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嶽總督本也無傷大雅,嶽州本就在其手中,而甘州也在南安手中。
雖然隻是掛名,怕就怕徐平真能奪迴甘州失地。一旦如此,難道要把整個梁東都送給他?
若有兩州之地為根基,那他可就能和自己分庭抗禮了……可若是鐵了心反對,也會與之結下仇怨,再無合作的可能。畢竟對方非常需要一個合理的名頭。
顧應痕眉頭緊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
見他麵色不停變換,徐平眉頭一挑,笑著作揖。“國公爺,那日在你府上做客,國公可是欲與徐某結為八拜之交。
今日這朝堂之上,處處針對徐某,卻是何故啊?”
此話一出,顧應痕臉色大變,他怒目圓睜,抬手便指著徐平罵道:“荒唐!你這黃口小兒,竟敢汙蔑本公,本公比你父親還要年長,又豈會自降身份,與你結拜?
你若再敢胡言,本公今日定要讓你血濺朝堂。”說著,他便要拔劍。
“這……”梁幼帝見此情形,身子止不住的顫抖。“母……母後?……”
顧秋嬋沉默片刻,她看了眼徐平,又看了看顧應痕。徐平對於製衡顧應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此事若是強行推行,恐怕也過不了顧應痕這一關……
“夠了!鎮國公,當殿拔劍,你眼中可還有陛下?”周信終是看不下去,佝著身子緩步站了出來。
周信這一喝,仿若在水中投入巨石,原本喧囂吵鬧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顧應痕的手停在劍柄上,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幾息之後,他緩緩鬆開劍柄。“老臣一時衝動,陛下恕罪。”
“無……無妨!”梁幼帝驚魂未定,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周信輕歎一聲,目光在殿內的朝臣臉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皇帝身上。“陛下,老臣以為,徐將軍雖為周人。然,兩國邦交親密,攜手禦敵,不因猜忌。
甘、嶽總督雖位高權重,但如今局勢複雜,元武、南安環伺,多一份助力總好過自亂陣腳。”
聽聞此言,顧秋嬋心中暗喜,周信雖為實權,但畢竟身居高位,他的話多少還是有些分量。“太師所言不無道理!既是兩國相交,當不分彼此。
遙想昔日,衛廷方掛四境帥印,授三國宰輔,可謂鞠躬盡瘁。
如今徐平為大梁立下汗馬功勞,若是再行猜忌,實非名君之道。”
“太後此言不妥!徐平何德何能,焉能與衛廷方相較?”顧應痕冷哼一聲,隨即大步上前。“周太師這話說得輕巧!徐平乃大周之人,讓他執掌甘嶽總督之權,誰能保證他不會反戈一擊?
陛下,我大梁的安危,豈可寄托在一個外臣身上?”
“鎮國公此言差矣。”徐平餘光瞥了對方一眼,隨後亦是出列與之並立。“徐某雖為大周將軍,但心係兩國之宜。如今我朝與大梁共治嶽州,乃是順應天下大勢,鎮國公執意阻攔,莫非有什麽不可告人之目的?”
“哼!你還知道是共治嶽州?”顧應痕拂須一笑,隨後環視群臣。“依臣看,陛下亦可授其為嶽州刺史嘛。”
這時,蕭良圖拱手道:“陛下,老臣認為,徐將軍若能指天為誓,或許可以考慮授予其甘、嶽總督之位。”
“蕭相所言極是!”池國棟立刻便出聲附和。
此話一出,餘眾紛紛交頭接耳。
顧秋嬋看了看眾人,又看向梁幼帝,輕聲道:“陛下,您意下如何?”
這話問的,梁幼帝哪見過這般陣仗,完全沒了主意。“母……母後,兒臣聽您的。”
顧秋嬋微微頷首。“徐將軍,諸位大臣的意思,你也聽到了。若你能在此立誓,陛下自然信之任之,想必列為臣公也不會再有異議。”
發誓?發誓好啊!發誓可以啊!徐平心中暗暗竊喜。能得甘嶽總督之職,發一萬個誓又咋了?那咋了?所謂誓言,不過是空口白話。
念及此處,徐平拱手道:“承蒙陛下與太後厚愛,徐某願在此立誓立。
絕不以武力侵占大梁片土,絕不劫掠梁境百姓一針一線!
若是有違此誓,便讓徐某不如輪迴。”
顧應痕心中雖有不悅,但自己的態度擺在明處,此事也已不可阻攔。那“哼,希望徐將軍能說到做到,否則,我大梁上下絕不會善罷甘休。”
見顧應痕表態,顧秋嬋生怕朝堂之上再出變故,趕忙推了推梁幼帝。“陛下,該散朝了……”
聞言,梁幼帝先是一愣,隨後奶聲奶氣的開口喊道:“既,既已妥當,百官散朝!”
“陛下有旨!百官散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
隨著李季一聲吆喝,眾人麵麵相覷,隨後緩緩走出大殿。
……
夜幕如墨,奉天城外,一處隱蔽的廢棄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徐平和顧應痕兩人的身影。
徐平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一笑,臉上帶著幾分深意。“鎮國公,今日朝堂上的戲碼,你可莫要放在心上。
這天下局勢變幻莫測,依徐某看,唯有與國公攜手,方能成就大業啊。”
“嗬嗬嗬!!徐將軍高見,顧某亦有同感!”顧應痕輕撫須髯,眼中閃過一絲潛藏的精明。“徐將軍倒是會算計,口口聲聲隻為嶽州,區區嶽州,怕是喂不飽你?”
“國公爺言笑了!無論嶽州,還是甘嶽兩州,與九五之位,相距甚遠。
且不說徐某已經立誓,甘州如今尚在南安手中,要想順利收迴,也未必有那麽容易吧?”言罷,徐平揭開攜壺,飲下一大口烈酒。“徐某雖手握兵權,卻也處處受限。
鎮國公一旦登臨九五,徐某在這梁東之地便有了穩固根基。
日後,大周與大梁在你我二人的謀劃之下,或可相輔相助,親如一家。
旦行如此,這列國天下,又有何人可與針鋒?”
此話一出,顧應痕臉上雖無表情,心中卻是為之意動。徐平所言,可不正是自己夢寐以求之事。“徐將軍說得輕巧!
元武陳兵虎威,顧某寢食難安。如今哪有心思想這些有的沒的?
更何況陛下尚在,徐將軍說這些,恐怕不合適吧?”
“國公放心,徐某手中雖無大梁朝堂之人脈,但有兵權。
隻要國公能穩住北境局麵,徐某自會在關鍵時刻率領大軍壓境,震懾那些意圖反抗之人。
如今顧秋嬋想要拉攏徐某製衡於你,她的一舉一動,反而都在徐某掌控之中。
待到時機成熟,徐某自然會替國公爺除掉此人。
免得讓“陛下”落得個殺子的罵名啊!”
甘嶽總督本也無傷大雅,嶽州本就在其手中,而甘州也在南安手中。
雖然隻是掛名,怕就怕徐平真能奪迴甘州失地。一旦如此,難道要把整個梁東都送給他?
若有兩州之地為根基,那他可就能和自己分庭抗禮了……可若是鐵了心反對,也會與之結下仇怨,再無合作的可能。畢竟對方非常需要一個合理的名頭。
顧應痕眉頭緊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
見他麵色不停變換,徐平眉頭一挑,笑著作揖。“國公爺,那日在你府上做客,國公可是欲與徐某結為八拜之交。
今日這朝堂之上,處處針對徐某,卻是何故啊?”
此話一出,顧應痕臉色大變,他怒目圓睜,抬手便指著徐平罵道:“荒唐!你這黃口小兒,竟敢汙蔑本公,本公比你父親還要年長,又豈會自降身份,與你結拜?
你若再敢胡言,本公今日定要讓你血濺朝堂。”說著,他便要拔劍。
“這……”梁幼帝見此情形,身子止不住的顫抖。“母……母後?……”
顧秋嬋沉默片刻,她看了眼徐平,又看了看顧應痕。徐平對於製衡顧應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此事若是強行推行,恐怕也過不了顧應痕這一關……
“夠了!鎮國公,當殿拔劍,你眼中可還有陛下?”周信終是看不下去,佝著身子緩步站了出來。
周信這一喝,仿若在水中投入巨石,原本喧囂吵鬧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顧應痕的手停在劍柄上,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幾息之後,他緩緩鬆開劍柄。“老臣一時衝動,陛下恕罪。”
“無……無妨!”梁幼帝驚魂未定,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周信輕歎一聲,目光在殿內的朝臣臉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皇帝身上。“陛下,老臣以為,徐將軍雖為周人。然,兩國邦交親密,攜手禦敵,不因猜忌。
甘、嶽總督雖位高權重,但如今局勢複雜,元武、南安環伺,多一份助力總好過自亂陣腳。”
聽聞此言,顧秋嬋心中暗喜,周信雖為實權,但畢竟身居高位,他的話多少還是有些分量。“太師所言不無道理!既是兩國相交,當不分彼此。
遙想昔日,衛廷方掛四境帥印,授三國宰輔,可謂鞠躬盡瘁。
如今徐平為大梁立下汗馬功勞,若是再行猜忌,實非名君之道。”
“太後此言不妥!徐平何德何能,焉能與衛廷方相較?”顧應痕冷哼一聲,隨即大步上前。“周太師這話說得輕巧!徐平乃大周之人,讓他執掌甘嶽總督之權,誰能保證他不會反戈一擊?
陛下,我大梁的安危,豈可寄托在一個外臣身上?”
“鎮國公此言差矣。”徐平餘光瞥了對方一眼,隨後亦是出列與之並立。“徐某雖為大周將軍,但心係兩國之宜。如今我朝與大梁共治嶽州,乃是順應天下大勢,鎮國公執意阻攔,莫非有什麽不可告人之目的?”
“哼!你還知道是共治嶽州?”顧應痕拂須一笑,隨後環視群臣。“依臣看,陛下亦可授其為嶽州刺史嘛。”
這時,蕭良圖拱手道:“陛下,老臣認為,徐將軍若能指天為誓,或許可以考慮授予其甘、嶽總督之位。”
“蕭相所言極是!”池國棟立刻便出聲附和。
此話一出,餘眾紛紛交頭接耳。
顧秋嬋看了看眾人,又看向梁幼帝,輕聲道:“陛下,您意下如何?”
這話問的,梁幼帝哪見過這般陣仗,完全沒了主意。“母……母後,兒臣聽您的。”
顧秋嬋微微頷首。“徐將軍,諸位大臣的意思,你也聽到了。若你能在此立誓,陛下自然信之任之,想必列為臣公也不會再有異議。”
發誓?發誓好啊!發誓可以啊!徐平心中暗暗竊喜。能得甘嶽總督之職,發一萬個誓又咋了?那咋了?所謂誓言,不過是空口白話。
念及此處,徐平拱手道:“承蒙陛下與太後厚愛,徐某願在此立誓立。
絕不以武力侵占大梁片土,絕不劫掠梁境百姓一針一線!
若是有違此誓,便讓徐某不如輪迴。”
顧應痕心中雖有不悅,但自己的態度擺在明處,此事也已不可阻攔。那“哼,希望徐將軍能說到做到,否則,我大梁上下絕不會善罷甘休。”
見顧應痕表態,顧秋嬋生怕朝堂之上再出變故,趕忙推了推梁幼帝。“陛下,該散朝了……”
聞言,梁幼帝先是一愣,隨後奶聲奶氣的開口喊道:“既,既已妥當,百官散朝!”
“陛下有旨!百官散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
隨著李季一聲吆喝,眾人麵麵相覷,隨後緩緩走出大殿。
……
夜幕如墨,奉天城外,一處隱蔽的廢棄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徐平和顧應痕兩人的身影。
徐平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一笑,臉上帶著幾分深意。“鎮國公,今日朝堂上的戲碼,你可莫要放在心上。
這天下局勢變幻莫測,依徐某看,唯有與國公攜手,方能成就大業啊。”
“嗬嗬嗬!!徐將軍高見,顧某亦有同感!”顧應痕輕撫須髯,眼中閃過一絲潛藏的精明。“徐將軍倒是會算計,口口聲聲隻為嶽州,區區嶽州,怕是喂不飽你?”
“國公爺言笑了!無論嶽州,還是甘嶽兩州,與九五之位,相距甚遠。
且不說徐某已經立誓,甘州如今尚在南安手中,要想順利收迴,也未必有那麽容易吧?”言罷,徐平揭開攜壺,飲下一大口烈酒。“徐某雖手握兵權,卻也處處受限。
鎮國公一旦登臨九五,徐某在這梁東之地便有了穩固根基。
日後,大周與大梁在你我二人的謀劃之下,或可相輔相助,親如一家。
旦行如此,這列國天下,又有何人可與針鋒?”
此話一出,顧應痕臉上雖無表情,心中卻是為之意動。徐平所言,可不正是自己夢寐以求之事。“徐將軍說得輕巧!
元武陳兵虎威,顧某寢食難安。如今哪有心思想這些有的沒的?
更何況陛下尚在,徐將軍說這些,恐怕不合適吧?”
“國公放心,徐某手中雖無大梁朝堂之人脈,但有兵權。
隻要國公能穩住北境局麵,徐某自會在關鍵時刻率領大軍壓境,震懾那些意圖反抗之人。
如今顧秋嬋想要拉攏徐某製衡於你,她的一舉一動,反而都在徐某掌控之中。
待到時機成熟,徐某自然會替國公爺除掉此人。
免得讓“陛下”落得個殺子的罵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