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生的神作加上大公子的演繹,開頭不久就抓住了在座所有人的心。
說到賈雨村之時,鄭毓秦思等眾女都到了。老夫人已經聽得全神貫注,葉夫人擺擺手,她們一起坐了下來細聽,不過片刻功夫,就被葉歡的故事所吸引了。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語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當這首形容賈寶玉的西江月出自葉歡口中之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當年飛鷹走狗,年少輕狂的葉家大公子,與這賈家的公子豈不有幾分相似?
而等葉歡提起賈府老太君,大家又不由看向了老夫人。慈眉善目,憐弱惜貧,老夫人想來如此。難不成夫君所說的故事是為他自己寫的?
“嫻靜時如皎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林黛玉的形象如在眼前。
“歡兒,這什麽林姑娘太過柔弱了,怕是有不足之症吧?”老夫人忍不住問道。
葉歡驚訝的一張嘴:“奶奶你這能猜到?孫子從未和人說過。”
“你這小子,又來哄我開心。”老夫人笑道。
“哪兒有,您看我娘和鸞兒他們就猜不出來,真的是有點先天不足的。”
“你繼續說,繼續說,得是個開心的才行。”老夫人揮揮手催促著。
“奶奶放心,一定開心!”葉歡正色頷首隨即繼續,雖然最後是白茫茫一片真幹淨,可之前的大觀園卻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再言大公子還不能改編嗎?
隨著故事的深入。老夫人夫人都是沉浸其中。袁鸞鄭毓秦思周若蘭眾女的目光緊盯在丈夫麵上,聽著他侃侃而言,娓娓道來,目光時而交匯皆是會心微笑,那一刻夫君當真是閃閃發光。
故事之中不乏精致優美的詩詞,肯定是葉歡自己所做。有俠客行、將進酒珠玉在前,誰還會質疑大公子的詩才?而且這麽多年就此兩首,那份蘊而不顯亦是令人佩服。
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見老夫人微有倦意,葉歡才告一段落。此時已經臨近午飯了,眾人便在此用了飯,等老夫人心滿意足的歇中覺去了,大公子帶著眾女到了花園水榭散步。
“夫君,這紅樓夢是否出自夫君之手?今天說了多少。”袁鸞問出了眾人的心意。
“嗬嗬,這是為夫幼年讀書之時一位老先生說給我聽得,後麵還有很多,按今天的進度,估計還得說上半月。”葉歡一笑道,偷兩首詩就算了,人李太白鬥酒詩百篇,不在乎。
可曹老先生嘔心瀝血一輩子就這麽一本書,葉歡臉皮就是再厚也不好意思說。
“老先生?那些書中的詩詞也是老先生作的?”袁鸞有些疑惑的道。
“對對對,你們也知道為夫過目不忘,再說那些詩詞和我所做大相徑庭。”葉歡連連點頭。
袁鸞等眾女聽了,這才微微頷首,俠客行,將進酒何等豪邁?的確不似紅樓的低吟婉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夫君,能否將之譜成為曲,定可傳唱。”如玉輕聲重複了一遍之後,不禁言道。
原本在葉歡的一眾妾室之中,她的身份是比較低的,可卻是太愛此詩,才會出言。
“嗯,如玉說的是,夫君,詞曲不分家,真可為之。”袁鸞聞言眼光閃動,先對如玉一笑方道。
“夫君,你若是配上曲譜,祖母聽了可不更為心喜?”鄭毓也道。
“不可不可,此曲不能與祖母聽得。”葉歡連忙擺手,後世的配樂當然是經典,旋律亦極為美妙,可隱隱中就透著悲傷之意,本就是整部書的基調。
“嗯?夫君莫非為此譜過曲?或是聽過?”鄭毓聽了立刻便問。
“我去,我好好的挑什麽紅樓夢?自尋煩惱……”
葉歡正在想著怎麽解釋了,此時卻是李雲前來通傳,說是烏桓匈奴眾人到了晉陽。
“好,讓他們先去驛站,我和言之馬上便道。”大公子算是找到了脫身的借口。
鄭毓反應敏捷,從夫君的迴答中找到了端倪,看出這一點的不止是她,袁鸞也心中清楚。夫君若是不知,就不會那麽快迴答,不過她是不會當著眾人之麵相問的。
“夫君,既是有客前來,更衣再去,祖母母親那裏,妾身伺候。”
葉歡一笑點頭,此處亦可看出二女性格的不同,他倒是都很欣賞。
這邊為丈夫更衣正裝,袁鸞親自將葉歡送到府門,賈詡聞訊亦已趕來。
“夫君,晚間招待賓客之後,可以的話早點迴來,妾身有事與夫君相商。”
“夫人放心,歡一定早歸。”葉歡點點頭,說完便與賈詡同車而往。
“主公,各地人選詡與子布奉孝等已經商議停當,請主公過目。”落座之後,賈詡便遞了一份絹帛給葉歡,改州牧為刺史當然需要天子旨意,但一切也需提前安排。
葉歡看看絹帛之上的一個個人名,不住頷首欣然道:“文和安排妥當,照此行之。”
“主公,豫州之處還未定,以詡觀之,後將軍袁術名門之後,忠心耿耿,此次討董又建功勳。可表之為鎮軍將軍,兼任宛城太守。”賈詡微微一笑道。
“嗯,公路兄腹有良才,心係漢室,歡亦難想出比之更合適之人。”葉歡亦笑容滿麵。
“還有冀州之處,聯軍討董,推袁本初為盟主,他又為征北將軍,此處再設他人並不妥帖。詡以為可以加之,但冀州境內之黃巾餘孽必須先行剿滅。”賈詡續道。
“文和,說到此事歡倒有一想與文和商議,這改製之法乃是上策,不過能否稍緩行之?”
“稍緩?主公的意思是……”賈詡拈須沉吟起來。
“文和,可以先吹風,試探一下各地反應之後再行,或者更有奇效。”
“先吹風?”賈詡點點頭:“主公此法可行,萬一形勢有變,我們還可隨機應之。”
“先生高見,說不得很快便有人作怪,到時行之更加名正言順,不過劉景升那荊州刺史之位可先行之。”葉歡說著看向賈詡,後者亦是一派了然。
說到賈雨村之時,鄭毓秦思等眾女都到了。老夫人已經聽得全神貫注,葉夫人擺擺手,她們一起坐了下來細聽,不過片刻功夫,就被葉歡的故事所吸引了。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語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當這首形容賈寶玉的西江月出自葉歡口中之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當年飛鷹走狗,年少輕狂的葉家大公子,與這賈家的公子豈不有幾分相似?
而等葉歡提起賈府老太君,大家又不由看向了老夫人。慈眉善目,憐弱惜貧,老夫人想來如此。難不成夫君所說的故事是為他自己寫的?
“嫻靜時如皎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林黛玉的形象如在眼前。
“歡兒,這什麽林姑娘太過柔弱了,怕是有不足之症吧?”老夫人忍不住問道。
葉歡驚訝的一張嘴:“奶奶你這能猜到?孫子從未和人說過。”
“你這小子,又來哄我開心。”老夫人笑道。
“哪兒有,您看我娘和鸞兒他們就猜不出來,真的是有點先天不足的。”
“你繼續說,繼續說,得是個開心的才行。”老夫人揮揮手催促著。
“奶奶放心,一定開心!”葉歡正色頷首隨即繼續,雖然最後是白茫茫一片真幹淨,可之前的大觀園卻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再言大公子還不能改編嗎?
隨著故事的深入。老夫人夫人都是沉浸其中。袁鸞鄭毓秦思周若蘭眾女的目光緊盯在丈夫麵上,聽著他侃侃而言,娓娓道來,目光時而交匯皆是會心微笑,那一刻夫君當真是閃閃發光。
故事之中不乏精致優美的詩詞,肯定是葉歡自己所做。有俠客行、將進酒珠玉在前,誰還會質疑大公子的詩才?而且這麽多年就此兩首,那份蘊而不顯亦是令人佩服。
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見老夫人微有倦意,葉歡才告一段落。此時已經臨近午飯了,眾人便在此用了飯,等老夫人心滿意足的歇中覺去了,大公子帶著眾女到了花園水榭散步。
“夫君,這紅樓夢是否出自夫君之手?今天說了多少。”袁鸞問出了眾人的心意。
“嗬嗬,這是為夫幼年讀書之時一位老先生說給我聽得,後麵還有很多,按今天的進度,估計還得說上半月。”葉歡一笑道,偷兩首詩就算了,人李太白鬥酒詩百篇,不在乎。
可曹老先生嘔心瀝血一輩子就這麽一本書,葉歡臉皮就是再厚也不好意思說。
“老先生?那些書中的詩詞也是老先生作的?”袁鸞有些疑惑的道。
“對對對,你們也知道為夫過目不忘,再說那些詩詞和我所做大相徑庭。”葉歡連連點頭。
袁鸞等眾女聽了,這才微微頷首,俠客行,將進酒何等豪邁?的確不似紅樓的低吟婉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夫君,能否將之譜成為曲,定可傳唱。”如玉輕聲重複了一遍之後,不禁言道。
原本在葉歡的一眾妾室之中,她的身份是比較低的,可卻是太愛此詩,才會出言。
“嗯,如玉說的是,夫君,詞曲不分家,真可為之。”袁鸞聞言眼光閃動,先對如玉一笑方道。
“夫君,你若是配上曲譜,祖母聽了可不更為心喜?”鄭毓也道。
“不可不可,此曲不能與祖母聽得。”葉歡連忙擺手,後世的配樂當然是經典,旋律亦極為美妙,可隱隱中就透著悲傷之意,本就是整部書的基調。
“嗯?夫君莫非為此譜過曲?或是聽過?”鄭毓聽了立刻便問。
“我去,我好好的挑什麽紅樓夢?自尋煩惱……”
葉歡正在想著怎麽解釋了,此時卻是李雲前來通傳,說是烏桓匈奴眾人到了晉陽。
“好,讓他們先去驛站,我和言之馬上便道。”大公子算是找到了脫身的借口。
鄭毓反應敏捷,從夫君的迴答中找到了端倪,看出這一點的不止是她,袁鸞也心中清楚。夫君若是不知,就不會那麽快迴答,不過她是不會當著眾人之麵相問的。
“夫君,既是有客前來,更衣再去,祖母母親那裏,妾身伺候。”
葉歡一笑點頭,此處亦可看出二女性格的不同,他倒是都很欣賞。
這邊為丈夫更衣正裝,袁鸞親自將葉歡送到府門,賈詡聞訊亦已趕來。
“夫君,晚間招待賓客之後,可以的話早點迴來,妾身有事與夫君相商。”
“夫人放心,歡一定早歸。”葉歡點點頭,說完便與賈詡同車而往。
“主公,各地人選詡與子布奉孝等已經商議停當,請主公過目。”落座之後,賈詡便遞了一份絹帛給葉歡,改州牧為刺史當然需要天子旨意,但一切也需提前安排。
葉歡看看絹帛之上的一個個人名,不住頷首欣然道:“文和安排妥當,照此行之。”
“主公,豫州之處還未定,以詡觀之,後將軍袁術名門之後,忠心耿耿,此次討董又建功勳。可表之為鎮軍將軍,兼任宛城太守。”賈詡微微一笑道。
“嗯,公路兄腹有良才,心係漢室,歡亦難想出比之更合適之人。”葉歡亦笑容滿麵。
“還有冀州之處,聯軍討董,推袁本初為盟主,他又為征北將軍,此處再設他人並不妥帖。詡以為可以加之,但冀州境內之黃巾餘孽必須先行剿滅。”賈詡續道。
“文和,說到此事歡倒有一想與文和商議,這改製之法乃是上策,不過能否稍緩行之?”
“稍緩?主公的意思是……”賈詡拈須沉吟起來。
“文和,可以先吹風,試探一下各地反應之後再行,或者更有奇效。”
“先吹風?”賈詡點點頭:“主公此法可行,萬一形勢有變,我們還可隨機應之。”
“先生高見,說不得很快便有人作怪,到時行之更加名正言順,不過劉景升那荊州刺史之位可先行之。”葉歡說著看向賈詡,後者亦是一派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