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之中,典韋一言,眾將紛紛迴應,一是定邊軍慣例,二來事實的確如此。
“昭可保司隸大戰一年所需。”早在戰前張昭就有此言,說到做到!
這一仗,典韋打了四個月,洛陽軍事要塞建立,無數的物資開始向這裏匯聚。黃河渡口,蛟龍軍的戰船忙碌一月,何滿倉總共出動騾馬大車數萬次。
糧草,被服,軍械,戰馬,應有盡有。一切都為了配合眾人商定的計劃,張昭的協調規劃能力令得葉歡賈詡都不禁稱奇,此時方知並州到底有多富。
典韋雙手下壓,議論聲頓停,堂中安靜下來,惡來麵上多了一份肅然。
“今日軍師介紹周詳,眾將亦該知司隸將來若何。將軍投入無數人力物力,就是要將此打造成我軍最大的集結所在,東向、西向,南向,隨時可動。”
“袁賊篡立,欺君罔上,此賊合該誅之!目下按兵不動,是為兵法而謀完全。”典韋說著向南方一指:“那裏八百九十裏,便是宛城,討伐逆賊,舍我其誰!”
諸將聽了,身軀不禁挺直,麵有振奮之色。
對啊,以司隸要害之處,大軍雲集,將軍是絕不會坐視逆賊猖狂的。
“剛才說過,典某軍師與諸位,要謝司徒。這謝人嘛,得送禮,一般的禮物子布先生看不上,但逆賊袁術的首級,豈能不笑納?”典韋之言擲地有聲。
“三月補齊所有裝備兵員,司徒之言一定可以做到,但我軍在司隸不能等。操練強度還得加上去,三月時間,典某要各軍恢複到戰前戰力……”
說著話,一雙虎眼在眾將麵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了徐晃麵上。
“司隸一戰,飛熊軍損失最為嚴重,公明我問你,能否做到?”
大戰之後,葉歡親筆信對白帆善加撫慰,但後者卻堅決上書,要將飛熊軍統領之位交給徐晃,自己副之。幾個來迴,葉歡和賈詡方才同意了白帆所請。
徐晃聞言沉吟起來,說到就要做到,但光靠豪言壯語沒用。
典韋也不打攪他思索,看向一旁張海龍:“六曲擴充一千,不用我說吧?”
“將軍放心,三月之後,六曲恢複不到戰前實力,海龍自當請辭。”張海龍毫不猶豫的言道,他的傷亡幾乎是四分之三,但給他補充的,亦全是老兵。
葉歡甚至特地從幽州單經麾下,給他調來整整一營白馬義從。這個待遇全軍獨一份,連冀州大戰首功的洪彪三曲都沒有,足見待張海龍之重。
但即使如此,全軍上下也沒人不服,軍功最重者,就該有這個待遇。
“將軍,晃定會盡力而為,絕不脫全軍後腿。”徐晃緊隨其後言道。
比起張海龍的豪氣幹雲,他算是十分樸實誠懇,但後者卻對其一臉讚賞。
“好,公明說得好,韋信你,三月之後,必有一支齊裝滿員的飛熊軍。”典韋欣然頷首,徐晃的沉穩與張遼極為相似,沒有絕對把握不會多言。
“三月時機,又豈獨我司隸各軍?文則的太原營已經從上郡出發,不日將到。加上仲甫白馬與子龍鐵騎,等到當真討伐逆賊之時,訓練不精者留守。”
麯義麵色不變,以先登之力,做到典韋所言絕非難事,他可不止於此。
周倉心中暗暗運氣,司隸一戰,飛虎已顯其能,討伐逆賊豈能缺陣?
“於統領太原營也要來?我蛟龍軍也不能留守。”甘寧暗自下定決心。
典韋見眾將沉默不語,卻是笑了,迴頭一看陳宮:“請軍師訓示。”
後者這才負手來到案前,謂眾將道:“穿雲弩,硬皮馬鎧,重皮大車,器物閣還在抓緊時日改良轟天炮,諸位不但要練兵,亦要設法發揮其效。”
“宛城、壽春,寧城,邱平,此皆堅城也。一旦主公下令討逆,我軍攻堅任務極重,各軍都要有攻城演練,到時若不合之,宮與將軍會請調陷陣軍高將軍。”
“陷陣軍?”眾將聞言心中一動,攻城拔寨,定邊軍何止陷陣?麯義更是眉頭微挑,先登軍就是衝著陷陣軍去的,有他在,調高順來,那……
“嗯,還是公台會說,一句陷陣,抵我激勵十句。”典韋暗暗點頭。
“這段時日,圖昌會加緊對豫州的軍情打探,大河、清風、微塵全力以赴。但我軍在司隸,亦要隨時留意西都動向,防備西涼鐵騎再度來襲。”
“軍師,為何隻防西都,兗州曹孟德呢?”周倉聽了,不禁出言問道。
陳宮撫須,正色道:“壓一個,看一個,有聲東擊西之效。且袁術自立,當天下共討之,主公一旦以天子旨意與曹操,兗州軍不出也得出。”
麯義頷首,接道:“軍師之意,是一日懸而不決,曹操便不會在此時有所行止?但縱使曹孟德奉旨而出,又是否會陽奉陰違,另生枝節?”
陳宮讚賞的看了麯義一眼,點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我軍一旦發動,徐州、兗州、荊州,都會有所動作,有我司隸大軍在此,曹操很難不盡全力。”
典韋聽了一旁道:“元偉,你不要忘了,當日汜水虎牢,都是曹操主攻。”
“哦……”麯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座諸將之中,卻也唯有他和周倉管亥參加過討董之戰,其時為太原營副統領,汜水虎牢兩戰,都在其中。
陳宮擺擺手,環視眾人道:“最終如何,還需主公與軍師定計,但我軍練兵之際,亦要隨時保持臨戰之態,一旦洛陽軍令傳來,我軍要令來能戰。”
“諾!”眾將齊聲應諾,聲勢雄壯。
“各軍領齊裝備,立刻各迴駐地整軍,練兵要緊,配合何將軍亦是要務。一旦新七軍對任何一軍有求,當要全力相助,散。”典韋一言而決。
待得眾將退出大堂而去,陳宮這才問道:“將軍,當真主公軍令傳來,會以哪一支主力坐鎮洛陽?按主公之言,今後多年,此處皆是重地。”
“公台不會看不出來吧?又何必問?”典韋不答隻是輕鬆一笑。
陳宮聞言頷首:“宮亦知將軍的道理,如此一來,司隸當穩如泰山。”
“昭可保司隸大戰一年所需。”早在戰前張昭就有此言,說到做到!
這一仗,典韋打了四個月,洛陽軍事要塞建立,無數的物資開始向這裏匯聚。黃河渡口,蛟龍軍的戰船忙碌一月,何滿倉總共出動騾馬大車數萬次。
糧草,被服,軍械,戰馬,應有盡有。一切都為了配合眾人商定的計劃,張昭的協調規劃能力令得葉歡賈詡都不禁稱奇,此時方知並州到底有多富。
典韋雙手下壓,議論聲頓停,堂中安靜下來,惡來麵上多了一份肅然。
“今日軍師介紹周詳,眾將亦該知司隸將來若何。將軍投入無數人力物力,就是要將此打造成我軍最大的集結所在,東向、西向,南向,隨時可動。”
“袁賊篡立,欺君罔上,此賊合該誅之!目下按兵不動,是為兵法而謀完全。”典韋說著向南方一指:“那裏八百九十裏,便是宛城,討伐逆賊,舍我其誰!”
諸將聽了,身軀不禁挺直,麵有振奮之色。
對啊,以司隸要害之處,大軍雲集,將軍是絕不會坐視逆賊猖狂的。
“剛才說過,典某軍師與諸位,要謝司徒。這謝人嘛,得送禮,一般的禮物子布先生看不上,但逆賊袁術的首級,豈能不笑納?”典韋之言擲地有聲。
“三月補齊所有裝備兵員,司徒之言一定可以做到,但我軍在司隸不能等。操練強度還得加上去,三月時間,典某要各軍恢複到戰前戰力……”
說著話,一雙虎眼在眾將麵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了徐晃麵上。
“司隸一戰,飛熊軍損失最為嚴重,公明我問你,能否做到?”
大戰之後,葉歡親筆信對白帆善加撫慰,但後者卻堅決上書,要將飛熊軍統領之位交給徐晃,自己副之。幾個來迴,葉歡和賈詡方才同意了白帆所請。
徐晃聞言沉吟起來,說到就要做到,但光靠豪言壯語沒用。
典韋也不打攪他思索,看向一旁張海龍:“六曲擴充一千,不用我說吧?”
“將軍放心,三月之後,六曲恢複不到戰前實力,海龍自當請辭。”張海龍毫不猶豫的言道,他的傷亡幾乎是四分之三,但給他補充的,亦全是老兵。
葉歡甚至特地從幽州單經麾下,給他調來整整一營白馬義從。這個待遇全軍獨一份,連冀州大戰首功的洪彪三曲都沒有,足見待張海龍之重。
但即使如此,全軍上下也沒人不服,軍功最重者,就該有這個待遇。
“將軍,晃定會盡力而為,絕不脫全軍後腿。”徐晃緊隨其後言道。
比起張海龍的豪氣幹雲,他算是十分樸實誠懇,但後者卻對其一臉讚賞。
“好,公明說得好,韋信你,三月之後,必有一支齊裝滿員的飛熊軍。”典韋欣然頷首,徐晃的沉穩與張遼極為相似,沒有絕對把握不會多言。
“三月時機,又豈獨我司隸各軍?文則的太原營已經從上郡出發,不日將到。加上仲甫白馬與子龍鐵騎,等到當真討伐逆賊之時,訓練不精者留守。”
麯義麵色不變,以先登之力,做到典韋所言絕非難事,他可不止於此。
周倉心中暗暗運氣,司隸一戰,飛虎已顯其能,討伐逆賊豈能缺陣?
“於統領太原營也要來?我蛟龍軍也不能留守。”甘寧暗自下定決心。
典韋見眾將沉默不語,卻是笑了,迴頭一看陳宮:“請軍師訓示。”
後者這才負手來到案前,謂眾將道:“穿雲弩,硬皮馬鎧,重皮大車,器物閣還在抓緊時日改良轟天炮,諸位不但要練兵,亦要設法發揮其效。”
“宛城、壽春,寧城,邱平,此皆堅城也。一旦主公下令討逆,我軍攻堅任務極重,各軍都要有攻城演練,到時若不合之,宮與將軍會請調陷陣軍高將軍。”
“陷陣軍?”眾將聞言心中一動,攻城拔寨,定邊軍何止陷陣?麯義更是眉頭微挑,先登軍就是衝著陷陣軍去的,有他在,調高順來,那……
“嗯,還是公台會說,一句陷陣,抵我激勵十句。”典韋暗暗點頭。
“這段時日,圖昌會加緊對豫州的軍情打探,大河、清風、微塵全力以赴。但我軍在司隸,亦要隨時留意西都動向,防備西涼鐵騎再度來襲。”
“軍師,為何隻防西都,兗州曹孟德呢?”周倉聽了,不禁出言問道。
陳宮撫須,正色道:“壓一個,看一個,有聲東擊西之效。且袁術自立,當天下共討之,主公一旦以天子旨意與曹操,兗州軍不出也得出。”
麯義頷首,接道:“軍師之意,是一日懸而不決,曹操便不會在此時有所行止?但縱使曹孟德奉旨而出,又是否會陽奉陰違,另生枝節?”
陳宮讚賞的看了麯義一眼,點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我軍一旦發動,徐州、兗州、荊州,都會有所動作,有我司隸大軍在此,曹操很難不盡全力。”
典韋聽了一旁道:“元偉,你不要忘了,當日汜水虎牢,都是曹操主攻。”
“哦……”麯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座諸將之中,卻也唯有他和周倉管亥參加過討董之戰,其時為太原營副統領,汜水虎牢兩戰,都在其中。
陳宮擺擺手,環視眾人道:“最終如何,還需主公與軍師定計,但我軍練兵之際,亦要隨時保持臨戰之態,一旦洛陽軍令傳來,我軍要令來能戰。”
“諾!”眾將齊聲應諾,聲勢雄壯。
“各軍領齊裝備,立刻各迴駐地整軍,練兵要緊,配合何將軍亦是要務。一旦新七軍對任何一軍有求,當要全力相助,散。”典韋一言而決。
待得眾將退出大堂而去,陳宮這才問道:“將軍,當真主公軍令傳來,會以哪一支主力坐鎮洛陽?按主公之言,今後多年,此處皆是重地。”
“公台不會看不出來吧?又何必問?”典韋不答隻是輕鬆一笑。
陳宮聞言頷首:“宮亦知將軍的道理,如此一來,司隸當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