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之下,黃池的麵容始終平靜,語調也沒有太多的變化。
但柳遲卻能感受到總管心中那份決絕之意,不容動搖。
“總管,其實劉伶之事,也不能說是……”遲疑了片刻,柳遲緩緩說道。
“我知道,這都是天意……”黃池點點頭,目中透出緬懷之意,幽幽的道:“柳黃門,我十一歲淨身入宮,張常侍對我照顧有加,原本我也應該死在洛陽。”
柳遲不說話了,這似乎是黃池第一次與他提起過往,今夜的總管與平時不同。
“十五年前,盧中郎統領邊軍大敗烏桓,我與何大公子同往勞軍,原本是要拉攏邊軍將領。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將軍,當時就像腦子裏什麽被打開了一樣……”
說著,黃池嘴角浮現一抹笑容:“將軍對我是避之則吉,但依舊風度不失。我知道,那是因為晉陽葉家素來與內臣不睦,人之常情。”
“但自此歸後,卻是念念不忘,甚至魂牽夢縈,令人難以自拔。”
“後來將軍前往河南營救鄭公,我就像鬼使神差一般給晉陽送信,要是稍有疏漏,被常侍得知,必死無疑!但我一點也不怕,送完信反而安心了。”
黃池娓娓道來,柳遲靜靜聆聽,說的情真意切,聽得亦感同身受……
“……將軍一句我還真信,那時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讓我欣慰的是,將軍從來沒有利用過我,他是真的拿我當朋友,任何事情,第一句話總是安保自身……”黃池越說,麵上的笑容越甚。
柳遲連連點頭,這些他也經曆過,葉歡就是如此。
“我知道不可能,但看著將軍從當年邊軍小卒到現在的驃騎將軍,我一樣開心。這世上隻有兩人能讓我甘心去死,一是將軍,二是陛下。”
笑容隱去,黃池麵色恢複了沉肅:“我能懂陛下那份心思,但身份不同,形勢不一,大漢天子,豈是常人?”
“黃某沒有太史公那份才情,也不求名留青史,惟心安而已。”
“總管,現在陛下對劉伶極為看重,前番之後,更是戒備森嚴,總管準備如何動手?”柳遲想了想還是問道。
“柳黃門,我之心事,今夜已然盡表,如何行事,你不要過問了。今後還要好好侍奉天子,我等內臣,亦要有忠貞之士,你去吧,我還要再想想。”
“是,那奴婢告退。”柳遲躬身一禮轉身而去,以他了解的黃池,是絕不會吐露的。今夜總管說了那麽多,固是有感而發,卻更像是在交代後事。
看了柳遲的背影一會兒,黃池轉身,雙手扶住欄杆,晚風吹來,衣袖飄飄。
“葉郎,奴婢不惜一死,卻不知將軍何日能歸……”
司徒府,靜室之中王允董承對坐,堂間多了一個黑衣蒙麵之人。
“司徒,將軍,最新訊報,往晉陽而來送密旨的人馬,盡數被攔截,目下無一生還。對方派出的全是精銳之士,葉郎身邊親衛葉冬,據說也到了弘農……”
黑衣人侃侃而言,眼神麻木,沒有任何波動,身軀亦顯得頗為僵硬。
董承聽了微微頷首,對王允道:“果然不出司徒所料,賈文和精銳盡出,卻想不到密旨會……”
後者右掌一立,對黑衣人揮揮手:“你去吧,依計行事。”
“是。”黑衣人躬身一禮,轉身出屋。
“葉悅之百戰百勝,固然有善戰之功,其麾下那支精銳亦不容忽視。如今司隸之處雖然牽扯賈詡不少精力,但晉陽之處,尤未可知。”王允沉聲道。
董承連連頷首,剛要出言,遠處卻忽然傳來一聲女子的驚叫。
“怎麽迴事兒?”王允雙眉一皺,立刻喝問道。
門外腳步聲響起,逐漸遠去,不片刻功夫,又走了迴來。
“迴大人,方才是少夫人在花園,遇見了……現在已然無事。”
“少夫人?”王允容色稍稍放緩,又道:“自今夜起,主院周圍沒有老夫之命,不得靠近,少夫人也不例外,你等好言相對便是……”
“諾,屬下立刻安排。”
“司徒,還未與子安賢侄明言?”董承不由問道。
王允搖搖頭,麵上苦澀一閃而過:“與他明言?他豈能聽得進去,與其可能有損大局,不如讓他在外,也省的麻煩。”
“君臣父子,子安難道還能不聽司徒之言?”
“董將軍,你不知當日大將軍之事?何剛、子玉,子安自幼便與葉悅之為兄弟,老夫不能冒險,況且……不說了。”王允擺擺手。
“王子安在雁門,少夫人為何不隨之去?”董承心中有點疑問,但此乃司徒府家事,卻不宜相問。
“密旨到達之前,我等隻能以靜製動,賈文和得意,便讓他得意一陣。我也要看看,他還有何應對之法,以其人之能,絕不會是看上去那般平靜。”
“以靜製動?司徒,若是帶葉悅之安定幽州迴返,豈不夜長夢多?”
“董將軍,今次之事,唯求一舉功成。葉悅之早歸確是對你我不利,但亦絕不能因此亂了陣腳,老夫會派人密切探查幽州之處動向。”
“司徒既有定計,承自當隨之。”董承說著走到王允案前,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司徒,我已暗中四處打探,目下仍舊不知到底是誰對劉伶下手。”
“哼,他們不要以為如今聯手對付葉歡,就能各逞心機想要漁翁得利,老夫終究會讓別有用心之輩付出代價!”王允一聲冷哼,眼中寒芒閃動。
“無論如何,以目下之勢,劉伶在便對我等有利,想要嫁禍與我,卻也沒那麽容易。”董承亦是麵色一寒,之前黃池已經查到了董貴人之處。
就在二人議事靜室之右百步,是司徒府大公子的宅院,內室之中,宮裝少婦對鏡自覽。看她雲鬢之處微有香汗,胸口起伏,似從外間剛歸不久。
鏡中的麵容美麗雍容,明眸皓齒,唯有眉間眼角帶著淡淡愁容。
“琰姐姐,我問過悅之哥哥了,他說,對你和對芸兒一樣……”腦海中的聲音迴響,鏡中人兩道柳眉微微一豎。
但柳遲卻能感受到總管心中那份決絕之意,不容動搖。
“總管,其實劉伶之事,也不能說是……”遲疑了片刻,柳遲緩緩說道。
“我知道,這都是天意……”黃池點點頭,目中透出緬懷之意,幽幽的道:“柳黃門,我十一歲淨身入宮,張常侍對我照顧有加,原本我也應該死在洛陽。”
柳遲不說話了,這似乎是黃池第一次與他提起過往,今夜的總管與平時不同。
“十五年前,盧中郎統領邊軍大敗烏桓,我與何大公子同往勞軍,原本是要拉攏邊軍將領。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將軍,當時就像腦子裏什麽被打開了一樣……”
說著,黃池嘴角浮現一抹笑容:“將軍對我是避之則吉,但依舊風度不失。我知道,那是因為晉陽葉家素來與內臣不睦,人之常情。”
“但自此歸後,卻是念念不忘,甚至魂牽夢縈,令人難以自拔。”
“後來將軍前往河南營救鄭公,我就像鬼使神差一般給晉陽送信,要是稍有疏漏,被常侍得知,必死無疑!但我一點也不怕,送完信反而安心了。”
黃池娓娓道來,柳遲靜靜聆聽,說的情真意切,聽得亦感同身受……
“……將軍一句我還真信,那時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讓我欣慰的是,將軍從來沒有利用過我,他是真的拿我當朋友,任何事情,第一句話總是安保自身……”黃池越說,麵上的笑容越甚。
柳遲連連點頭,這些他也經曆過,葉歡就是如此。
“我知道不可能,但看著將軍從當年邊軍小卒到現在的驃騎將軍,我一樣開心。這世上隻有兩人能讓我甘心去死,一是將軍,二是陛下。”
笑容隱去,黃池麵色恢複了沉肅:“我能懂陛下那份心思,但身份不同,形勢不一,大漢天子,豈是常人?”
“黃某沒有太史公那份才情,也不求名留青史,惟心安而已。”
“總管,現在陛下對劉伶極為看重,前番之後,更是戒備森嚴,總管準備如何動手?”柳遲想了想還是問道。
“柳黃門,我之心事,今夜已然盡表,如何行事,你不要過問了。今後還要好好侍奉天子,我等內臣,亦要有忠貞之士,你去吧,我還要再想想。”
“是,那奴婢告退。”柳遲躬身一禮轉身而去,以他了解的黃池,是絕不會吐露的。今夜總管說了那麽多,固是有感而發,卻更像是在交代後事。
看了柳遲的背影一會兒,黃池轉身,雙手扶住欄杆,晚風吹來,衣袖飄飄。
“葉郎,奴婢不惜一死,卻不知將軍何日能歸……”
司徒府,靜室之中王允董承對坐,堂間多了一個黑衣蒙麵之人。
“司徒,將軍,最新訊報,往晉陽而來送密旨的人馬,盡數被攔截,目下無一生還。對方派出的全是精銳之士,葉郎身邊親衛葉冬,據說也到了弘農……”
黑衣人侃侃而言,眼神麻木,沒有任何波動,身軀亦顯得頗為僵硬。
董承聽了微微頷首,對王允道:“果然不出司徒所料,賈文和精銳盡出,卻想不到密旨會……”
後者右掌一立,對黑衣人揮揮手:“你去吧,依計行事。”
“是。”黑衣人躬身一禮,轉身出屋。
“葉悅之百戰百勝,固然有善戰之功,其麾下那支精銳亦不容忽視。如今司隸之處雖然牽扯賈詡不少精力,但晉陽之處,尤未可知。”王允沉聲道。
董承連連頷首,剛要出言,遠處卻忽然傳來一聲女子的驚叫。
“怎麽迴事兒?”王允雙眉一皺,立刻喝問道。
門外腳步聲響起,逐漸遠去,不片刻功夫,又走了迴來。
“迴大人,方才是少夫人在花園,遇見了……現在已然無事。”
“少夫人?”王允容色稍稍放緩,又道:“自今夜起,主院周圍沒有老夫之命,不得靠近,少夫人也不例外,你等好言相對便是……”
“諾,屬下立刻安排。”
“司徒,還未與子安賢侄明言?”董承不由問道。
王允搖搖頭,麵上苦澀一閃而過:“與他明言?他豈能聽得進去,與其可能有損大局,不如讓他在外,也省的麻煩。”
“君臣父子,子安難道還能不聽司徒之言?”
“董將軍,你不知當日大將軍之事?何剛、子玉,子安自幼便與葉悅之為兄弟,老夫不能冒險,況且……不說了。”王允擺擺手。
“王子安在雁門,少夫人為何不隨之去?”董承心中有點疑問,但此乃司徒府家事,卻不宜相問。
“密旨到達之前,我等隻能以靜製動,賈文和得意,便讓他得意一陣。我也要看看,他還有何應對之法,以其人之能,絕不會是看上去那般平靜。”
“以靜製動?司徒,若是帶葉悅之安定幽州迴返,豈不夜長夢多?”
“董將軍,今次之事,唯求一舉功成。葉悅之早歸確是對你我不利,但亦絕不能因此亂了陣腳,老夫會派人密切探查幽州之處動向。”
“司徒既有定計,承自當隨之。”董承說著走到王允案前,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司徒,我已暗中四處打探,目下仍舊不知到底是誰對劉伶下手。”
“哼,他們不要以為如今聯手對付葉歡,就能各逞心機想要漁翁得利,老夫終究會讓別有用心之輩付出代價!”王允一聲冷哼,眼中寒芒閃動。
“無論如何,以目下之勢,劉伶在便對我等有利,想要嫁禍與我,卻也沒那麽容易。”董承亦是麵色一寒,之前黃池已經查到了董貴人之處。
就在二人議事靜室之右百步,是司徒府大公子的宅院,內室之中,宮裝少婦對鏡自覽。看她雲鬢之處微有香汗,胸口起伏,似從外間剛歸不久。
鏡中的麵容美麗雍容,明眸皓齒,唯有眉間眼角帶著淡淡愁容。
“琰姐姐,我問過悅之哥哥了,他說,對你和對芸兒一樣……”腦海中的聲音迴響,鏡中人兩道柳眉微微一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