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型稍整,張飛便瞥見了文醜遠去的隊列,嘴角現出一抹嘲諷。
袁本初,還當真是見風使舵,你此時丟下張勳?
翼德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兄弟之情,在袁紹眼中就是如此?
但也隻是一瞬,眼下是戰場,身為大將,他必須全力以赴。張勳,還有眼前的豫州士卒,下麵定有一場激戰。飛燕要以最為淩厲的姿態,將之全部碾碎。
丈八蛇矛揮舞,張飛領軍殺向側翼的一隊敵軍,飛燕騎在下邳城下,沒有用慣常的牽製戰術。一味剛猛,突進,毫不留餘地,騎軍爆裂的一麵,被張飛展露無遺。
下邳城城門打開,關羽和武安國一左一右,率領數千士卒殺了出來。半月苦戰,他們的軍容已經稱不上雄壯,但人人奮勇爭先,援軍的前來給了他們無窮的力量。
“全軍聽令,隨我側擊張勳,助張將軍破敵。”大喝聲中,關羽一馬當先。
“嗯,眼光精準,關雲長的確不俗。”衝陣之中,張飛暗暗點頭。關羽沒有急於與自己匯合,而是去擋張勳的大軍,眼光精準,對戰陣形勢的判斷,亦無所差。
豫州士卒是最無奈的,他們不但要麵對霸絕天下的燕人張飛,如今又多了神威赫赫的大將關羽。丈八蛇矛,青龍偃月,當它們交相輝映之時,有誰能擋?
不要忘了,還有太史慈的天河金槍,當飛燕騎的號角響起,子義立刻從突擊中抽離,率軍策應二哥的攻勢。他與張飛的配合談不上嫻熟,但與關羽多年兄弟,相得益彰。
關羽武安國在左,太史慈在右,張勳親領大軍一時難以突破。這一刻張帥心中有了悲哀的感覺,為什麽自己手中沒有一支似飛燕這般的騎軍,否則,關羽豈能擋他?
“陛下,傳訊言及前來匯合,卻不知到了何處,如果此時能到,還有轉機。”最後一絲希望,張勳寄托在了袁術身上,憑借自己的力量,他已然無法擊敗張飛。
“棄械跪地者生,士卒軍官既往不咎,繼續頑抗者死……”轟雷大喝響起,暴力衝殺的同時,張飛為飛燕騎的招降攻勢開了個頭,手中長矛卻是揮舞不停。
前來徐州之前,葉歡就與張飛交代,倘若袁紹麾下敢於正麵相抗,不需任何留手。但袁術的豫州軍,能夠收編盡量收編,至於怎麽做?就要張飛臨陣決斷了。
翼德的方法很簡單,先寒其膽,奪其誌,破其陣,亂其軍,則事半功倍。
事實證明,張飛的判斷是準確的。上來一陣近乎瘋狂的衝殺,寒盡敵膽。而文醜的遠去,更給豫州士卒壓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關羽張飛聯手,威力十足!
當然,即使如此,換了別的諸侯,怕還無法有效的將之利用到極致,可定邊軍!
自從張飛大喝之後,飛燕騎的喊殺聲就聽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外圍十幾名士卒的勸降。
有揚聲器在手,加上天生的大嗓門,他們至少抵得上十分之一個張飛。
“袁公路妄稱天子,欺君罔上,必將天下共誅之,爾等再不請降,與之同罪。”
“謀反之罪,株連九族,爾等自身無妨,家人如何?”
“將軍一諾千金,既往不咎,隻要放下兵刃,跪地請降,有功無過。”
“將軍親領二十萬大軍已經到了徐州,誰能與將軍相抗?袁公路亡無日矣!”
“豫州軍兄弟們,你們想想清楚,當年一同為大漢奮戰,定邊可曾虧待過你們?”
一連串的“勸降用詞”,猶如潮水一般卷向袁術軍的隊列。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義正嚴詞,有的隱含高壓,有的溫情綿綿,士卒喊起來亦是抑揚頓挫,極具感情。
“葉悅之,何來這些招數?”張勳暗道不妙,那些飛燕士卒的言辭有力,語意懇切,尤其是沒有太多的居高臨下。加上葉歡向來的一諾千金,威力當真不在丈八蛇矛之下。
“以大義斥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悅之當真名門之後,人傑也!”城頭上,觀戰的孔融撫須微笑,不住點頭讚道,眼前一幕,似乎讓他看見了理想中的戰陣。
雖說當年聯軍之時,孔北海很是領教了葉歡的紈絝之氣。但身份上始終是存在認同的,都是名門之後,書香傳世,他們之間的鬥氣,可以解釋為君子之爭。
牽強是吧?但人孔北海就是這麽想的,換個人可不行,哪怕是袁紹。原本時空之中,孔融可從未鳥過他們,葉歡不一樣的地方,就在身份壓製。
且之後聯軍合作,孔融見到了葉歡“謙謙君子溫如玉”的一麵,以及戰場上那種生死相托的豪情。二人不但交情增長的很快,前者對葉歡的認同,更是根深蒂固。
今日這種認同又更進一步,宣以仁義,輔以刀兵,豈不是傳說中的聖人之為?
“文舉公此言有理,葉將軍確是忠勇仁義。”劉備一旁頷首道。
他看的當然比孔融更深了一層,定邊軍的仁義,是建立在堅強無比的戰力上的。首先把你打怕,打服,接下來的講道理才會更有力度,讓人不戰而屈。
但劉備也不得不承認,他想不到戰陣交鋒,還能玩兒這麽一出。勸降的同時,張飛和飛燕騎士卒除了不喊之外,手上可一點不鬆,絲毫沒有放過敵人的樣子。
兩處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邊勸降一邊殺,怕也隻有葉郎定邊幹得出來。
有效嗎?
答案是肯定的。
當飛燕騎的“宣傳攻勢”進行了盞茶功夫之後,終於有豫州士卒跪倒在地,將兵刃舉過頭頂。對方說了,打到這個時候,不丟人,那可是戰神親口說的。
一般而言,第一道心理防線是最難突破的,而一旦有人帶頭,就會形成連鎖反應。
看見飛燕騎對跪地請降的同袍不聞不問,豫州軍士卒在事實麵前放心了。一帶十,十帶百,不片刻功夫,陣上跪倒了數千士卒,都是一個動作,雙膝跪地,兵刃舉過頭頂。
“好,大事諧矣,翼德不愧名將!”城頭上的孔融以拳擊掌,欣然笑道。
袁本初,還當真是見風使舵,你此時丟下張勳?
翼德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兄弟之情,在袁紹眼中就是如此?
但也隻是一瞬,眼下是戰場,身為大將,他必須全力以赴。張勳,還有眼前的豫州士卒,下麵定有一場激戰。飛燕要以最為淩厲的姿態,將之全部碾碎。
丈八蛇矛揮舞,張飛領軍殺向側翼的一隊敵軍,飛燕騎在下邳城下,沒有用慣常的牽製戰術。一味剛猛,突進,毫不留餘地,騎軍爆裂的一麵,被張飛展露無遺。
下邳城城門打開,關羽和武安國一左一右,率領數千士卒殺了出來。半月苦戰,他們的軍容已經稱不上雄壯,但人人奮勇爭先,援軍的前來給了他們無窮的力量。
“全軍聽令,隨我側擊張勳,助張將軍破敵。”大喝聲中,關羽一馬當先。
“嗯,眼光精準,關雲長的確不俗。”衝陣之中,張飛暗暗點頭。關羽沒有急於與自己匯合,而是去擋張勳的大軍,眼光精準,對戰陣形勢的判斷,亦無所差。
豫州士卒是最無奈的,他們不但要麵對霸絕天下的燕人張飛,如今又多了神威赫赫的大將關羽。丈八蛇矛,青龍偃月,當它們交相輝映之時,有誰能擋?
不要忘了,還有太史慈的天河金槍,當飛燕騎的號角響起,子義立刻從突擊中抽離,率軍策應二哥的攻勢。他與張飛的配合談不上嫻熟,但與關羽多年兄弟,相得益彰。
關羽武安國在左,太史慈在右,張勳親領大軍一時難以突破。這一刻張帥心中有了悲哀的感覺,為什麽自己手中沒有一支似飛燕這般的騎軍,否則,關羽豈能擋他?
“陛下,傳訊言及前來匯合,卻不知到了何處,如果此時能到,還有轉機。”最後一絲希望,張勳寄托在了袁術身上,憑借自己的力量,他已然無法擊敗張飛。
“棄械跪地者生,士卒軍官既往不咎,繼續頑抗者死……”轟雷大喝響起,暴力衝殺的同時,張飛為飛燕騎的招降攻勢開了個頭,手中長矛卻是揮舞不停。
前來徐州之前,葉歡就與張飛交代,倘若袁紹麾下敢於正麵相抗,不需任何留手。但袁術的豫州軍,能夠收編盡量收編,至於怎麽做?就要張飛臨陣決斷了。
翼德的方法很簡單,先寒其膽,奪其誌,破其陣,亂其軍,則事半功倍。
事實證明,張飛的判斷是準確的。上來一陣近乎瘋狂的衝殺,寒盡敵膽。而文醜的遠去,更給豫州士卒壓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關羽張飛聯手,威力十足!
當然,即使如此,換了別的諸侯,怕還無法有效的將之利用到極致,可定邊軍!
自從張飛大喝之後,飛燕騎的喊殺聲就聽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外圍十幾名士卒的勸降。
有揚聲器在手,加上天生的大嗓門,他們至少抵得上十分之一個張飛。
“袁公路妄稱天子,欺君罔上,必將天下共誅之,爾等再不請降,與之同罪。”
“謀反之罪,株連九族,爾等自身無妨,家人如何?”
“將軍一諾千金,既往不咎,隻要放下兵刃,跪地請降,有功無過。”
“將軍親領二十萬大軍已經到了徐州,誰能與將軍相抗?袁公路亡無日矣!”
“豫州軍兄弟們,你們想想清楚,當年一同為大漢奮戰,定邊可曾虧待過你們?”
一連串的“勸降用詞”,猶如潮水一般卷向袁術軍的隊列。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義正嚴詞,有的隱含高壓,有的溫情綿綿,士卒喊起來亦是抑揚頓挫,極具感情。
“葉悅之,何來這些招數?”張勳暗道不妙,那些飛燕士卒的言辭有力,語意懇切,尤其是沒有太多的居高臨下。加上葉歡向來的一諾千金,威力當真不在丈八蛇矛之下。
“以大義斥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悅之當真名門之後,人傑也!”城頭上,觀戰的孔融撫須微笑,不住點頭讚道,眼前一幕,似乎讓他看見了理想中的戰陣。
雖說當年聯軍之時,孔北海很是領教了葉歡的紈絝之氣。但身份上始終是存在認同的,都是名門之後,書香傳世,他們之間的鬥氣,可以解釋為君子之爭。
牽強是吧?但人孔北海就是這麽想的,換個人可不行,哪怕是袁紹。原本時空之中,孔融可從未鳥過他們,葉歡不一樣的地方,就在身份壓製。
且之後聯軍合作,孔融見到了葉歡“謙謙君子溫如玉”的一麵,以及戰場上那種生死相托的豪情。二人不但交情增長的很快,前者對葉歡的認同,更是根深蒂固。
今日這種認同又更進一步,宣以仁義,輔以刀兵,豈不是傳說中的聖人之為?
“文舉公此言有理,葉將軍確是忠勇仁義。”劉備一旁頷首道。
他看的當然比孔融更深了一層,定邊軍的仁義,是建立在堅強無比的戰力上的。首先把你打怕,打服,接下來的講道理才會更有力度,讓人不戰而屈。
但劉備也不得不承認,他想不到戰陣交鋒,還能玩兒這麽一出。勸降的同時,張飛和飛燕騎士卒除了不喊之外,手上可一點不鬆,絲毫沒有放過敵人的樣子。
兩處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邊勸降一邊殺,怕也隻有葉郎定邊幹得出來。
有效嗎?
答案是肯定的。
當飛燕騎的“宣傳攻勢”進行了盞茶功夫之後,終於有豫州士卒跪倒在地,將兵刃舉過頭頂。對方說了,打到這個時候,不丟人,那可是戰神親口說的。
一般而言,第一道心理防線是最難突破的,而一旦有人帶頭,就會形成連鎖反應。
看見飛燕騎對跪地請降的同袍不聞不問,豫州軍士卒在事實麵前放心了。一帶十,十帶百,不片刻功夫,陣上跪倒了數千士卒,都是一個動作,雙膝跪地,兵刃舉過頭頂。
“好,大事諧矣,翼德不愧名將!”城頭上的孔融以拳擊掌,欣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