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在堂中將問題一個個拋出,毫不隱瞞,所慮極為周到。
而葉歡當堂安排,解決問題,亦毫不拖泥帶水。
遇有難題,都是眾人商議,葉歡在此會尊重各人專業的意見。
比如農田之事,就是穀充和劉力,後勤之事,便是簡雍和何滿倉。
兩個時辰的時間如飛一般過去,堂間眾人職責明確,絕無敷衍了事之為。
大堂側的靜室之內,有兩人對坐,堂中的聲音,在這裏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麵容清瘦卻極見精神的老者正是葉公,此刻側耳傾聽,不住微微頷首。
對麵的並州刺史文玨會心而笑,今日他是專門在此陪著老丈人的。
“嶽父,小婿所言不差吧?悅之不但善於治軍,更善治政。平時或許不顯,遇有大事或是大難總能臨危不懼,而且,其言自有威勢令人信服。”
葉公聽了,先是下意識的點點頭,隨即雙眉微皺,咳嗽一聲。
“還是太急,有些地方細致一點更好。”
“嶽父,眼前之事可慢不得,悅之常言,人命關天。”
葉公抬頭看了文玨一眼,後者立刻陪笑改口:“但細一點,總是好的。”
“臧空,彪子,你們兩個給我聽好,王牌什麽時候都要頂的上。三曲和九曲此次要巡查各地,嚴肅軍法律法,別人可以到不了,但你們不行。”
“諾,諾。”二將慨然領命。
“將軍,這軍法我清楚,律法我這……”臧空小心的道,洪彪隨之點頭。
“等會兒一人給你們一本大漢律例,兩天之內背熟。”葉歡一揮手。
二人頓時心中叫苦,我們又不是將軍,哪兒來的那麽好記性?
“諾,諾!”但為難不代表什麽,王牌嘛,就得麵麵俱到。
“將軍,兩日之內太過為難,還是寵去合適。”此時滿寵言道。
“不行,他們的速度你跟不上,太危險,不過伯寧你可以監督二人。若在巡檢之時有何行差踏錯,軍法從事,絕不姑息。”葉歡的語氣不容置疑。
“你們倆還杵在這兒作甚,本公子不要木樁,有這時間,趕緊迴去讀書。”轉身看著二人,葉歡不耐的揮了揮手。
“諾!”臧空洪彪異口同聲,轉身而去。
堂中官員見了不無感觸,葉將軍對待軍中之人和他們完全是兩種風格。後者是問清困難,解釋清楚,前者?看看那兩個就知道,簡單粗暴。
出了大堂,兩大王牌的首領立刻麵露苦相,對視一眼歎氣搖頭。
“滿之,這大漢律有多少字你知道嗎?”洪彪輕聲問道。
“這誰數過啊,我估摸著得有萬兒八千吧。”
“什麽?”洪彪聽了一雙眼睛瞪得比牛都大,萬兒八千?兩天?
“咋唿什麽,我不跟你一樣?”臧空腳下一顫,埋怨道。
“那我得跟將軍老實說,我背不下,甘當軍法。”洪彪說著就要轉身。
臧空急忙一把拿住,小聲道:“你叫洪彪沒叫錯,真他娘的彪……”
說著看看四周聲音再度放低:“將軍從來不做沒有道理的事情,他如此對我們其實是做給堂間之人看的,定邊軍令行禁止,他們也不能鬆懈。”
洪彪想了想點點頭:“還是你跟著將軍久,那我們是不是不用背了?”
“你想得美,軍令如山!不過嘛,總有辦法。”
“什麽辦法,快點說。”洪彪催促道。
“萬兒八千你兩天背不下來,一千兩千行吧?你的親衛隊挑幾個聰明的一起背,咱們不就有時間了,等巡檢迴來,你肯定記得住。”
洪彪的眼睛眨巴幾下,猛的一掌拍在臧空肩上:“對啊,還是你壞。”
後者齜牙咧嘴:“你他娘的是公報私仇,趕緊走,一兩千也不好背。”
二人說著迴去頭懸梁錐刺骨了,小聰明可以,但軍令絕不是玩笑。
他們走了,葉歡還在繼續,針對救災的種種方略,能今天完成的他不會拖到明天。一直到傍晚時分,讓張昭等人迴去歇息,葉歡依舊精神奕奕。
晚飯之時,郭嘉到了大堂之前,見主公正在議事,他一旁靜靜相侯。
葉歡見了,便知他沒有太過緊要之事,因此詳細交代之後才來相見。
到了書房,郭嘉便道:“主公,定邊軍助民乃是慣例,此番大雪連天,前所未有,嘉想知道,雁門之鐵騎營與飛燕騎職責何在?”
葉歡眉頭一揚:“奉孝有所謀,歡自然不會動,目下還用不上。”
說著話,便低頭去喝老王送來的羊肉湯,正好潤潤嗓子。
“主公,嘉的意思是,鐵騎營可以動得,否則容易露出行跡。”
“對。”葉歡一拍腦袋,將口中那塊羊肉咽下方道:“奉孝言之有理,我這一天忙下來有點失之與細,奉孝既有此言,定有安排,你說。”
“公孫伯圭代幽州刺史,真虧他們想的出來……”
“就是,別以為天災人禍,我就騰不出手收拾他。”葉歡連連點頭。
“不過嘛,主公恰可借此虛與委蛇,讓其人看到希望。”郭嘉冷笑道。
“絲……”葉歡邊吃邊聽有點分心,一下咬著了舌頭,不由甩頭。
“奉孝,你這說話能不能不要大喘氣,我都接不上。”葉歡不無埋怨。
“嘉之過失,嘉之過失。”郭嘉擺手輕笑。
“主公,雪雹之災,與我並州確不是好事,但有主公之前根基和如今應對,定可安然度過。嘉想的是,能借此做出什麽文章,以應對朝中暗流。”
葉歡聽了放下碗箸,稍稍沉吟片刻抬起頭來,卻見郭嘉微微頷首。
此時在司徒府的書房之內,王允與董承對坐,亦在議事。
“董車騎之言是也,征東將軍一言堂絕非大漢之福,可何者能與製衡?”王允自己可能都沒有發現,他對葉歡的稱唿已經變了。
“征東將軍文武雙全,數年來撥亂反正立下大功,但凡事都要有平衡之道。以我淺見,能製衡葉將軍者寥寥無幾,又以袁本初、曹孟德為最。”董承正色道。
“袁本初?曹孟德?”王允拈須沉吟,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
而葉歡當堂安排,解決問題,亦毫不拖泥帶水。
遇有難題,都是眾人商議,葉歡在此會尊重各人專業的意見。
比如農田之事,就是穀充和劉力,後勤之事,便是簡雍和何滿倉。
兩個時辰的時間如飛一般過去,堂間眾人職責明確,絕無敷衍了事之為。
大堂側的靜室之內,有兩人對坐,堂中的聲音,在這裏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麵容清瘦卻極見精神的老者正是葉公,此刻側耳傾聽,不住微微頷首。
對麵的並州刺史文玨會心而笑,今日他是專門在此陪著老丈人的。
“嶽父,小婿所言不差吧?悅之不但善於治軍,更善治政。平時或許不顯,遇有大事或是大難總能臨危不懼,而且,其言自有威勢令人信服。”
葉公聽了,先是下意識的點點頭,隨即雙眉微皺,咳嗽一聲。
“還是太急,有些地方細致一點更好。”
“嶽父,眼前之事可慢不得,悅之常言,人命關天。”
葉公抬頭看了文玨一眼,後者立刻陪笑改口:“但細一點,總是好的。”
“臧空,彪子,你們兩個給我聽好,王牌什麽時候都要頂的上。三曲和九曲此次要巡查各地,嚴肅軍法律法,別人可以到不了,但你們不行。”
“諾,諾。”二將慨然領命。
“將軍,這軍法我清楚,律法我這……”臧空小心的道,洪彪隨之點頭。
“等會兒一人給你們一本大漢律例,兩天之內背熟。”葉歡一揮手。
二人頓時心中叫苦,我們又不是將軍,哪兒來的那麽好記性?
“諾,諾!”但為難不代表什麽,王牌嘛,就得麵麵俱到。
“將軍,兩日之內太過為難,還是寵去合適。”此時滿寵言道。
“不行,他們的速度你跟不上,太危險,不過伯寧你可以監督二人。若在巡檢之時有何行差踏錯,軍法從事,絕不姑息。”葉歡的語氣不容置疑。
“你們倆還杵在這兒作甚,本公子不要木樁,有這時間,趕緊迴去讀書。”轉身看著二人,葉歡不耐的揮了揮手。
“諾!”臧空洪彪異口同聲,轉身而去。
堂中官員見了不無感觸,葉將軍對待軍中之人和他們完全是兩種風格。後者是問清困難,解釋清楚,前者?看看那兩個就知道,簡單粗暴。
出了大堂,兩大王牌的首領立刻麵露苦相,對視一眼歎氣搖頭。
“滿之,這大漢律有多少字你知道嗎?”洪彪輕聲問道。
“這誰數過啊,我估摸著得有萬兒八千吧。”
“什麽?”洪彪聽了一雙眼睛瞪得比牛都大,萬兒八千?兩天?
“咋唿什麽,我不跟你一樣?”臧空腳下一顫,埋怨道。
“那我得跟將軍老實說,我背不下,甘當軍法。”洪彪說著就要轉身。
臧空急忙一把拿住,小聲道:“你叫洪彪沒叫錯,真他娘的彪……”
說著看看四周聲音再度放低:“將軍從來不做沒有道理的事情,他如此對我們其實是做給堂間之人看的,定邊軍令行禁止,他們也不能鬆懈。”
洪彪想了想點點頭:“還是你跟著將軍久,那我們是不是不用背了?”
“你想得美,軍令如山!不過嘛,總有辦法。”
“什麽辦法,快點說。”洪彪催促道。
“萬兒八千你兩天背不下來,一千兩千行吧?你的親衛隊挑幾個聰明的一起背,咱們不就有時間了,等巡檢迴來,你肯定記得住。”
洪彪的眼睛眨巴幾下,猛的一掌拍在臧空肩上:“對啊,還是你壞。”
後者齜牙咧嘴:“你他娘的是公報私仇,趕緊走,一兩千也不好背。”
二人說著迴去頭懸梁錐刺骨了,小聰明可以,但軍令絕不是玩笑。
他們走了,葉歡還在繼續,針對救災的種種方略,能今天完成的他不會拖到明天。一直到傍晚時分,讓張昭等人迴去歇息,葉歡依舊精神奕奕。
晚飯之時,郭嘉到了大堂之前,見主公正在議事,他一旁靜靜相侯。
葉歡見了,便知他沒有太過緊要之事,因此詳細交代之後才來相見。
到了書房,郭嘉便道:“主公,定邊軍助民乃是慣例,此番大雪連天,前所未有,嘉想知道,雁門之鐵騎營與飛燕騎職責何在?”
葉歡眉頭一揚:“奉孝有所謀,歡自然不會動,目下還用不上。”
說著話,便低頭去喝老王送來的羊肉湯,正好潤潤嗓子。
“主公,嘉的意思是,鐵騎營可以動得,否則容易露出行跡。”
“對。”葉歡一拍腦袋,將口中那塊羊肉咽下方道:“奉孝言之有理,我這一天忙下來有點失之與細,奉孝既有此言,定有安排,你說。”
“公孫伯圭代幽州刺史,真虧他們想的出來……”
“就是,別以為天災人禍,我就騰不出手收拾他。”葉歡連連點頭。
“不過嘛,主公恰可借此虛與委蛇,讓其人看到希望。”郭嘉冷笑道。
“絲……”葉歡邊吃邊聽有點分心,一下咬著了舌頭,不由甩頭。
“奉孝,你這說話能不能不要大喘氣,我都接不上。”葉歡不無埋怨。
“嘉之過失,嘉之過失。”郭嘉擺手輕笑。
“主公,雪雹之災,與我並州確不是好事,但有主公之前根基和如今應對,定可安然度過。嘉想的是,能借此做出什麽文章,以應對朝中暗流。”
葉歡聽了放下碗箸,稍稍沉吟片刻抬起頭來,卻見郭嘉微微頷首。
此時在司徒府的書房之內,王允與董承對坐,亦在議事。
“董車騎之言是也,征東將軍一言堂絕非大漢之福,可何者能與製衡?”王允自己可能都沒有發現,他對葉歡的稱唿已經變了。
“征東將軍文武雙全,數年來撥亂反正立下大功,但凡事都要有平衡之道。以我淺見,能製衡葉將軍者寥寥無幾,又以袁本初、曹孟德為最。”董承正色道。
“袁本初?曹孟德?”王允拈須沉吟,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