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四戰之地,身為一州刺史,其實陶謙實際控製的地域頗為有限。
首先便是泰山郡,地形複雜匪盜橫行,郡守一年間死了三個。
其次就是東海,當地世家並不服陶謙,隻是表麵上維持著和睦。
在葉歡上次率軍前來之時,便是廣陵陳家,亦有與下邳分庭抗禮之事。但陳家家主陳圭老謀深算,家族勢力龐大,不會擺明車馬罷了。
也就是徐州的這般形勢,加上四戰之地的位置,才引得似曹操袁術這般梟雄數度欲取之。葉歡一次出兵,對州中詳情可謂了如指掌。
大公子在草屋之中享用齊宣的專門準備,郭嘉在逍遙車上吃的是什麽?
牛肉白菜,花椒雞丁,一道野菜加上老王熬了很久的豬腳湯。
無論戰局如何複雜,行程如何緊急,軍師的膳食是一定要保證的。
“主公,魯平往泰山,是第一手,孔北海出東海,乃第二招。如今看來,兩手都已經奏效,接下來就要看徐州眾人的真正本領了。”
聽了葉歡之言,郭嘉一邊擦嘴一邊說道,接著起身下車,二人繞車而行。
“兄長,孔北海此次算是十分配合,到底還是兄長的麵子大。”緩步走了一段,郭嘉笑道,當日聯軍討董,他親眼看過葉歡如何對待孔融。
葉歡擺擺手:“我以大義曉之,孔文舉聖人之後,素來以此標榜。他的脾氣雖然臭點,但到底還算剛正,因此我軍也必須迴應,力壓袁紹。”
郭嘉微微頷首:“我看兄長可以放心,袁本初自己做了什麽心知肚明,況且孔北海此舉,未必不在田豐沮授等輩計算之中,如今他比兄長還怕刀兵。”
“奉孝看得通透,隻要歡不直接出兵,暫且不會破壞平衡。”葉歡點點頭,方今之勢,他和袁紹都能看清對方的底線在哪兒,剩下的就是博弈了。
“隻要臧霸有將軍所言之將才,以泰山地利,呂布這一路未必能夠得利。且嘉若是所料無差,呂奉先此次當會觀張勳之動而動……”
郭嘉說著一頓,走到路邊做了幾下擴胸運動又道:“因此徐州之戰的關鍵,還在南線,能不能擋住張勳大軍,劉備三兄弟亦是舉足輕重。”
“濮陽一役,彭城一戰,呂布的飛獠雄騎損失不小。亂世之中,實力才是立身之本,奉孝當不會算錯,若我是呂布,戰局開始也會以觀望為主。”
“亂世之中,實力為王……”郭嘉點點頭:“無論如何,如今我們也隻有等待徐州方麵的消息,相比與此,對兗州曹孟德亦不可放下。”
葉歡聞言笑了,目視西南方向道:“可惜葉某如今分身乏術,否則他想盜掘前人以充軍資,哪兒有那麽容易,孟德兄,你別以為歡沒辦法對付你。”
“哦,不知兄長又有何妙手可為?”郭嘉來了興趣。
“哈哈哈,山人自有妙計,就算不能傷其根本,惡心他一下也是好的。”
側首看看葉歡神情,郭嘉不再追問,每當主公如此,都是要算計人了。點點頭,他轉換了話題:“兄長,天子臥病,晉陽之勢又會如何?”
葉歡想了想,負手道:“我在等,等文和或是周先生的消息。”
“兄長,嘉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郭嘉認真的道。
葉歡轉身看看鬼才,伸手便去摸他的額頭,口中道:“奉孝,你沒發熱吧。”
郭嘉苦笑,卻也不阻攔,繼續道:“在司徒和車騎將軍心裏,說不得已然對陛下待將軍之意失望,如此一來,他們如何才能發揮密旨的最大效用。”
“哦?最大效用?”葉歡放在鬼才額頭上的右手,忽然一頓。
晉陽皇城,中安殿,四周都用厚厚的幔帳拉了起來。
天子此次風寒來得頗為猛烈,畏寒怕熱,又懼風,已經臥床靜養三日了。
總管黃池站在殿門之外,來迴踱步,不時便往殿中看上一眼。
“總管,奴婢奉命給天子送藥。”路過的內侍躬身行禮。
“好生伺候陛下……”黃池用手試了試藥罐的溫度,揮揮手道。
“是……”內侍欲言又止,還是邁步進殿去了。
前番司監大火,天子動了真怒。平日裏對黃總管很少有重話的陛下,卻關上殿門將總管狠狠地訓斥一頓,感染風寒之後,亦不讓後者進殿探望。
宮中之人不禁有些好奇,司監之火七死九傷,的確不是小事。可以黃總管在宮中的地位,原本以為陛下最多也就見責一番,沒想到會是這般模樣。
片刻之後,黃門令柳遲從殿內緩步而出,黃池立刻迎了上去。
“柳黃門,陛下病體如何?”
“總管,周先生說的是寒氣入體,頗為沉重,恐怕此次要數月安養才能見效。其間要自製怒氣,不可再有大的起伏。”柳遲說著,眼神卻似有所示。
“哎~”黃池歎了口氣,又看了殿中一眼,搖頭不語。
“總管,天子不過一時之氣,待康複之後,一定可以體諒總管之心。”柳遲抱拳言道,說話間對著欄杆方向努了努嘴。
“總管,陛下並未停總管之職,藥方還需總管過目。”柳遲高聲道。
黃池會意,二人到了欄杆之旁,黃門令從懷中取出藥方遞了過去。
“總管安排如此精細,尚且被他逃過,宮中一定有人為之內應,且很可能是我等意想不到之輩!如今天子臥病,尚不知因由,總管你……”
黃池認真的看著藥方,柳遲一旁用隻有兩人聽得見的聲音輕道。
“那是一定的,且此人在宮中一定有很長歲月,才能避過上次排查。我心中已經有了人選,最多半月時間,必要把他揪出來。”
“那便好,隻是總管,如今一切還要以陛下身體為重,這一次既然殺不了他,總管還要來日方長。”
“柳遲你放心,陛下為重,池絕不會在此時為不智之舉。但病情因由,亦要探查清楚,我總是覺得事有蹊蹺,且多半與那劉伶有關。”
“李禦史道。”此刻門房傳來喊聲,遠處一人緩緩而來,正是李韜。
首先便是泰山郡,地形複雜匪盜橫行,郡守一年間死了三個。
其次就是東海,當地世家並不服陶謙,隻是表麵上維持著和睦。
在葉歡上次率軍前來之時,便是廣陵陳家,亦有與下邳分庭抗禮之事。但陳家家主陳圭老謀深算,家族勢力龐大,不會擺明車馬罷了。
也就是徐州的這般形勢,加上四戰之地的位置,才引得似曹操袁術這般梟雄數度欲取之。葉歡一次出兵,對州中詳情可謂了如指掌。
大公子在草屋之中享用齊宣的專門準備,郭嘉在逍遙車上吃的是什麽?
牛肉白菜,花椒雞丁,一道野菜加上老王熬了很久的豬腳湯。
無論戰局如何複雜,行程如何緊急,軍師的膳食是一定要保證的。
“主公,魯平往泰山,是第一手,孔北海出東海,乃第二招。如今看來,兩手都已經奏效,接下來就要看徐州眾人的真正本領了。”
聽了葉歡之言,郭嘉一邊擦嘴一邊說道,接著起身下車,二人繞車而行。
“兄長,孔北海此次算是十分配合,到底還是兄長的麵子大。”緩步走了一段,郭嘉笑道,當日聯軍討董,他親眼看過葉歡如何對待孔融。
葉歡擺擺手:“我以大義曉之,孔文舉聖人之後,素來以此標榜。他的脾氣雖然臭點,但到底還算剛正,因此我軍也必須迴應,力壓袁紹。”
郭嘉微微頷首:“我看兄長可以放心,袁本初自己做了什麽心知肚明,況且孔北海此舉,未必不在田豐沮授等輩計算之中,如今他比兄長還怕刀兵。”
“奉孝看得通透,隻要歡不直接出兵,暫且不會破壞平衡。”葉歡點點頭,方今之勢,他和袁紹都能看清對方的底線在哪兒,剩下的就是博弈了。
“隻要臧霸有將軍所言之將才,以泰山地利,呂布這一路未必能夠得利。且嘉若是所料無差,呂奉先此次當會觀張勳之動而動……”
郭嘉說著一頓,走到路邊做了幾下擴胸運動又道:“因此徐州之戰的關鍵,還在南線,能不能擋住張勳大軍,劉備三兄弟亦是舉足輕重。”
“濮陽一役,彭城一戰,呂布的飛獠雄騎損失不小。亂世之中,實力才是立身之本,奉孝當不會算錯,若我是呂布,戰局開始也會以觀望為主。”
“亂世之中,實力為王……”郭嘉點點頭:“無論如何,如今我們也隻有等待徐州方麵的消息,相比與此,對兗州曹孟德亦不可放下。”
葉歡聞言笑了,目視西南方向道:“可惜葉某如今分身乏術,否則他想盜掘前人以充軍資,哪兒有那麽容易,孟德兄,你別以為歡沒辦法對付你。”
“哦,不知兄長又有何妙手可為?”郭嘉來了興趣。
“哈哈哈,山人自有妙計,就算不能傷其根本,惡心他一下也是好的。”
側首看看葉歡神情,郭嘉不再追問,每當主公如此,都是要算計人了。點點頭,他轉換了話題:“兄長,天子臥病,晉陽之勢又會如何?”
葉歡想了想,負手道:“我在等,等文和或是周先生的消息。”
“兄長,嘉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郭嘉認真的道。
葉歡轉身看看鬼才,伸手便去摸他的額頭,口中道:“奉孝,你沒發熱吧。”
郭嘉苦笑,卻也不阻攔,繼續道:“在司徒和車騎將軍心裏,說不得已然對陛下待將軍之意失望,如此一來,他們如何才能發揮密旨的最大效用。”
“哦?最大效用?”葉歡放在鬼才額頭上的右手,忽然一頓。
晉陽皇城,中安殿,四周都用厚厚的幔帳拉了起來。
天子此次風寒來得頗為猛烈,畏寒怕熱,又懼風,已經臥床靜養三日了。
總管黃池站在殿門之外,來迴踱步,不時便往殿中看上一眼。
“總管,奴婢奉命給天子送藥。”路過的內侍躬身行禮。
“好生伺候陛下……”黃池用手試了試藥罐的溫度,揮揮手道。
“是……”內侍欲言又止,還是邁步進殿去了。
前番司監大火,天子動了真怒。平日裏對黃總管很少有重話的陛下,卻關上殿門將總管狠狠地訓斥一頓,感染風寒之後,亦不讓後者進殿探望。
宮中之人不禁有些好奇,司監之火七死九傷,的確不是小事。可以黃總管在宮中的地位,原本以為陛下最多也就見責一番,沒想到會是這般模樣。
片刻之後,黃門令柳遲從殿內緩步而出,黃池立刻迎了上去。
“柳黃門,陛下病體如何?”
“總管,周先生說的是寒氣入體,頗為沉重,恐怕此次要數月安養才能見效。其間要自製怒氣,不可再有大的起伏。”柳遲說著,眼神卻似有所示。
“哎~”黃池歎了口氣,又看了殿中一眼,搖頭不語。
“總管,天子不過一時之氣,待康複之後,一定可以體諒總管之心。”柳遲抱拳言道,說話間對著欄杆方向努了努嘴。
“總管,陛下並未停總管之職,藥方還需總管過目。”柳遲高聲道。
黃池會意,二人到了欄杆之旁,黃門令從懷中取出藥方遞了過去。
“總管安排如此精細,尚且被他逃過,宮中一定有人為之內應,且很可能是我等意想不到之輩!如今天子臥病,尚不知因由,總管你……”
黃池認真的看著藥方,柳遲一旁用隻有兩人聽得見的聲音輕道。
“那是一定的,且此人在宮中一定有很長歲月,才能避過上次排查。我心中已經有了人選,最多半月時間,必要把他揪出來。”
“那便好,隻是總管,如今一切還要以陛下身體為重,這一次既然殺不了他,總管還要來日方長。”
“柳遲你放心,陛下為重,池絕不會在此時為不智之舉。但病情因由,亦要探查清楚,我總是覺得事有蹊蹺,且多半與那劉伶有關。”
“李禦史道。”此刻門房傳來喊聲,遠處一人緩緩而來,正是李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