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切!
和衝鋒、轉向、撤退一樣,都是定邊軍日常最基本的訓練項目。
但若是到了隊長和曲長,會加上一項,目測!
臧空的九曲,葉歡的十二隊,都在向著對方的方向飛奔,他們會在西涼軍陣前交叉而過。
目的何在?
很簡單,拉大空間,增加速度,最終的目的則是提升“飛射”的威力。
看看九曲和十二隊的衝擊隊形,此刻又有了明顯的變化。
他們分成拉開六十步的距離的五個隊形,似乎一條長蛇被斬成了五段。
“全軍舉盾,防敵騎射。”西涼陣上,一將麵沉如水的喊道。
徐榮!葉歡沒有猜錯,董卓命令斷後的大將果然是他!
看見定邊軍如此的陣型變換,別人或許不知道要幹什麽?但徐榮絕不在其列。
司隸幾番血戰,他對定邊軍的戰法是有很深了解的,事後更下了無數的功夫研究。
分開六十步的距離要幹什麽?徐榮知道那個距離恰恰能保證九曲和十二隊能夠毫不降速的在他麵前交叉而過,與之同時,定邊軍的飛射會毫不留情的到來。
事實正是如此,葉歡一馬當先到達交叉點,十二隊士卒齊齊舉弓,將箭矢灑向徐榮前陣。他們一過,臧空率領的第一隊飛快接上,依舊是一輪飛射……
十二隊的第二隊跟在臧空之後,九曲的第二隊跟在十二隊的第二陣之後,兩軍的交叉因為之前拉開的距離沒有任何速度上的損耗,反而拉大攻擊麵,更添飛射威力。
和定邊軍對戰帶上盾牌,是徐榮、華雄、樊稠包括呂布在內的眾將共同的認知。西涼軍也不是沒有精於騎射之人,可他們的“精”在定邊麵前,就有不小差距了。
射術隻是其一,騎弓亦是要點,但最為重要的還是配合。
司隸的山口之戰,當張海龍和洪彪的三曲六曲打出交叉配合之時,毫不誇張的說,刷新了徐榮對騎兵戰法的認知。曲與曲之間的配合,他從未想過能精妙如此。
“定邊軍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帶著困惑,徐榮和樊稠在事後做出了很多演練。
但西涼鐵騎做不到,或者說一年之內無法做到。即使在訓練之中,他們的交叉要麽無法精準把握時機,要麽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衝擊速度,稍有不慎,更是自相擁塞。
“定邊此法是多年苦練而成,而且他們的每一個騎兵隊隊長,什長,對此戰術都能領會其中真諦,這才有戰陣之上的天衣無縫!”華雄的論斷獲得了眾人的認可。
“六,五,四、三……”看著前方的對戰,徐晃不斷在心中默數著,太原營還在保持著方才的速度前衝,他們的陣型和對麵徐榮近乎一致。
帶上盾牌,帶上盾牌就能擋住定邊軍的騎射?那也太過小看定邊軍的威力了。
也許有了盾牌的防禦,能夠減少前陣士卒的傷亡,但凡事都有代價。
當你舉盾防守騎射之時,便無法專心一致的控馬,速度必定會受到影響。對騎兵而言,速度就是生命,況且九曲和十二隊士卒的射術,不是簡單用盾牌就能防住的。
十二隊和九曲在西涼鐵騎軍陣之前“完美”的交叉而過,飛蝗一般的箭矢射落了數十名西涼士卒。相比山口之戰,傷亡的確降下來了,但徐榮的雙眉卻是緊鎖。
他的衝擊陣型依舊齊整,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可整體速度卻慢了一分!
“這樣也不行?定邊軍此法當真無解?”徐榮比誰都清楚,這一分速度在和葉歡臧空這樣的對手交鋒之中意味著什麽?任何的應對之法,隻有到了戰陣才知優劣。
“加速七連射!”弓弦之聲響成一片,十二隊和九曲開始了無間斷打擊。
這樣的射術,除了葉歡和臧空等寥寥數人,其他士卒已經保證不了精準度了。但騎射的精髓絕不僅僅在於殺傷敵軍,亂陣,降速,破壞節奏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當然,這也隻是麵對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葉歡和臧空會做出這般選擇!換了其他敵軍,他們至少有七種不同的戰法,將領要做的就是選擇威力最大的一種。
“二,一……全軍突襲!默數完成,徐晃的紫金雙刃斧高高舉起,一聲令下,太原營騎兵營便猶如開閘放水一般卷向敵陣,氣勢在瞬間便蓄到頂點。
前方的九曲和十二隊?徐晃根本不考慮,葉歡和臧空會及時的讓開空檔。
“娘的,這也太強了,我得好好跟著將軍學!”衝殺之中,手握戰刀的周倉狠狠一口唾沫吐在地上,今天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隨著葉歡衝殺敵陣!
之前的變化看得他眼花繚亂之中又有一絲熟悉的感覺,當年波才設計伏擊了定邊軍飛雲騎一部,圍殺整整一曲士卒,那可能算是葉歡在討賊之中最大的一次損失。
而為了拿迴祁彪的屍身,鐵騎營三大王牌麵對無數的黃巾士卒就是這麽幹的。
走馬觀花!周倉在葉歡口中聽到過這個戰法的名字,眼前比之當日更具威力。
當九曲和十二隊交叉而過,用一蓬蓬箭雨將敵軍前陣攪的一亂之時,徐晃率領的太原營騎兵營到了。對著徐榮的陣型就是一陣猛衝,二者之間的銜接不超二十息!
麵對定邊軍的“無縫對接”,此時徐榮也隻有硬著頭皮迎敵,哪怕速度和陣型他都處在下風也絕不能後退一步!在這裏退了,接下來一定是兵敗如山倒。
徐晃周倉,紫金雙刃斧加上落雲卷邊刀,二人聯手,雙箭頭的威力一開始就顯露出來。
頭一陣的交手,太原營將西涼鐵騎前陣衝的是七零八落,看看這一幕你就能清楚速度在騎兵作戰之中的重要,正是葉歡和臧空的牽扯,才能形成眼前的優勢。
不過,就是這般令徐榮都歎為觀止的連環戰法,還不是定邊軍最高水平的展現,倘若把徐晃統領的太原營騎兵營換做張海龍的六曲,或是洪彪的三曲……
那麽二者之間的無縫對接絕不會有二十息,他們根本不會給敵軍反應的時間。
和衝鋒、轉向、撤退一樣,都是定邊軍日常最基本的訓練項目。
但若是到了隊長和曲長,會加上一項,目測!
臧空的九曲,葉歡的十二隊,都在向著對方的方向飛奔,他們會在西涼軍陣前交叉而過。
目的何在?
很簡單,拉大空間,增加速度,最終的目的則是提升“飛射”的威力。
看看九曲和十二隊的衝擊隊形,此刻又有了明顯的變化。
他們分成拉開六十步的距離的五個隊形,似乎一條長蛇被斬成了五段。
“全軍舉盾,防敵騎射。”西涼陣上,一將麵沉如水的喊道。
徐榮!葉歡沒有猜錯,董卓命令斷後的大將果然是他!
看見定邊軍如此的陣型變換,別人或許不知道要幹什麽?但徐榮絕不在其列。
司隸幾番血戰,他對定邊軍的戰法是有很深了解的,事後更下了無數的功夫研究。
分開六十步的距離要幹什麽?徐榮知道那個距離恰恰能保證九曲和十二隊能夠毫不降速的在他麵前交叉而過,與之同時,定邊軍的飛射會毫不留情的到來。
事實正是如此,葉歡一馬當先到達交叉點,十二隊士卒齊齊舉弓,將箭矢灑向徐榮前陣。他們一過,臧空率領的第一隊飛快接上,依舊是一輪飛射……
十二隊的第二隊跟在臧空之後,九曲的第二隊跟在十二隊的第二陣之後,兩軍的交叉因為之前拉開的距離沒有任何速度上的損耗,反而拉大攻擊麵,更添飛射威力。
和定邊軍對戰帶上盾牌,是徐榮、華雄、樊稠包括呂布在內的眾將共同的認知。西涼軍也不是沒有精於騎射之人,可他們的“精”在定邊麵前,就有不小差距了。
射術隻是其一,騎弓亦是要點,但最為重要的還是配合。
司隸的山口之戰,當張海龍和洪彪的三曲六曲打出交叉配合之時,毫不誇張的說,刷新了徐榮對騎兵戰法的認知。曲與曲之間的配合,他從未想過能精妙如此。
“定邊軍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帶著困惑,徐榮和樊稠在事後做出了很多演練。
但西涼鐵騎做不到,或者說一年之內無法做到。即使在訓練之中,他們的交叉要麽無法精準把握時機,要麽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衝擊速度,稍有不慎,更是自相擁塞。
“定邊此法是多年苦練而成,而且他們的每一個騎兵隊隊長,什長,對此戰術都能領會其中真諦,這才有戰陣之上的天衣無縫!”華雄的論斷獲得了眾人的認可。
“六,五,四、三……”看著前方的對戰,徐晃不斷在心中默數著,太原營還在保持著方才的速度前衝,他們的陣型和對麵徐榮近乎一致。
帶上盾牌,帶上盾牌就能擋住定邊軍的騎射?那也太過小看定邊軍的威力了。
也許有了盾牌的防禦,能夠減少前陣士卒的傷亡,但凡事都有代價。
當你舉盾防守騎射之時,便無法專心一致的控馬,速度必定會受到影響。對騎兵而言,速度就是生命,況且九曲和十二隊士卒的射術,不是簡單用盾牌就能防住的。
十二隊和九曲在西涼鐵騎軍陣之前“完美”的交叉而過,飛蝗一般的箭矢射落了數十名西涼士卒。相比山口之戰,傷亡的確降下來了,但徐榮的雙眉卻是緊鎖。
他的衝擊陣型依舊齊整,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可整體速度卻慢了一分!
“這樣也不行?定邊軍此法當真無解?”徐榮比誰都清楚,這一分速度在和葉歡臧空這樣的對手交鋒之中意味著什麽?任何的應對之法,隻有到了戰陣才知優劣。
“加速七連射!”弓弦之聲響成一片,十二隊和九曲開始了無間斷打擊。
這樣的射術,除了葉歡和臧空等寥寥數人,其他士卒已經保證不了精準度了。但騎射的精髓絕不僅僅在於殺傷敵軍,亂陣,降速,破壞節奏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當然,這也隻是麵對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葉歡和臧空會做出這般選擇!換了其他敵軍,他們至少有七種不同的戰法,將領要做的就是選擇威力最大的一種。
“二,一……全軍突襲!默數完成,徐晃的紫金雙刃斧高高舉起,一聲令下,太原營騎兵營便猶如開閘放水一般卷向敵陣,氣勢在瞬間便蓄到頂點。
前方的九曲和十二隊?徐晃根本不考慮,葉歡和臧空會及時的讓開空檔。
“娘的,這也太強了,我得好好跟著將軍學!”衝殺之中,手握戰刀的周倉狠狠一口唾沫吐在地上,今天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隨著葉歡衝殺敵陣!
之前的變化看得他眼花繚亂之中又有一絲熟悉的感覺,當年波才設計伏擊了定邊軍飛雲騎一部,圍殺整整一曲士卒,那可能算是葉歡在討賊之中最大的一次損失。
而為了拿迴祁彪的屍身,鐵騎營三大王牌麵對無數的黃巾士卒就是這麽幹的。
走馬觀花!周倉在葉歡口中聽到過這個戰法的名字,眼前比之當日更具威力。
當九曲和十二隊交叉而過,用一蓬蓬箭雨將敵軍前陣攪的一亂之時,徐晃率領的太原營騎兵營到了。對著徐榮的陣型就是一陣猛衝,二者之間的銜接不超二十息!
麵對定邊軍的“無縫對接”,此時徐榮也隻有硬著頭皮迎敵,哪怕速度和陣型他都處在下風也絕不能後退一步!在這裏退了,接下來一定是兵敗如山倒。
徐晃周倉,紫金雙刃斧加上落雲卷邊刀,二人聯手,雙箭頭的威力一開始就顯露出來。
頭一陣的交手,太原營將西涼鐵騎前陣衝的是七零八落,看看這一幕你就能清楚速度在騎兵作戰之中的重要,正是葉歡和臧空的牽扯,才能形成眼前的優勢。
不過,就是這般令徐榮都歎為觀止的連環戰法,還不是定邊軍最高水平的展現,倘若把徐晃統領的太原營騎兵營換做張海龍的六曲,或是洪彪的三曲……
那麽二者之間的無縫對接絕不會有二十息,他們根本不會給敵軍反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