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如此局勢,葉歡卻為何如此悠閑自在?
時間拉迴到七日之前,張放帶著張敘趕迴了洛陽。
老太尉此時正住在葉家宗家,聽聞此事便讓葉歡備酒,請張放作陪。
老師有意,大公子自然不會怠慢,待得席開,劉寬又讓他叫來了賈詡。
四人對飲一陣,劉寬便將酒盅倒在案幾之上。
“悅之,你可知老夫活了六十餘年,哪三件事情最為得意?”
葉歡笑道:“徒兒洗耳恭聽。”
劉寬拿了一塊雞肉,放進口中慢慢咀嚼,一番迴味之後才緩緩點了點頭。
“其一,娶妻得賢,四十餘年相知相敬,白頭到老!”
“當浮一大白。”見老師頓了頓,葉歡立刻接道,隨即一壇美酒下肚。
張放卻是若有所思的看了劉寬一言,亦是一飲而盡,目中有著懷念之色。
“其二,官至太尉,身列三公,位極人臣!”
“老師聲望,著與四海,天下共仰。”大公子不失時機的道。
劉寬微笑搖頭,目視葉歡片刻之後又道:“這第三嘛,便是晚年收得愛徒。”
“恩師教誨之德,歡永生不忘。”葉歡一臉正色。
劉寬擺擺手:“賢才美玉,人人相愛,老夫行將就木,能見悅之如此,心實慰也。”
大公子聞言心中一動,想要出言卻被老師阻止了。
老太尉先是看了張放一眼,方接著言道:“葉公君子,學問文章天下敬仰,非我等可以同列。但公剛正不阿,有些事情卻隻有老夫與鬆遠可以教得了你。”
張放聞言一笑撫須:“就等你這句話,快說快說,說完當謀一醉。”
劉寬笑著搖頭,複又正色對葉歡道:“悅之,今日老夫所言,你當要牢牢記在心間。”
大公子聞言急忙起身,一禮言道:“老師教誨,徒兒敢不深銘之?”
“哈哈哈,悅之你聰明過人,悟性不凡,想來老夫想說什麽,你該也略知一二。”
“晉陽葉家,世代名臣,葉公定會教悅之君子之道,此處當世無人可出其右。但老夫要跟你說的卻是為臣之道,尤其是江山動蕩之時,絕不可拘泥於世俗之見。”
“悅之,你之天資,乃老夫生平僅見。但年少才高,未免就有炫耀之嫌。需知深藏鋒芒,才能一擊致命!如今之朝中,與戰陣何其相似,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沒之局。”
“文饒公,此言太過,年少輕狂,誰人無之,豈獨悅之?要我看,如此亦不差。”張放此時卻是言道。
劉寬對他的插嘴沒有半點不悅,反而連連點頭:“鬆遠說的極是,少年青衫,鮮衣怒馬,此其時也,悅之既然已顯與世間,心中當知藏拙二字便可。”
見葉歡欲要出言,劉寬又擺擺手:“你且好生聽著就行。”
“戰陣之道,無所不用其極,權爭之道亦是如是。尤其是眼下之局,一味君子仁義是要吃大虧的。悅之你給老夫記住,對敵就要如同猛虎撲食,不可留絲毫情麵。”
張放正色接道:“手段不分高低,但求克敵,心中有仁,仁則長在。”
“權謀之道,還在一個隱字,需要借勢而為,雷霆手段不用則以,用則犁庭掃穴!”劉寬說著目視賈詡:“文和老練,當知老夫言中之意,日後當要常以此戒悅之。”
見老太尉一雙目光湛然若神,賈詡亦動容抱拳道:“文饒公之心,詡必銘之。”
劉寬滿意的點點頭又看向葉歡:“悅之,為上者何解?用人爾,知人善用,人盡其用則無往而不利!文和大才,不用老夫與你贅述,當要聽之,不可魯莽。”
“徒兒知道。”
“知道?那你給老夫說說,眼下之局,該當如何?”
“徒兒之言若有不當,還請老師教導。”
“盡管說來,不需顧忌。”
葉歡這才言道:“如今之勢,皇後掌權,重臣輔之,歡要借勢而為,消內臣外戚之勢。其勢何在?首重兵權,當緩緩圖之,扶助忠貞之士上位,漸分其權。”
“待得此消彼長,便可扶大皇子上位,統禦江山,則大漢可安也?”
“此言太過籠統,我且問你,你的雷霆手段何在?”
“歡執掌西園,收軍之心,此乃其一。助中郎滲透禁軍,掌握兵權,此乃其二,待賊定後,召忠勇大將迴朝,歡之定邊軍亦可密調前來,此乃其三。”
“若有反複,該當如何?”張放問道。
“縱兵擊之,哪怕一時之亂,隻要大漢正統尚在,天下就亂不了。”
劉寬聞言雙眉一揚,目中射出前所未有之光芒:“可能做到除惡務盡?”
葉歡一咬牙:“但為大漢江山,徒兒絕不會心慈手軟!”
劉寬微微頷首:“觀悅之過往作戰,善待戰俘,可收軍心。但你要記住,權爭之事,切不可姑息養奸,必要之時,寧可錯殺,不可枉縱!”
“文和,悅之若有不到,你需時時點醒,悅之天性,有時便會婦人之仁!”
“是!”賈詡斷然道。
張放此刻笑了笑,先對劉寬道:“文饒公,也不須弄得這般肅殺,這小子心裏明白。”
複又轉對葉歡:“悅之,不需凡事親力親為,方才文饒公說得好,一個隱字盡含其妙!你隻需記住,當汝親自出手之時,便是大局已定,雖千萬人亦往矣!”
“哈哈哈哈,鬆遠說得好,且盡一杯。”劉寬那裏舉酒相敬。
二人同飲一杯,老太尉又啞然失笑:“鬆遠,你我如此,葉公會不會見責?”
“文饒公多慮了,伯卿兄長並非不知,隻不過未到其時罷了。今時今日,豈能與當年相比?稍有不慎,便是舟覆人亡,豈能拘泥?”
“悅之,為叔的再送你八個字,投閑置散,置身事外!”
“好,老夫也送八個字,不出則以,一擊致命!”劉寬拍案叫好。
是夜,四人的飲宴一直持續到三更方才散去,老太尉和張放喝得是酩酊大醉!最後葉歡和張敘一人一個背迴了屋中,對大公子而言,當真獲益匪淺!
這才有了接下來的一幕,葉歡隻為自己軍中本份,不問政事。但暗地裏,微塵卻是全力開動,京中諸事,葉歡皆要了然於胸。
時間拉迴到七日之前,張放帶著張敘趕迴了洛陽。
老太尉此時正住在葉家宗家,聽聞此事便讓葉歡備酒,請張放作陪。
老師有意,大公子自然不會怠慢,待得席開,劉寬又讓他叫來了賈詡。
四人對飲一陣,劉寬便將酒盅倒在案幾之上。
“悅之,你可知老夫活了六十餘年,哪三件事情最為得意?”
葉歡笑道:“徒兒洗耳恭聽。”
劉寬拿了一塊雞肉,放進口中慢慢咀嚼,一番迴味之後才緩緩點了點頭。
“其一,娶妻得賢,四十餘年相知相敬,白頭到老!”
“當浮一大白。”見老師頓了頓,葉歡立刻接道,隨即一壇美酒下肚。
張放卻是若有所思的看了劉寬一言,亦是一飲而盡,目中有著懷念之色。
“其二,官至太尉,身列三公,位極人臣!”
“老師聲望,著與四海,天下共仰。”大公子不失時機的道。
劉寬微笑搖頭,目視葉歡片刻之後又道:“這第三嘛,便是晚年收得愛徒。”
“恩師教誨之德,歡永生不忘。”葉歡一臉正色。
劉寬擺擺手:“賢才美玉,人人相愛,老夫行將就木,能見悅之如此,心實慰也。”
大公子聞言心中一動,想要出言卻被老師阻止了。
老太尉先是看了張放一眼,方接著言道:“葉公君子,學問文章天下敬仰,非我等可以同列。但公剛正不阿,有些事情卻隻有老夫與鬆遠可以教得了你。”
張放聞言一笑撫須:“就等你這句話,快說快說,說完當謀一醉。”
劉寬笑著搖頭,複又正色對葉歡道:“悅之,今日老夫所言,你當要牢牢記在心間。”
大公子聞言急忙起身,一禮言道:“老師教誨,徒兒敢不深銘之?”
“哈哈哈,悅之你聰明過人,悟性不凡,想來老夫想說什麽,你該也略知一二。”
“晉陽葉家,世代名臣,葉公定會教悅之君子之道,此處當世無人可出其右。但老夫要跟你說的卻是為臣之道,尤其是江山動蕩之時,絕不可拘泥於世俗之見。”
“悅之,你之天資,乃老夫生平僅見。但年少才高,未免就有炫耀之嫌。需知深藏鋒芒,才能一擊致命!如今之朝中,與戰陣何其相似,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沒之局。”
“文饒公,此言太過,年少輕狂,誰人無之,豈獨悅之?要我看,如此亦不差。”張放此時卻是言道。
劉寬對他的插嘴沒有半點不悅,反而連連點頭:“鬆遠說的極是,少年青衫,鮮衣怒馬,此其時也,悅之既然已顯與世間,心中當知藏拙二字便可。”
見葉歡欲要出言,劉寬又擺擺手:“你且好生聽著就行。”
“戰陣之道,無所不用其極,權爭之道亦是如是。尤其是眼下之局,一味君子仁義是要吃大虧的。悅之你給老夫記住,對敵就要如同猛虎撲食,不可留絲毫情麵。”
張放正色接道:“手段不分高低,但求克敵,心中有仁,仁則長在。”
“權謀之道,還在一個隱字,需要借勢而為,雷霆手段不用則以,用則犁庭掃穴!”劉寬說著目視賈詡:“文和老練,當知老夫言中之意,日後當要常以此戒悅之。”
見老太尉一雙目光湛然若神,賈詡亦動容抱拳道:“文饒公之心,詡必銘之。”
劉寬滿意的點點頭又看向葉歡:“悅之,為上者何解?用人爾,知人善用,人盡其用則無往而不利!文和大才,不用老夫與你贅述,當要聽之,不可魯莽。”
“徒兒知道。”
“知道?那你給老夫說說,眼下之局,該當如何?”
“徒兒之言若有不當,還請老師教導。”
“盡管說來,不需顧忌。”
葉歡這才言道:“如今之勢,皇後掌權,重臣輔之,歡要借勢而為,消內臣外戚之勢。其勢何在?首重兵權,當緩緩圖之,扶助忠貞之士上位,漸分其權。”
“待得此消彼長,便可扶大皇子上位,統禦江山,則大漢可安也?”
“此言太過籠統,我且問你,你的雷霆手段何在?”
“歡執掌西園,收軍之心,此乃其一。助中郎滲透禁軍,掌握兵權,此乃其二,待賊定後,召忠勇大將迴朝,歡之定邊軍亦可密調前來,此乃其三。”
“若有反複,該當如何?”張放問道。
“縱兵擊之,哪怕一時之亂,隻要大漢正統尚在,天下就亂不了。”
劉寬聞言雙眉一揚,目中射出前所未有之光芒:“可能做到除惡務盡?”
葉歡一咬牙:“但為大漢江山,徒兒絕不會心慈手軟!”
劉寬微微頷首:“觀悅之過往作戰,善待戰俘,可收軍心。但你要記住,權爭之事,切不可姑息養奸,必要之時,寧可錯殺,不可枉縱!”
“文和,悅之若有不到,你需時時點醒,悅之天性,有時便會婦人之仁!”
“是!”賈詡斷然道。
張放此刻笑了笑,先對劉寬道:“文饒公,也不須弄得這般肅殺,這小子心裏明白。”
複又轉對葉歡:“悅之,不需凡事親力親為,方才文饒公說得好,一個隱字盡含其妙!你隻需記住,當汝親自出手之時,便是大局已定,雖千萬人亦往矣!”
“哈哈哈哈,鬆遠說得好,且盡一杯。”劉寬那裏舉酒相敬。
二人同飲一杯,老太尉又啞然失笑:“鬆遠,你我如此,葉公會不會見責?”
“文饒公多慮了,伯卿兄長並非不知,隻不過未到其時罷了。今時今日,豈能與當年相比?稍有不慎,便是舟覆人亡,豈能拘泥?”
“悅之,為叔的再送你八個字,投閑置散,置身事外!”
“好,老夫也送八個字,不出則以,一擊致命!”劉寬拍案叫好。
是夜,四人的飲宴一直持續到三更方才散去,老太尉和張放喝得是酩酊大醉!最後葉歡和張敘一人一個背迴了屋中,對大公子而言,當真獲益匪淺!
這才有了接下來的一幕,葉歡隻為自己軍中本份,不問政事。但暗地裏,微塵卻是全力開動,京中諸事,葉歡皆要了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