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3點的墜樓事件
1
去拜訪林嘉毅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理由,隻不過5月13日那天正好閑來無事罷了。
為了避開五一小長假返鄉高峰,我決定提前一天翹課迴家。正當我慶幸這次大膽的行動成功逃過輔導員的火眼金睛時,令我哭笑不得的事情發生了。
那天,歸心似箭的我被的士司機故意繞路,多花了二十塊錢才到達火車站,已經是一大不幸了。在那之後,站在我身後排隊的老太太不知被誰推搡了一下倒在地上,皺著眉頭痛苦地發出嗚咽,可撞了她的那個年輕人竟把臉別過去視而不見,在場的眾人也無動於衷。出於好心,我一把扶起老太太,沒想到對方竟一口咬定是我撞了她,甚至還把警察叫來了。
雖然老太太被撞之後隻受了點輕傷,可後麵的事情就麻煩了。盡管我努力辯解,但老太太始終不依不饒。最後經過協商,竟要由我支付老太太的部分醫療費,真是吃了啞巴虧,後悔自己沒當個冷漠的群眾演員。最終,我的五一長假泡湯,為了避免落下話柄,我還得不時去醫院探望那個老太太,甚至還要代替她的家屬照顧她。她女兒的說法是:我們不執著於收取賠償費用和醫藥費(結果還是收下了),隻要求你顯出誠意,僅此而已。
雖然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卻把我當傭人般使喚,整天對我挑三揀四。好在老太太隻住了三天便出院了。就在我幫她辦理出院手續時,我無意間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隔壁病房。
“喲,這不是郭小弟嗎?”
果然不出所料,住在隔壁病房的是我大學同學林嘉毅,這家夥在大二的時候就向學校申請退學,理由是無法忍受大學虛度光陰的生活。
“好久不見,林兄消瘦了許多啊。聽說你最近在k中學當上了班主任,該不會是因為壓力太大才來這裏當病號的吧?”
他誇張地擺了擺手,答道:“還不是靠關係才混進去的嘛,雖然當上了老師,卻是最清閑的心理老師,一周就兩堂課。要不是前班主任積勞成疾,我現在還在過那種神仙般的日子呢。”
“代理班主任也很忙?”
“那倒未必,平常的工作就是抓抓幾個上課不守紀律的學生批評教育,隻要期末考的平均分別太寒磣就行。不過,倒黴的是我剛好撞上了家長會,畢竟我隻是代理,對班裏學生的情況還不是很了解,麵對那些家長輪番的提問更是一問三不知,後來還遭到幾位‘激進派’家長的圍攻,一時血壓上來,眼前星光燦爛,等我再度醒來時就出現在這裏了。”
“想當年林兄還和咱校長為了退學的事激烈辯論,把人家氣得麵紅耳赤,沒想到現在卻被學生家長氣進了醫院。”
“可不是嘛,瞧我在這大城市裏孤身一人……郭小弟平時有空的話,記得送點水果過來哦。”
在這之後,我幾乎天天來醫院找林嘉毅閑聊。5月13日那天,我照慣例登門拜訪。不出所料,他依舊在膝上搭著毛毯讀著報紙。我上前一看,暗吃一驚,上麵印著“白龍公寓驚現墜樓事件”。
“這不是昨天的新聞嗎?”
他的眼神還停留在這則報道上,並沒有應答。
“啊!是白龍公寓!”我突然想起,這個公寓正是林嘉毅所居住的地方。
這個事件我今早已經通過報紙有所了解。5月13日淩晨3點10分,25歲的無業者李健從白龍公寓1號樓墜落身亡,第一發現者是白龍公寓的住戶蔡某。據此人介紹,案發當晚他聽到一聲沉重的聲響後立刻下樓查看,出現在眼前的竟是一男子的屍體,之後他立刻聯係小區保安並叫來警察。經警方推斷,該男子係墜樓身亡,根據被害者的人際關係調查,初步判定為殉情自殺。
這是一起再普通不過的案件,被害者的身份、死因都毋庸置疑;至於案發時間,第一發現者的證詞與法醫驗屍報告的結果完全吻合;自殺的動機則是因為死者前不久剛和他女友分手,消沉了好些日子,終日借酒消愁,而剛和他分手的女友的住所便在這棟樓的二樓。綜上所述,警方得出的結論就是死者在淩晨3點左右來到白龍公寓,用自己的死來向狠心和他分手的女友報仇。此案很輕易地被判定為殉情自殺,警方從發現屍體到得出結論所花費的時間不到十個小時。
“明白了。讓我猜猜看……你是想把這個案子推翻,重新推理吧?”林嘉毅從高中時代開始就寫了不少推理小說,大一時還當上了j大推理協會會長,現在已經是全國推理小說界響當當的人物,聽說這家夥的書一部就能賣出幾十萬本,還經常出現在各大書店的暢銷榜單裏。身為推理小說迷卻毫無創作念頭的我隻有眼巴巴佩服的份。
“雖然案件以自殺結案,但林大作家一定覺得兇手另有其人,想要重新推理一番,是這樣吧?”
林嘉毅愣了一下。
“哪裏,我可沒這樣想。”
“別騙人了,酷愛推理小說的你怎麽可能不對這起案件另眼相看?況且,兇案現場就是你所居住的公寓,你心裏一定想著要推理出和警方不同的結論對吧?快,從實招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隻是在看報紙而已,你說的那些我真沒想到。不過,連警方都隻得出自殺的結論,從報道上的情況看來應該錯不了。”
“這樣一來,不就和警方的結論一樣了麽?這怎麽行。”
“從頭到尾根本就是你在牽強附會。”
“原來兇手不是另有其人啊……”
“另有其人?”林嘉毅把報紙丟在一旁,“你對這個‘另有其人’有什麽想法?”
“根據報紙上的描述,死者的前女友就住在白龍公寓1號樓,照我看來,應該是她把被害人從樓上推下去的。”
雖然隻是臨時舉例,但這個可能性也並非不存在。
根據林嘉毅的說法,白龍公寓就隻有三棟樓,由於是90年代初的建築,每棟樓都隻有七層,沒有電梯,整片小區的監控設備就隻有一台,而且早已形同虛設,隻能嚇嚇那些剛入門的小偷。白龍公寓的1號樓位於整個小區的最角落,從窗外就隻能看到一座不大不小的山,這裏地處偏僻,租金也相當便宜,很多月薪不高的上班族選擇在這裏居住。
死者李健與他的前女友洛潔是從同一所大學畢業的,兩個人酷愛美術,專攻油畫,從大一開始就成了一對情侶。這樣算來,他們已經交往六七個年頭了。大學畢業後,雙方想盡快在一起,當時,剛從大學畢業的李健通過介紹很順利地來到國企工作,洛潔則在朋友的美術設計工作室上班。他們那時的想法是等工作穩定下來後就考慮結婚,所以沒過多久雙方便帶著對方去和自己家人打招唿。李健的家長認為洛潔端莊大方,對長輩也十分孝順,同意李健和她進一步交往。女方的家長也覺得李健是個有潛力的好青年,而且洛潔的母親本身就是從事繪畫藝術工作的,對李健的繪畫技術十分認同,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兩人的要求。
“可他們後來怎麽會鬧到分手呢?”
“這就叫作命運吧。”林嘉毅有些幸災樂禍地說,“沒過多久,李健因為對現有的工作不滿,便向領導遞交了辭呈。原以為他會另尋工作施展才華。但令女方及其家人失望的是,在這之後他整日花天酒地,成了徹頭徹尾的無業者。女方的父親聽聞這個消息後雷霆大怒,立馬打電話給洛潔終止兩人繼續交往。”
“這麽看來是男方自己選擇墮落,真是自作孽啊……”
“後來,洛潔對李健提出分手,男方依舊不依不饒,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她。而洛潔不勝其擾,甚至一度想要報警。”
“沒想到你知道得這麽清楚,難道那女孩對你有意思?”
“你在說什麽呢。”林嘉毅羞澀地笑了笑,“別看她是學美術的,對推理小說也是分外熱衷。她還是我的忠實書迷,不管哪部推理小說她都能如數家珍呢。”
“你這小子走桃花運了?連那鳥不拉屎的公寓都有你的女粉絲。”
“可不是嘛。不過,我們談論的內容一般圍繞推理小說,我對別人的私事也沒多大興趣,她把話題轉移到李健身上也就隻有兩三次而已。”
“照這麽看來,會不會是洛潔把前男友叫到樓頂,趁他不注意從後麵用力一推……”
“應該不可能。”
“這話怎麽說?”
“你想想,如果你是洛潔,會把命案現場鎖定在自己居住的公寓嗎?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麽做。”
“那麽李健三更半夜跑到白龍公寓的動機又是什麽?”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喝了不少酒,迴想起交往六七年的女友強硬迴絕自己的畫麵,一時想不開便選擇從樓上跳了下去。”
隻剩下這種可能了嗎?……
“不過,話說迴來……”林嘉毅看到我失望的表情突然提高了音量,“五年前在這棟公寓也發生了一起墜樓案。”
2
我興奮得差點跳了起來,難道這兩起墜樓案之間有著非同一般的聯係?
“這……這會是連續殺人案嗎?墜樓案和李健有關?”
“不,毫無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一起意外。”林嘉毅的迴答無疑給我潑了一盆冷水,“五年前的暑假,一個7歲的孩子在他奶奶的陪伴下在這棟公寓的天台上玩耍,然而就在他扶著欄杆想要眺望樓下的風景時,年久失修的欄杆卻突然斷裂,孩子墜樓身亡。在這之後,他的奶奶悲痛欲絕,女兒也把這一切怪罪到她身上,幾乎就要斷絕母女關係。”
“看起來確實隻是個不幸的意外。那位老奶奶現在還住在白龍公寓嗎?”
林嘉毅點點頭,迴答道:“意外發生後,女兒對她歇斯底裏的埋怨令她傷心不已,她決定從女兒家搬離,現在住在白龍公寓1號樓的七樓,而她的女兒和女婿則住在四樓。”
“隻是往樓上搬了而已嘛。”
“是的,當初老奶奶把七樓租了出去,自己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
“原來如此,那麽除了前女友洛潔外,公寓的其他住戶和被害者有什麽關聯嗎?”
“事實上,在宣告情侶關係破裂後,被害者沒少在公寓裏和洛潔吵架,經常都是在酒醉之後過來,甚至連住在六樓的我都厭煩不已。”
“沒人投訴嗎?”
“投訴了也沒用,一旦發起酒瘋,連保安都攔不住他。有一次,四樓的住戶——也就是剛才提到的老奶奶的女婿和他大吵一架,後來還大打出手,鬧到最後兩敗俱傷。受傷比較嚴重的是老奶奶的女婿,他被李健從樓梯上推了下去,腦震蕩外加腿骨骨折,被送往醫院,前陣子才康複出院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來有動機的不止他前女友洛潔一人啊……”
“對了,報紙上提到的第一發現者蔡某就是老奶奶的女婿。”
“哦?我一開始就覺得不對勁,半夜3點一般人早已進入夢鄉,但是他卻聲稱自己被沉悶的聲響驚醒,甚至還下樓查探了一番,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在我看來,在設計院工作的他平常是個內斂的人,不怎麽和別人說話,但情緒卻不太穩定,非常容易激動,他兒子在世時沒少受他的打罵,可以說是一個不怎麽和他人合得來的人。有好幾次,他的妻子向他提出離婚,但都在大吵大鬧了一陣之後又恢複平靜了。他並不是個好事的人,以他的性格來推斷,聽到悶響就下樓查探的確有些匪夷所思。”
“該不會是這個人因為以往的積怨,把李健從樓上推下去的吧?之前的打架事件讓性格怪異的他起了殺心,之後,他弄到了李健的手機號碼,昨天通過電話把李健叫到公寓天台上,心一橫便將他從樓上推落。”
“有點道理。”林嘉毅托著下巴,喃喃自語,“不過,如果我是李健,接到前不久才被自己毆打住進醫院的人的電話,還要求自己半夜到他所住的公寓的天台上,肯定會懷疑其中有詐,不會貿然前去的。”
“啊……確實如此。”
“再說,昨晚迴去的時候我還和他打過招唿,看不出他情緒受到了什麽影響。”
“什麽?你昨天沒住在醫院嗎?”
“拜托,你這家夥觀察力也太差了,沒發現我昨天還放在床頭櫃上的一大遝稿件都不在了麽?”
“這麽說還真是……”
“昨天晚上11點左右我把小說最後一章的稿件寫完了,校對過後便馬上拿迴家。我寫小說有個習慣,就是每完成一個章節,就要在投稿前打印成紙質稿存放在家中的文件夾裏麵。畢竟用電腦來保存文件在我看來是不太安全的,一旦電腦裏的文件丟失,小說就宣告前功盡棄,所以我早就養成了保存紙質稿的習慣。”
“哈哈,我還記得大一的時候隔壁宿舍的兄弟在你的電腦上下載愛情動作片,害你的電腦染上木馬病毒,把你好不容易寫好的稿件都整沒了,那時的你像超級賽亞人一樣突然爆發,還對他一陣拳打腳踢呢。你就是從那時開始養成保存紙質文件的習慣的吧?”
“是啊,我迴去的時間大概在11點半左右,不到12點半就迴醫院了。四樓的老蔡遇上我的時候還向我抱怨最近染上了打瞌睡的毛病,周末至少10點半才從床上爬起來,平常上班總打瞌睡,聽說我是心理老師,順便向我詢問治療的方法。”
“哈哈,那我隻能說他找錯人了。”我揶揄道。
“可是這樣看來,那個老蔡就更不可能在聽到聲響後馬上下床甚至下樓查探!”終於發現了不合理之處,我激動地大聲叫道,“他很可能就是殺害李健的兇手。”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現在還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李健是他殺,那麽他是從天台上被推下,還是從某間房被人推下?白龍公寓1號樓正對麵是光禿禿的小山,並非住宅區,把人推下樓根本不用擔心有目擊者,更何況是淩晨3點。”
“啊……如果要把人推下樓致死至少也得四樓吧,如果案發現場不在天台,那就隻有四到七樓的某個住戶把他推下樓的可能性了。”
“四樓住的是老蔡,五樓的老住戶剛搬出去目前無人居住,六樓是我家,除了我之外沒有其他人,七樓則是那位老太太居住。”
“扣除當時成為空房的五、六樓,剩下的可能性就隻有老蔡或是那位老奶奶,而老蔡和妻子住在一起,會有可能把這麽危險的人物叫到自己家中,還把人家推下樓嗎?”
“不一定,如果是他們夫妻倆共同行兇又怎麽說?”林嘉毅反問。
“對了!這麽看來沒必要非得在淩晨3點把他找來,隻要李健一直待在兇手家中不被人發現就行了!”
“沒錯,假設老蔡夫婦當晚便把李健叫到自己家中,表麵上好言好語地賠禮道歉,而李健當晚心情正好,便和老蔡喝了兩杯,但李健萬萬沒想到自己喝的酒中被人下了藥。於是,到了淩晨,夫妻倆將他從樓上推了下去,製造自殺假象。”林嘉毅也被我的想法勾起了興趣,陷入深思。
“不過這樣一來,二樓的女友洛潔也有可能事先以複合為借口將李健叫到家中,在飲料中下藥……”
“不,不可能。”林嘉毅打斷了我的猜想,“洛潔家住在二樓,從那把大男人推下樓還不能確定對方是否會斃命,如果李健沒有死,那在往後的日子裏李健一定會對她瘋狂報複。再者,如果洛潔將他扛上天台,從那兒把李健推下,對於一個女子來說,工作量太大,這樣也不可能。”
這時,一位女護士走了進來。
“林嘉毅先生,例行檢查的時間到了,請跟我來。”說罷,她笑著將藏在記錄本下的書遞給了林嘉毅,“這本書太精彩了,我非常喜歡。好期待《謀殺名單》的完結篇,請務必在上麵簽上大名哦!”
看著交談甚歡的兩人,我不由感慨原來當小說家可以這麽受女性歡迎。
3
第二天,我帶著一份針對這起墜樓事件的後續報道來醫院找林嘉毅,沒想到他也正在讀這份報紙,隻不過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團,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居然有這麽無聊的報社,警方已經結案了依然對小區住戶不依不饒。”
他無可奈何地笑了笑。
“哈哈,沒想到林大作家消息如此靈通,身在醫院卻連小報社的消息都能捕捉到。”
“是我拜托護士把有關墜樓事件的消息都幫我整理好。”
“好吧,大哥你果然魅力非凡。”
昨晚的報道裏詳細介紹了這起白龍公寓墜樓事件的各種疑點,還采訪了小區住戶,得到了不少新信息。首先,報紙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李健生前與女友洛潔的關係,還強調案發那天正是女友洛潔的生日,提出“李健早已選擇當日用自己的生命向洛潔複仇”的觀點,甚至還聘請專家針對當今年輕人的戀愛觀進行一番不著邊際的探討;另外,報紙還提到了五年前小學生在白龍公寓的墜樓意外。當時傳媒還沒這麽發達,知道這起事件的人不多,那位老太太自從孫子墜樓意外發生後就被女兒趕了出來,一個人住在七樓,當然,她的內心少不了自責,正是這種自責使得她神經衰弱,幾乎無法和他人正常溝通,還時常歇斯底裏地大吼大叫,小區裏沒人敢和她交談;報道的最後,還附上了警方人士透露的一個疑點,公寓的天台上有一根5米長的繩索,據公寓住戶透露,5月12日天台上還沒出現這根繩索,不過上麵沒有任何人的指紋,警方人士卻不以為意,依舊主張被害者自殺的結論。
“一根繩索?”我為了勾起林嘉毅的興趣,大聲說道,“這繩索難道是用來捆綁被害人的道具?兇手將李健叫到家中,下藥後捆綁了被害人,然後在三更半夜把他從樓上推了下去?”
“有這個可能性,不過兇手應該會把繩索帶迴家裏藏好,隔天處理掉才妥當,不應該就這麽直接放在天台上。”
“這麽說應該是兇手忘了處理掉這根繩索……這樣一來,兇手就有可能是單獨作案?”
“難道你又想懷疑洛潔嗎?”林嘉毅無奈地撓撓頭,“如果一人作案的話,兇手也有可能是那個老太太,她在孫子意外過世後神經衰弱,經常瘋瘋癲癲的。有一次,住在三樓那戶人家的兩個男孩在公寓對麵的山路上打鬧,正巧經過的老太太見狀立刻衝過去拿起拐杖追著他們一頓打。在這之後,他們怕極了這位老太太。還有一次,隔壁公寓的孩子騎自行車載著他的兩個妹妹去超市買東西,沒想到那老太太從後麵拿著拐杖追趕他們,嚇壞了的孩子們棄車而逃,氣喘籲籲的老太太竟抄起拐杖把車子輪胎打到變形,最後的賠償費用也由她的女兒出。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最後小區裏沒人敢和她說話,即使見了麵也要躲得遠遠的。”
“那麽照理說李健更不可能跟老太太見麵吧?”我反問。
“不一定要兩人特意約好見麵,也有可能是她在公寓裏偶遇李健,從身後襲擊,擊打他的頭部,然後把他從樓上推下去。墜落造成的撞擊傷成功掩蓋了擊打造成的傷口。”
“可當時是淩晨3點,李健那麽晚來公寓做什麽呢?”
“我隻是提出一種可能性罷了。人一旦患了神經衰弱症,什麽出乎意料的事都能做得出來,而我們的推論隻是基於常理,這起案件的兇手也有可能不存在任何動機。盡管我們已經提出六七種猜想,但畢竟也隻局限在猜想而已,對警方來說,最好的解釋就是李健選擇在洛潔生日的當天墜樓自殺,因為如果是他殺,兇手又何必大費周章在淩晨叫被害者來到公寓呢?”
“說得也是。”
推理遇到瓶頸的我茫然地任由視線在報紙上彷徨遊弋,無意間瞟到了報紙上的社會新聞板塊,標題是《別讓衝動占據你的大腦》。講述的是一個失意男子酒後虐待了酒吧的服務員。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那根繩索,它純粹是一種擺設,和案件無關?或者像我們之前推理的那樣,是兇手用來捆綁被害者的。但我們忽略了一種可能性,就是那根繩索會不會是李健自己帶進公寓的呢?如果一個剛剛失去工作的失意男人被深愛多年的女友強硬拒絕,應該是怒不可遏的吧,也許那天淩晨,邪惡的念頭占據了他的大腦,他打算對洛潔圖謀不軌。
“可繩索為什麽會出現在天台上呢?”林嘉毅聽了我的推論後反問道,“那根繩索想必警方也調查過了,如果上麵有李健或者洛潔的指紋,或者有皮膚接觸的痕跡,那麽警方一定會轉而懷疑李健並非自殺的。照這種情況推斷,繩索上應該沒有任何痕跡,所以即使你的推論說中李健當時的心理,那麽至少表明李健還未開始行動便已經墜樓身亡。而且,他還把繩索放在天台上,正常人應該會偷偷潛入洛潔房間下手吧?”
“說得也是……”
“其實我剛才翻閱那則報道的時候注意到了記者用來描述四樓老蔡在案發後的反應,記者用到了‘神情恍惚’這個詞,雖然這隻是出於記者的主觀看法,但我的直覺是會不會身為第一發現者的老蔡隱瞞了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莫非兇手真的是他?”我好奇地問道。林嘉毅總能從一些微小的地方覓得突破口。
“如果是我們一開始推斷的‘夫婦合謀作案’,那麽老蔡的妻子心態應該會和老蔡一樣,為何記者采訪老蔡夫婦時,隻對老蔡的情緒做出‘神情恍惚’的描述呢?就這一點看來,他的妻子似乎對此案並不知情,所以‘夫婦合謀’的觀點可以被排除。”
“不愧是林大作家,根據一個形容詞就能做出這樣的推理。”
“還有,即使老蔡‘神情恍惚’,也並非一定隱瞞了什麽重要線索,說不定身為第一發現者的他還沒走出發現屍體的陰影之中。”
如此一來,案件的推理又陷入了僵局。趁此機會,我把搜集到的線索再理了一遍。
根據新聞報道上的內容,若將本案斷定為自殺,則存在以下疑點:
1.第一發現者老蔡:從聽到聲音到發現屍體的過程與他平時的生活習慣不符;
2.天台上的繩索:沒有任何指紋,如果與本案有關,其作用是什麽?
若本案為他殺,需要解決的問題有:
1.李健淩晨3點出現在白龍公寓1號樓的原因、目的;
2.李健到達白龍公寓的時間,即墜樓之前是否在某住戶家;
3.若待在某住戶家中,目的為何?反之,若直接進入公寓,目的為何?
4.兇手為何選擇從樓上推下李健?
“歸根結底,如果要證明李健是他殺的,就先得搞清他出現在白龍公寓的理由。”我總結道。
“我們之前的推論一直停留在‘兇手把李健叫來並殺了他’這個定式,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叫李健來的人和推落李健的人說不定不是同一個人?”
“這個觀點倒很新奇,你的意思是完成致命一擊的人在行兇前並不想殺害李健,更傾向於臨時起意?”
“正是如此。比如,前一天晚上李健到白龍公寓某人家中,淩晨才離開,當他離開時被另一個人,也就是殺害他的兇手發現,那個人臨時起意把他推下樓。”
“不過,新聞報道裏說了,案發當天淩晨0點,巡邏的保安可以證明1號樓每家每戶的電燈都已經關了。如果李健在某人家做客,主人至少不會關燈吧?”
“如果非得關燈呢?”
“啊……你是說?”
“或許洛潔對李健舊情難斷,李健對她瘋狂求愛,洛潔沒有拒絕,兩人再度墜入愛河,李健一直到淩晨才從洛潔家中離開,途中正巧遇到兇手……”
“死灰複燃嗎?”我搖搖頭,說道,“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李健要離開,當時已經是三更半夜,又沒開車前來,如果我是洛潔,根本不會讓他走,反正家中沒有其他人,為何不勸他第二天早上再走呢?”
“這麽說也有道理,看來往這個方向思考是行不通了。因為除了洛潔,恐怕沒人會留他到三更半夜。”
“——貌似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了,難道真的隻剩下自殺這一個可能了嗎?”我望著灰蒙蒙的天歎了口氣,“這樣太讓人難以釋懷了。天台上的那根繩索、第一發現者不正常的反應……這些真的隻是單純地給我們想象空間而已嗎?”
“搞不好真是這樣,照目前的情況看來,自殺的論斷占了絕對優勢。好了,我們的推理遊戲也宣告結束咯。”林嘉毅朝我做了個鬼臉,“明天就來我家玩吧,明天一早我就可以出院了,到時我們一邊配上小酒一邊推理案情,說不定會冒出更多的想法!”
“非常樂意!”
我爽快地迴答。
4
隔天一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
我顧不得濺在身上的雨水和泥土,朝林嘉毅的住所狂奔。
再晚一點說不定就見不到他了。
我心裏這麽想著。
關於李健出現在這幢公寓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洛潔或者老蔡,但我一直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為了林嘉毅!
之前已經有好多提示像幽靈般地在我腦海裏迴蕩,可我卻在進行推理前先把這位老朋友從嫌疑人名單中刪除了,因為他一直待在醫院,根本沒時間作案。
是這樣嗎?
5月13日,是洛潔的生日,而洛潔是林嘉毅的忠實粉絲,也是忠實書迷。還記得那天護士小姐對林嘉毅說的話嗎——“好期待《謀殺名單》的完結篇”。
這句話就是李健大半夜出現在白龍公寓的動機!他為了竊取林嘉毅《謀殺名單》最後一章的稿件,當作給前女友洛潔的生日禮物,才來到了白龍公寓。
至於天台上的繩索,我深感慚愧,現在才反思為何自己沒留意到這是根5米長的繩索?5米——這便是從屋頂天台到住在六樓的林嘉毅家窗戶的距離!
那天晚上,李健帶著準備好的繩索到達白龍公寓,因為他之前從女友口中聽說林嘉毅會在今天完成稿件,而他又有保存紙質版的習慣,林嘉毅甚至可以在不經意間告訴洛潔晚上會把紙質稿送迴家中。總之,李健知道了這個消息。此前,他正為要送前女友什麽禮物而發愁,當洛潔告訴他關於林嘉毅的事之後,李健突然靈光一閃,決定在連載前竊取林嘉毅的稿件。而林嘉毅為了確定李健的計劃,跟蹤了他,在看到李健購買了那根5米長的繩索後便下決心開始采取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5月12日晚上12點,在例行巡邏的保安離開後,林嘉毅在天台的欄杆上綁上小型繩梯,其長度剛好可以從天台直接到達自家的窗台。在綁好繩梯後,他故意打開自家的窗戶,留下一道縫隙,示意自家窗戶沒上鎖。最後,他在繩梯的梯階——也就是用來蹬踏的一根根細鐵杆上抹上了油。
到了淩晨3點,李健來到白龍公寓,本已經準備好繩子的他看到林嘉毅事先準備的繩梯,心想居然在這裏會有直接通向目的地的繩梯,比自己帶的繩索方便安全多了,於是,便將繩索丟在一邊——這就是天台上出現繩索的原因。當然,他甚至考慮到林嘉毅發現稿件丟失後報警,警方到時會根據留在現場的指紋推斷偷竊者。想到這點的他已經事先周到地戴好手套,這也是繩索上沒留下指紋的原因。正當他準備小心翼翼地踏上繩梯的第一根鐵杆時,鞋子被塗抹在上麵的油一滑,便很倒黴地從天台上墜落身亡了。這就是整起事件的真相。
至於繩梯是如何迴收的,我想,林嘉毅在天台附近準備了竊聽器,當他聽到李健如自己所料從天台墜落下去的聲音後,撥打了七樓的老太太家的電話。這時,老太太被吵醒,看到映在自家窗戶上的繩梯,立刻憤怒地上樓取迴繩梯,並將它銷毀。這並非無憑無據的猜想,因為從之前林嘉毅的描述中得知,在孫子意外去世後,老太太便患上了神經衰弱,性情古怪,而她發泄的對象是住在附近的孩子。其實並非如此,不論是在險峻的山路上玩耍,或是騎自行車超載都是很危險的行為,老太太真正的目的並非跟那些孩子過意不去,而是為了阻止他們這種行為。畢竟正是由於自己一時大意害孫子意外身亡的,這種自責變成了阻止他人危險行為的責任感。當她被電話鈴聲吵醒後看到映在窗上的繩梯,立刻聯想起孫子當年從天台上墜落的一幕,何況繩梯還是綁在留給她陰影的天台欄杆上,於是,她二話不說便衝上天台將繩梯取下。正在此時,身為第一發現者的老蔡聽到李健墜樓時的悶響,也不由得聯想起孩子五年前墜樓身亡的一幕,怎麽也無法釋懷,最終決定下樓查看一番,沒想到出現在眼前的是李健的屍體,他下意識地抬頭往天台上看的時候,發現嶽母正在收拾繩梯!如此情景讓他很容易推斷出是嶽母下手殺害了李健,他正猶豫著是否該隱瞞此事,於是便出現了“神情恍惚”這種描述。
至於行兇的動機為何,我的看法是在林嘉毅和洛潔一次次的接觸後,林嘉毅漸漸對洛潔產生了好感,而李健對洛潔的頻繁騷擾也讓林嘉毅十分反感,他開始構思殺害李健的手法。雖然這種方法並非百分百成功,但即使未能成功自己也不會遭到任何損失——隻不過是自己在天台備上了一副繩梯、撥錯號碼正好打給七樓的老太太罷了……
不過,最容易遭到懷疑的情況是,李健墜樓身亡,而住在七樓的老太太並未按照自己的計劃取下繩梯,這樣警方根據抹了油的繩梯很容易把林嘉毅列入嫌疑人列表當中。考慮周到的林嘉毅究竟打算如何麵對這種情況全身而退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一個小時前,我就來到醫院打算趁林嘉毅出院前將我的推理說給他聽,沒想到他在清晨5點就已經提前出院了。
“真希望他能寫完那部小說啊。”
之前那位護士在迴答完我的問題後自言自語地感慨道。
在我的追問下,她才告訴我林嘉毅很早之前就患有嚴重的心髒病,隻要情緒一激動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就像一枚召喚死亡的定時炸彈,隨時威脅他的生命。
護士的迴答頓時令我腦袋一片空白,他大二時便退學的原因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他希望在生命結束前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小就沒有父母的他一直獨自生活。或許,在生命之花凋零前為自己喜歡的女人掃除今後生活的障礙,在離開人世前也會心滿意足吧。
以前我總希望自己的推理得到印證,但唯獨這次,我十分害怕自己推理出正確的答案,我多希望林嘉毅在聽到我的推理後放聲大笑,告訴我其中存在的漏洞。
這時,一輛急救車駛出白龍公寓,與我擦身而過。
我正以超越極限的速度奔跑……
1
去拜訪林嘉毅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理由,隻不過5月13日那天正好閑來無事罷了。
為了避開五一小長假返鄉高峰,我決定提前一天翹課迴家。正當我慶幸這次大膽的行動成功逃過輔導員的火眼金睛時,令我哭笑不得的事情發生了。
那天,歸心似箭的我被的士司機故意繞路,多花了二十塊錢才到達火車站,已經是一大不幸了。在那之後,站在我身後排隊的老太太不知被誰推搡了一下倒在地上,皺著眉頭痛苦地發出嗚咽,可撞了她的那個年輕人竟把臉別過去視而不見,在場的眾人也無動於衷。出於好心,我一把扶起老太太,沒想到對方竟一口咬定是我撞了她,甚至還把警察叫來了。
雖然老太太被撞之後隻受了點輕傷,可後麵的事情就麻煩了。盡管我努力辯解,但老太太始終不依不饒。最後經過協商,竟要由我支付老太太的部分醫療費,真是吃了啞巴虧,後悔自己沒當個冷漠的群眾演員。最終,我的五一長假泡湯,為了避免落下話柄,我還得不時去醫院探望那個老太太,甚至還要代替她的家屬照顧她。她女兒的說法是:我們不執著於收取賠償費用和醫藥費(結果還是收下了),隻要求你顯出誠意,僅此而已。
雖然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卻把我當傭人般使喚,整天對我挑三揀四。好在老太太隻住了三天便出院了。就在我幫她辦理出院手續時,我無意間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隔壁病房。
“喲,這不是郭小弟嗎?”
果然不出所料,住在隔壁病房的是我大學同學林嘉毅,這家夥在大二的時候就向學校申請退學,理由是無法忍受大學虛度光陰的生活。
“好久不見,林兄消瘦了許多啊。聽說你最近在k中學當上了班主任,該不會是因為壓力太大才來這裏當病號的吧?”
他誇張地擺了擺手,答道:“還不是靠關係才混進去的嘛,雖然當上了老師,卻是最清閑的心理老師,一周就兩堂課。要不是前班主任積勞成疾,我現在還在過那種神仙般的日子呢。”
“代理班主任也很忙?”
“那倒未必,平常的工作就是抓抓幾個上課不守紀律的學生批評教育,隻要期末考的平均分別太寒磣就行。不過,倒黴的是我剛好撞上了家長會,畢竟我隻是代理,對班裏學生的情況還不是很了解,麵對那些家長輪番的提問更是一問三不知,後來還遭到幾位‘激進派’家長的圍攻,一時血壓上來,眼前星光燦爛,等我再度醒來時就出現在這裏了。”
“想當年林兄還和咱校長為了退學的事激烈辯論,把人家氣得麵紅耳赤,沒想到現在卻被學生家長氣進了醫院。”
“可不是嘛,瞧我在這大城市裏孤身一人……郭小弟平時有空的話,記得送點水果過來哦。”
在這之後,我幾乎天天來醫院找林嘉毅閑聊。5月13日那天,我照慣例登門拜訪。不出所料,他依舊在膝上搭著毛毯讀著報紙。我上前一看,暗吃一驚,上麵印著“白龍公寓驚現墜樓事件”。
“這不是昨天的新聞嗎?”
他的眼神還停留在這則報道上,並沒有應答。
“啊!是白龍公寓!”我突然想起,這個公寓正是林嘉毅所居住的地方。
這個事件我今早已經通過報紙有所了解。5月13日淩晨3點10分,25歲的無業者李健從白龍公寓1號樓墜落身亡,第一發現者是白龍公寓的住戶蔡某。據此人介紹,案發當晚他聽到一聲沉重的聲響後立刻下樓查看,出現在眼前的竟是一男子的屍體,之後他立刻聯係小區保安並叫來警察。經警方推斷,該男子係墜樓身亡,根據被害者的人際關係調查,初步判定為殉情自殺。
這是一起再普通不過的案件,被害者的身份、死因都毋庸置疑;至於案發時間,第一發現者的證詞與法醫驗屍報告的結果完全吻合;自殺的動機則是因為死者前不久剛和他女友分手,消沉了好些日子,終日借酒消愁,而剛和他分手的女友的住所便在這棟樓的二樓。綜上所述,警方得出的結論就是死者在淩晨3點左右來到白龍公寓,用自己的死來向狠心和他分手的女友報仇。此案很輕易地被判定為殉情自殺,警方從發現屍體到得出結論所花費的時間不到十個小時。
“明白了。讓我猜猜看……你是想把這個案子推翻,重新推理吧?”林嘉毅從高中時代開始就寫了不少推理小說,大一時還當上了j大推理協會會長,現在已經是全國推理小說界響當當的人物,聽說這家夥的書一部就能賣出幾十萬本,還經常出現在各大書店的暢銷榜單裏。身為推理小說迷卻毫無創作念頭的我隻有眼巴巴佩服的份。
“雖然案件以自殺結案,但林大作家一定覺得兇手另有其人,想要重新推理一番,是這樣吧?”
林嘉毅愣了一下。
“哪裏,我可沒這樣想。”
“別騙人了,酷愛推理小說的你怎麽可能不對這起案件另眼相看?況且,兇案現場就是你所居住的公寓,你心裏一定想著要推理出和警方不同的結論對吧?快,從實招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隻是在看報紙而已,你說的那些我真沒想到。不過,連警方都隻得出自殺的結論,從報道上的情況看來應該錯不了。”
“這樣一來,不就和警方的結論一樣了麽?這怎麽行。”
“從頭到尾根本就是你在牽強附會。”
“原來兇手不是另有其人啊……”
“另有其人?”林嘉毅把報紙丟在一旁,“你對這個‘另有其人’有什麽想法?”
“根據報紙上的描述,死者的前女友就住在白龍公寓1號樓,照我看來,應該是她把被害人從樓上推下去的。”
雖然隻是臨時舉例,但這個可能性也並非不存在。
根據林嘉毅的說法,白龍公寓就隻有三棟樓,由於是90年代初的建築,每棟樓都隻有七層,沒有電梯,整片小區的監控設備就隻有一台,而且早已形同虛設,隻能嚇嚇那些剛入門的小偷。白龍公寓的1號樓位於整個小區的最角落,從窗外就隻能看到一座不大不小的山,這裏地處偏僻,租金也相當便宜,很多月薪不高的上班族選擇在這裏居住。
死者李健與他的前女友洛潔是從同一所大學畢業的,兩個人酷愛美術,專攻油畫,從大一開始就成了一對情侶。這樣算來,他們已經交往六七個年頭了。大學畢業後,雙方想盡快在一起,當時,剛從大學畢業的李健通過介紹很順利地來到國企工作,洛潔則在朋友的美術設計工作室上班。他們那時的想法是等工作穩定下來後就考慮結婚,所以沒過多久雙方便帶著對方去和自己家人打招唿。李健的家長認為洛潔端莊大方,對長輩也十分孝順,同意李健和她進一步交往。女方的家長也覺得李健是個有潛力的好青年,而且洛潔的母親本身就是從事繪畫藝術工作的,對李健的繪畫技術十分認同,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兩人的要求。
“可他們後來怎麽會鬧到分手呢?”
“這就叫作命運吧。”林嘉毅有些幸災樂禍地說,“沒過多久,李健因為對現有的工作不滿,便向領導遞交了辭呈。原以為他會另尋工作施展才華。但令女方及其家人失望的是,在這之後他整日花天酒地,成了徹頭徹尾的無業者。女方的父親聽聞這個消息後雷霆大怒,立馬打電話給洛潔終止兩人繼續交往。”
“這麽看來是男方自己選擇墮落,真是自作孽啊……”
“後來,洛潔對李健提出分手,男方依舊不依不饒,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她。而洛潔不勝其擾,甚至一度想要報警。”
“沒想到你知道得這麽清楚,難道那女孩對你有意思?”
“你在說什麽呢。”林嘉毅羞澀地笑了笑,“別看她是學美術的,對推理小說也是分外熱衷。她還是我的忠實書迷,不管哪部推理小說她都能如數家珍呢。”
“你這小子走桃花運了?連那鳥不拉屎的公寓都有你的女粉絲。”
“可不是嘛。不過,我們談論的內容一般圍繞推理小說,我對別人的私事也沒多大興趣,她把話題轉移到李健身上也就隻有兩三次而已。”
“照這麽看來,會不會是洛潔把前男友叫到樓頂,趁他不注意從後麵用力一推……”
“應該不可能。”
“這話怎麽說?”
“你想想,如果你是洛潔,會把命案現場鎖定在自己居住的公寓嗎?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這麽做。”
“那麽李健三更半夜跑到白龍公寓的動機又是什麽?”
“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喝了不少酒,迴想起交往六七年的女友強硬迴絕自己的畫麵,一時想不開便選擇從樓上跳了下去。”
隻剩下這種可能了嗎?……
“不過,話說迴來……”林嘉毅看到我失望的表情突然提高了音量,“五年前在這棟公寓也發生了一起墜樓案。”
2
我興奮得差點跳了起來,難道這兩起墜樓案之間有著非同一般的聯係?
“這……這會是連續殺人案嗎?墜樓案和李健有關?”
“不,毫無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一起意外。”林嘉毅的迴答無疑給我潑了一盆冷水,“五年前的暑假,一個7歲的孩子在他奶奶的陪伴下在這棟公寓的天台上玩耍,然而就在他扶著欄杆想要眺望樓下的風景時,年久失修的欄杆卻突然斷裂,孩子墜樓身亡。在這之後,他的奶奶悲痛欲絕,女兒也把這一切怪罪到她身上,幾乎就要斷絕母女關係。”
“看起來確實隻是個不幸的意外。那位老奶奶現在還住在白龍公寓嗎?”
林嘉毅點點頭,迴答道:“意外發生後,女兒對她歇斯底裏的埋怨令她傷心不已,她決定從女兒家搬離,現在住在白龍公寓1號樓的七樓,而她的女兒和女婿則住在四樓。”
“隻是往樓上搬了而已嘛。”
“是的,當初老奶奶把七樓租了出去,自己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
“原來如此,那麽除了前女友洛潔外,公寓的其他住戶和被害者有什麽關聯嗎?”
“事實上,在宣告情侶關係破裂後,被害者沒少在公寓裏和洛潔吵架,經常都是在酒醉之後過來,甚至連住在六樓的我都厭煩不已。”
“沒人投訴嗎?”
“投訴了也沒用,一旦發起酒瘋,連保安都攔不住他。有一次,四樓的住戶——也就是剛才提到的老奶奶的女婿和他大吵一架,後來還大打出手,鬧到最後兩敗俱傷。受傷比較嚴重的是老奶奶的女婿,他被李健從樓梯上推了下去,腦震蕩外加腿骨骨折,被送往醫院,前陣子才康複出院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來有動機的不止他前女友洛潔一人啊……”
“對了,報紙上提到的第一發現者蔡某就是老奶奶的女婿。”
“哦?我一開始就覺得不對勁,半夜3點一般人早已進入夢鄉,但是他卻聲稱自己被沉悶的聲響驚醒,甚至還下樓查探了一番,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在我看來,在設計院工作的他平常是個內斂的人,不怎麽和別人說話,但情緒卻不太穩定,非常容易激動,他兒子在世時沒少受他的打罵,可以說是一個不怎麽和他人合得來的人。有好幾次,他的妻子向他提出離婚,但都在大吵大鬧了一陣之後又恢複平靜了。他並不是個好事的人,以他的性格來推斷,聽到悶響就下樓查探的確有些匪夷所思。”
“該不會是這個人因為以往的積怨,把李健從樓上推下去的吧?之前的打架事件讓性格怪異的他起了殺心,之後,他弄到了李健的手機號碼,昨天通過電話把李健叫到公寓天台上,心一橫便將他從樓上推落。”
“有點道理。”林嘉毅托著下巴,喃喃自語,“不過,如果我是李健,接到前不久才被自己毆打住進醫院的人的電話,還要求自己半夜到他所住的公寓的天台上,肯定會懷疑其中有詐,不會貿然前去的。”
“啊……確實如此。”
“再說,昨晚迴去的時候我還和他打過招唿,看不出他情緒受到了什麽影響。”
“什麽?你昨天沒住在醫院嗎?”
“拜托,你這家夥觀察力也太差了,沒發現我昨天還放在床頭櫃上的一大遝稿件都不在了麽?”
“這麽說還真是……”
“昨天晚上11點左右我把小說最後一章的稿件寫完了,校對過後便馬上拿迴家。我寫小說有個習慣,就是每完成一個章節,就要在投稿前打印成紙質稿存放在家中的文件夾裏麵。畢竟用電腦來保存文件在我看來是不太安全的,一旦電腦裏的文件丟失,小說就宣告前功盡棄,所以我早就養成了保存紙質稿的習慣。”
“哈哈,我還記得大一的時候隔壁宿舍的兄弟在你的電腦上下載愛情動作片,害你的電腦染上木馬病毒,把你好不容易寫好的稿件都整沒了,那時的你像超級賽亞人一樣突然爆發,還對他一陣拳打腳踢呢。你就是從那時開始養成保存紙質文件的習慣的吧?”
“是啊,我迴去的時間大概在11點半左右,不到12點半就迴醫院了。四樓的老蔡遇上我的時候還向我抱怨最近染上了打瞌睡的毛病,周末至少10點半才從床上爬起來,平常上班總打瞌睡,聽說我是心理老師,順便向我詢問治療的方法。”
“哈哈,那我隻能說他找錯人了。”我揶揄道。
“可是這樣看來,那個老蔡就更不可能在聽到聲響後馬上下床甚至下樓查探!”終於發現了不合理之處,我激動地大聲叫道,“他很可能就是殺害李健的兇手。”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現在還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李健是他殺,那麽他是從天台上被推下,還是從某間房被人推下?白龍公寓1號樓正對麵是光禿禿的小山,並非住宅區,把人推下樓根本不用擔心有目擊者,更何況是淩晨3點。”
“啊……如果要把人推下樓致死至少也得四樓吧,如果案發現場不在天台,那就隻有四到七樓的某個住戶把他推下樓的可能性了。”
“四樓住的是老蔡,五樓的老住戶剛搬出去目前無人居住,六樓是我家,除了我之外沒有其他人,七樓則是那位老太太居住。”
“扣除當時成為空房的五、六樓,剩下的可能性就隻有老蔡或是那位老奶奶,而老蔡和妻子住在一起,會有可能把這麽危險的人物叫到自己家中,還把人家推下樓嗎?”
“不一定,如果是他們夫妻倆共同行兇又怎麽說?”林嘉毅反問。
“對了!這麽看來沒必要非得在淩晨3點把他找來,隻要李健一直待在兇手家中不被人發現就行了!”
“沒錯,假設老蔡夫婦當晚便把李健叫到自己家中,表麵上好言好語地賠禮道歉,而李健當晚心情正好,便和老蔡喝了兩杯,但李健萬萬沒想到自己喝的酒中被人下了藥。於是,到了淩晨,夫妻倆將他從樓上推了下去,製造自殺假象。”林嘉毅也被我的想法勾起了興趣,陷入深思。
“不過這樣一來,二樓的女友洛潔也有可能事先以複合為借口將李健叫到家中,在飲料中下藥……”
“不,不可能。”林嘉毅打斷了我的猜想,“洛潔家住在二樓,從那把大男人推下樓還不能確定對方是否會斃命,如果李健沒有死,那在往後的日子裏李健一定會對她瘋狂報複。再者,如果洛潔將他扛上天台,從那兒把李健推下,對於一個女子來說,工作量太大,這樣也不可能。”
這時,一位女護士走了進來。
“林嘉毅先生,例行檢查的時間到了,請跟我來。”說罷,她笑著將藏在記錄本下的書遞給了林嘉毅,“這本書太精彩了,我非常喜歡。好期待《謀殺名單》的完結篇,請務必在上麵簽上大名哦!”
看著交談甚歡的兩人,我不由感慨原來當小說家可以這麽受女性歡迎。
3
第二天,我帶著一份針對這起墜樓事件的後續報道來醫院找林嘉毅,沒想到他也正在讀這份報紙,隻不過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團,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居然有這麽無聊的報社,警方已經結案了依然對小區住戶不依不饒。”
他無可奈何地笑了笑。
“哈哈,沒想到林大作家消息如此靈通,身在醫院卻連小報社的消息都能捕捉到。”
“是我拜托護士把有關墜樓事件的消息都幫我整理好。”
“好吧,大哥你果然魅力非凡。”
昨晚的報道裏詳細介紹了這起白龍公寓墜樓事件的各種疑點,還采訪了小區住戶,得到了不少新信息。首先,報紙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李健生前與女友洛潔的關係,還強調案發那天正是女友洛潔的生日,提出“李健早已選擇當日用自己的生命向洛潔複仇”的觀點,甚至還聘請專家針對當今年輕人的戀愛觀進行一番不著邊際的探討;另外,報紙還提到了五年前小學生在白龍公寓的墜樓意外。當時傳媒還沒這麽發達,知道這起事件的人不多,那位老太太自從孫子墜樓意外發生後就被女兒趕了出來,一個人住在七樓,當然,她的內心少不了自責,正是這種自責使得她神經衰弱,幾乎無法和他人正常溝通,還時常歇斯底裏地大吼大叫,小區裏沒人敢和她交談;報道的最後,還附上了警方人士透露的一個疑點,公寓的天台上有一根5米長的繩索,據公寓住戶透露,5月12日天台上還沒出現這根繩索,不過上麵沒有任何人的指紋,警方人士卻不以為意,依舊主張被害者自殺的結論。
“一根繩索?”我為了勾起林嘉毅的興趣,大聲說道,“這繩索難道是用來捆綁被害人的道具?兇手將李健叫到家中,下藥後捆綁了被害人,然後在三更半夜把他從樓上推了下去?”
“有這個可能性,不過兇手應該會把繩索帶迴家裏藏好,隔天處理掉才妥當,不應該就這麽直接放在天台上。”
“這麽說應該是兇手忘了處理掉這根繩索……這樣一來,兇手就有可能是單獨作案?”
“難道你又想懷疑洛潔嗎?”林嘉毅無奈地撓撓頭,“如果一人作案的話,兇手也有可能是那個老太太,她在孫子意外過世後神經衰弱,經常瘋瘋癲癲的。有一次,住在三樓那戶人家的兩個男孩在公寓對麵的山路上打鬧,正巧經過的老太太見狀立刻衝過去拿起拐杖追著他們一頓打。在這之後,他們怕極了這位老太太。還有一次,隔壁公寓的孩子騎自行車載著他的兩個妹妹去超市買東西,沒想到那老太太從後麵拿著拐杖追趕他們,嚇壞了的孩子們棄車而逃,氣喘籲籲的老太太竟抄起拐杖把車子輪胎打到變形,最後的賠償費用也由她的女兒出。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最後小區裏沒人敢和她說話,即使見了麵也要躲得遠遠的。”
“那麽照理說李健更不可能跟老太太見麵吧?”我反問。
“不一定要兩人特意約好見麵,也有可能是她在公寓裏偶遇李健,從身後襲擊,擊打他的頭部,然後把他從樓上推下去。墜落造成的撞擊傷成功掩蓋了擊打造成的傷口。”
“可當時是淩晨3點,李健那麽晚來公寓做什麽呢?”
“我隻是提出一種可能性罷了。人一旦患了神經衰弱症,什麽出乎意料的事都能做得出來,而我們的推論隻是基於常理,這起案件的兇手也有可能不存在任何動機。盡管我們已經提出六七種猜想,但畢竟也隻局限在猜想而已,對警方來說,最好的解釋就是李健選擇在洛潔生日的當天墜樓自殺,因為如果是他殺,兇手又何必大費周章在淩晨叫被害者來到公寓呢?”
“說得也是。”
推理遇到瓶頸的我茫然地任由視線在報紙上彷徨遊弋,無意間瞟到了報紙上的社會新聞板塊,標題是《別讓衝動占據你的大腦》。講述的是一個失意男子酒後虐待了酒吧的服務員。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那根繩索,它純粹是一種擺設,和案件無關?或者像我們之前推理的那樣,是兇手用來捆綁被害者的。但我們忽略了一種可能性,就是那根繩索會不會是李健自己帶進公寓的呢?如果一個剛剛失去工作的失意男人被深愛多年的女友強硬拒絕,應該是怒不可遏的吧,也許那天淩晨,邪惡的念頭占據了他的大腦,他打算對洛潔圖謀不軌。
“可繩索為什麽會出現在天台上呢?”林嘉毅聽了我的推論後反問道,“那根繩索想必警方也調查過了,如果上麵有李健或者洛潔的指紋,或者有皮膚接觸的痕跡,那麽警方一定會轉而懷疑李健並非自殺的。照這種情況推斷,繩索上應該沒有任何痕跡,所以即使你的推論說中李健當時的心理,那麽至少表明李健還未開始行動便已經墜樓身亡。而且,他還把繩索放在天台上,正常人應該會偷偷潛入洛潔房間下手吧?”
“說得也是……”
“其實我剛才翻閱那則報道的時候注意到了記者用來描述四樓老蔡在案發後的反應,記者用到了‘神情恍惚’這個詞,雖然這隻是出於記者的主觀看法,但我的直覺是會不會身為第一發現者的老蔡隱瞞了什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莫非兇手真的是他?”我好奇地問道。林嘉毅總能從一些微小的地方覓得突破口。
“如果是我們一開始推斷的‘夫婦合謀作案’,那麽老蔡的妻子心態應該會和老蔡一樣,為何記者采訪老蔡夫婦時,隻對老蔡的情緒做出‘神情恍惚’的描述呢?就這一點看來,他的妻子似乎對此案並不知情,所以‘夫婦合謀’的觀點可以被排除。”
“不愧是林大作家,根據一個形容詞就能做出這樣的推理。”
“還有,即使老蔡‘神情恍惚’,也並非一定隱瞞了什麽重要線索,說不定身為第一發現者的他還沒走出發現屍體的陰影之中。”
如此一來,案件的推理又陷入了僵局。趁此機會,我把搜集到的線索再理了一遍。
根據新聞報道上的內容,若將本案斷定為自殺,則存在以下疑點:
1.第一發現者老蔡:從聽到聲音到發現屍體的過程與他平時的生活習慣不符;
2.天台上的繩索:沒有任何指紋,如果與本案有關,其作用是什麽?
若本案為他殺,需要解決的問題有:
1.李健淩晨3點出現在白龍公寓1號樓的原因、目的;
2.李健到達白龍公寓的時間,即墜樓之前是否在某住戶家;
3.若待在某住戶家中,目的為何?反之,若直接進入公寓,目的為何?
4.兇手為何選擇從樓上推下李健?
“歸根結底,如果要證明李健是他殺的,就先得搞清他出現在白龍公寓的理由。”我總結道。
“我們之前的推論一直停留在‘兇手把李健叫來並殺了他’這個定式,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叫李健來的人和推落李健的人說不定不是同一個人?”
“這個觀點倒很新奇,你的意思是完成致命一擊的人在行兇前並不想殺害李健,更傾向於臨時起意?”
“正是如此。比如,前一天晚上李健到白龍公寓某人家中,淩晨才離開,當他離開時被另一個人,也就是殺害他的兇手發現,那個人臨時起意把他推下樓。”
“不過,新聞報道裏說了,案發當天淩晨0點,巡邏的保安可以證明1號樓每家每戶的電燈都已經關了。如果李健在某人家做客,主人至少不會關燈吧?”
“如果非得關燈呢?”
“啊……你是說?”
“或許洛潔對李健舊情難斷,李健對她瘋狂求愛,洛潔沒有拒絕,兩人再度墜入愛河,李健一直到淩晨才從洛潔家中離開,途中正巧遇到兇手……”
“死灰複燃嗎?”我搖搖頭,說道,“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李健要離開,當時已經是三更半夜,又沒開車前來,如果我是洛潔,根本不會讓他走,反正家中沒有其他人,為何不勸他第二天早上再走呢?”
“這麽說也有道理,看來往這個方向思考是行不通了。因為除了洛潔,恐怕沒人會留他到三更半夜。”
“——貌似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了,難道真的隻剩下自殺這一個可能了嗎?”我望著灰蒙蒙的天歎了口氣,“這樣太讓人難以釋懷了。天台上的那根繩索、第一發現者不正常的反應……這些真的隻是單純地給我們想象空間而已嗎?”
“搞不好真是這樣,照目前的情況看來,自殺的論斷占了絕對優勢。好了,我們的推理遊戲也宣告結束咯。”林嘉毅朝我做了個鬼臉,“明天就來我家玩吧,明天一早我就可以出院了,到時我們一邊配上小酒一邊推理案情,說不定會冒出更多的想法!”
“非常樂意!”
我爽快地迴答。
4
隔天一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
我顧不得濺在身上的雨水和泥土,朝林嘉毅的住所狂奔。
再晚一點說不定就見不到他了。
我心裏這麽想著。
關於李健出現在這幢公寓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洛潔或者老蔡,但我一直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為了林嘉毅!
之前已經有好多提示像幽靈般地在我腦海裏迴蕩,可我卻在進行推理前先把這位老朋友從嫌疑人名單中刪除了,因為他一直待在醫院,根本沒時間作案。
是這樣嗎?
5月13日,是洛潔的生日,而洛潔是林嘉毅的忠實粉絲,也是忠實書迷。還記得那天護士小姐對林嘉毅說的話嗎——“好期待《謀殺名單》的完結篇”。
這句話就是李健大半夜出現在白龍公寓的動機!他為了竊取林嘉毅《謀殺名單》最後一章的稿件,當作給前女友洛潔的生日禮物,才來到了白龍公寓。
至於天台上的繩索,我深感慚愧,現在才反思為何自己沒留意到這是根5米長的繩索?5米——這便是從屋頂天台到住在六樓的林嘉毅家窗戶的距離!
那天晚上,李健帶著準備好的繩索到達白龍公寓,因為他之前從女友口中聽說林嘉毅會在今天完成稿件,而他又有保存紙質版的習慣,林嘉毅甚至可以在不經意間告訴洛潔晚上會把紙質稿送迴家中。總之,李健知道了這個消息。此前,他正為要送前女友什麽禮物而發愁,當洛潔告訴他關於林嘉毅的事之後,李健突然靈光一閃,決定在連載前竊取林嘉毅的稿件。而林嘉毅為了確定李健的計劃,跟蹤了他,在看到李健購買了那根5米長的繩索後便下決心開始采取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5月12日晚上12點,在例行巡邏的保安離開後,林嘉毅在天台的欄杆上綁上小型繩梯,其長度剛好可以從天台直接到達自家的窗台。在綁好繩梯後,他故意打開自家的窗戶,留下一道縫隙,示意自家窗戶沒上鎖。最後,他在繩梯的梯階——也就是用來蹬踏的一根根細鐵杆上抹上了油。
到了淩晨3點,李健來到白龍公寓,本已經準備好繩子的他看到林嘉毅事先準備的繩梯,心想居然在這裏會有直接通向目的地的繩梯,比自己帶的繩索方便安全多了,於是,便將繩索丟在一邊——這就是天台上出現繩索的原因。當然,他甚至考慮到林嘉毅發現稿件丟失後報警,警方到時會根據留在現場的指紋推斷偷竊者。想到這點的他已經事先周到地戴好手套,這也是繩索上沒留下指紋的原因。正當他準備小心翼翼地踏上繩梯的第一根鐵杆時,鞋子被塗抹在上麵的油一滑,便很倒黴地從天台上墜落身亡了。這就是整起事件的真相。
至於繩梯是如何迴收的,我想,林嘉毅在天台附近準備了竊聽器,當他聽到李健如自己所料從天台墜落下去的聲音後,撥打了七樓的老太太家的電話。這時,老太太被吵醒,看到映在自家窗戶上的繩梯,立刻憤怒地上樓取迴繩梯,並將它銷毀。這並非無憑無據的猜想,因為從之前林嘉毅的描述中得知,在孫子意外去世後,老太太便患上了神經衰弱,性情古怪,而她發泄的對象是住在附近的孩子。其實並非如此,不論是在險峻的山路上玩耍,或是騎自行車超載都是很危險的行為,老太太真正的目的並非跟那些孩子過意不去,而是為了阻止他們這種行為。畢竟正是由於自己一時大意害孫子意外身亡的,這種自責變成了阻止他人危險行為的責任感。當她被電話鈴聲吵醒後看到映在窗上的繩梯,立刻聯想起孫子當年從天台上墜落的一幕,何況繩梯還是綁在留給她陰影的天台欄杆上,於是,她二話不說便衝上天台將繩梯取下。正在此時,身為第一發現者的老蔡聽到李健墜樓時的悶響,也不由得聯想起孩子五年前墜樓身亡的一幕,怎麽也無法釋懷,最終決定下樓查看一番,沒想到出現在眼前的是李健的屍體,他下意識地抬頭往天台上看的時候,發現嶽母正在收拾繩梯!如此情景讓他很容易推斷出是嶽母下手殺害了李健,他正猶豫著是否該隱瞞此事,於是便出現了“神情恍惚”這種描述。
至於行兇的動機為何,我的看法是在林嘉毅和洛潔一次次的接觸後,林嘉毅漸漸對洛潔產生了好感,而李健對洛潔的頻繁騷擾也讓林嘉毅十分反感,他開始構思殺害李健的手法。雖然這種方法並非百分百成功,但即使未能成功自己也不會遭到任何損失——隻不過是自己在天台備上了一副繩梯、撥錯號碼正好打給七樓的老太太罷了……
不過,最容易遭到懷疑的情況是,李健墜樓身亡,而住在七樓的老太太並未按照自己的計劃取下繩梯,這樣警方根據抹了油的繩梯很容易把林嘉毅列入嫌疑人列表當中。考慮周到的林嘉毅究竟打算如何麵對這種情況全身而退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一個小時前,我就來到醫院打算趁林嘉毅出院前將我的推理說給他聽,沒想到他在清晨5點就已經提前出院了。
“真希望他能寫完那部小說啊。”
之前那位護士在迴答完我的問題後自言自語地感慨道。
在我的追問下,她才告訴我林嘉毅很早之前就患有嚴重的心髒病,隻要情緒一激動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就像一枚召喚死亡的定時炸彈,隨時威脅他的生命。
護士的迴答頓時令我腦袋一片空白,他大二時便退學的原因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他希望在生命結束前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小就沒有父母的他一直獨自生活。或許,在生命之花凋零前為自己喜歡的女人掃除今後生活的障礙,在離開人世前也會心滿意足吧。
以前我總希望自己的推理得到印證,但唯獨這次,我十分害怕自己推理出正確的答案,我多希望林嘉毅在聽到我的推理後放聲大笑,告訴我其中存在的漏洞。
這時,一輛急救車駛出白龍公寓,與我擦身而過。
我正以超越極限的速度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