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葉歡抱著葉菁去了秦思房中,特地將周若蘭的大丫頭招了過來。
看著已經出懷的妻子,大公子不忘履行自己的諾言,為之作畫一副留念。
次日一早,朝服登車,葉歡前往皇宮參與早朝,算算他有三月不曾現身了。
少帝駕崩之後,太尉楊彪身為輔政重臣,朝會皆是由他主持。中元殿上,楊太尉與葉歡分列文臣武將之首,常規的開場後,便輪到了葉太傅。
“太尉,各位大人,此番冬日興兵,曆時三月,終於擊潰華雄李儒的數萬西涼鐵騎,克複東都,總算不負先帝所托。”葉歡一抱拳,開門見山。
一眾大臣聽了,眉宇之間皆有振奮之意。陳宮當日所言不假,拿下東都,不是簡單的光複皇都,對朝廷威嚴,天下民心,皆會起到振奮的作用。
“各位皆知,東都當年遭遇火劫,一片瓦礫!數年前西涼軍進駐,卻隻將之作為軍事之中,並無修複故都之舉。今能得迴,歡當要重建皇宮,太廟……”
說話之間,葉歡的雙眼掃過群臣,看的多得還是欣然之色,尤其是。
“葉太傅之言,理也,東都火劫,亦是我等為臣心中之痛,當重修之。”楊彪重重頓首,看看葉歡又續道:“如此,先太後與先帝之靈,亦可歸返皇陵。”
太尉堪堪而言,很見激昂之氣,眾臣聞之不由頷首。司空袁逢亦然,但葉歡卻在他眼中,看見了一抹輕鬆之意,似乎放下了什麽重負。
“想來是我言中未提到本初兄之故,嗯,可能還有別的原因。”葉歡心中一動。
“太尉明見,但茲事體大,需要各位詳細商議,再行定計為之。且說起皇宮太廟,黃總管定要參與其中,他久在宮城,再為熟悉不過。”葉歡又道。
“太傅言之有理,黃總管宮中老人,對先帝忠心耿耿,恰如其份。”司空袁逢率先言道,其後大司農伏完,禦史仲光皆出言讚許,大臣們隨之者重。
“哎~本公子怎麽覺得有些做作?”葉歡見了,卻覺自己的演技有點假。隻不過眼下身份地位已然不同,很多東西他都要重新適應。
“多謝太傅推舉,重建皇宮,亦是奴婢心頭之願。”黃池一臉正色的道。
葉歡點點頭,又謂眾人道:“既然如此,那修繕皇宮之事,便請袁司空主之,黃總管輔之,太祝太卜二位亦助之,有四位大人合力,當可重現漢宮輝煌。”
“此言極善,有司空坐鎮,奴婢當全力助之。”黃池率先欣然道,和葉歡多年朋友,二人之間自有默契,聽起語意已知對方心意。
“微臣亦願輔佐司空,成其大事。”太祝王群察言觀色,抱拳躬身道。
“微臣也願竭盡所能。”太卜祝淵緊隨其後,修建皇宮,本就是重任。
太尉拈須微微頷首,大臣們見了便知此事已是板上釘釘,心中不由羨慕起太祝與太卜二人。拿下東都,驃騎將軍便要修皇宮太廟,亦足見其心。
此等大事,日後都是要入史冊的,名留青史,與官員而言自是心中所求。
“葉太傅年青而居高位,並無張揚之態,看來今後朝中當能和睦。”一些人心中生起想法,葉歡到底是葉家之後,雖是武將,但終有儒者之氣。
“以司空為首,太傅未必沒有私信,葉袁兩家可是聯姻。”當然也有人不乏此想,隻不過他們也知道,太尉太傅輔政,論名望地位,都該是袁逢。
“太尉,太傅,臣附議。”此時張昭方才抱拳言道,三公之位,分量很重。
葉歡聽了,眼光又向袁逢看去,對方神情並無明顯變化,似在斟酌。
片刻之後,司空終於出列,報拳先對楊彪,後對葉歡,正色道:“多謝二位與各位大人信任,委以重任,然前月染病,深感精力不濟,不敢壞了社稷之事。”
此言一出,眾皆有些驚訝,月前司空的確感染風寒,可論年紀,他尚且不及楊彪。且如今袁紹掌冀州,袁術鎮豫州,正當時也,為何會如此?
難道司空此乃謙虛之意,可觀他一臉誠懇,卻是不像。
為了避嫌?晉陽葉家,汝南袁家,大漢不二世家。葉歡以太傅加驃騎將軍之位輔國,袁逢位居三公。嗯,當日司空進位不久,袁司徒亦是請辭。
百官心思不一,更有猜測袁家與葉家不和者,畢竟冀州的動靜,亦是不小。
“袁司空,年前陛下駕崩,此刻大漢正統尚未確定,此正臣子盡忠竭力之時。司空偶有小疾,何言告老,大漢朝中,還需司空這般德高望重之人。”
楊太尉率先出言道,在他眼中,葉歡與袁逢並無不和之處,相反頗有默契。
“太尉說的是,此正勠力同心之時,但正因此,大漢更需英才。老夫老了,當真力不從心,與其竊居高位,不若退位讓賢。”袁逢出言,語氣堅定。
“司空,晉陽周師,醫術高超,些許小疾,當可藥到病除。”葉歡正色道。
袁逢忽然在朝堂之上提出告老,大臣們心思不一,想著各種因由。但大公子要比所有人都多一個,此時出言,亦算是種試探。
“葉太傅。”袁逢若有深意的看了葉歡一眼,肅然道:“當日逢進位三公之位,兄長當即請辭。如今將軍受先帝重托為輔國重臣,逢合該急流勇退。”
“論名望,擔當,太傅皆是如日中天,非老夫可比,再得太尉與一眾賢良,足以匡扶漢室。逢便是告老還鄉,其心尤在朝中也。”
袁逢說話間,頜下胡須微顫,一派大義凜然之色,忠貞之情盡顯。
“嗯,果然如此,司空自是不凡,如今主動告老,一為避嫌,當也有提攜後輩之心。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家,當朝老臣之風。”不少大臣心中感歎。
楊太尉聽了,也是無言。雖說姻親不比血緣,並不算違背祖製。但袁逢如此,更顯光明磊落,高風亮節,他言語中對葉歡的推崇,真摯無比。
想著楊太尉和眾人的眼光又落在葉太傅身上,隻見他麵有微微激動之色,沉吟起來。
“袁司空,你到底是否知曉?想來公路兄不該隱瞞吧。”誰也不會猜到葉歡心中的想法,袁逢告老,更增添了那件事發生的可能。
看著已經出懷的妻子,大公子不忘履行自己的諾言,為之作畫一副留念。
次日一早,朝服登車,葉歡前往皇宮參與早朝,算算他有三月不曾現身了。
少帝駕崩之後,太尉楊彪身為輔政重臣,朝會皆是由他主持。中元殿上,楊太尉與葉歡分列文臣武將之首,常規的開場後,便輪到了葉太傅。
“太尉,各位大人,此番冬日興兵,曆時三月,終於擊潰華雄李儒的數萬西涼鐵騎,克複東都,總算不負先帝所托。”葉歡一抱拳,開門見山。
一眾大臣聽了,眉宇之間皆有振奮之意。陳宮當日所言不假,拿下東都,不是簡單的光複皇都,對朝廷威嚴,天下民心,皆會起到振奮的作用。
“各位皆知,東都當年遭遇火劫,一片瓦礫!數年前西涼軍進駐,卻隻將之作為軍事之中,並無修複故都之舉。今能得迴,歡當要重建皇宮,太廟……”
說話之間,葉歡的雙眼掃過群臣,看的多得還是欣然之色,尤其是。
“葉太傅之言,理也,東都火劫,亦是我等為臣心中之痛,當重修之。”楊彪重重頓首,看看葉歡又續道:“如此,先太後與先帝之靈,亦可歸返皇陵。”
太尉堪堪而言,很見激昂之氣,眾臣聞之不由頷首。司空袁逢亦然,但葉歡卻在他眼中,看見了一抹輕鬆之意,似乎放下了什麽重負。
“想來是我言中未提到本初兄之故,嗯,可能還有別的原因。”葉歡心中一動。
“太尉明見,但茲事體大,需要各位詳細商議,再行定計為之。且說起皇宮太廟,黃總管定要參與其中,他久在宮城,再為熟悉不過。”葉歡又道。
“太傅言之有理,黃總管宮中老人,對先帝忠心耿耿,恰如其份。”司空袁逢率先言道,其後大司農伏完,禦史仲光皆出言讚許,大臣們隨之者重。
“哎~本公子怎麽覺得有些做作?”葉歡見了,卻覺自己的演技有點假。隻不過眼下身份地位已然不同,很多東西他都要重新適應。
“多謝太傅推舉,重建皇宮,亦是奴婢心頭之願。”黃池一臉正色的道。
葉歡點點頭,又謂眾人道:“既然如此,那修繕皇宮之事,便請袁司空主之,黃總管輔之,太祝太卜二位亦助之,有四位大人合力,當可重現漢宮輝煌。”
“此言極善,有司空坐鎮,奴婢當全力助之。”黃池率先欣然道,和葉歡多年朋友,二人之間自有默契,聽起語意已知對方心意。
“微臣亦願輔佐司空,成其大事。”太祝王群察言觀色,抱拳躬身道。
“微臣也願竭盡所能。”太卜祝淵緊隨其後,修建皇宮,本就是重任。
太尉拈須微微頷首,大臣們見了便知此事已是板上釘釘,心中不由羨慕起太祝與太卜二人。拿下東都,驃騎將軍便要修皇宮太廟,亦足見其心。
此等大事,日後都是要入史冊的,名留青史,與官員而言自是心中所求。
“葉太傅年青而居高位,並無張揚之態,看來今後朝中當能和睦。”一些人心中生起想法,葉歡到底是葉家之後,雖是武將,但終有儒者之氣。
“以司空為首,太傅未必沒有私信,葉袁兩家可是聯姻。”當然也有人不乏此想,隻不過他們也知道,太尉太傅輔政,論名望地位,都該是袁逢。
“太尉,太傅,臣附議。”此時張昭方才抱拳言道,三公之位,分量很重。
葉歡聽了,眼光又向袁逢看去,對方神情並無明顯變化,似在斟酌。
片刻之後,司空終於出列,報拳先對楊彪,後對葉歡,正色道:“多謝二位與各位大人信任,委以重任,然前月染病,深感精力不濟,不敢壞了社稷之事。”
此言一出,眾皆有些驚訝,月前司空的確感染風寒,可論年紀,他尚且不及楊彪。且如今袁紹掌冀州,袁術鎮豫州,正當時也,為何會如此?
難道司空此乃謙虛之意,可觀他一臉誠懇,卻是不像。
為了避嫌?晉陽葉家,汝南袁家,大漢不二世家。葉歡以太傅加驃騎將軍之位輔國,袁逢位居三公。嗯,當日司空進位不久,袁司徒亦是請辭。
百官心思不一,更有猜測袁家與葉家不和者,畢竟冀州的動靜,亦是不小。
“袁司空,年前陛下駕崩,此刻大漢正統尚未確定,此正臣子盡忠竭力之時。司空偶有小疾,何言告老,大漢朝中,還需司空這般德高望重之人。”
楊太尉率先出言道,在他眼中,葉歡與袁逢並無不和之處,相反頗有默契。
“太尉說的是,此正勠力同心之時,但正因此,大漢更需英才。老夫老了,當真力不從心,與其竊居高位,不若退位讓賢。”袁逢出言,語氣堅定。
“司空,晉陽周師,醫術高超,些許小疾,當可藥到病除。”葉歡正色道。
袁逢忽然在朝堂之上提出告老,大臣們心思不一,想著各種因由。但大公子要比所有人都多一個,此時出言,亦算是種試探。
“葉太傅。”袁逢若有深意的看了葉歡一眼,肅然道:“當日逢進位三公之位,兄長當即請辭。如今將軍受先帝重托為輔國重臣,逢合該急流勇退。”
“論名望,擔當,太傅皆是如日中天,非老夫可比,再得太尉與一眾賢良,足以匡扶漢室。逢便是告老還鄉,其心尤在朝中也。”
袁逢說話間,頜下胡須微顫,一派大義凜然之色,忠貞之情盡顯。
“嗯,果然如此,司空自是不凡,如今主動告老,一為避嫌,當也有提攜後輩之心。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家,當朝老臣之風。”不少大臣心中感歎。
楊太尉聽了,也是無言。雖說姻親不比血緣,並不算違背祖製。但袁逢如此,更顯光明磊落,高風亮節,他言語中對葉歡的推崇,真摯無比。
想著楊太尉和眾人的眼光又落在葉太傅身上,隻見他麵有微微激動之色,沉吟起來。
“袁司空,你到底是否知曉?想來公路兄不該隱瞞吧。”誰也不會猜到葉歡心中的想法,袁逢告老,更增添了那件事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