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五更,安靜了一夜的晉陽城醒了過來。
人們穿上厚厚的冬裝,開始一日的勞作。
店鋪開門,燒柴的燒柴,加水的加水,白氣蒸蒸中,香味兒彌漫開來。
“鍋餅,新鮮的鍋餅,鹹肉餡料,好吃個頂……”
“餛飩、餛飩,剛出鍋的,可熱乎。”
“上好的豬肉,羊腿,瞧一瞧看一看……”
隨著香味,還有陣此起彼伏的叫賣之聲,語音嘹亮,韻味十足。
“王嫂子,買肉去啊?”兩個挎著竹籃的民婦走到了一處。
“是啊,我家小三子下來了,下月初八成親,得好好準備啊。”頭裹藍巾的女子,說話間滿臉笑容,透著十足的開心。
“哦,恭喜恭喜,說的是哪家姑娘啊?”
“城西張家,從上黨遷過來的,是老夫人的族人呢。”
“王家娘子,小三子福氣不錯啊,咱們老夫人,是最憐貧惜弱的。”路過的老者聽了,頷首笑道,說話之時,還不忘逗弄右手籠中的小鳥。
“易叔,承您貴言,到日子可要早點來啊,哎呀,這鳥兒真機靈。”
“哈哈哈哈,我家武兒給我帶來的,西域的呢。”老者撫須大笑。
每日早間,市井中都會重複同樣的畫麵,十幾年如一日,百姓麵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當……”長街的角樓上,鑼聲悠揚,辰時到了。
人們不禁有一刻的停頓,眼光看向街頭一側,一般每天的這個時候……
那輛所有晉陽人都熟悉的馬車就會出現,行人自覺的讓向兩邊,招唿之聲不斷響起。
“大公子,公幹呢?早啊!”
“大公子早……”
簡簡單單的一乘馬車,車上青年儒衫洗的有點泛白,腳上穿的是市麵上最簡單的布鞋。顧盼之間,神情溫和親切,不住與街邊之人點頭置疑,嘴角邊永遠掛著笑容。
當馬車行到街道第一百零六塊青磚處,牛二會準時送上肉餅,有時候是他的兒子牛羽。
一百三十八塊青磚,李家的羊肉湯也會準時奉上。
看著大管家葉丁給出一把的銅錢,小販們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但羨慕沒用,那都是看著大公子長大的老街坊,他對他們是一直照顧有加的。
“大公子大公子……”剛才還悠哉行走的老者,忽然健步如飛,到了馬車之前三丈停下,高聲道:“大公子,我家十八設席,公子能否給點薄麵,來喝杯茶。”
“本公子有空就去,沒空讓葉丁幫我喝。”葉歡笑道。
“哎~多謝公子,多謝公子。”老者笑著不住作揖。
當葉歡的馬車經過,所有人都會保持三丈的距離,與十幾年前不同,他們都是自願的。那個張揚跋扈,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囂張身影,已經變成了眼前溫潤如玉的青年。
雖然年過三十,顏值卻是絲毫不減,更添成熟氣質。百姓們習慣了用大公子稱唿葉歡,葉家主,葉大人,葉將軍,其餘種種都比不上這樣來的親切。
邊保、李雲、十二隊的士卒永遠是集中精神警惕四周的,早成了刻在骨子裏的習慣。三丈的距離也是他們據理力爭的結果,兩邊屋簷上,也一律不許有人。
將軍喜歡,每日前往將軍府,他都要走這裏過,和鄉親們打打招唿,嘮嘮閑嗑。
看著繁盛的街景,最普通的生活畫麵,卻能給葉歡帶來心境上的滿足與平和。穿越漢末,雄心壯誌,為的又豈不是眼前的一幕?那份舒適,實在非言語可以形容。
葉丁緊緊跟在車邊,亦步亦趨,他離主家,比楚南還要更近。
除了主家,百姓們看向他的眼光,也多帶著敬畏。晉陽葉府大管家,這個名頭的響亮之處,絕不在晉陽府尹滿寵之下,論家中之富,亦遠非一般世家可比。
到了府門,馬車停下,葉歡起身,葉丁手中的小凳接住了主家下車的右腳。不多一分,不少一毫,恰到好處,隨即木凳交給身後小廝,腳步跟上,距離不變。
護門,掀簾,更衣,淨手。倘若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葉丁的所有節奏都是與葉歡合拍,是主家最為喜歡的角度。這一點,是十二隊所有親兵最佩服的,大寫的服。
精致的茶碗,用石棉完美的包裹,茶香四溢,溫度適中。你不需要去看將軍什麽時候喝茶,隻要看葉丁的動作,他總能把時機掌握的絲絲入扣。
入府的第一步,是去側房,那裏有各地送來的文書。書吏們在此將之按大小、緊要程度分類,然後送給專門的負責之人,葉歡到時,他們已經在工作了。
除了驃騎將軍之外,葉歡是兩大輔政重臣之一,幾乎所有的文書都要上報到這裏。兩排長長的案幾上,擺滿了四處上報的文書,書吏有條不紊的翻閱、歸類。
“將軍。”樣貌清奇的中年人迎上,微一抱拳道:“今日所務,皆有所歸,無有需將軍勞心之處。倘若日間再有,老夫觀後,再給將軍送來。”
語氣吧,說客氣,有一點,但更多還是公事公辦。至少在葉丁眼中,那是對主家不敬的,換了是他的下屬,早就推出去打上幾板子了。
“好,邴征事辛苦了,葉某隻是一觀。”葉歡笑笑,頗為尊重。
“將軍,閣中文書眾多,往來紛雜,將軍……”後者點點頭,淡淡的道。
邊保不禁翻了個白眼,邴征事你啥意思?趕我們將軍走,明顯是逐客嘛?可惜他又不能說,這家夥是個什麽著名的隱士,將軍對他很是高看的。
“知道了,葉某告辭,征事辛苦。”果不其然,葉歡說著便轉身而去。
“哼!”小虎牙花奇走在最後,給了中年人一個大大的白眼,對方卻視若不見。
中年文士名為邴原,字根矩,乃漢末著名的隱士,與管寧,華歆並稱為一龍。華歆為龍頭,管寧為龍尾,邴原恰是龍身,名氣極大。
隱士嘛,不為功名利祿所動,漢末天下大亂,內臣外戚爭鬥。邴原便與管寧一道避禍遼東,後葉歡擊潰公孫瓚,收伏公孫度,費了不少氣力,才請得此人出仕。
人們穿上厚厚的冬裝,開始一日的勞作。
店鋪開門,燒柴的燒柴,加水的加水,白氣蒸蒸中,香味兒彌漫開來。
“鍋餅,新鮮的鍋餅,鹹肉餡料,好吃個頂……”
“餛飩、餛飩,剛出鍋的,可熱乎。”
“上好的豬肉,羊腿,瞧一瞧看一看……”
隨著香味,還有陣此起彼伏的叫賣之聲,語音嘹亮,韻味十足。
“王嫂子,買肉去啊?”兩個挎著竹籃的民婦走到了一處。
“是啊,我家小三子下來了,下月初八成親,得好好準備啊。”頭裹藍巾的女子,說話間滿臉笑容,透著十足的開心。
“哦,恭喜恭喜,說的是哪家姑娘啊?”
“城西張家,從上黨遷過來的,是老夫人的族人呢。”
“王家娘子,小三子福氣不錯啊,咱們老夫人,是最憐貧惜弱的。”路過的老者聽了,頷首笑道,說話之時,還不忘逗弄右手籠中的小鳥。
“易叔,承您貴言,到日子可要早點來啊,哎呀,這鳥兒真機靈。”
“哈哈哈哈,我家武兒給我帶來的,西域的呢。”老者撫須大笑。
每日早間,市井中都會重複同樣的畫麵,十幾年如一日,百姓麵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當……”長街的角樓上,鑼聲悠揚,辰時到了。
人們不禁有一刻的停頓,眼光看向街頭一側,一般每天的這個時候……
那輛所有晉陽人都熟悉的馬車就會出現,行人自覺的讓向兩邊,招唿之聲不斷響起。
“大公子,公幹呢?早啊!”
“大公子早……”
簡簡單單的一乘馬車,車上青年儒衫洗的有點泛白,腳上穿的是市麵上最簡單的布鞋。顧盼之間,神情溫和親切,不住與街邊之人點頭置疑,嘴角邊永遠掛著笑容。
當馬車行到街道第一百零六塊青磚處,牛二會準時送上肉餅,有時候是他的兒子牛羽。
一百三十八塊青磚,李家的羊肉湯也會準時奉上。
看著大管家葉丁給出一把的銅錢,小販們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但羨慕沒用,那都是看著大公子長大的老街坊,他對他們是一直照顧有加的。
“大公子大公子……”剛才還悠哉行走的老者,忽然健步如飛,到了馬車之前三丈停下,高聲道:“大公子,我家十八設席,公子能否給點薄麵,來喝杯茶。”
“本公子有空就去,沒空讓葉丁幫我喝。”葉歡笑道。
“哎~多謝公子,多謝公子。”老者笑著不住作揖。
當葉歡的馬車經過,所有人都會保持三丈的距離,與十幾年前不同,他們都是自願的。那個張揚跋扈,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囂張身影,已經變成了眼前溫潤如玉的青年。
雖然年過三十,顏值卻是絲毫不減,更添成熟氣質。百姓們習慣了用大公子稱唿葉歡,葉家主,葉大人,葉將軍,其餘種種都比不上這樣來的親切。
邊保、李雲、十二隊的士卒永遠是集中精神警惕四周的,早成了刻在骨子裏的習慣。三丈的距離也是他們據理力爭的結果,兩邊屋簷上,也一律不許有人。
將軍喜歡,每日前往將軍府,他都要走這裏過,和鄉親們打打招唿,嘮嘮閑嗑。
看著繁盛的街景,最普通的生活畫麵,卻能給葉歡帶來心境上的滿足與平和。穿越漢末,雄心壯誌,為的又豈不是眼前的一幕?那份舒適,實在非言語可以形容。
葉丁緊緊跟在車邊,亦步亦趨,他離主家,比楚南還要更近。
除了主家,百姓們看向他的眼光,也多帶著敬畏。晉陽葉府大管家,這個名頭的響亮之處,絕不在晉陽府尹滿寵之下,論家中之富,亦遠非一般世家可比。
到了府門,馬車停下,葉歡起身,葉丁手中的小凳接住了主家下車的右腳。不多一分,不少一毫,恰到好處,隨即木凳交給身後小廝,腳步跟上,距離不變。
護門,掀簾,更衣,淨手。倘若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葉丁的所有節奏都是與葉歡合拍,是主家最為喜歡的角度。這一點,是十二隊所有親兵最佩服的,大寫的服。
精致的茶碗,用石棉完美的包裹,茶香四溢,溫度適中。你不需要去看將軍什麽時候喝茶,隻要看葉丁的動作,他總能把時機掌握的絲絲入扣。
入府的第一步,是去側房,那裏有各地送來的文書。書吏們在此將之按大小、緊要程度分類,然後送給專門的負責之人,葉歡到時,他們已經在工作了。
除了驃騎將軍之外,葉歡是兩大輔政重臣之一,幾乎所有的文書都要上報到這裏。兩排長長的案幾上,擺滿了四處上報的文書,書吏有條不紊的翻閱、歸類。
“將軍。”樣貌清奇的中年人迎上,微一抱拳道:“今日所務,皆有所歸,無有需將軍勞心之處。倘若日間再有,老夫觀後,再給將軍送來。”
語氣吧,說客氣,有一點,但更多還是公事公辦。至少在葉丁眼中,那是對主家不敬的,換了是他的下屬,早就推出去打上幾板子了。
“好,邴征事辛苦了,葉某隻是一觀。”葉歡笑笑,頗為尊重。
“將軍,閣中文書眾多,往來紛雜,將軍……”後者點點頭,淡淡的道。
邊保不禁翻了個白眼,邴征事你啥意思?趕我們將軍走,明顯是逐客嘛?可惜他又不能說,這家夥是個什麽著名的隱士,將軍對他很是高看的。
“知道了,葉某告辭,征事辛苦。”果不其然,葉歡說著便轉身而去。
“哼!”小虎牙花奇走在最後,給了中年人一個大大的白眼,對方卻視若不見。
中年文士名為邴原,字根矩,乃漢末著名的隱士,與管寧,華歆並稱為一龍。華歆為龍頭,管寧為龍尾,邴原恰是龍身,名氣極大。
隱士嘛,不為功名利祿所動,漢末天下大亂,內臣外戚爭鬥。邴原便與管寧一道避禍遼東,後葉歡擊潰公孫瓚,收伏公孫度,費了不少氣力,才請得此人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