笑不得,信上雖然沒有落款,但多年相交,如此的語氣不是葉歡還有誰?他不具名是怕留下把柄,這是明著耍賴啊。
“我有恙去晉陽,你不收我錢?鬼才信,真要去了,能迴來才怪。還用妙才威脅我?葉悅之你這幾年是越活越迴去了,都是小人行徑。”放下信件,曹操也是一陣腹誹。
但他也不得不認真考慮葉歡之言,也許他不會對夏侯淵如何,但軟禁個十年八年,葉悅之絕對幹得出來。齊由雖重,與夏侯淵這般大將相比,分量還是輕的。
“報……將軍,程昱軍師到。”正在思索之時,帳外士卒的聲音傳來。
請程昱進帳,曹操毫不遲疑的將信件遞了過去。齊由此人,在曹軍乃是機密,除了他和程昱,知道的人並不多,畢竟正如葉歡所言,那些事是極不光彩的。
程昱接過看了,片刻之後竟是搖頭微笑:“明公,這位晉陽葉家的大公子,便是做了驃騎大將軍,權掌天下,言語之中,卻還始終不脫紈絝之氣啊……”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狗行千裏改不了吃翔,葉悅之的紈絝,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曹操不忿的道,說完才醒覺過來,程昱正用一種驚訝的目光看向自己。
曹操不禁搖頭苦笑,擺擺手道:“先生莫怪,自從當年結識葉悅之,操與之打了太多的交道,操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晉陽葉家,世代書香,怎麽出了這麽個玩意兒?”
程昱一笑,複正色道:“葉歡這是以紈絝之名,行率性之事,讓人不覺有異。晉陽葉家大公子的心機可深的很,信中言及,放過王越,未必不是事實。”
曹操聞言猛然抬頭,看著程昱雙目,隨即拈須頷首:“仲德之言是也,原來在此處。”
“齊由之事,並不為重,妙才在晉陽,葉歡是算準了明公不會在此事上與之糾纏。昱說過,葉歡常借紈絝之氣行事,他會明著耍賴,卻不會無信。”
“得了明公手書,齊由便再無顧忌,不知此人在葉悅之麾下,如何用之?但此僅為明處,葉歡此舉,等若告訴明公,他就在司隸,隨時可至豫州,這才是暗處。”
程昱說著,在懷中取出錦囊,又道:“我軍暗箭,費盡心力,方才打探到敵軍飛燕騎所在,目下還需判斷,難道葉悅之當真有東擊袁紹之心?當真的話,冀州可否抗之。”
“仲德,操若猜的不錯,葉悅之不會!”曹操出言,卻是信心十足。
“哦?”程昱微一拈須,看向曹操:“明公何以如此斷定?張翼德世之良將,飛燕騎不在鐵騎營之下,此間又是駐軍之所,隻要葉歡一聲令下,兩日可至……”
曹操點點頭,又道:“仲德,還是那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操方才隻是戲言耳,葉悅之骨子裏是和葉公一脈相承的,儒之大者,以天下蒼生為念。”
“以天下蒼生為念?”程昱輕聲重複,不禁點頭,眼光若有所問。
“操與歡,識與光和年間,由來一十六年矣。”曹操正色道來,語氣不無感慨。
“葉悅之名門之後,文武雙全,當年操曾以為,婦人之仁是他唯一的弱點。但眼下看來,操錯了,那不僅不是他的弱點,反而是最強一點,令之得盡民心。”
“古人常言,言行合一,一以貫之。看葉歡,就要見其行,從當年討伐蛾賊開始,他始終如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軻之言,確是他奉行之道。”
“是以連番作戰之後,再舉大軍東征,必定會使得民生艱苦,刀兵之處,何其無情?隻此一點,操便可以斷定,葉悅之所為一切,皆乃因情造勢之法!”
聽著主公侃侃而言,想起方才信件之中的語氣,程昱忽然心生所感。也許曹操和葉歡才是知己,隻不過身逢亂世,他們之間,又多了個勁敵的身份。
“明公,倘若此時明公是葉悅之,會不會舉兵東征?”想了想,程昱問道。
“一定會!”曹操的迴答毫不猶豫:“哪怕要冒些風險,卻也不能失卻戰機。”
“明公之言是也,換了昱怕也會如此,但葉悅之……就算他心有執念,可賈文和郭奉孝陳公台等人,又怎會不見?說葉歡不懂兵法,怕是個笑話吧。”
“仲德先生,有此想不足為奇。不過葉歡看似紈絝之氣不去,其實心中極為自傲,他就是要求兩全其美,且相信憑他百戰不怠之能,一定可以做到,所以他不會!”
曹操的語氣越說越是堅定,程昱聽得也是連連頷首,觀葉歡過往,豈不如此?
“那是他的執念,卻也是曹某的機會,定鼎天下,終究要靠兵甲之利,戰機之準。”曹操說著,神情一派肅然,內心深處,這是他與葉歡理念上的交鋒。
以現在兩世為人的心理狀態,大公子當不會糾結,人生嘛,總有遺憾,做好當下。
至於玉佩哥提起的好事,這家夥神神叨叨不是一兩天了,不必多想。
原本時空之中,曹操是患有頭風的,這一世怕是要比之前更加勞心勞力,那麽……
“孟德兄,你多想想,不行來晉陽看看病,本公子一定招待周到。”便是沉浸於戰局之中,葉歡亦不乏惡趣味的想法,算算絕羌神劍王越,也該迴到濮陽了。
北邙山一戰,無論實力和先機,優勢都在他手裏,但為何不趁機幹掉王神劍?當真是對方身手太高,事後王越都覺得有些僥幸,倘若葉歡開始就和二女聯手,即使……
自己有奇門偃甲之術,恐怕也很難說,也許對方今年養尊處優,不會輕易生死搏殺。
是這樣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兗州,曹軍大寨,帥帳中曹操坐與案前,看著一封信件,麵色嗎,說不太出來。
“孟德兄鈞鑒:齊由之事,實在有傷天和,亦對我兄名聲有損,這特麽都啥事啊?傳出去說你是我的朋友,不被天下人恥笑?小弟是萬萬不能看著兄長有辱清名的。”
“是故在北邙山出手,請他來司隸喝茶,你別說,我兄的眼光夠準,齊由還真是個人才。你看我也幫了你,就將此人讓與弟如何?兄長一句話,妙才當立刻南歸。”
“你我打歸打,鬧歸鬧,朋友之情還在,要不然,小弟肯定將王神劍一並留下。孟德兄你想好了,歡難得開次口,以後你要是有恙來晉陽,我不收你錢……”
看到這樣一封親筆信,曹操是哭笑不得,信上雖然沒有落款,但多年相交,如此的語氣不是葉歡還有誰?他不具名是怕留下把柄,這是明著耍賴啊。
“我有恙去晉陽,你不收我錢?鬼才信,真要去了,能迴來才怪。還用妙才威脅我?葉悅之你這幾年是越活越迴去了,都是小人行徑。”放下信件,曹操也是一陣腹誹。
但他也不得不認真考慮葉歡之言,也許他不會對夏侯淵如何,但軟禁個十年八年,葉悅之絕對幹得出來。齊由雖重,與夏侯淵這般大將相比,分量還是輕的。
“報……將軍,程昱軍師到。”正在思索之時,帳外士卒的聲音傳來。
請程昱進帳,曹操毫不遲疑的將信件遞了過去。齊由此人,在曹軍乃是機密,除了他和程昱,知道的人並不多,畢竟正如葉歡所言,那些事是極不光彩的。
程昱接過看了,片刻之後竟是搖頭微笑:“明公,這位晉陽葉家的大公子,便是做了驃騎大將軍,權掌天下,言語之中,卻還始終不脫紈絝之氣啊……”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狗行千裏改不了吃翔,葉悅之的紈絝,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曹操不忿的道,說完才醒覺過來,程昱正用一種驚訝的目光看向自己。
曹操不禁搖頭苦笑,擺擺手道:“先生莫怪,自從當年結識葉悅之,操與之打了太多的交道,操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晉陽葉家,世代書香,怎麽出了這麽個玩意兒?”
程昱一笑,複正色道:“葉歡這是以紈絝之名,行率性之事,讓人不覺有異。晉陽葉家大公子的心機可深的很,信中言及,放過王越,未必不是事實。”
曹操聞言猛然抬頭,看著程昱雙目,隨即拈須頷首:“仲德之言是也,原來在此處。”
“齊由之事,並不為重,妙才在晉陽,葉歡是算準了明公不會在此事上與之糾纏。昱說過,葉歡常借紈絝之氣行事,他會明著耍賴,卻不會無信。”
“得了明公手書,齊由便再無顧忌,不知此人在葉悅之麾下,如何用之?但此僅為明處,葉歡此舉,等若告訴明公,他就在司隸,隨時可至豫州,這才是暗處。”
程昱說著,在懷中取出錦囊,又道:“我軍暗箭,費盡心力,方才打探到敵軍飛燕騎所在,目下還需判斷,難道葉悅之當真有東擊袁紹之心?當真的話,冀州可否抗之。”
“仲德,操若猜的不錯,葉悅之不會!”曹操出言,卻是信心十足。
“哦?”程昱微一拈須,看向曹操:“明公何以如此斷定?張翼德世之良將,飛燕騎不在鐵騎營之下,此間又是駐軍之所,隻要葉歡一聲令下,兩日可至……”
曹操點點頭,又道:“仲德,還是那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操方才隻是戲言耳,葉悅之骨子裏是和葉公一脈相承的,儒之大者,以天下蒼生為念。”
“以天下蒼生為念?”程昱輕聲重複,不禁點頭,眼光若有所問。
“操與歡,識與光和年間,由來一十六年矣。”曹操正色道來,語氣不無感慨。
“葉悅之名門之後,文武雙全,當年操曾以為,婦人之仁是他唯一的弱點。但眼下看來,操錯了,那不僅不是他的弱點,反而是最強一點,令之得盡民心。”
“古人常言,言行合一,一以貫之。看葉歡,就要見其行,從當年討伐蛾賊開始,他始終如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軻之言,確是他奉行之道。”
“是以連番作戰之後,再舉大軍東征,必定會使得民生艱苦,刀兵之處,何其無情?隻此一點,操便可以斷定,葉悅之所為一切,皆乃因情造勢之法!”
聽著主公侃侃而言,想起方才信件之中的語氣,程昱忽然心生所感。也許曹操和葉歡才是知己,隻不過身逢亂世,他們之間,又多了個勁敵的身份。
“明公,倘若此時明公是葉悅之,會不會舉兵東征?”想了想,程昱問道。
“一定會!”曹操的迴答毫不猶豫:“哪怕要冒些風險,卻也不能失卻戰機。”
“明公之言是也,換了昱怕也會如此,但葉悅之……就算他心有執念,可賈文和郭奉孝陳公台等人,又怎會不見?說葉歡不懂兵法,怕是個笑話吧。”
“仲德先生,有此想不足為奇。不過葉歡看似紈絝之氣不去,其實心中極為自傲,他就是要求兩全其美,且相信憑他百戰不怠之能,一定可以做到,所以他不會!”
曹操的語氣越說越是堅定,程昱聽得也是連連頷首,觀葉歡過往,豈不如此?
“那是他的執念,卻也是曹某的機會,定鼎天下,終究要靠兵甲之利,戰機之準。”曹操說著,神情一派肅然,內心深處,這是他與葉歡理念上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