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後聞言不再堅持,葉歡那一句皇後威嚴可算說到了她心裏。
“悅之,你坐下,本後還有事相問。”
“是。”葉歡落座安靜等待,書房一時無聲
“大將軍所言之事,本後是否要徹查?”等皇後再出言已是一副商量的口氣。
“歡其時不在宮中,但大將軍既有此言,娘娘定要查之,也是給朝中和萬民一個交代。”
“好,悅之如此說,本後也就放心了,你可願擔此任?”
葉歡想了想,微微搖頭道:“非是微臣不願,隻是此時微臣並不適合。”
何後鳳目之中露出思索之色,沉吟片刻之後方道:“本後以華內相主之,趙常侍與輔之如何?嗯,還需一朝中老臣,太尉忠貞,恰是人選。”
大公子麵帶“敬佩”不住點頭:“娘娘如此安排,可謂細也,必能服眾。”
何後聽了轉對華育:“此事便交由你徹查,亦不需對悅之隱瞞。”
“是,老奴遵命。”
捧起桌上的香茶喝了一口,何後目中現出悲痛之色:“華育,準備服飾,今夜本後要帶著辯兒繼續為天子守靈。”
“悅之,你也換身衣服隨本後一同去。”
葉歡起身:“娘娘之言,正是微臣心願。”
趕迴東都直到現在,葉歡還沒去過養心閣,在他心裏對天子是有一份真感情的。
“好,先去更衣吧。”何後輕輕揮手。
片刻之後,皇後車仗出了毓秀宮,往養心閣而去,平北將軍隨在車旁。
不片刻到了靈堂所在,葉歡走到門前不由一陣感慨。
“悅之,等你迴來,要率軍為朕掃清寰宇!”耳邊依稀響起天子的聲音。
“陛下放心,微臣心中,一切叛逆都是土雞瓦犬,必為陛下掃之。”
一問一答,就在數日之前,可此時養心閣的主案之前,卻再不見靈帝的身影。
葉歡搖搖頭,將腦海中的畫麵排開,邁步進殿。
“奴婢見過皇後。”張讓,黃池與柳遲皆在殿中,見何後前來皆施禮相迎。
三人麵上皆有淚痕未幹,黃柳二人看見葉歡容顏稍展,但隨即又是悲戚。
張讓則是對平北將軍頷首致意,今日何進來時他就在養心閣,卻是無法出門。
“悅之,你先拜祭一番吧。”何後迴頭輕聲道。
葉歡默然,緩緩走到了靈前。
現在是六月,天氣炎熱,天子的屍體收殮在冰棺之中,一身帝服的他若不是麵色青白,卻像是睡去一般。
跪倒在棺前,看著靈帝的麵容,葉歡輕聲道:“陛下,微臣迴來了。”
沒有哭聲,沒有太過悲痛的言語,但葉歡宛若家常的語調卻讓眾人鼻頭發酸!
何後不禁垂下珠淚,劉辯的肩頭也在抽—動,黃池則不斷的以袖擦拭。
“陛下,你跟微臣說過,要讓江山安定,百姓富足,再現文景盛況,武帝榮光。”
“微臣深信之,以陛下之英才勤勉,必可達成心願。微臣不才,不惜百死,亦要為大漢掃清四海!其言其心,仿似昨日!”葉歡說著,虎目含淚,這一迴可不是演技。
“大漢危難之時,朕迷離之日,是悅之助我破賊討逆。如今他受了委屈,朕就要為他出氣。”當日葉歡怒砸羞花館,天子有此言。
“悅之你也不小了,霍景恆此時已是驃騎大將軍,我看悅之不會輸之。”
“悅之你啊,難怪葉公還會打你……”
往日種種,曆曆在目,君對臣如此,嶽父袁隗都稱未見。
“去他的爭霸天下,能開萬古之盛世,本公子當個權臣也夠了。”能讓葉歡有如此想法,靈帝待他的厚重亦是原因之一。
“今陛下去,山河悲壯,草木含淚,日月無光,天地失色,微臣心實痛也……”
冠軍侯緩緩的說到這裏,長寧公主第一個撐不住哭出聲來,大皇子劉辯隨之啜泣,何後亦滿麵淚光,淒然憔悴。
一時間悲聲大作,中元閣內人人麵有淒楚!
黃池忍不住跪在了葉歡身邊,垂淚道:“君侯,天子當日病發之前還在念著君侯迴歸,那日醒來,奴婢與大皇子都在駕前,陛下最後亦提起葉家忠貞。”
葉歡默默點頭:“陛下待臣,厚重之至,豈能不盡忠竭力相報?”
“陛下雖去,然壯誌未酬,雄心猶在。微臣雖是位卑言輕,卻要與朝中各位前輩同心協力,尊皇後之言,完成陛下安定萬民之誌,若違此言,天誅地滅!”
言罷,平北將軍在天子靈前叩首,竟有“咚咚”之音。
張讓的右眼不受控製的跳了一下,尊皇後之言?葉歡之情真絕不似作偽。
何後擦了下眼淚,謂左右道:“快去扶冠軍侯起來。”
黃池柳遲聽了左右相扶,葉歡起身之後再度深躬到地,這還是眾人第一次見到定邊葉郎麵有淚痕的形狀。
大皇子和長寧公主上前代替了葉歡的位置,扶棺慟哭!
“悅之,如今你肩有重任,還需節製。”何後輕聲言道。
“皇後,微臣無恙,皇後當要為國節哀。”
“悅之心意,本後自知。”皇後目視葉歡,若有深意的點了點頭。
當晚,華育就開始徹查何進所言之事,將靈帝身邊親近之人逐一盤問。
葉歡對此並無異議,不管大將軍之言是否空穴來風,此刻必須以正視聽。
皇城正門之外,平北將軍一身縞素,手持金戈立於門前,猶如一尊門神。
說到做到,那是葉歡的慣例,此時如此亦可增皇後之威,讓何進無話可說。
站了整整一班近兩個時辰,按時換崗,葉歡便到了皇城對麵的一輛馬車之上。
賈詡正在內中相候,天子之事毒士得之很早,微塵會在第一時間稟告。
“主公安好?”見葉歡略有疲倦之色,賈詡關切的問道。
葉歡擺擺手一笑:“無妨,總還算趕得及時,見到文和,我的心就定了。如今天子駕崩,大將軍虎視眈眈,內憂外患具有,還需文和奇謀方可平之。”
“詡不敢當主公之言,主公今日所為,方才是安定之舉,否則被大將軍得手,當不堪設想。”賈詡慨然一歎複又正色道:“我觀主公今日之舉,莫不是……”
“悅之,你坐下,本後還有事相問。”
“是。”葉歡落座安靜等待,書房一時無聲
“大將軍所言之事,本後是否要徹查?”等皇後再出言已是一副商量的口氣。
“歡其時不在宮中,但大將軍既有此言,娘娘定要查之,也是給朝中和萬民一個交代。”
“好,悅之如此說,本後也就放心了,你可願擔此任?”
葉歡想了想,微微搖頭道:“非是微臣不願,隻是此時微臣並不適合。”
何後鳳目之中露出思索之色,沉吟片刻之後方道:“本後以華內相主之,趙常侍與輔之如何?嗯,還需一朝中老臣,太尉忠貞,恰是人選。”
大公子麵帶“敬佩”不住點頭:“娘娘如此安排,可謂細也,必能服眾。”
何後聽了轉對華育:“此事便交由你徹查,亦不需對悅之隱瞞。”
“是,老奴遵命。”
捧起桌上的香茶喝了一口,何後目中現出悲痛之色:“華育,準備服飾,今夜本後要帶著辯兒繼續為天子守靈。”
“悅之,你也換身衣服隨本後一同去。”
葉歡起身:“娘娘之言,正是微臣心願。”
趕迴東都直到現在,葉歡還沒去過養心閣,在他心裏對天子是有一份真感情的。
“好,先去更衣吧。”何後輕輕揮手。
片刻之後,皇後車仗出了毓秀宮,往養心閣而去,平北將軍隨在車旁。
不片刻到了靈堂所在,葉歡走到門前不由一陣感慨。
“悅之,等你迴來,要率軍為朕掃清寰宇!”耳邊依稀響起天子的聲音。
“陛下放心,微臣心中,一切叛逆都是土雞瓦犬,必為陛下掃之。”
一問一答,就在數日之前,可此時養心閣的主案之前,卻再不見靈帝的身影。
葉歡搖搖頭,將腦海中的畫麵排開,邁步進殿。
“奴婢見過皇後。”張讓,黃池與柳遲皆在殿中,見何後前來皆施禮相迎。
三人麵上皆有淚痕未幹,黃柳二人看見葉歡容顏稍展,但隨即又是悲戚。
張讓則是對平北將軍頷首致意,今日何進來時他就在養心閣,卻是無法出門。
“悅之,你先拜祭一番吧。”何後迴頭輕聲道。
葉歡默然,緩緩走到了靈前。
現在是六月,天氣炎熱,天子的屍體收殮在冰棺之中,一身帝服的他若不是麵色青白,卻像是睡去一般。
跪倒在棺前,看著靈帝的麵容,葉歡輕聲道:“陛下,微臣迴來了。”
沒有哭聲,沒有太過悲痛的言語,但葉歡宛若家常的語調卻讓眾人鼻頭發酸!
何後不禁垂下珠淚,劉辯的肩頭也在抽—動,黃池則不斷的以袖擦拭。
“陛下,你跟微臣說過,要讓江山安定,百姓富足,再現文景盛況,武帝榮光。”
“微臣深信之,以陛下之英才勤勉,必可達成心願。微臣不才,不惜百死,亦要為大漢掃清四海!其言其心,仿似昨日!”葉歡說著,虎目含淚,這一迴可不是演技。
“大漢危難之時,朕迷離之日,是悅之助我破賊討逆。如今他受了委屈,朕就要為他出氣。”當日葉歡怒砸羞花館,天子有此言。
“悅之你也不小了,霍景恆此時已是驃騎大將軍,我看悅之不會輸之。”
“悅之你啊,難怪葉公還會打你……”
往日種種,曆曆在目,君對臣如此,嶽父袁隗都稱未見。
“去他的爭霸天下,能開萬古之盛世,本公子當個權臣也夠了。”能讓葉歡有如此想法,靈帝待他的厚重亦是原因之一。
“今陛下去,山河悲壯,草木含淚,日月無光,天地失色,微臣心實痛也……”
冠軍侯緩緩的說到這裏,長寧公主第一個撐不住哭出聲來,大皇子劉辯隨之啜泣,何後亦滿麵淚光,淒然憔悴。
一時間悲聲大作,中元閣內人人麵有淒楚!
黃池忍不住跪在了葉歡身邊,垂淚道:“君侯,天子當日病發之前還在念著君侯迴歸,那日醒來,奴婢與大皇子都在駕前,陛下最後亦提起葉家忠貞。”
葉歡默默點頭:“陛下待臣,厚重之至,豈能不盡忠竭力相報?”
“陛下雖去,然壯誌未酬,雄心猶在。微臣雖是位卑言輕,卻要與朝中各位前輩同心協力,尊皇後之言,完成陛下安定萬民之誌,若違此言,天誅地滅!”
言罷,平北將軍在天子靈前叩首,竟有“咚咚”之音。
張讓的右眼不受控製的跳了一下,尊皇後之言?葉歡之情真絕不似作偽。
何後擦了下眼淚,謂左右道:“快去扶冠軍侯起來。”
黃池柳遲聽了左右相扶,葉歡起身之後再度深躬到地,這還是眾人第一次見到定邊葉郎麵有淚痕的形狀。
大皇子和長寧公主上前代替了葉歡的位置,扶棺慟哭!
“悅之,如今你肩有重任,還需節製。”何後輕聲言道。
“皇後,微臣無恙,皇後當要為國節哀。”
“悅之心意,本後自知。”皇後目視葉歡,若有深意的點了點頭。
當晚,華育就開始徹查何進所言之事,將靈帝身邊親近之人逐一盤問。
葉歡對此並無異議,不管大將軍之言是否空穴來風,此刻必須以正視聽。
皇城正門之外,平北將軍一身縞素,手持金戈立於門前,猶如一尊門神。
說到做到,那是葉歡的慣例,此時如此亦可增皇後之威,讓何進無話可說。
站了整整一班近兩個時辰,按時換崗,葉歡便到了皇城對麵的一輛馬車之上。
賈詡正在內中相候,天子之事毒士得之很早,微塵會在第一時間稟告。
“主公安好?”見葉歡略有疲倦之色,賈詡關切的問道。
葉歡擺擺手一笑:“無妨,總還算趕得及時,見到文和,我的心就定了。如今天子駕崩,大將軍虎視眈眈,內憂外患具有,還需文和奇謀方可平之。”
“詡不敢當主公之言,主公今日所為,方才是安定之舉,否則被大將軍得手,當不堪設想。”賈詡慨然一歎複又正色道:“我觀主公今日之舉,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