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的春夏之交,叛亂平息,萬國來朝,大漢似乎又進入了盛世的開端。史官們對之大書特書,百姓們安居樂業,天子與葉毅歸後,亦是一掃往日的憂愁。
葉府大公子葉恆成親,長公子葉信也將迎娶平南將軍孫策之妹孫尚香,二公子葉毅繼任烏桓校尉,四公子葉禮也得到了衛將軍馬騰的青睞,一切看起來那麽美好。
但葉歡的心情顯然沒有那麽輕鬆,袁紹拿下青州,將齊國郡交給曹操,冀州之處編練人馬,發展農耕。與之相比,後者是沉靜的,似乎什麽也沒有做,安於其位。
曹孟德會安於其位?葉歡會說,你在逗我?亂世梟雄怎麽可能轉性。
與表麵的平靜富足相比,暗爭卻是從未停歇。三四兩個月,微塵、清風、大河,包括暗影在內,損失超過了以往五年的總和,不少潛伏的暗子也被拔了出來。
郭嘉和苟圖昌深以為責,後者數度上書請罪,對此葉歡卻笑而置之。
要說損失,敵軍隻有更大,嚴格說起來,算是對耗,且定邊軍始終是優勢一方。袁紹曹操這等雄主,之前是沒有太過在意,而當他們認真起來,眼下並不足為奇。
即使從安定情報部門內部出發,葉歡也絕不會在此時苛責自己的忠心下屬。
“孟德兄,本初兄,繼續,歡倒要看看你們有多大的能耐,盡管來!”信心不減的同時是對自己的警醒,千萬不要認為先天的優勢已經足夠,飯還得一口一口吃。
暗鬥繼續,各地的發展不會放下,將軍府中,正進行著一場人才製度改革的會議。賈詡、郭嘉張昭、簡雍、張竑、田豫、徐庶、謀臣們盡皆在座。
此外,李韜、侯東、楊瑞、童奇等一幹並州幽州的士族代表,亦全部列席。
隨著不斷的發展和葉歡有意的扶持,並州紈絝軍團現在不僅在朝中官員內占據了不小的比重。更是掌握了強大的士族力量,眼前的十餘人,都是大世家的族長。
後者的官位也好,智謀也罷,自不能與前者相比。但他們卻掌握了並幽二州極大的人力物力資源,糧食生產、馬場、金融商業,每一行每一業都有不俗的實力。
連續三場大戰,定邊軍的後勤始終充足,張昭等人的治政之功當然不能忽略。可若是沒有張敘、李韜等世家的支持,也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葉歡一聲令下,他們都可以不遺餘力的拿出自家糧食馬草以及各種物資,張昭要做的僅僅是寫下憑據,更還是分期多年慢慢償還,且沒有利息。
兄弟情義,肝膽相照?不否認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可並非人人都是張敘李韜何剛。利益也有著很大的比重,北地的不斷發展,世家和葉歡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
同樣的道理,百姓也是一樣,眼下而言,士族與百姓之間,算是頗為均衡。
葉歡心裏很清楚,發展總有減緩的一天,哪怕憑著自己超越時代的見識,這一天會來的很慢。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大漢還會加速。
他必須要未雨綢繆,否則自己在,憑借巨大的威望和人脈,可以壓製。一旦他不在了,魏晉後期之風就是前車之鑒,矛盾爆發,根本無法調整。
曹丕絕不是庸才,隻是沒有曹操的魄力和手段,他妥協了,亦為日後埋下禍根。
改變要從現在做起,首先要動的是人才製度,葉歡要去設置相對公平的進取之道。
“各位,按這幾日所議,明年各郡縣將會參照南山選材之法,考核學子,委派官員。具體的人數、各鄉各亭所占的比例,照之而行,地方上因地製宜,加以調整。”
賈詡侃侃而言,一番言談下來,足足有半個時辰之久,整個方案細致之極。
“將軍,這擇優考核之法,明歲試行,昭當監察各處,若有瑕疵,還需及時改動。”張昭隨之出言,麵上一派肅然,早在去年,葉歡與他就有過探討。
眾人商量了很長時間,其中有爭論,有互相接納,到今年方有賈詡言中的雛形。
“兄長,讀書好啊,小弟當告……親自迴一趟雲中,嚴格督促族中子弟。來年大試,雲中李家定要一鳴驚人!”李禦史言語欣然,信心十足,頗有躍躍欲試之感。
葉歡不經意的翻了個白眼,你是不是想說告病迴去?咱能不那麽直接嗎?
李韜之後,楊瑞、侯東等紛紛出言,皆是一派支持之狀。在他們眼中,老臣的存在阻擋了很多世家子弟的高升之路,而兄長之法,卻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籌碼。
“國讓,各地的公學之事,你要嚴格督查,不能有半點鬆懈。”肯定了一番紈絝們的表態之後,葉歡正色對田豫道,所謂公學,就是朝廷興辦,容貧苦百信讀書的。
之前在並州和幽州,已經有了不少書院,但加上一個公字,地位會立刻不同。
葉歡要給寒門和百姓子弟,留下晉身之路,日後也很有可能會有一定的傾斜。是以公學和南山書院一樣,選拔將會更為嚴格,他們與士族相比,有著先天的弱勢。
“將軍放心,豫明日就出發,巡查各地,按將軍所言半年內完成。”田豫起身應是。
“子寧,你的禦史部,要有得力人手隨國讓而行,倘有所報,盡皆嚴懲。”
“是,小弟已經安排下去,一切聽田大人號令,對其所報,優先處置。”
“好,各位既然已經通透,那便各自行之,子布先生等留一下,還有各郡水利灌溉及兩大水渠修建進度之事,其餘,散!”葉歡點點頭,一揮手道。
說完這句話,葉歡心裏也暗暗鬆了口氣,花費無數精力,也算是有了收獲。
賈詡郭嘉皆是智深如海,二張簡雍都是有才之士,但取士之法會產生的深遠影響,他們也不會有葉歡那般透徹!眼下邁出第一步,後麵一步步都要走的堅實。
科舉,說白了,葉歡的辦法就是科舉取士,讓之提前數百年登上曆史舞台。
葉府大公子葉恆成親,長公子葉信也將迎娶平南將軍孫策之妹孫尚香,二公子葉毅繼任烏桓校尉,四公子葉禮也得到了衛將軍馬騰的青睞,一切看起來那麽美好。
但葉歡的心情顯然沒有那麽輕鬆,袁紹拿下青州,將齊國郡交給曹操,冀州之處編練人馬,發展農耕。與之相比,後者是沉靜的,似乎什麽也沒有做,安於其位。
曹孟德會安於其位?葉歡會說,你在逗我?亂世梟雄怎麽可能轉性。
與表麵的平靜富足相比,暗爭卻是從未停歇。三四兩個月,微塵、清風、大河,包括暗影在內,損失超過了以往五年的總和,不少潛伏的暗子也被拔了出來。
郭嘉和苟圖昌深以為責,後者數度上書請罪,對此葉歡卻笑而置之。
要說損失,敵軍隻有更大,嚴格說起來,算是對耗,且定邊軍始終是優勢一方。袁紹曹操這等雄主,之前是沒有太過在意,而當他們認真起來,眼下並不足為奇。
即使從安定情報部門內部出發,葉歡也絕不會在此時苛責自己的忠心下屬。
“孟德兄,本初兄,繼續,歡倒要看看你們有多大的能耐,盡管來!”信心不減的同時是對自己的警醒,千萬不要認為先天的優勢已經足夠,飯還得一口一口吃。
暗鬥繼續,各地的發展不會放下,將軍府中,正進行著一場人才製度改革的會議。賈詡、郭嘉張昭、簡雍、張竑、田豫、徐庶、謀臣們盡皆在座。
此外,李韜、侯東、楊瑞、童奇等一幹並州幽州的士族代表,亦全部列席。
隨著不斷的發展和葉歡有意的扶持,並州紈絝軍團現在不僅在朝中官員內占據了不小的比重。更是掌握了強大的士族力量,眼前的十餘人,都是大世家的族長。
後者的官位也好,智謀也罷,自不能與前者相比。但他們卻掌握了並幽二州極大的人力物力資源,糧食生產、馬場、金融商業,每一行每一業都有不俗的實力。
連續三場大戰,定邊軍的後勤始終充足,張昭等人的治政之功當然不能忽略。可若是沒有張敘、李韜等世家的支持,也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葉歡一聲令下,他們都可以不遺餘力的拿出自家糧食馬草以及各種物資,張昭要做的僅僅是寫下憑據,更還是分期多年慢慢償還,且沒有利息。
兄弟情義,肝膽相照?不否認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可並非人人都是張敘李韜何剛。利益也有著很大的比重,北地的不斷發展,世家和葉歡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
同樣的道理,百姓也是一樣,眼下而言,士族與百姓之間,算是頗為均衡。
葉歡心裏很清楚,發展總有減緩的一天,哪怕憑著自己超越時代的見識,這一天會來的很慢。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大漢還會加速。
他必須要未雨綢繆,否則自己在,憑借巨大的威望和人脈,可以壓製。一旦他不在了,魏晉後期之風就是前車之鑒,矛盾爆發,根本無法調整。
曹丕絕不是庸才,隻是沒有曹操的魄力和手段,他妥協了,亦為日後埋下禍根。
改變要從現在做起,首先要動的是人才製度,葉歡要去設置相對公平的進取之道。
“各位,按這幾日所議,明年各郡縣將會參照南山選材之法,考核學子,委派官員。具體的人數、各鄉各亭所占的比例,照之而行,地方上因地製宜,加以調整。”
賈詡侃侃而言,一番言談下來,足足有半個時辰之久,整個方案細致之極。
“將軍,這擇優考核之法,明歲試行,昭當監察各處,若有瑕疵,還需及時改動。”張昭隨之出言,麵上一派肅然,早在去年,葉歡與他就有過探討。
眾人商量了很長時間,其中有爭論,有互相接納,到今年方有賈詡言中的雛形。
“兄長,讀書好啊,小弟當告……親自迴一趟雲中,嚴格督促族中子弟。來年大試,雲中李家定要一鳴驚人!”李禦史言語欣然,信心十足,頗有躍躍欲試之感。
葉歡不經意的翻了個白眼,你是不是想說告病迴去?咱能不那麽直接嗎?
李韜之後,楊瑞、侯東等紛紛出言,皆是一派支持之狀。在他們眼中,老臣的存在阻擋了很多世家子弟的高升之路,而兄長之法,卻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籌碼。
“國讓,各地的公學之事,你要嚴格督查,不能有半點鬆懈。”肯定了一番紈絝們的表態之後,葉歡正色對田豫道,所謂公學,就是朝廷興辦,容貧苦百信讀書的。
之前在並州和幽州,已經有了不少書院,但加上一個公字,地位會立刻不同。
葉歡要給寒門和百姓子弟,留下晉身之路,日後也很有可能會有一定的傾斜。是以公學和南山書院一樣,選拔將會更為嚴格,他們與士族相比,有著先天的弱勢。
“將軍放心,豫明日就出發,巡查各地,按將軍所言半年內完成。”田豫起身應是。
“子寧,你的禦史部,要有得力人手隨國讓而行,倘有所報,盡皆嚴懲。”
“是,小弟已經安排下去,一切聽田大人號令,對其所報,優先處置。”
“好,各位既然已經通透,那便各自行之,子布先生等留一下,還有各郡水利灌溉及兩大水渠修建進度之事,其餘,散!”葉歡點點頭,一揮手道。
說完這句話,葉歡心裏也暗暗鬆了口氣,花費無數精力,也算是有了收獲。
賈詡郭嘉皆是智深如海,二張簡雍都是有才之士,但取士之法會產生的深遠影響,他們也不會有葉歡那般透徹!眼下邁出第一步,後麵一步步都要走的堅實。
科舉,說白了,葉歡的辦法就是科舉取士,讓之提前數百年登上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