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番商議,靈帝最後還是采納了大將軍何進的建議。以中郎將張翼為主帥,並州鎮軍將軍丁原為副帥。待得準備充足之後,立刻兵發幽州討伐張舉張純。
“悅之,迴去好生歇息,三日之後乃是辯兒生辰,朕讓華育來接你。”靈帝沒忘了丟下一句,劉辯一直想請冠軍侯進宮,但顧及他的傷勢才一直拖到現在。
“是,臣之榮幸。”葉歡欣然道,進宮是遲早的,天子皇後延醫送藥,他亦要謝恩。
散朝之後廷尉李吉是走得最快的一個,一眾大臣知道原因都不由心中暗笑。
“悅之,今晚往何處去?”張溫叫住了葉歡。
“哦,言之大試,晚間歡還要與之一處。”
“悅之,太尉與我還想請悅之一敘,既然今晚有事,明日可好?”
“大人客氣了,二位前輩有請,歡當隨叫隨到。”葉歡正色道。
“司空,前方戰事要緊,進要先與悅之一敘。”此時卻是何進走了過來。
“大將軍言之有理,討逆重事,悅之熟悉幽州之情,大將軍可詳詢之。”張溫頷首道。
“司空之言是也,悅之,隨我去吧。”何進一拱手又對葉歡道。
“是,大將軍有令,歡當從之。”大公子毫不猶豫。
說話間何進領葉歡而行,隨行的還有此次主將張翼以及軍中一幹將領。
張溫和崔烈袁隗走到了一處,出了殿外他小聲道:“太尉,此事大將軍一力堅持,其實在溫心中,悅之實是此次掛帥最好人選,無論地利還是人心老夫信得過他。”
“看來司空對悅之很是欣賞啊,我亦信得過他,隻不過擔當主帥是否太早?”崔烈能看得出張溫的心思,對大將軍此番舉動和人員安排,他多多少少有些意見。
“悅之已然過了弱冠之年,倘若是涼州之前,我與太尉當會是一般想法。可平叛一役,足可見他統領大軍已然絕不在我之下,定縣一戰,其實全是悅之之功。”
“子幹與公偉二公皆曾有言,他眼下已然可獨當一麵。尤其公偉,當日還曾說起若是悅之此次前往兗州,他就要逐步讓其統領全軍,這三軍帥才也是要厚積薄發的。”
司空一番言語聽得崔烈連連點頭,其言實實在在,又可見前輩風範。
“司空之心,烈佩服,隻是二張與蛾賊相比,聲勢尚小,待悅之傷愈之後,還是討伐蛾賊更見其效。況且涼州一戰,定邊軍折損不小,恢複戰力還需時日。”崔烈正色道。
“二位大人,朝堂之上廷尉已然有此言論,雖說不妥可懷此心者怕不在少數。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可不防,葉公之前舉動當也是此意。”袁隗看看周圍言道。
“哎,可惜此刻天下未定,卻……”張溫點點頭,歎了口氣卻是欲言又止。
“無論如何,還是先定蛾賊為上。”崔烈亦是歎道,之前靈帝動過立嗣的心思,但近來卻少有提及,他們心知肚明此事定有內臣的原因在內,然卻隻能從長計議。
出了皇宮,何進特地請葉歡與他同車而行,一眾直奔大將軍府邸。
“悅之,原本此次我也屬意與你,但眼下形勢卻是刻不容緩。”上得車後,何進便對葉歡言道,語氣之中透著親近,亦帶著一些無奈之意。
“嗬嗬,演出又開始了,大將軍你不就是要培植羽翼嗎?”大公子心中明鏡一般。
“叔父安排妥當,張中郎軍務紮實,當是合適人選。”葉歡正色道。
“況且與二張相比,蛾賊終是大患,悅之你好生將養,朝廷自有重用之時。”
“叔父放心,歡隨時候命。”
“悅之,這段時日皇子辨可是念你的緊,近來他文武之道皆是突飛猛進,悅之還需多去去毓秀宮,嚴加督導才是。”何進微微一笑,換了話題,轉到了劉辯身上。
“大皇子原本就聰明,又有苦功心誌,有所進益亦是理所應當。”葉歡欣然言道,大將軍今晚對自己顯得格外親切,無非是要撫慰一番,這番話則是要他站位了。
“悅之你也不必自謙,皇後與二位內相都誇你會因人施教,大皇子還需隨你好好學之。”何進笑言之中始終不忘細觀葉歡的神色,對冠軍侯他一直是拉攏為主的。
“大將軍過譽了,歡還正有一事要求大將軍應允。”葉歡抱拳道。
“哈哈哈哈,悅之有事但說無妨,為叔定不會推諉。”何進一揮手。
“此次涼州之戰,西涼重騎衝鋒陷陣頗有可取之處,大將軍能否與我定邊軍三千套禁軍戰甲。歡當編練重騎,為日後討賊之需。”葉歡立刻言道,洛陽禁軍可是掌握在何進手中。
“好,悅之你便不說,為叔還要與你言及了,今晚便給你文書。”何進豪爽的道,其實三千套戰甲,大將軍心中都有些不舍,隻是以眼下之勢,他卻不便拒絕。
“歡多謝叔父,代定邊軍多謝大將軍。”葉歡喜形於色的道,拉攏寬慰可不能止於口頭,對付蛾賊與異族重騎不一定管用,可為日後計,卻會是一眾諸侯步兵的噩夢。
其實此刻的定邊騎軍早就具備了重騎兵的素質,尤其是張海龍的六曲。隻不過這個兵種就是一支“吞金獸”,葉歡也需斟酌,多兵種的配合亦要根據戰場形勢。
眼下除了重騎之外,還有一項近日大公子也在思索,那便是戰車。可說戰國之後,戰車兵已經逐漸被摒棄,相比裝備訓練越來越好的騎軍,戰車顯得有些笨重了。
但在葉歡眼中,戰車兵的衰落與裝備關係極大。倘若克服了技術上的難題,成群的戰車兵說不得就能發揮日後坦克兵一樣的威力,更能在關鍵戰役中收奇兵之效!
到了大將軍府,何進便與眾人商議起了對二張用兵之事。張翼對葉歡亦是頗為看重,問了不少幽州地形以及騎軍作戰之法,大公子也是知無不言,表現的極為配合。
大將軍對葉歡所為是滿意的,在他心中對付清流要比對付內臣容易的多。隻要有朝廷大義在,他們就會支持,葉公如此,葉歡也不外如是。
“悅之,迴去好生歇息,三日之後乃是辯兒生辰,朕讓華育來接你。”靈帝沒忘了丟下一句,劉辯一直想請冠軍侯進宮,但顧及他的傷勢才一直拖到現在。
“是,臣之榮幸。”葉歡欣然道,進宮是遲早的,天子皇後延醫送藥,他亦要謝恩。
散朝之後廷尉李吉是走得最快的一個,一眾大臣知道原因都不由心中暗笑。
“悅之,今晚往何處去?”張溫叫住了葉歡。
“哦,言之大試,晚間歡還要與之一處。”
“悅之,太尉與我還想請悅之一敘,既然今晚有事,明日可好?”
“大人客氣了,二位前輩有請,歡當隨叫隨到。”葉歡正色道。
“司空,前方戰事要緊,進要先與悅之一敘。”此時卻是何進走了過來。
“大將軍言之有理,討逆重事,悅之熟悉幽州之情,大將軍可詳詢之。”張溫頷首道。
“司空之言是也,悅之,隨我去吧。”何進一拱手又對葉歡道。
“是,大將軍有令,歡當從之。”大公子毫不猶豫。
說話間何進領葉歡而行,隨行的還有此次主將張翼以及軍中一幹將領。
張溫和崔烈袁隗走到了一處,出了殿外他小聲道:“太尉,此事大將軍一力堅持,其實在溫心中,悅之實是此次掛帥最好人選,無論地利還是人心老夫信得過他。”
“看來司空對悅之很是欣賞啊,我亦信得過他,隻不過擔當主帥是否太早?”崔烈能看得出張溫的心思,對大將軍此番舉動和人員安排,他多多少少有些意見。
“悅之已然過了弱冠之年,倘若是涼州之前,我與太尉當會是一般想法。可平叛一役,足可見他統領大軍已然絕不在我之下,定縣一戰,其實全是悅之之功。”
“子幹與公偉二公皆曾有言,他眼下已然可獨當一麵。尤其公偉,當日還曾說起若是悅之此次前往兗州,他就要逐步讓其統領全軍,這三軍帥才也是要厚積薄發的。”
司空一番言語聽得崔烈連連點頭,其言實實在在,又可見前輩風範。
“司空之心,烈佩服,隻是二張與蛾賊相比,聲勢尚小,待悅之傷愈之後,還是討伐蛾賊更見其效。況且涼州一戰,定邊軍折損不小,恢複戰力還需時日。”崔烈正色道。
“二位大人,朝堂之上廷尉已然有此言論,雖說不妥可懷此心者怕不在少數。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可不防,葉公之前舉動當也是此意。”袁隗看看周圍言道。
“哎,可惜此刻天下未定,卻……”張溫點點頭,歎了口氣卻是欲言又止。
“無論如何,還是先定蛾賊為上。”崔烈亦是歎道,之前靈帝動過立嗣的心思,但近來卻少有提及,他們心知肚明此事定有內臣的原因在內,然卻隻能從長計議。
出了皇宮,何進特地請葉歡與他同車而行,一眾直奔大將軍府邸。
“悅之,原本此次我也屬意與你,但眼下形勢卻是刻不容緩。”上得車後,何進便對葉歡言道,語氣之中透著親近,亦帶著一些無奈之意。
“嗬嗬,演出又開始了,大將軍你不就是要培植羽翼嗎?”大公子心中明鏡一般。
“叔父安排妥當,張中郎軍務紮實,當是合適人選。”葉歡正色道。
“況且與二張相比,蛾賊終是大患,悅之你好生將養,朝廷自有重用之時。”
“叔父放心,歡隨時候命。”
“悅之,這段時日皇子辨可是念你的緊,近來他文武之道皆是突飛猛進,悅之還需多去去毓秀宮,嚴加督導才是。”何進微微一笑,換了話題,轉到了劉辯身上。
“大皇子原本就聰明,又有苦功心誌,有所進益亦是理所應當。”葉歡欣然言道,大將軍今晚對自己顯得格外親切,無非是要撫慰一番,這番話則是要他站位了。
“悅之你也不必自謙,皇後與二位內相都誇你會因人施教,大皇子還需隨你好好學之。”何進笑言之中始終不忘細觀葉歡的神色,對冠軍侯他一直是拉攏為主的。
“大將軍過譽了,歡還正有一事要求大將軍應允。”葉歡抱拳道。
“哈哈哈哈,悅之有事但說無妨,為叔定不會推諉。”何進一揮手。
“此次涼州之戰,西涼重騎衝鋒陷陣頗有可取之處,大將軍能否與我定邊軍三千套禁軍戰甲。歡當編練重騎,為日後討賊之需。”葉歡立刻言道,洛陽禁軍可是掌握在何進手中。
“好,悅之你便不說,為叔還要與你言及了,今晚便給你文書。”何進豪爽的道,其實三千套戰甲,大將軍心中都有些不舍,隻是以眼下之勢,他卻不便拒絕。
“歡多謝叔父,代定邊軍多謝大將軍。”葉歡喜形於色的道,拉攏寬慰可不能止於口頭,對付蛾賊與異族重騎不一定管用,可為日後計,卻會是一眾諸侯步兵的噩夢。
其實此刻的定邊騎軍早就具備了重騎兵的素質,尤其是張海龍的六曲。隻不過這個兵種就是一支“吞金獸”,葉歡也需斟酌,多兵種的配合亦要根據戰場形勢。
眼下除了重騎之外,還有一項近日大公子也在思索,那便是戰車。可說戰國之後,戰車兵已經逐漸被摒棄,相比裝備訓練越來越好的騎軍,戰車顯得有些笨重了。
但在葉歡眼中,戰車兵的衰落與裝備關係極大。倘若克服了技術上的難題,成群的戰車兵說不得就能發揮日後坦克兵一樣的威力,更能在關鍵戰役中收奇兵之效!
到了大將軍府,何進便與眾人商議起了對二張用兵之事。張翼對葉歡亦是頗為看重,問了不少幽州地形以及騎軍作戰之法,大公子也是知無不言,表現的極為配合。
大將軍對葉歡所為是滿意的,在他心中對付清流要比對付內臣容易的多。隻要有朝廷大義在,他們就會支持,葉公如此,葉歡也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