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清早,惠琳公主攜著敏孝公主及靜航、靜遠、靜寧兄妹一齊在前廳等候著。
“妹妹,昨兒有沒有休息好呢?”敏孝公主笑著拉著靜遠的手問,“沒想到啊,皇祖母與你可是甚是投緣啊!”似是因為煩了前日的精心打扮,靜遠與靜寧今日隻以家常服飾打扮,靜遠頭上斜插一支銀鍍金嵌寶福祿簪,靜寧也隻是尋常一對鎏金點翠花籃耳墜作裝飾。靜遠正與靜霞嬉笑把玩著前日皇太後賞的瓜棱瓶,不想敏孝問到自己,隻得隨便地笑了笑。
一旁的惠琳公主卻瞥見了這一幕,說道:“遠兒,你嫂子同你說話呢,別心不在焉的。迴頭讓人說你不懂規矩,輕狂呢!”靜遠聽說忙向敏孝行了一禮,“嫂子,遠兒無心,就饒過我這迴吧。”一句說畢,敏孝亦不好意思了,滿屋子正等得不耐煩,不想靜遠的插科打諢,時間也過得快,須臾間便有小廝來報說:“稟夫人,王爺,老夫人,老爺到了。”
惠琳公主忙領著眾兒女起身迎出儀廳,迎麵隻見一位白發虎將牽著一位老太太進了門,後麵跟著一位中年男子。
“你迎麵看到的就是靜王爺老夫婦,後麵的就是靜遠的父親。”好聽的聲音解釋道。
“靜王爺?靜遠的父親?”這可是一直想見的人物呀。我不禁仔細打量了來者,長者雖老,卻是虎老神威在,可以想象他在戰場上的雄姿英發,朔旗飄於烈烈風中,勇將立於凜凜旗下。少者雖是尋常服飾仍掩蓋不了眼中的蓄勢待發,虎步向前,頗具氣勢。
惠琳公主忙迎了上去,靜遠兄妹跟在身後請安見禮。老太太還願歸來,見到兒孫滿堂的情形甚是喜悅。拉了這邊敏孝的手,又瞧瞧那邊靜寧,喜得合不籠嘴。說笑間,各自告了座。
“我的遠兒呢?”老太太笑問道。惠琳公主推了推靜遠,靜遠笑盈盈地上前,甜甜地叫了聲:“奶奶。”老太太還未說話,靜王爺卻先問道:“遠兒‘遠霞閣’可還住得慣嗎?”靜遠故做深思狀,歎道:“斯是陋室,唯名奇新。”老王爺不由得笑罵:“這孩子,哪來的一張貧嘴?”
一屋子正和和樂樂的閑話別時光景,老太太忽問道:“對了,惠琳,怎麽不見宛誠那孩子?”
“喲,可是忘了呀,霜菊,快去請表小姐過來。”惠琳公主忙遣身邊的丫鬟去傳話,邊笑問:“母親,這趟五台山之行可還順利吧?”
“順利,順利,都順利,來來,我的孫媳婦,”老太太拉過了惠琳公主下手座的敏孝公主:“你和靜航的婚禮我沒趕上,不過,我就靜航一個親孫子,你一個親孫媳婦,思來想去,我這個老太婆可不能偏心,得給我們敏孝帶件好東西迴來。喏,瞧瞧,這可是我在五台山上特地為你求的‘送子玉’,帶上這個,就趕緊給我這個老太婆生個重孫子吧。”邊說邊從身側的丫鬟手裏接國了一塊美玉放在敏孝手心裏,敏孝扭扭捏捏地接過來,羞得滿臉通紅,好半天才支吾了一聲“謝謝奶奶”。
趕巧,敏孝的舉動全落在了剛從內院過來的宛誠的眼裏,宛誠忍著笑給外祖父母和舅舅請了安。老太太笑眯眯地遞給了宛誠一串玉佛珠,宛誠選了敏孝身邊的空位坐了下來。
“爺爺奶奶,用過中飯咱們下午就開戲吧,上迴安郡王府的戲我都沒好好看,今天母親可是請了咱京城的名角呢。”靜遠興奮地望著上座的老夫人笑道。“罷罷,才迴來又是唱戲,算了,難得的我也隨你們孩子去鬧吧。”老夫人擺擺手無奈地笑道。
惠琳公主忙起身迴道:“今兒來的都是些世交好友,也不是外人,主要是為了慶賀老爺升遷之喜。母親要是累了,歇著也是不妨的。”話音剛落,就有仆人上前迴稟,說是安郡王差人送賀禮來了,接著又有睿郡王,慶侯爺等顯貴要臣遣人送賀禮,這邊靜王爺已領著兒子、孫子去了書房,老夫人早已是不管家務,亦攜著靜遠姐妹去了內房,隻剩惠琳公主和敏孝公主忙著打賞送禮的仆人,場麵甚是忙亂、熱鬧。
時近中午,送禮的仆人逐漸走了,靜王府合府匆匆地用過中飯便有下人來迴稟客人到了,接著,靜王爺夫婦領著眾人,去了“風雅堂”會客聽戲。到是靜遠和宛誠有些乏了了,獨留在正堂側的一處老夫人慣常小憩的偏室休息。
靜遠掩著帕子打了個嗬欠,斜著身子問道:“靜霞姐姐,這兒就是咱麽姐妹幾個,你也別拘著,揀個座位坐下吧。”靜霞問言,方款款告了座,靜遠抿了口茶道:“今兒客人中有沒有什麽新奇的人物呀?”
話音剛落,宛誠止不住笑意:“那你說什麽人才算得上是新奇的人物呢?”靜遠還未答話,靜霞笑道:“表小姐還不了解遠丫頭嗎?再問下去,準又是一通看慣了仕宦人家女兒的瘋話,遠妹妹,你與其在這閑著無聊,不如現在就和表小姐快去‘風雅堂’聽戲吧,這一來新奇人物我們看不出,好歹你自己去找,二來嘛,也省得夫人說你懶,三請四邀,才出來見人。”
仿佛是為了驗證靜霞的話似的,立時便有惠琳公主派丫鬟來請靜遠和宛誠。靜遠無奈的隨著宛誠出了屋子。到了“風雅堂”靜遠勉強著笑臉在母親的介紹下,與眾人行禮問好,好不容易清淨下來,靜遠和宛誠選了個視角好,與眾女眷保持一段距離的地方坐了下來。靜遠看向樓下戲台,扇子生正有板有眼的演著一曲《柳蔭記》,許是戲子們皆知今日到場的均不是一般人物,遂演得格外賣力,“這台上的小生就是‘清音樓’的撐台柱,想你在漠上時也應當聽過他的名號吧。”宛誠側著身子看向靜遠。
靜遠點點頭,似惱非惱道:“可不是,偏偏架子還挺大,這滿京城的名角的戲我可都聽過,惟獨他是萬萬請不到的,今兒卻肯來家裏唱,又不是大軸,隻怕後麵還有更精彩的呢。”話是對宛誠說的,可眼神卻半刻不離台上的小生。
“靜遠今日的形態,比之那日在安郡王府可大有不同啊。”我笑道。
“那是自然的,你這個‘棒槌’這下隻怕更無所事事了吧?”好聽的聲音打趣道。
且說眼前的靜遠看得如癡如醉,並著一旁的宛誠、靜霞和一群丫鬟亦是不能自拔,卻未注意到此時樓下的靜王爺和一眾官客紛紛站起,躬身迎候來人,樓上的堂客皆彎腰施禮。來人一路些許還禮,進得堂中,台上的戲子忙止音下跪。
“你們在做什麽,怎麽不唱了?”靜遠脫口而出。聲音不算響亮但鴉雀無聲的“風雅堂”中卻是擲地有聲。“遠兒,沒規矩。”惠琳公主見女兒當中失禮不禁怒斥了一句。
來人問聲抬頭看去,靜遠不覺一愣,很麵熟,他是……完了,竟是那日宮中遇見的四皇子——周秋言,低罵自己一聲“糊塗”,福下身子低低一句“四皇子吉祥”。靜遠等了半晌,見樓下來人沒有讓自己起來的意思,不禁有些惱,心下暗暗尋思,果然憑著那日宮中一麵就把這四皇子當作好好先生,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卻聽到耳邊小太監迴話道:“我家主子請靜遠郡主下樓一敘。”
“慘了!這下子丟臉丟大了!”靜遠手中的帕子早已是捏成團,扯得麵目全非了,可麵上仍隻好恭恭敬敬地隨那個小太監下樓,經過母親身側時還得接受嚴厲灼人的目光洗禮,靜遠微微抬頭環視,各種各樣紛雜的眼光,關心者有之,旁觀者有之,嘲弄者亦有之,“哼,世交好友就這樣?”靜遠暗罵道。餘光所及,隻見母親身旁的靜寧看的卻不是自己,而是愣愣地看向樓下。靜遠頗感好奇,想尋著她的目光看看,是誰吸引了這丫頭的注意力,“小心點,下樓了。”忽聽到靜霞在耳畔輕語。靜遠忙迴過神,“是嘍,先把眼前的對付過去再說,算了,走一步是一步,難不成在堂堂的靜親王府,這四皇子還能當場把我吃了?”略微給自己壯壯膽,靜遠走得更婀娜多姿了,娉娉婷婷地下了樓。
行至四皇子麵前,靜遠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行了一個自認為是完美無缺的禮。“起來吧。”一個低沉,似乎是強忍著笑意的聲音在靜遠頭上響起。靜遠不明所以,這四皇子樂什麽呢?隻好低著頭站直了。“靜王爺,今日冒昧前來賀喜,多有叨擾,這就繼續開戲吧。”四皇子隨口吩咐道,“開戲!”靜遠聽得是爺爺的聲音:“皇子這邊請!”靜親王說著就領著四皇子坐了首座。
一眾人紛紛告了座,隻剩下靜遠一個人站在原地,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心下好生尷尬。“靜遠郡主站著做什麽?過來這邊坐吧。”順著聲音看過去,四皇子滿麵春風地看著自己,些許釋然,自己應該是沒有得罪這位皇子吧?想及此處,不覺嘴角輕揚,舒暢的扯了一個很沒有閨閣風範的大笑臉,頑皮地三步並作兩步坐到了四皇子指定的位置上去。靜遠自己自是不知,方才的一係列動作動人極了,若一朵剛剛綻放的牡丹,恣情地揮灑著青春的活力。
台上依舊是歌盡其能,演盡人間悲歡離合、喜怒哀愁,靜遠的表情隨著台上的表演時憂時喜,悲近極至,悵然落淚,喜極而泣,掩嘴輕笑。靜遠看得如癡如醉,卻不知這整個“風雅堂”從上至下卻沒有幾個人是看得進去的,正座上的周秋言眼中雖是戲台,眼角餘光卻皆是靜遠,靜遠的笑,靜遠的愁,靜遠的淚……看久了,周秋言不覺苦笑,也許靜遠才是自己今天來的原因吧,看久了,周秋言不覺慚愧,何時起眼光不再掩飾,早已醉在那一朵嬌嫩的牡丹前了。樓上的眾多女眷已是注意到四皇子的失態了,在驚羨、嫉妒、好奇的眾多目光中,惠琳公主的眼光卻是異常清冷,“靜寧,你去給靜遠換條手帕子,她手裏的那條隻怕剛剛已扯得不成樣了。”惠琳公主說著便示意身邊的丫鬟遞上帕子,“寧兒,你一貫聰明……”惠琳公主沉默了,掃了眼靜寧的親生母親,淡淡說道:“去吧。”
靜寧拿了帕子,心下有些驚,隻怕自己剛剛時不時地看向靜遠和四皇子的情形是被惠琳公主看到了。不禁有些頹然,失落地向樓下走去,頭低低的,實在是不敢再去看四皇子的眼光。“好!”隻聽得靜遠清脆響亮的一聲叫好,樓梯上的靜寧當場愣住了。如此放肆,如此豪爽的靜遠,理所當然的引人注目又怎是自己比得上的,靜寧的手禁不住扯起了帕子,“賞!”靜遠的失禮卻並沒有遭到任何人的責備,而四皇子適時地高喝一聲,則給靜遠撐足了麵子,接著又是靜王爺、安郡王及樓上的老夫人、惠琳公主等眾人打賞。靜寧莞爾,心下甚至有些自嘲的感覺,眼前靜遠的笑,四皇子的笑,戲子們的笑,樓上樓下都在笑,多麽刺眼的笑容,多麽蟄人的笑聲。
許久,“風雅堂”才安靜了下來,“寧妹妹在那兒站著做什麽呢?”直至靜遠朗聲問到自己,靜寧才發覺自己已在樓梯上站了很長時間,一個機靈,靜寧感到周圍的人都在看著自己,在眾多目光中,也許是靜遠的緣故吧,四皇子也是充滿好奇地看著自己。興許是眼光中失去了靜遠的身影,那對眸子也沒有方才的明亮了。靜寧苦笑,搖搖頭,調整了一下表情,走至靜遠的麵前,遞上了帕子,說了幾句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什麽的話,聽了靜遠幾句客套,轉身麵無表情地上樓,當靜寧再次追尋那個眼光,那對眸子果然已迴到了讓它變得明亮若水的地方。
“這算什麽呀?孤單的靜寧,渾然未覺的靜遠。”我歎息,“你的無奈應該從此開始吧。”
一聲歎息,好聽的聲音有些淒然地說道:“渾然未覺,直至發覺才知道已是一發不可收拾……”良久,沉吟了。
樓下的靜遠依然自得其樂,樓上的靜寧表麵上已是恢複正常,談笑自若,但眼光深處的悵然若失,讓靜寧不由自主地謹嚴慎行,自我遺忘。整台戲在眾人的表麵附和,各有所思中華麗收場了,惟有靜遠是實實在在地享受了一番。靜王府上上上下下客客氣氣地送走了四皇子等一眾來客。
等到一眾客人走光了,老太太早已是乏了,先行迴房休息了,靜王爺和兒子則去處理些許剩餘公務,靜航夫婦也告退了,隻剩下靜遠姐妹隨著惠琳公主迴了房。
“奇怪,寧妹妹也沒說聲話怎麽就走了?”直至房中宛誠才沒頭沒腦地問了句。
蹋上的惠琳公主沙啞地說道:“她也累了,她母親和老爺外出今日才迴來,我讓她和她母親先去歇了。”
“可是,話又說迴來,寧妹妹今日有些奇怪啊,精神好象特別不濟似的。”靜遠話音未落,惠琳公主忙道:“你們今兒也累了,去歇著吧,母親今日迴來了,少不得明日要早起問安的。”惠琳公主揮揮手,示意靜遠不用再說什麽了。
宛誠和靜遠不明所以,福了福身子,正欲轉身出門,“遠兒,等等。”聽到蹋上的母親忽然喊自己,靜遠不覺腳步一頓。探詢地看向母親,惠琳公主似有什麽話唿之欲出,半晌卻不見下文,惠琳公主長唿一口氣,頭疼似的揉了揉太陽穴,“罷罷,沒事了,你們去吧。”靜遠滿腹狐疑,也未深思,去追先出門的宛誠。
“遠兒,你究竟明不明白呀?”惠琳公主看著遠去的女兒,依舊揉著太陽穴滿腹愁思地歎道。
“妹妹,昨兒有沒有休息好呢?”敏孝公主笑著拉著靜遠的手問,“沒想到啊,皇祖母與你可是甚是投緣啊!”似是因為煩了前日的精心打扮,靜遠與靜寧今日隻以家常服飾打扮,靜遠頭上斜插一支銀鍍金嵌寶福祿簪,靜寧也隻是尋常一對鎏金點翠花籃耳墜作裝飾。靜遠正與靜霞嬉笑把玩著前日皇太後賞的瓜棱瓶,不想敏孝問到自己,隻得隨便地笑了笑。
一旁的惠琳公主卻瞥見了這一幕,說道:“遠兒,你嫂子同你說話呢,別心不在焉的。迴頭讓人說你不懂規矩,輕狂呢!”靜遠聽說忙向敏孝行了一禮,“嫂子,遠兒無心,就饒過我這迴吧。”一句說畢,敏孝亦不好意思了,滿屋子正等得不耐煩,不想靜遠的插科打諢,時間也過得快,須臾間便有小廝來報說:“稟夫人,王爺,老夫人,老爺到了。”
惠琳公主忙領著眾兒女起身迎出儀廳,迎麵隻見一位白發虎將牽著一位老太太進了門,後麵跟著一位中年男子。
“你迎麵看到的就是靜王爺老夫婦,後麵的就是靜遠的父親。”好聽的聲音解釋道。
“靜王爺?靜遠的父親?”這可是一直想見的人物呀。我不禁仔細打量了來者,長者雖老,卻是虎老神威在,可以想象他在戰場上的雄姿英發,朔旗飄於烈烈風中,勇將立於凜凜旗下。少者雖是尋常服飾仍掩蓋不了眼中的蓄勢待發,虎步向前,頗具氣勢。
惠琳公主忙迎了上去,靜遠兄妹跟在身後請安見禮。老太太還願歸來,見到兒孫滿堂的情形甚是喜悅。拉了這邊敏孝的手,又瞧瞧那邊靜寧,喜得合不籠嘴。說笑間,各自告了座。
“我的遠兒呢?”老太太笑問道。惠琳公主推了推靜遠,靜遠笑盈盈地上前,甜甜地叫了聲:“奶奶。”老太太還未說話,靜王爺卻先問道:“遠兒‘遠霞閣’可還住得慣嗎?”靜遠故做深思狀,歎道:“斯是陋室,唯名奇新。”老王爺不由得笑罵:“這孩子,哪來的一張貧嘴?”
一屋子正和和樂樂的閑話別時光景,老太太忽問道:“對了,惠琳,怎麽不見宛誠那孩子?”
“喲,可是忘了呀,霜菊,快去請表小姐過來。”惠琳公主忙遣身邊的丫鬟去傳話,邊笑問:“母親,這趟五台山之行可還順利吧?”
“順利,順利,都順利,來來,我的孫媳婦,”老太太拉過了惠琳公主下手座的敏孝公主:“你和靜航的婚禮我沒趕上,不過,我就靜航一個親孫子,你一個親孫媳婦,思來想去,我這個老太婆可不能偏心,得給我們敏孝帶件好東西迴來。喏,瞧瞧,這可是我在五台山上特地為你求的‘送子玉’,帶上這個,就趕緊給我這個老太婆生個重孫子吧。”邊說邊從身側的丫鬟手裏接國了一塊美玉放在敏孝手心裏,敏孝扭扭捏捏地接過來,羞得滿臉通紅,好半天才支吾了一聲“謝謝奶奶”。
趕巧,敏孝的舉動全落在了剛從內院過來的宛誠的眼裏,宛誠忍著笑給外祖父母和舅舅請了安。老太太笑眯眯地遞給了宛誠一串玉佛珠,宛誠選了敏孝身邊的空位坐了下來。
“爺爺奶奶,用過中飯咱們下午就開戲吧,上迴安郡王府的戲我都沒好好看,今天母親可是請了咱京城的名角呢。”靜遠興奮地望著上座的老夫人笑道。“罷罷,才迴來又是唱戲,算了,難得的我也隨你們孩子去鬧吧。”老夫人擺擺手無奈地笑道。
惠琳公主忙起身迴道:“今兒來的都是些世交好友,也不是外人,主要是為了慶賀老爺升遷之喜。母親要是累了,歇著也是不妨的。”話音剛落,就有仆人上前迴稟,說是安郡王差人送賀禮來了,接著又有睿郡王,慶侯爺等顯貴要臣遣人送賀禮,這邊靜王爺已領著兒子、孫子去了書房,老夫人早已是不管家務,亦攜著靜遠姐妹去了內房,隻剩惠琳公主和敏孝公主忙著打賞送禮的仆人,場麵甚是忙亂、熱鬧。
時近中午,送禮的仆人逐漸走了,靜王府合府匆匆地用過中飯便有下人來迴稟客人到了,接著,靜王爺夫婦領著眾人,去了“風雅堂”會客聽戲。到是靜遠和宛誠有些乏了了,獨留在正堂側的一處老夫人慣常小憩的偏室休息。
靜遠掩著帕子打了個嗬欠,斜著身子問道:“靜霞姐姐,這兒就是咱麽姐妹幾個,你也別拘著,揀個座位坐下吧。”靜霞問言,方款款告了座,靜遠抿了口茶道:“今兒客人中有沒有什麽新奇的人物呀?”
話音剛落,宛誠止不住笑意:“那你說什麽人才算得上是新奇的人物呢?”靜遠還未答話,靜霞笑道:“表小姐還不了解遠丫頭嗎?再問下去,準又是一通看慣了仕宦人家女兒的瘋話,遠妹妹,你與其在這閑著無聊,不如現在就和表小姐快去‘風雅堂’聽戲吧,這一來新奇人物我們看不出,好歹你自己去找,二來嘛,也省得夫人說你懶,三請四邀,才出來見人。”
仿佛是為了驗證靜霞的話似的,立時便有惠琳公主派丫鬟來請靜遠和宛誠。靜遠無奈的隨著宛誠出了屋子。到了“風雅堂”靜遠勉強著笑臉在母親的介紹下,與眾人行禮問好,好不容易清淨下來,靜遠和宛誠選了個視角好,與眾女眷保持一段距離的地方坐了下來。靜遠看向樓下戲台,扇子生正有板有眼的演著一曲《柳蔭記》,許是戲子們皆知今日到場的均不是一般人物,遂演得格外賣力,“這台上的小生就是‘清音樓’的撐台柱,想你在漠上時也應當聽過他的名號吧。”宛誠側著身子看向靜遠。
靜遠點點頭,似惱非惱道:“可不是,偏偏架子還挺大,這滿京城的名角的戲我可都聽過,惟獨他是萬萬請不到的,今兒卻肯來家裏唱,又不是大軸,隻怕後麵還有更精彩的呢。”話是對宛誠說的,可眼神卻半刻不離台上的小生。
“靜遠今日的形態,比之那日在安郡王府可大有不同啊。”我笑道。
“那是自然的,你這個‘棒槌’這下隻怕更無所事事了吧?”好聽的聲音打趣道。
且說眼前的靜遠看得如癡如醉,並著一旁的宛誠、靜霞和一群丫鬟亦是不能自拔,卻未注意到此時樓下的靜王爺和一眾官客紛紛站起,躬身迎候來人,樓上的堂客皆彎腰施禮。來人一路些許還禮,進得堂中,台上的戲子忙止音下跪。
“你們在做什麽,怎麽不唱了?”靜遠脫口而出。聲音不算響亮但鴉雀無聲的“風雅堂”中卻是擲地有聲。“遠兒,沒規矩。”惠琳公主見女兒當中失禮不禁怒斥了一句。
來人問聲抬頭看去,靜遠不覺一愣,很麵熟,他是……完了,竟是那日宮中遇見的四皇子——周秋言,低罵自己一聲“糊塗”,福下身子低低一句“四皇子吉祥”。靜遠等了半晌,見樓下來人沒有讓自己起來的意思,不禁有些惱,心下暗暗尋思,果然憑著那日宮中一麵就把這四皇子當作好好先生,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卻聽到耳邊小太監迴話道:“我家主子請靜遠郡主下樓一敘。”
“慘了!這下子丟臉丟大了!”靜遠手中的帕子早已是捏成團,扯得麵目全非了,可麵上仍隻好恭恭敬敬地隨那個小太監下樓,經過母親身側時還得接受嚴厲灼人的目光洗禮,靜遠微微抬頭環視,各種各樣紛雜的眼光,關心者有之,旁觀者有之,嘲弄者亦有之,“哼,世交好友就這樣?”靜遠暗罵道。餘光所及,隻見母親身旁的靜寧看的卻不是自己,而是愣愣地看向樓下。靜遠頗感好奇,想尋著她的目光看看,是誰吸引了這丫頭的注意力,“小心點,下樓了。”忽聽到靜霞在耳畔輕語。靜遠忙迴過神,“是嘍,先把眼前的對付過去再說,算了,走一步是一步,難不成在堂堂的靜親王府,這四皇子還能當場把我吃了?”略微給自己壯壯膽,靜遠走得更婀娜多姿了,娉娉婷婷地下了樓。
行至四皇子麵前,靜遠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行了一個自認為是完美無缺的禮。“起來吧。”一個低沉,似乎是強忍著笑意的聲音在靜遠頭上響起。靜遠不明所以,這四皇子樂什麽呢?隻好低著頭站直了。“靜王爺,今日冒昧前來賀喜,多有叨擾,這就繼續開戲吧。”四皇子隨口吩咐道,“開戲!”靜遠聽得是爺爺的聲音:“皇子這邊請!”靜親王說著就領著四皇子坐了首座。
一眾人紛紛告了座,隻剩下靜遠一個人站在原地,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心下好生尷尬。“靜遠郡主站著做什麽?過來這邊坐吧。”順著聲音看過去,四皇子滿麵春風地看著自己,些許釋然,自己應該是沒有得罪這位皇子吧?想及此處,不覺嘴角輕揚,舒暢的扯了一個很沒有閨閣風範的大笑臉,頑皮地三步並作兩步坐到了四皇子指定的位置上去。靜遠自己自是不知,方才的一係列動作動人極了,若一朵剛剛綻放的牡丹,恣情地揮灑著青春的活力。
台上依舊是歌盡其能,演盡人間悲歡離合、喜怒哀愁,靜遠的表情隨著台上的表演時憂時喜,悲近極至,悵然落淚,喜極而泣,掩嘴輕笑。靜遠看得如癡如醉,卻不知這整個“風雅堂”從上至下卻沒有幾個人是看得進去的,正座上的周秋言眼中雖是戲台,眼角餘光卻皆是靜遠,靜遠的笑,靜遠的愁,靜遠的淚……看久了,周秋言不覺苦笑,也許靜遠才是自己今天來的原因吧,看久了,周秋言不覺慚愧,何時起眼光不再掩飾,早已醉在那一朵嬌嫩的牡丹前了。樓上的眾多女眷已是注意到四皇子的失態了,在驚羨、嫉妒、好奇的眾多目光中,惠琳公主的眼光卻是異常清冷,“靜寧,你去給靜遠換條手帕子,她手裏的那條隻怕剛剛已扯得不成樣了。”惠琳公主說著便示意身邊的丫鬟遞上帕子,“寧兒,你一貫聰明……”惠琳公主沉默了,掃了眼靜寧的親生母親,淡淡說道:“去吧。”
靜寧拿了帕子,心下有些驚,隻怕自己剛剛時不時地看向靜遠和四皇子的情形是被惠琳公主看到了。不禁有些頹然,失落地向樓下走去,頭低低的,實在是不敢再去看四皇子的眼光。“好!”隻聽得靜遠清脆響亮的一聲叫好,樓梯上的靜寧當場愣住了。如此放肆,如此豪爽的靜遠,理所當然的引人注目又怎是自己比得上的,靜寧的手禁不住扯起了帕子,“賞!”靜遠的失禮卻並沒有遭到任何人的責備,而四皇子適時地高喝一聲,則給靜遠撐足了麵子,接著又是靜王爺、安郡王及樓上的老夫人、惠琳公主等眾人打賞。靜寧莞爾,心下甚至有些自嘲的感覺,眼前靜遠的笑,四皇子的笑,戲子們的笑,樓上樓下都在笑,多麽刺眼的笑容,多麽蟄人的笑聲。
許久,“風雅堂”才安靜了下來,“寧妹妹在那兒站著做什麽呢?”直至靜遠朗聲問到自己,靜寧才發覺自己已在樓梯上站了很長時間,一個機靈,靜寧感到周圍的人都在看著自己,在眾多目光中,也許是靜遠的緣故吧,四皇子也是充滿好奇地看著自己。興許是眼光中失去了靜遠的身影,那對眸子也沒有方才的明亮了。靜寧苦笑,搖搖頭,調整了一下表情,走至靜遠的麵前,遞上了帕子,說了幾句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什麽的話,聽了靜遠幾句客套,轉身麵無表情地上樓,當靜寧再次追尋那個眼光,那對眸子果然已迴到了讓它變得明亮若水的地方。
“這算什麽呀?孤單的靜寧,渾然未覺的靜遠。”我歎息,“你的無奈應該從此開始吧。”
一聲歎息,好聽的聲音有些淒然地說道:“渾然未覺,直至發覺才知道已是一發不可收拾……”良久,沉吟了。
樓下的靜遠依然自得其樂,樓上的靜寧表麵上已是恢複正常,談笑自若,但眼光深處的悵然若失,讓靜寧不由自主地謹嚴慎行,自我遺忘。整台戲在眾人的表麵附和,各有所思中華麗收場了,惟有靜遠是實實在在地享受了一番。靜王府上上上下下客客氣氣地送走了四皇子等一眾來客。
等到一眾客人走光了,老太太早已是乏了,先行迴房休息了,靜王爺和兒子則去處理些許剩餘公務,靜航夫婦也告退了,隻剩下靜遠姐妹隨著惠琳公主迴了房。
“奇怪,寧妹妹也沒說聲話怎麽就走了?”直至房中宛誠才沒頭沒腦地問了句。
蹋上的惠琳公主沙啞地說道:“她也累了,她母親和老爺外出今日才迴來,我讓她和她母親先去歇了。”
“可是,話又說迴來,寧妹妹今日有些奇怪啊,精神好象特別不濟似的。”靜遠話音未落,惠琳公主忙道:“你們今兒也累了,去歇著吧,母親今日迴來了,少不得明日要早起問安的。”惠琳公主揮揮手,示意靜遠不用再說什麽了。
宛誠和靜遠不明所以,福了福身子,正欲轉身出門,“遠兒,等等。”聽到蹋上的母親忽然喊自己,靜遠不覺腳步一頓。探詢地看向母親,惠琳公主似有什麽話唿之欲出,半晌卻不見下文,惠琳公主長唿一口氣,頭疼似的揉了揉太陽穴,“罷罷,沒事了,你們去吧。”靜遠滿腹狐疑,也未深思,去追先出門的宛誠。
“遠兒,你究竟明不明白呀?”惠琳公主看著遠去的女兒,依舊揉著太陽穴滿腹愁思地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