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眾人這麽一看,龐統心中稍稍有些忐忑了,畢竟他此時不過十七。眼前的麯義、黃忠,各軍主將,皆是名揚天下,資曆深厚的沙場宿將。
演義之中,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稱“如魚得水”,甚至不惜以佩劍印信授之,讓他號令三軍。如此博望白河幾戰下來,才樹立了軍師的威望。
關羽張飛之前是不服諸葛亮的,絕非嫉賢妒能,而是很正常的表現。此時二人已是天下有數的熊虎之將,又怎能甘心聽命與一個初出茅廬的白麵書生?
真正的史實中的確如此,諸葛亮在投效劉備之後,除了出使東吳,他最大的職責是稅務官。掌荊州南四郡錢糧,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才一步步贏得劉備的信任。
其後劉皇叔進軍蜀中,帶的軍師是誰?正是鳳雛龐統。
關羽張飛都不在身邊,戰將是黃忠魏延陳到等人。從此稍加分析,劉備很可能是在謀求蜀中之地時,力保荊襄不失,哪怕有了意外,至少根基還在。
其時黃忠魏延的將才,是遠不能與關羽張飛相提並論的。但劉備依舊可以一路打到雒城,直到遇見蜀中良將張任,恐怕誰也不能否認軍師龐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若不是龐統親冒矢石,率軍攻擊城池,誤中流矢而亡,結果很難說。
而即使是拿下蜀中之後,定鼎三分的漢中一戰,劉備身邊的軍師是誰?法正法孝直!
是以後世才有不少人推測,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或許不及龐統與法正。
在葉歡眼中,那隻是人才的不同罷了,法正稱為“謀主”,諸葛亮呢?“肱骨”!
隆中對是貨真價實的,劉備飛龍在天,亦足證諸葛的戰略眼光。
諸葛亮有點像賈詡,都是那種高瞻遠矚,目光深遠的大才。可能前者各方麵均衡,治理國家尤其突出,而後者,則是長與謀略,觀天下之動,坐看風雲。
“掌司隸東都,重漢室社稷,借天子之威,先掃西涼,後定冀州。天下能與主公抗者,唯袁曹等寥寥數人耳,並幽相連,屯兵利甲,雙管其下,其勢自顯……”
早在當年葉歡最後一次入洛陽,擔任上軍校尉之時,賈詡就為他謀劃了今後的整體戰略。和隆中對一樣,葉歡將之當做自己的方向指引,一步步加以實現。
至於後來他因宿世糾纏大病一場,令得賈詡在滎陽設伏,殲滅董卓西涼鐵騎的妙計難成,致使漢末重新陷入紛亂之中。董卓進京,火燒洛陽,時也命也。
但要將之歸結與賈詡的謀劃不周,就太過苛責了,意外之事,絲毫不損毒士之謀。
迴到白馬營帥帳,見龐統稍有局促之狀,黃忠想想,捏了顆核桃遞了過去。
“仲甫,漢升,龐士元為白馬參謀,可要保護好了。日後你們終會相信歡今日之言,少年天才,總是令人無法抗拒。”出兵之前,葉歡的言語,黃忠此刻體會深刻。
伸手接過,龐統點點頭,放入口中咀嚼數下,方才指點江山的信心又迴來了。
當年葉歡厚待郭嘉,陳宮,將賈軍師的地位不住拔高,為得就是將領對謀臣有著充分的尊重。因此眼前的少年雖然聲名不顯,但冷烈淳於落等人對他,皆有不少的期待。
這一迴再度出言,很快就令眾將耳目一新。很顯然,龐統接受了方才麯義給出的很多提議,且著重在戰略部分,如此一來,環環相扣的思路就更讓人感歎了。
“麯將軍,各位將軍,前番郭軍師有言,黑山與此會相助冀州。我軍白馬則會稍作迴收,如今則要隨情而變,現在常山弄出動靜,待其出兵之後,全線開始有序而動。”
“且要繼續營造將軍親自在軍中為帥之聲勢,讓袁本初難以分辨虛實之處……”
一席話說完,雖然沒有掌聲,但眾將看向龐統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士元方才所言,與我軍下一步部署相合,還請各位將軍重之。所聞之事,牢記心間,現有不解,當即可問,若是過了今日再有不知者,當軍法從事。”
麯義適時的接過了話頭,對龐統方才的部署,他是滿意的。有此人相助,他在冀州拿下戰功的機會大增,一旦有所斬獲,當可與典韋張遼高順等將位相並也。
“諾!”眾將沉聲應諾之後,便是一連串的問題,麯義一一解答。戰前之會,向來不是虛言,下屬提出問題的同時,就是對主帥所謀的一種細化。
“冷烈將軍。”待到對戰局清晰之後,麯義拿起了一根令箭。
“末將在!”冷將軍沉聲應諾,他比葉歡大了一輪,此刻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三軍的營地與常山相鄰,義將先登騎軍營一半交給冷將軍指揮。三軍要做的,便是全力配合洪將軍接下的一切舉動,軍師在此並無明示,將軍還要隨機應變!”
“諾,末將領命。”冷烈上前躬身接過令箭,方道:“將軍,我三軍與三曲邊軍之時,便是同袍,且有當地郡國相助,先登為我軍主力,這騎兵營……”
“冷將軍勿慮,義自有分說,隻要三軍做好策應,這頭一仗,我軍勢在必得。”麯義擺擺手,正色言道,拋開地形的因素,他亦看重兩軍之間的了解。
“諾!”冷烈聽了,不再多言,退到一旁。
“二軍淳於將軍,說來也巧,二軍對麵乃是袁紹麾下大將淳於瓊,將軍穩正相對即可,必要之時,示敵以弱,君可自覺。”麯義再度拿起令箭。
“諾,末將領命!”淳於落躬身接令,腰杆挺得筆直,眼中一派決然。
“黃忠將軍。”
“末將在。”黃忠奮然應道。
“將軍可留五千騎在此,另外設一部前往枸櫞,打出主公旗號,會有民夫相助。切記,留在此處的白馬騎,要對敵軍斥候,不著痕跡的放上一馬,由黃將軍安排。”
“諾,末將領命。”
“士元,義為前線主將,先暫令你為參軍之責,亦將飛書報與將軍、軍師。”說到最後,麯義的目光落在龐統身上,一軍主帥,戰時的任免權是提高級別的。
演義之中,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稱“如魚得水”,甚至不惜以佩劍印信授之,讓他號令三軍。如此博望白河幾戰下來,才樹立了軍師的威望。
關羽張飛之前是不服諸葛亮的,絕非嫉賢妒能,而是很正常的表現。此時二人已是天下有數的熊虎之將,又怎能甘心聽命與一個初出茅廬的白麵書生?
真正的史實中的確如此,諸葛亮在投效劉備之後,除了出使東吳,他最大的職責是稅務官。掌荊州南四郡錢糧,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才一步步贏得劉備的信任。
其後劉皇叔進軍蜀中,帶的軍師是誰?正是鳳雛龐統。
關羽張飛都不在身邊,戰將是黃忠魏延陳到等人。從此稍加分析,劉備很可能是在謀求蜀中之地時,力保荊襄不失,哪怕有了意外,至少根基還在。
其時黃忠魏延的將才,是遠不能與關羽張飛相提並論的。但劉備依舊可以一路打到雒城,直到遇見蜀中良將張任,恐怕誰也不能否認軍師龐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若不是龐統親冒矢石,率軍攻擊城池,誤中流矢而亡,結果很難說。
而即使是拿下蜀中之後,定鼎三分的漢中一戰,劉備身邊的軍師是誰?法正法孝直!
是以後世才有不少人推測,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或許不及龐統與法正。
在葉歡眼中,那隻是人才的不同罷了,法正稱為“謀主”,諸葛亮呢?“肱骨”!
隆中對是貨真價實的,劉備飛龍在天,亦足證諸葛的戰略眼光。
諸葛亮有點像賈詡,都是那種高瞻遠矚,目光深遠的大才。可能前者各方麵均衡,治理國家尤其突出,而後者,則是長與謀略,觀天下之動,坐看風雲。
“掌司隸東都,重漢室社稷,借天子之威,先掃西涼,後定冀州。天下能與主公抗者,唯袁曹等寥寥數人耳,並幽相連,屯兵利甲,雙管其下,其勢自顯……”
早在當年葉歡最後一次入洛陽,擔任上軍校尉之時,賈詡就為他謀劃了今後的整體戰略。和隆中對一樣,葉歡將之當做自己的方向指引,一步步加以實現。
至於後來他因宿世糾纏大病一場,令得賈詡在滎陽設伏,殲滅董卓西涼鐵騎的妙計難成,致使漢末重新陷入紛亂之中。董卓進京,火燒洛陽,時也命也。
但要將之歸結與賈詡的謀劃不周,就太過苛責了,意外之事,絲毫不損毒士之謀。
迴到白馬營帥帳,見龐統稍有局促之狀,黃忠想想,捏了顆核桃遞了過去。
“仲甫,漢升,龐士元為白馬參謀,可要保護好了。日後你們終會相信歡今日之言,少年天才,總是令人無法抗拒。”出兵之前,葉歡的言語,黃忠此刻體會深刻。
伸手接過,龐統點點頭,放入口中咀嚼數下,方才指點江山的信心又迴來了。
當年葉歡厚待郭嘉,陳宮,將賈軍師的地位不住拔高,為得就是將領對謀臣有著充分的尊重。因此眼前的少年雖然聲名不顯,但冷烈淳於落等人對他,皆有不少的期待。
這一迴再度出言,很快就令眾將耳目一新。很顯然,龐統接受了方才麯義給出的很多提議,且著重在戰略部分,如此一來,環環相扣的思路就更讓人感歎了。
“麯將軍,各位將軍,前番郭軍師有言,黑山與此會相助冀州。我軍白馬則會稍作迴收,如今則要隨情而變,現在常山弄出動靜,待其出兵之後,全線開始有序而動。”
“且要繼續營造將軍親自在軍中為帥之聲勢,讓袁本初難以分辨虛實之處……”
一席話說完,雖然沒有掌聲,但眾將看向龐統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士元方才所言,與我軍下一步部署相合,還請各位將軍重之。所聞之事,牢記心間,現有不解,當即可問,若是過了今日再有不知者,當軍法從事。”
麯義適時的接過了話頭,對龐統方才的部署,他是滿意的。有此人相助,他在冀州拿下戰功的機會大增,一旦有所斬獲,當可與典韋張遼高順等將位相並也。
“諾!”眾將沉聲應諾之後,便是一連串的問題,麯義一一解答。戰前之會,向來不是虛言,下屬提出問題的同時,就是對主帥所謀的一種細化。
“冷烈將軍。”待到對戰局清晰之後,麯義拿起了一根令箭。
“末將在!”冷將軍沉聲應諾,他比葉歡大了一輪,此刻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三軍的營地與常山相鄰,義將先登騎軍營一半交給冷將軍指揮。三軍要做的,便是全力配合洪將軍接下的一切舉動,軍師在此並無明示,將軍還要隨機應變!”
“諾,末將領命。”冷烈上前躬身接過令箭,方道:“將軍,我三軍與三曲邊軍之時,便是同袍,且有當地郡國相助,先登為我軍主力,這騎兵營……”
“冷將軍勿慮,義自有分說,隻要三軍做好策應,這頭一仗,我軍勢在必得。”麯義擺擺手,正色言道,拋開地形的因素,他亦看重兩軍之間的了解。
“諾!”冷烈聽了,不再多言,退到一旁。
“二軍淳於將軍,說來也巧,二軍對麵乃是袁紹麾下大將淳於瓊,將軍穩正相對即可,必要之時,示敵以弱,君可自覺。”麯義再度拿起令箭。
“諾,末將領命!”淳於落躬身接令,腰杆挺得筆直,眼中一派決然。
“黃忠將軍。”
“末將在。”黃忠奮然應道。
“將軍可留五千騎在此,另外設一部前往枸櫞,打出主公旗號,會有民夫相助。切記,留在此處的白馬騎,要對敵軍斥候,不著痕跡的放上一馬,由黃將軍安排。”
“諾,末將領命。”
“士元,義為前線主將,先暫令你為參軍之責,亦將飛書報與將軍、軍師。”說到最後,麯義的目光落在龐統身上,一軍主帥,戰時的任免權是提高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