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有所舉動,算是葉歡的預料之中,隻不過不太願意在此時看見。

    固然采取了種種手段加以限製,但這些漢末諸侯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賈詡坐在了葉歡對麵,後者很自然的為軍師倒上一杯香茶。

    “集結重兵,突襲平原,看來上次冀州之戰劉玄德給本初印象頗深。”葉歡說著微微一笑:“田元皓,審正南,還有許子遠,本初麾下亦有幹才。”

    賈詡端起茶來喝了一口:“此次作戰,微塵直到兩日之後才收到消息,看來袁紹此次用兵極為謹慎,說不得上次漁陽之戰,也讓他有些警惕。”

    葉歡輕鬆得揮揮手:“袁紹,曹操,公孫瓚,哪一個不是人精?微塵之事終究瞞不住他們多久,隻是想要找出?還得看看他們有沒那種本領。”

    “軍師,劉玄德雖是不凡,但始終根基太淺,袁紹用田豐之謀如此行事,此番平原必丟。眼下對歡而言,是要考慮能否讓文則兵出冀州。”

    賈詡一笑,把絹帛遞了過去,搖頭道:“此次之事,卻有出乎意料之處。”

    葉歡接過一看,不由雙眉一揚,跟著微微頷首,差點把這事兒忘了。

    “如此也好,劉玄德率軍在外,主力不失,反而會讓袁紹有力難施。”

    “青州黃巾複起,攻打北海甚急,孔融第一時間向劉備求援而非袁紹,卻是頗費思量。”賈詡接道,卻原來袁紹大軍壓境,卻是撲了個空。

    “這不難解釋,先有聯軍之戰,再有冀州之事,孔北海的眼光亦不差。亂世之中,兵力,民眾,名聲皆是基本,也恰是劉備目下所需。”

    賈詡點點頭,說起對劉玄德的了解,他顯然不及葉歡。

    “讓於文則的太原營前出冀州,還需先得韓刺史允可。但從元龍所言之中,雖有上次冀州之戰,可韓文節似乎對袁紹還抱有幻想。”

    葉歡搖頭一歎:“文節兄治政有能,麾下沮授足智多謀,張郃能征慣戰,用的好未必便懼袁本初,奈何此事之中,歡亦不便多言,拖得一時是一時。”

    “主公看人極準,韓文節終究不適合亂世,久後必非袁紹之敵。若要助他,且不說朝中言語,單靠文則太原一軍終究有些單薄……”

    “此處暫不論,平原被占之後,主公是否能以天子之名召劉備來晉陽?”

    “軍師,劉玄德此人,絕非居於人下之輩,他在外比在朝堂有用。”葉歡擺擺手,當年曹操帶劉備迴許都,惹了一身騷,他可不願重蹈覆轍。

    “主公,袁紹此番出兵,固然在之前所料之中,但並州之處,亦定要給出迴應,否則以後再行……是以以詡之見,文則之外,張飛將軍可陳兵邊界。”

    賈詡緩緩言道,現在的劉備還不能與袁紹一爭長短,韓馥怕也終究不是對手。不過葉歡之意雖在牽製,但亦要有壓製手法,否則日後還有誰可用。

    “軍師,歡眼下雖無實據,但觀幽州之狀,總感覺公孫瓚會有什麽舉動。一旦生變,需有文遠的鐵騎營和翼德的飛燕騎,才能保證戰場優勢。”

    葉歡說道這裏,頓了一頓方才斷然道:“袁本初拿下平原之舉,除軍事目的之外,怕亦有試探之意,既然他想要答案,就給他,葉某親自領軍前往。”

    “主公領軍親出?”賈詡一愣,右手不住撚動頜下胡須。

    書房內安靜片刻他的聲音才再度響起:“主公若去,何者為將,軍力若何?”

    葉歡推開麵前得茶盅,點指案幾之上:“軍師,我等議定之大略不變,以如今形勢,我軍用兵一處,並不影響,既然言及要有迴應,葉某去乃最佳。”

    “有文則之太原營,漠青之飛雲騎,冷烈師父的三軍,加上葉某親領。我倒要看看袁本初到底有多大的氣量?又有多少的決心。”

    “太原營、飛雲騎,三軍,亦不足兩萬……”

    “夠了軍師,別忘了還有張牛角的黑山軍,葉某順便親自與之一見。”葉歡信心十足,率軍出擊,他最大的目的是震懾袁紹,並非與之決戰。

    “既然如此,主公還休怪詡囉嗦,不可置身於險地。”

    “軍師放心,歡現在膽子小的很,幽州之情未明之前,我亦不願與本初破臉。”葉歡連連點頭,說起來不算聯軍,他也很久沒領軍作戰了。

    但下一刻又是語氣一轉:“不過他既然對劉玄德動手了,不給他兩下,又豈是本公子的風格。且南山武院的教學成果,亦要檢驗一番。”

    賈詡搖頭莞爾:“詡已然說過,亦會再與子龍名言,至於行軍作戰之處,主公親自領軍,就不需多言了,奉孝看著幽州,詡便為主公看好朝堂。”

    “有軍師坐鎮,歡才能放心出兵。說起來他們還真能忍,直到現在也沒有露出端倪,說不得歡離開晉陽這段時日,軍師就能抓著什麽蛛絲馬跡。”

    葉歡侃侃而言,此亦是他親出的原因之一。還有一點,當自己對袁紹做出一副興師問罪的姿態之時,會不會讓幽州的白馬將軍感覺透鬆?

    “主公既然定計,詡也不再多言了,當去尋子龍。”賈詡一笑起身。

    葉歡則連連搖頭:“軍師,我估計也就這一次,十二隊隊長又要換人了。”

    兗州接應簡雍,趙雲千裏行軍謹慎沉穩,葉歡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此次再拿袁紹練練兵將,子龍在自己身邊做親衛隊長,太屈才了。

    大漢光熹三年十月初七,驃騎將軍袁紹出兵拿下平原。而此時劉備卻恰逢北海太守孔融前來求援,率軍而去,因此二者之間並未交手。

    光熹三年十月十六,征北將軍葉歡親領大軍前往上郡。大公子名義上是要查冀州賑災是否到位,但各路諸侯卻是心知肚明,葉歡此舉就是在針對袁紹。

    南皮城中得到消息,驃騎將軍府的燈火整整亮了一夜。

    同樣徹夜未眠的還有白馬將軍公孫瓚,到了淩晨,他忽的起身,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出門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鳳舞九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不要太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不要太亮並收藏三國之鳳舞九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