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歡不會對袁鸞隱瞞,紫檀木盒之中的確有當日靈帝給他的密旨。

    那還是先帝禦駕親征討伐北宮王,定邊葉郎大獲全勝,後有橫掃黃巾數十萬。聲望一時無兩,於是乎內臣外戚罕見的聯手,將他發配邊疆任護烏桓校尉。

    “悅之以護烏桓之責總督幽並二州,可便宜行事,斬殺大將!”

    靈帝派黃池給葉歡送來密旨,委以鎮北之任,其時還有蔡琰隨行采風。

    先帝駕崩之後,密旨葉歡一直收藏至今,關鍵時刻就會有大用。

    當然,紫檀木盒之中並不僅僅隻有先帝密旨,還有一樣寶物這世上唯有葉歡與玉佩哥知曉,那便是大漢的傳國玉璽,孫堅當日找到的不過是高仿。

    離開自己府中小半個時辰之後,葉歡出現在了廷尉府的書房之中,除了他之外,賈詡郭嘉,惡來典韋,盡皆在座,大公子是今日午間方才快馬趕到洛陽。

    一番驚喜的操作,葉歡打開了紫檀木盒,燈火掩映之下,玉璽光華流轉。

    典韋起身到了案前蹲下,細細的從四方觀察玉璽,片刻之後微微點頭。

    “將軍,這便是卞和送給趙王的和氏璧?果然非同一般。”

    “公義你的書讀得越來越精深了,這塊玉璧有鳳來儀,是稀世之寶。”葉歡撫須笑道,這還是他第一次將玉璽的全貌展露在三人麵前,結果令人滿意。

    這不僅僅是稀世奇珍和氏璧,更是大漢最高權力的象征。那麽葉歡在得到真正的玉璽之後,卻並未交給天子劉辯,其中有什麽含義,昭然若揭。

    鬼才毒士對此皆十分自然,惡來更沒當迴事,他們的行為就是一種表態。

    對葉歡而言,極為重要,眼前三人,就是他目前勢力真正的核心部分。

    漢末三國,皇綱失統,心懷平定天下之誌者,比比皆是。

    假如說關羽的“降漢不降曹”還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的話,那麽最後被曹操賜死的王佐之才荀文若,便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葉歡並不希望自己也有對忠心屬下賜死的一天,與其等到那時,還不如早點麵對。從北平趕迴晉陽,不單是數千裏的行程,亦是他的一段心路曆程。

    “主公,你星夜迴府,拿了傳國玉璽出來,莫非當日所言另有辦法就在其上?” 賈詡笑問道,從頭至尾,他的狀態一直都很鬆弛,似乎早有預判。

    郭嘉一旁點點頭,斟酌著道:“設若密旨是假,那麽陛下的字跡與玉璽的印記必有其一缺失,倘若偽造天子旨意,那可是誅九族的謀反大罪。”

    “那要是真的呢?”典韋不失時機的問道。

    “其實密旨之事,早在當年內臣外戚相鬥之時,歡便隱約聽說過。那是張讓趙忠用來對抗外戚的最後一招,扶王美人之子劉協登位,是其利益所在。”

    葉歡緩緩道來,那段爭鬥是他親身經曆,此時迴想起來亦頗有感觸。

    “以當年的十常侍,密旨就算是他們偽造,但查驗出來,一定是真的。”

    這句話聽得典韋微微一愣,什麽意思?明明是偽造,為何又是真的?再看二位軍師,卻是連連點頭,他清楚其中必有緣故,不禁沉吟起來。

    片刻之後猛的一拍腦袋,惡來恍然大悟道:“將軍你的意思是,十常侍久在先帝身邊,哪怕密旨不是陛下的心意,但字跡和玉璽,一定看不出端倪。”

    賈詡聽了欣然頷首,笑道:“不愧是典韋將軍,心思越發縝密了。”

    葉歡卻搖搖頭:“公義,你想歸想,能不能不要來這麽一下,我看的害怕。”

    “哦。”典韋老實的點點頭,伸手摸了摸腦袋。

    “典將軍,倘若不是天子心思,玉璽或可用之,但何來這份密旨?無論臨摹還是抄寫,總會有所行跡的。”郭嘉一旁卻是問道。

    “這……”典韋又是一愣,再度沉吟起來。

    葉歡擺擺手:“奉孝你這就是在為難公義了,他並不清楚宮中的詳細,說實在的,難道你知道這密旨之法?”

    郭嘉聞言毫不在意,輕鬆的道:“嘉或許不知,但主公一定知曉。”

    葉歡聽了,沒好氣的看了鬼才一眼,才對典韋道:“公義,聖旨使用的絹帛材質都是一般的,而陛下在擬旨之時,很多時候都並非一蹴而就……”

    “那便有可能形成被廢棄的聖旨,旨意可以廢棄,但先帝的筆跡卻不能。”

    “將軍,你直說吧,我隱隱約約能想到一點,但想的很累。”典韋認真的道。

    “按照宮中的規矩,廢棄的聖旨是要立刻被燒掉的,不得留存。但負責焚燒的卻是內臣手下,十常侍當年權勢熏天,想要行偷梁換柱之法,應該不難。”

    葉歡很是細致的為典韋解釋著,亦是他一路以來一直在思考的。

    “所以曆年累積下來,就會有先帝的無數手跡,想要從中挑選一百三十七字,當是不難。將之拚合之後,再蓋上真正的玉璽,便有了如今這份密旨。”

    見主公說著,眼光向自己看來,賈詡接過了話頭,繼續為典韋解釋。

    “原來是這麽迴事。”典韋說著又要……可見了葉歡眼光,右手頓在半空。

    “軍師,嘉有一事不解,還請軍師指教。”郭嘉一拱手問道:“方才有言,無論臨摹還是仿寫,都會留下痕跡,如今此法筆跡不差,可拚接之處……”

    “奉孝此問,詡實不知,但想來宮中自有秘法,否則也不會如此行事。十常侍心裏一定清楚,當他們拿出密旨之時,一定會受到嚴格的查驗。”

    “主公,這秘法?”郭嘉微微點頭,眼光又看向葉歡。

    大公子重重頷首,看了看賈詡道:“軍師猜的不假,的確有秘法,製成之後很難有人能看出端倪,手法高明的話,更看不出任何拚接的痕跡。”

    “主公(將軍),細說一番。”此時郭嘉典韋異口同聲。

    葉歡苦笑,你們的求知欲倒還真強,不過這也算機緣巧合,怕是此時天下能知此法的人不會超過三個,而他,正是其中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鳳舞九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不要太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不要太亮並收藏三國之鳳舞九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