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葉歡領軍出營赴會,趙雲親率十二隊隨身護衛。

    “子龍,這小子誰啊,看上去不錯。”葉歡一眼就看見趙雲身邊的趙小芳。

    “將軍,昨日剛招的新兵,有一身力氣,箭法不俗,就留在身邊了。”

    “趙小芳,跟著你們趙校尉好好學。”葉歡微微頷首,又對小芳笑道。

    “哎,將軍我一定好好幹。”後者重重點頭,一臉開心。

    天罡鬥將之中有四大烈將,惡來典韋,夏侯元讓,其餘二人尚未得知。

    此外還有四大弓將,呂布、趙雲、黃忠、太史慈!

    能被子龍說一聲箭法不俗,趙小芳的箭術就能列入一流。

    “哎~玉佩哥,醒醒,我看此人不俗,你能不能不要消極怠工。”

    “沒有鳳紋古玉,你自己看。”

    “我去,算你狠,表弟昨天跟我說了,舅父大人已經搞定此事,你等著就是。”

    “將軍,將軍,並州急報!”

    “急報?”葉歡一愣,接過信件就看。

    “我去,小子你這是沒事兒給你爹添亂啊,誰讓你亂跑的?”大公子腹誹。

    “此事交給張周便行,告訴他,不許動用我軍一兵一卒!”丟下一句話,葉歡縱馬就走,趙雲看了一眼傳訊士卒,見他也微微搖頭,急忙跟上。

    “子龍,信兒離家出走,說是來徐州了。”看著趙雲疑惑的眼神,葉歡歎道。

    “長公子?”趙雲聞言一愣,立刻便道:“將軍,還需安排接應。”

    “接應什麽?大敵當前,豈能為這小子分心,膽子太大了,也不知跟誰學的!他要是到了徐州,我打不爛他,你和公義誰也別攔著我!”葉歡忿忿的道。

    趙雲沒有說話,心中卻道,還能跟誰學的?當下稍稍放慢馬速,與親兵低語了幾句。

    “小子,你有本事出來,就有本事自己尋來,伯符十一就能殺賊,你好好的。”嘴上說的兇,葉歡又豈能不擔心,但眼下時局,他卻不能為此事分心。

    當年孫策跟著孫堅,看見賊人劫掠,大唿此賊可擒,揮刀便上,殺賊四五!

    “說起來我也好久不見伯符了,此番迴軍,是否要公路兄請他來一見?”葉歡想著。

    與此同時,豫州壽春,孫策正站在軍營之前,神情期待的張望遠方。

    頜下蓄起胡須,十九歲的小霸王看上去老成了許多。

    不多時,數騎出現在視線中,之前一人白色勁裝,姿容風流,雅致脫俗。

    孫策麵上露出笑容,縱馬便迎,口中大唿:“公瑾賢弟,別來無恙?”

    “大哥,小弟來了!”周瑜亦是一臉激動,策馬狂奔,他是守孝期滿,立刻來尋。

    很快雙騎便在路中相遇,周瑜飛身下馬,快步上前雙膝跪倒,孫策見了急忙扶起。

    “公瑾,可想煞為兄了。”雙手扶住對方肩頭,孫策的目光飽含激動。

    “兄長,小弟來遲。”

    結義兄弟久別重逢,還是遭遇相同,這番相見自有悲喜。

    說話間周瑜身後數騎到了麵前,其中一人膀大腰圓,筋肉雄壯,令孫策眼中一亮。

    “兄長,此乃九江周泰周幼平,豪傑之士也。”周瑜笑著引見。

    “孫策見過周兄。”小霸王上前一步,禮數周到。

    “不敢不敢,周泰見過烏程侯!”後者還禮聲音洪亮,氣勢不俗。

    “公瑾,周兄,此處不是說話所在,且隨我迴營,為二位接風洗塵。”

    眾人上馬而迴,營帳之中備敘別離之情,從周瑜的話中得知。周泰祖上曾受公瑾祖父厚恩,此次周異身故,他前來祭奠,二人言談之間很是相投。

    待得酒席散後,孫策自然要邀周瑜同榻而眠,兄弟兩人聯床夜話。

    “公瑾,當日隨父親從東都而迴,為兄自有雄心壯誌,想要和天下英雄一見短長。可惜……如今寄人籬下,更難為父親報仇,愧為人子!”孫策眼中不無唏噓。

    自從孫堅亡故,他始終沒有一個能直抒胸臆的對象,如今周瑜前來,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出來。

    “兄長何需如此?豈不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越王勾踐若無十年臥薪嚐膽,又豈有日後製霸天下?大丈夫身可在人下,誌卻不可墮。”周瑜正色道。

    “公瑾說的是,奈何策卻不知誌在何方?”

    “兄長,小弟為父親結廬守孝之時,亦曾細觀天下之勢,以我兄之才,當有可為。”

    孫策聽了雙眉一揚:“公瑾,如何為之,為兄洗耳恭聽。”

    周瑜一笑,盤膝與榻上而坐,卻有一股氣勢陡然而生。

    “兄長,大漢經內臣外戚,蛾賊之亂,又有董卓造逆,各路諸侯,多有各懷異心之輩。若非葉叔父以神武雄才,掃蕩四方,如今還不知是如何亂局。”

    “公瑾,為兄也曾想過,要去投奔師父,可今時今日,我卻總是不願。”孫策連連頷首,出言之時眉目之中帶著倔強。

    周瑜微微擺手:“但縱有葉將軍在,觀一曹二袁等輩,又豈是居於人下之人?久後必有一戰,形勢尚難預料,因此兄長之為,絕不能在中原之間。”

    “荊州劉表,大漢宗親,深得民心,麾下亦有良才,此誠不可與之爭鋒!”周瑜說著,見孫策眼中閃過仇恨,又搖頭道:“兄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啊。”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公瑾說的是,且繼言之。”孫策也盤起了腿。

    “今歲吳郡叛亂,會稽生變,似王朗等輩絕非安定地方之人!若兄長可領雄兵定全吳之地,到時就可坐擁大江天險,進可與天下群雄爭鋒,退也可自守。”

    “吳郡?天險?進可攻退可守?”聽著周瑜侃侃而談,縱論天下,孫策的目光亮了起來。

    “自然,以兄長目下,言之還不是時機,吳郡會稽二地久後必將更亂,因此我兄還需潛伏時日,養精蓄銳,表麵則做順服之態,待得時機一到,必能一鳴驚人!”

    “哈哈哈哈……”孫策神情振奮,大笑出聲,隨即卻是掩口。

    “公瑾此言,令為兄眼前迷霧盡去,頓覺前路所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臥薪嚐膽,雄心不改!策知道了,定會按公瑾之言行事,則你我必有聯手橫掃江東之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鳳舞九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不要太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不要太亮並收藏三國之鳳舞九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