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即使在指揮作戰之時,人的大腦有時也會想些別的東西。
“如此做,是不是有些卑鄙?”嚴校尉心中轉著念頭。
“不,絕不是,我是在幫主公,調教子弟。”很快,內心就找出了正當的理由。
“長公子……”嚴綱一指前方:“你觀華雄樊稠之列陣,可有玄妙之處?”
“嚴,嚴校尉,信在主帥身邊,不可影響戰局。”葉信有點猶豫的道。
“無妨,現在是我問公子,你盡管作答就是。”
“周倉將軍陣型嚴謹,嚴校尉騎軍與之互為犄角,一旦敵軍陣型出現散亂,亦或接近兩翼,立刻便能出擊。但華雄,樊稠,領西涼鐵騎,進退有據……”
“華子威、樊仲蒙乃西涼宿將,將軍稱之為能,豈能單單如此?”
葉信聽了側了下頭,盯著戰陣又看了片刻,這才問道:“請校尉教我。”
“長公子,你仔細看,華雄每每發動攻擊,兩翼皆是稍擴,且後隊每一次的距離都會比上一次拉得更開一些,他想幹什麽?”嚴綱目光不離戰場,反問道。
“是想引誘我軍出擊,他們兩軍之間的距離,恰恰能夠夾擊。”葉信脫口而出,有了實戰曆練,加上嚴綱引導,很多之前的知識都變得清晰起來。
“嗯,看的不錯,我軍步騎配合之陣,不先掃除騎軍,絕難破解。前線諸將必要知之,敵眾我寡之下,穩守乃是第一……”
“那,那華雄若是要強行破陣呢?”葉信想了想小聲問道。
“除非他這兩萬人馬想扔在這裏!”嚴綱依舊頭也不迴,出言擲地有聲。
距離白馬營指揮台四裏之處,是飛虎軍周倉的指揮台,周管二人具在其上。
“傳令各營,穩守軍陣,不得反擊。”隨著周倉之言,軍號旗語同時傳達。
管亥手持千裏鏡掃視戰場,劃過嚴綱所在之時,不由得微微一頓。
看看西涼鐵騎又退了下去,管亥就用胳臂肘捅了捅周倉。
“伯明,這嚴仲甫挺有心機啊,把長公子帶在身邊……”
後者聞言頭也不迴,嘴角牽起一抹譏誚的笑容,輕聲道:“小人之心。”
“嗯!”管亥微微頷首,接著一皺眉:“伯明,你說誰小人之心?”
“說你啊,嚴仲甫統軍有法,眼光不俗,豈是趨炎附勢之輩?背後議論人,可不是君子所為。”周倉說著,一撫頜下黑須。
管亥雙眼一瞪:“周伯明,最近讀書多了?就是對付我的?”
周倉搖搖頭,歎了口氣:“就算你說的對,但與我等何幹?將軍向來公允。”
“行行行,算我話多,伯明,說正經的,這華雄進進退退到底想要幹嘛?就他那些花招,指望我軍會上當?做夢了吧。”管亥擺擺手,又正色道。
“子平,華子威曾經在將軍帳下為將,我們皆與之交過手,西涼諸將之中,他算是最了解定邊軍的。他應該清楚,我軍之陣,眼前他根本拿不下……”
管亥一旁聽得認真,心中認同周倉之言,但說到一半,對方卻不繼續了。
“這些我也知道,可他為什麽還不撤軍?難道要等徐榮大軍前來決戰?”
“決戰?”周倉搖搖頭:“當不會如此,即使西涼精銳全出,按眼下陣勢想要擊破我軍,損失必定慘重,況且典韋將軍在後,我軍後援不斷。”
“對啊,那他磨蹭什麽呢?”管亥不禁撓撓頭。
周倉沉吟片刻,迴身道:“我若沒有猜錯,華子威就是想見我軍後援。”
“尤其是趙雲將軍的鐵騎營!”頓了頓之後,他又加重語氣。
“哦~”管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感慨道:“難怪將軍以你為統領,可以啊。”
“別廢話了,你去騎兵營,萬一交手,我軍也有可戰華子威龐令明之人。”
“諾。”管亥身軀一正。
將千裏鏡交給親兵,他轉動著手腕下台而去,不忘迴頭看看周倉:“伯明你放心,論統軍我不如你,不過若是鬥將,某絕不懼華雄龐德。”
周倉沒有迴答,隻是揮了揮手,他心中倒是清楚。近年來,管亥在葉歡典韋張飛趙雲等人的“輪番折磨”之下,武藝大進,方才之言絕非吹噓。
“……長公子,華子威是想借西涼軍厚勢,一觀我軍後援之力,亦為日後作戰之所需。不過,典韋將軍想來不會讓他如願,實之不如虛之。”
白馬營指揮台上,嚴綱做出了和周倉一樣的分析,亦為葉信細細解釋。
“實之不如虛之?”葉信聞言沉思起來,他沒有多問,一來是怕打攪嚴綱指揮作戰,二來對方之前有言,有些事情,自己想的越多,越有好處。
攻守進退之間,天空漸漸亮了起來,此刻在定邊軍後方,終於有了變化。
華雄眯縫著雙眼,極目遠眺,二十裏之外的雪原上,忽然卷起了一道濃厚的雪霧,有數丈之高。在這裏看去,滿眼白茫茫一片。
“趙子龍,鐵騎營?”華將軍雙眉皺起,口中喃喃自語。
別人或許不知遠處的雪霧是什麽,但他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大隊騎軍奔騰才能揚起那般的規模。敵軍的數量怕不少於萬人,那便隻有鐵騎營了。
此刻在司隸戰場,你無論去問華雄還是夏侯淵,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麽。那答案一定是一致的,趙雲的鐵騎營到底在哪裏,又有多少兵力?
“傳令,讓龐將軍率軍突擊,繞過去一探究竟。”沉吟之後,華雄下令。
高台之上,一隊黑甲騎軍的舉動沒有逃過嚴綱的觀察,仔細觀察敵軍行進方向之後,他亦斷然下令:“令後陣騎軍,迎擊敵軍……”
聽見軍號,飛虎軍騎兵營立刻做出反應,管亥率領千騎,向側後而去。
二十裏之外,當真是趙雲的鐵騎營?
答案是否定的,造成這陣雪霧的,乃是麯義麾下先登軍騎兵營。
千餘士卒戰馬的尾部,拖拽著樹枝,他們來迴奔馳,方能造出萬人的聲勢。
原本先登騎兵是受麯義之命前來接應西路,但就在他們出發之前,典韋的傳令兵到了營中,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如此做,是不是有些卑鄙?”嚴校尉心中轉著念頭。
“不,絕不是,我是在幫主公,調教子弟。”很快,內心就找出了正當的理由。
“長公子……”嚴綱一指前方:“你觀華雄樊稠之列陣,可有玄妙之處?”
“嚴,嚴校尉,信在主帥身邊,不可影響戰局。”葉信有點猶豫的道。
“無妨,現在是我問公子,你盡管作答就是。”
“周倉將軍陣型嚴謹,嚴校尉騎軍與之互為犄角,一旦敵軍陣型出現散亂,亦或接近兩翼,立刻便能出擊。但華雄,樊稠,領西涼鐵騎,進退有據……”
“華子威、樊仲蒙乃西涼宿將,將軍稱之為能,豈能單單如此?”
葉信聽了側了下頭,盯著戰陣又看了片刻,這才問道:“請校尉教我。”
“長公子,你仔細看,華雄每每發動攻擊,兩翼皆是稍擴,且後隊每一次的距離都會比上一次拉得更開一些,他想幹什麽?”嚴綱目光不離戰場,反問道。
“是想引誘我軍出擊,他們兩軍之間的距離,恰恰能夠夾擊。”葉信脫口而出,有了實戰曆練,加上嚴綱引導,很多之前的知識都變得清晰起來。
“嗯,看的不錯,我軍步騎配合之陣,不先掃除騎軍,絕難破解。前線諸將必要知之,敵眾我寡之下,穩守乃是第一……”
“那,那華雄若是要強行破陣呢?”葉信想了想小聲問道。
“除非他這兩萬人馬想扔在這裏!”嚴綱依舊頭也不迴,出言擲地有聲。
距離白馬營指揮台四裏之處,是飛虎軍周倉的指揮台,周管二人具在其上。
“傳令各營,穩守軍陣,不得反擊。”隨著周倉之言,軍號旗語同時傳達。
管亥手持千裏鏡掃視戰場,劃過嚴綱所在之時,不由得微微一頓。
看看西涼鐵騎又退了下去,管亥就用胳臂肘捅了捅周倉。
“伯明,這嚴仲甫挺有心機啊,把長公子帶在身邊……”
後者聞言頭也不迴,嘴角牽起一抹譏誚的笑容,輕聲道:“小人之心。”
“嗯!”管亥微微頷首,接著一皺眉:“伯明,你說誰小人之心?”
“說你啊,嚴仲甫統軍有法,眼光不俗,豈是趨炎附勢之輩?背後議論人,可不是君子所為。”周倉說著,一撫頜下黑須。
管亥雙眼一瞪:“周伯明,最近讀書多了?就是對付我的?”
周倉搖搖頭,歎了口氣:“就算你說的對,但與我等何幹?將軍向來公允。”
“行行行,算我話多,伯明,說正經的,這華雄進進退退到底想要幹嘛?就他那些花招,指望我軍會上當?做夢了吧。”管亥擺擺手,又正色道。
“子平,華子威曾經在將軍帳下為將,我們皆與之交過手,西涼諸將之中,他算是最了解定邊軍的。他應該清楚,我軍之陣,眼前他根本拿不下……”
管亥一旁聽得認真,心中認同周倉之言,但說到一半,對方卻不繼續了。
“這些我也知道,可他為什麽還不撤軍?難道要等徐榮大軍前來決戰?”
“決戰?”周倉搖搖頭:“當不會如此,即使西涼精銳全出,按眼下陣勢想要擊破我軍,損失必定慘重,況且典韋將軍在後,我軍後援不斷。”
“對啊,那他磨蹭什麽呢?”管亥不禁撓撓頭。
周倉沉吟片刻,迴身道:“我若沒有猜錯,華子威就是想見我軍後援。”
“尤其是趙雲將軍的鐵騎營!”頓了頓之後,他又加重語氣。
“哦~”管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感慨道:“難怪將軍以你為統領,可以啊。”
“別廢話了,你去騎兵營,萬一交手,我軍也有可戰華子威龐令明之人。”
“諾。”管亥身軀一正。
將千裏鏡交給親兵,他轉動著手腕下台而去,不忘迴頭看看周倉:“伯明你放心,論統軍我不如你,不過若是鬥將,某絕不懼華雄龐德。”
周倉沒有迴答,隻是揮了揮手,他心中倒是清楚。近年來,管亥在葉歡典韋張飛趙雲等人的“輪番折磨”之下,武藝大進,方才之言絕非吹噓。
“……長公子,華子威是想借西涼軍厚勢,一觀我軍後援之力,亦為日後作戰之所需。不過,典韋將軍想來不會讓他如願,實之不如虛之。”
白馬營指揮台上,嚴綱做出了和周倉一樣的分析,亦為葉信細細解釋。
“實之不如虛之?”葉信聞言沉思起來,他沒有多問,一來是怕打攪嚴綱指揮作戰,二來對方之前有言,有些事情,自己想的越多,越有好處。
攻守進退之間,天空漸漸亮了起來,此刻在定邊軍後方,終於有了變化。
華雄眯縫著雙眼,極目遠眺,二十裏之外的雪原上,忽然卷起了一道濃厚的雪霧,有數丈之高。在這裏看去,滿眼白茫茫一片。
“趙子龍,鐵騎營?”華將軍雙眉皺起,口中喃喃自語。
別人或許不知遠處的雪霧是什麽,但他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大隊騎軍奔騰才能揚起那般的規模。敵軍的數量怕不少於萬人,那便隻有鐵騎營了。
此刻在司隸戰場,你無論去問華雄還是夏侯淵,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麽。那答案一定是一致的,趙雲的鐵騎營到底在哪裏,又有多少兵力?
“傳令,讓龐將軍率軍突擊,繞過去一探究竟。”沉吟之後,華雄下令。
高台之上,一隊黑甲騎軍的舉動沒有逃過嚴綱的觀察,仔細觀察敵軍行進方向之後,他亦斷然下令:“令後陣騎軍,迎擊敵軍……”
聽見軍號,飛虎軍騎兵營立刻做出反應,管亥率領千騎,向側後而去。
二十裏之外,當真是趙雲的鐵騎營?
答案是否定的,造成這陣雪霧的,乃是麯義麾下先登軍騎兵營。
千餘士卒戰馬的尾部,拖拽著樹枝,他們來迴奔馳,方能造出萬人的聲勢。
原本先登騎兵是受麯義之命前來接應西路,但就在他們出發之前,典韋的傳令兵到了營中,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