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此言乃真知灼見,子敬前往山越之前,亦曾與策提起。不說袁公路,策在戰前也未想到,連續經曆幽州司隸兩戰之後,定邊軍還能這般大舉興兵。”

    周瑜點點頭,手指點上案幾:“兄長,不單單是兩場大戰,還有幽州之處,兄長有沒有想過,叔父討伐公孫瓚之戰,才是關鍵所在。”

    “哦?公瑾且細細言來。”孫策眉頭一聳,想了想問道。

    周瑜起身拿了幾個茶杯放在案上,點指道:“當日三路出兵,進軍極快,其目的便在逼公孫伯圭與定邊軍決戰,一旦打成騎軍對決,戰力優勢就可發揮。”

    “倘若逐城攻擊,曠日持久,對軍力民力都會消耗極大。當真如此,之後的司隸,定邊軍便無法應付裕如,況論之後的豫州。”

    “但定邊軍能如此,騎軍戰力,攻堅之能以及民心所向缺一不可!尤其是後勤之事,瑜與信弟言談之中,幽州戰時,何滿倉的新七軍隻晚了張海龍六曲兩日。”

    小霸王聽到這裏,雙眉揚起不住頷首,麵有驚訝之色。周瑜的話看似簡單,可要在實戰之中做到極難,鐵騎營有多快他心中深知,民夫隊居然能跟得上去。

    “公孫瓚心中也清楚,守他是守不住的,但出奇製勝的決戰,還有勝機!於是幽州之戰,一開始公孫白馬就落在下風,當然他亦是無奈……”周瑜繼續言道。

    “迴頭再看定邊軍的三路出兵,狂飆突進,絕非一時興起。而是賈文和郭奉孝等人之謀,眼光精準,敵之長短看得一清二楚。”

    “公瑾,我懂了,厚積才能薄發,沒有並州的民生之富作為基礎,這樣的仗打不出來。袁術失算了,他以為師父要休養一段才能收拾他,卻不料大軍說動就動。”

    “對,便是此理。”周瑜重重頷首:“因此根基之固,乃為基本,兄長欲成大業,還需在江東六郡之上,痛下功夫,增產增口等策,刻不容緩。”

    “報……將軍,前方訊報。”此時門外響起士卒的聲音。

    “進來說。”孫策出言,將半邊衣衫拉了上去。

    士卒進門施禮便道:“將軍,探馬打探,三日之前,揚州刺史劉繇率麾下大軍兩萬,前往汝南,州治之處,如今已是空城,並無兵馬駐守。”

    “好,再探,有消息迅速迴報。”孫策麵上喜色一閃而過,揮手讓士卒退下。

    “公瑾,劉繇往汝南,師父又算幫了策一個大忙,他一去,整個揚州當入我手。日後正名,便可名正言順。”

    周瑜亦是欣然,之前在徐州,葉歡並未提及此事,但能行事如此,不會有別人。

    “兄長,盡快整合官員,招賢納士,江東之地,刻不容緩。”

    “好,就依公瑾之言,七日之後,策便在廬江匯集眾人,細商將來。”孫策興奮的一揮手,可能是牽動了傷口所在,不由皺眉。

    “兄長且安心養傷,瑜會安排,此次之後,我亦要往柴桑,精煉士卒。叔父此次迴京,當真是要蓄養軍力,而我軍也不宜有太大動作,靜觀其變。”

    孫策點點頭,重新坐在周瑜對麵:“公瑾,以你之見,師父讓劉繇前往汝南,便有守衛豫州之意。但以此人將略,就算加上劉景升,怕也不是……”

    提起劉表,孫策的言語中帶上了一絲恨意,當年孫堅正是亡與攻伐荊州之時。

    “兄長,以瑜所想,劉繇往汝南,定邊軍肯定還會有別的調動,叔父行事,向來環環相扣。豫州之事他未與兄長言及,唯獨廣陵之處,我軍還需關注。”

    孫策聽了微微沉吟,片刻之後抬頭問道:“公瑾,建康之處,你覺得屯兵如何?”

    就在小霸王與周郎躊躇滿誌,詳商後續之時,葉信一行輕舟快馬,也到了荊州地界。

    長公子走的是豫州這條路,先到南陽,劉表則派專人在複陽迎接。接收宛城之後,他考慮再三,派出的鎮將是黃祖,此人當年曾設伏擊敗孫堅,頗有將才。

    前來迎接葉信的則是蔡瑁,蔡家與葉家是姻親,說起來蔡瑁與長公子亦是同輩。身為荊州水軍都督,劉表此舉是在表示對長公子的看重。

    豫州一戰,得到實利最多的就是荊州,首先便是南陽郡的整體迴歸。此郡並非軍事重地,卻是產糧所在,地理條件得天獨厚,荊襄稻米更是馳名天下。

    “德圭兄,父親常常提及,當年江夏平叛之時,曾觀兄統領水軍,記憶極深。到了襄陽,還請兄長不吝賜教,讓信一觀水師雄壯。”

    都是大世家的公子,同在軍中為將,加上長公子的風度,二人很快便熟悉起來。葉信此問可並非無禮,之前蔡瑁亦向他問了不少軍中之事,長公子細細解答。

    “長公子有所請,瑁斷無不允之理,想來再有四日,便可到襄陽之處了。”蔡瑁笑答,心中則不無感慨,十餘年前,驃騎將軍比長公子也大不了多少。

    現在迴想,無論長相、身形、氣度,葉信都像極了當日的葉歡。傳聞之中,長公子十三便上戰陣,斬將殺敵,比之乃父當年,不遑多讓。

    正說話間,前方忽然來了一隊人馬,浩浩蕩蕩約有百來騎,卻不是軍中打扮。蔡瑁立刻警覺,麾下士卒布出戰陣,胡車兒則第一個擋在了公子麵前。

    對方停在一裏之外,隻有兩騎飛奔而來,其中一人身材魁梧,竟不在胡車兒之下。

    “前方可是蔡瑁將軍?在下祖平,受寧別駕之托,前來見過長公子。”隔著十幾丈,另外一人便在馬上大喊,他亦身形雄壯,隻是長相很是兇惡。

    “祖平?”蔡瑁微微頷首,那是江夏平叛之後,荊襄之地新起的一大門閥,據說乃是寧別駕的表弟,後者則是葉信的師伯,此人來迎,並不奇怪。

    想著,他還是迎了上去,先與對方相見,葉信的安全不可輕忽。

    見蔡瑁,祖平和大漢隻是抱拳為禮,但到了葉信麵前,卻都是深深一躬:“祖平,熊八,見過長公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鳳舞九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不要太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不要太亮並收藏三國之鳳舞九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