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聞此言,公孫妙善麵帶不屑,周身內勁也隨之翻湧。
幾息之後,飽含道韻的金色氣息以她為中心噴薄而出,將此地的空間瞬間割裂。
其身前十丈,大量沙塵、碎石受內勁牽引,紛紛離地而起,於空中瘋狂打轉。“你可知九境為何被稱作神虛?”公孫妙善朱唇輕啟,此處的樹木劇烈搖晃,枝葉簌簌墜落,地麵隨之顫抖,無數細微的裂痕如蛛網般迅速蔓延。
見此情形,莫無涯雙眼凝神,當即駐足而止。“到底是天下魁首,便是受如此反噬也尚有餘力?有一套……”
“世人喜歡以自身見解去臆測未知的事物,並加以否定,安內心所懼。你,也不例外……”話到此處,公孫妙善緩緩騰空,青絲狂舞,內勁激蕩於此,一波又一波的衝擊著周圍一切。
遠處,夜鳥驚惶騰飛,林中走獸四散奔逃,紛紛遠離這片充滿壓迫的區域。
蒼白的須發瘋狂顫動,莫無涯體內的真氣也因對方的內勁而劇烈翻湧。任憑他如何催動修為,也始終無法再進一步。
俯視著麵前這個蒼老的身影,公孫妙善抬尺一壓,無可匹敵的內勁將之當場逼跪於地。“蚍蜉撼樹,妄想窺天?”
“好,好得很。真是好手段……”莫無涯雙掌死死撐地,八境絕巔的內勁也隨之浮現在周身。“老,老夫領教了……”言罷,他手撐膝蓋,無比艱難的站起身來。“告辭。”
待其離開此地,公孫妙善竟是當場墜落,口中也溢出大量鮮血。解道符所現:天下興,學宮亡……
收起戒尺,她蹣跚著向朝屋內走去。
與此同時,學宮外,莫無涯亦是不堪重負,口中也噴出一口氣血。“與九境真有如此大的差距?既是強弩之末,恐怕也非八境可敵……”
……
一夜過去。
徐平緩緩睜開雙眼,查探了一番體內真氣。“我跨入七境了?”起身後,他嚐試著調動內勁,行運周天。“果真是七境!根基夯實無比,毫無半點虛浮。”話到此處,徐平頓時心情大好。
許久過後,他再次來到文聖閣。這一日卻和往常有別,除了兩位書童,便是午時已過,公孫妙善也未曾前來。
念及此處,打聽了一番,徐平朝著學宮後山而去。
沿徑而行,古木參天,枝葉繁茂如華蓋,遮天蔽日,倒是得些許陰涼。
徐平一路快步行至後山,抬眼望去,一座木屋靜靜佇立。此屋雖小,卻透著古樸淡雅之氣。屋頂茅草整齊鋪就,屋前幾株翠植搖曳生姿。
四周,繁花點點,色彩斑斕。徐平作揖行禮,在外輕聲問道:“學生徐平,在此請見夫子。”幾息過去,屋內卻未有迴應。他走上前去,抬手摳動門環。“夫子?”
不在嗎?徐平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推門而入。
屋內陳設簡單,收拾得卻挺利落。中間一張舊桌,桌上有個青玉茶壺,邊上倒扣著幾個茶碗,公孫妙善從未離身的梨木小酒壺靜置於此。
環顧四周,牆角的木架上堆著一些古籍,窗戶邊掛著幾幅字畫,被風吹得微微擺動。台邊一把舊琴,許是有些年頭,琴弦也已落灰。
徐平輕扣屏風。“夫子?在嗎?”見沒有迴應,他探頭往裏看去。簡單的木床上,放著幾件紗衣。
幾息之後,徐平的眉頭皺起。夫子的衣服上怎會有血漬?一股莫名的不安瞬間湧上心頭。
正當他欲轉身之際,身後傳來女人的聲音。“好看嗎?要不要進去瞧瞧?”
聞言,徐平猛然轉身,卻見公孫妙善拿著戒尺臉色平淡的看著自己。
“夫,夫子來了!”該怎麽辦?徐平好像看到太奶在向他招手?
見狀,公孫妙善微微皺眉。“擅入他人房間是非常失禮的事,家中長輩沒有教過你嗎?”
“我又沒偷酒。”徐平小聲嘀咕了一句。
聞言,公孫妙善戒尺當場揮下。
“錯了,錯了!”徐平趕忙催動修為,雙手死死抱住頭頂。
本以為對方會讓自己原地去世,卻見戒尺在頭頂停住,而後又輕輕一拍。
“夫子?”
公孫妙善收起戒尺,頗為無奈白了徐平一眼。“下不為例。”
“哦!”
“隨便坐吧。”
見對方沒有動怒,徐平趕忙搬來兩個木凳。“您先坐。”
“滑頭。”公孫妙善抬手抱著裙擺,而後緩緩坐下。“說吧,所為何事?”
聞言,徐平拱手施禮。“見夫子今日未去文聖閣,特來求教,請夫子授學。”
“坐。”
“謝夫子。”
公孫妙善思慮片刻,而後輕歎一聲。“徐平,欲統八荒,既為君者。你可知何為君?”
徐平本欲迴答,幾息之後卻放棄了這個想法。“請夫子教誨。”
“為眾人所不知之事,以眾人所不解之法,此為君者。”說著,公孫妙善臉上的神色逐漸變得深沉。“徐平,記住了。
禦臣之道,使臣下盡信一事,則其事必成實焉。汝所為者,成此而已。
君於臣,當行事於一者,不斷重複,皆得強之,終為其本能。凡事有聯,連之,則成合固化其誌之網。
先足需於,複引之,終成共需。為臣定一鵠之,未若與之一所。
勿早予滿足,勿全遂滿足。為君者禦臣,明至善者恆於下階。需為其決,勿告之以何往,但指其向為善。
臣無隱忠,君無蔽言,國之祿位,賴之而存。
咳,咳!”話到此處,公孫妙善一時難忍,輕咳了幾聲。
“夫子?”徐平心頭突然一緊。她這是受傷了?
“無妨。”公孫妙善微微擺手。“人易見者,常為假象。反之,則隱於其後。
大智之人,善匿其智。於其前覺己確然者,乃知其成掩己之器。
切記,永不信人者,恆信於人者,皆危也。此二種人,皆無實言。
禦民之道,不同於禦臣之道。
徐平,掌朝政者,倘無以予百姓精神之值、情緒之值及信仰之崇,則其必衰頹,決然為曆史之所擯棄焉。”
聽聞此言,公孫妙善麵帶不屑,周身內勁也隨之翻湧。
幾息之後,飽含道韻的金色氣息以她為中心噴薄而出,將此地的空間瞬間割裂。
其身前十丈,大量沙塵、碎石受內勁牽引,紛紛離地而起,於空中瘋狂打轉。“你可知九境為何被稱作神虛?”公孫妙善朱唇輕啟,此處的樹木劇烈搖晃,枝葉簌簌墜落,地麵隨之顫抖,無數細微的裂痕如蛛網般迅速蔓延。
見此情形,莫無涯雙眼凝神,當即駐足而止。“到底是天下魁首,便是受如此反噬也尚有餘力?有一套……”
“世人喜歡以自身見解去臆測未知的事物,並加以否定,安內心所懼。你,也不例外……”話到此處,公孫妙善緩緩騰空,青絲狂舞,內勁激蕩於此,一波又一波的衝擊著周圍一切。
遠處,夜鳥驚惶騰飛,林中走獸四散奔逃,紛紛遠離這片充滿壓迫的區域。
蒼白的須發瘋狂顫動,莫無涯體內的真氣也因對方的內勁而劇烈翻湧。任憑他如何催動修為,也始終無法再進一步。
俯視著麵前這個蒼老的身影,公孫妙善抬尺一壓,無可匹敵的內勁將之當場逼跪於地。“蚍蜉撼樹,妄想窺天?”
“好,好得很。真是好手段……”莫無涯雙掌死死撐地,八境絕巔的內勁也隨之浮現在周身。“老,老夫領教了……”言罷,他手撐膝蓋,無比艱難的站起身來。“告辭。”
待其離開此地,公孫妙善竟是當場墜落,口中也溢出大量鮮血。解道符所現:天下興,學宮亡……
收起戒尺,她蹣跚著向朝屋內走去。
與此同時,學宮外,莫無涯亦是不堪重負,口中也噴出一口氣血。“與九境真有如此大的差距?既是強弩之末,恐怕也非八境可敵……”
……
一夜過去。
徐平緩緩睜開雙眼,查探了一番體內真氣。“我跨入七境了?”起身後,他嚐試著調動內勁,行運周天。“果真是七境!根基夯實無比,毫無半點虛浮。”話到此處,徐平頓時心情大好。
許久過後,他再次來到文聖閣。這一日卻和往常有別,除了兩位書童,便是午時已過,公孫妙善也未曾前來。
念及此處,打聽了一番,徐平朝著學宮後山而去。
沿徑而行,古木參天,枝葉繁茂如華蓋,遮天蔽日,倒是得些許陰涼。
徐平一路快步行至後山,抬眼望去,一座木屋靜靜佇立。此屋雖小,卻透著古樸淡雅之氣。屋頂茅草整齊鋪就,屋前幾株翠植搖曳生姿。
四周,繁花點點,色彩斑斕。徐平作揖行禮,在外輕聲問道:“學生徐平,在此請見夫子。”幾息過去,屋內卻未有迴應。他走上前去,抬手摳動門環。“夫子?”
不在嗎?徐平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推門而入。
屋內陳設簡單,收拾得卻挺利落。中間一張舊桌,桌上有個青玉茶壺,邊上倒扣著幾個茶碗,公孫妙善從未離身的梨木小酒壺靜置於此。
環顧四周,牆角的木架上堆著一些古籍,窗戶邊掛著幾幅字畫,被風吹得微微擺動。台邊一把舊琴,許是有些年頭,琴弦也已落灰。
徐平輕扣屏風。“夫子?在嗎?”見沒有迴應,他探頭往裏看去。簡單的木床上,放著幾件紗衣。
幾息之後,徐平的眉頭皺起。夫子的衣服上怎會有血漬?一股莫名的不安瞬間湧上心頭。
正當他欲轉身之際,身後傳來女人的聲音。“好看嗎?要不要進去瞧瞧?”
聞言,徐平猛然轉身,卻見公孫妙善拿著戒尺臉色平淡的看著自己。
“夫,夫子來了!”該怎麽辦?徐平好像看到太奶在向他招手?
見狀,公孫妙善微微皺眉。“擅入他人房間是非常失禮的事,家中長輩沒有教過你嗎?”
“我又沒偷酒。”徐平小聲嘀咕了一句。
聞言,公孫妙善戒尺當場揮下。
“錯了,錯了!”徐平趕忙催動修為,雙手死死抱住頭頂。
本以為對方會讓自己原地去世,卻見戒尺在頭頂停住,而後又輕輕一拍。
“夫子?”
公孫妙善收起戒尺,頗為無奈白了徐平一眼。“下不為例。”
“哦!”
“隨便坐吧。”
見對方沒有動怒,徐平趕忙搬來兩個木凳。“您先坐。”
“滑頭。”公孫妙善抬手抱著裙擺,而後緩緩坐下。“說吧,所為何事?”
聞言,徐平拱手施禮。“見夫子今日未去文聖閣,特來求教,請夫子授學。”
“坐。”
“謝夫子。”
公孫妙善思慮片刻,而後輕歎一聲。“徐平,欲統八荒,既為君者。你可知何為君?”
徐平本欲迴答,幾息之後卻放棄了這個想法。“請夫子教誨。”
“為眾人所不知之事,以眾人所不解之法,此為君者。”說著,公孫妙善臉上的神色逐漸變得深沉。“徐平,記住了。
禦臣之道,使臣下盡信一事,則其事必成實焉。汝所為者,成此而已。
君於臣,當行事於一者,不斷重複,皆得強之,終為其本能。凡事有聯,連之,則成合固化其誌之網。
先足需於,複引之,終成共需。為臣定一鵠之,未若與之一所。
勿早予滿足,勿全遂滿足。為君者禦臣,明至善者恆於下階。需為其決,勿告之以何往,但指其向為善。
臣無隱忠,君無蔽言,國之祿位,賴之而存。
咳,咳!”話到此處,公孫妙善一時難忍,輕咳了幾聲。
“夫子?”徐平心頭突然一緊。她這是受傷了?
“無妨。”公孫妙善微微擺手。“人易見者,常為假象。反之,則隱於其後。
大智之人,善匿其智。於其前覺己確然者,乃知其成掩己之器。
切記,永不信人者,恆信於人者,皆危也。此二種人,皆無實言。
禦民之道,不同於禦臣之道。
徐平,掌朝政者,倘無以予百姓精神之值、情緒之值及信仰之崇,則其必衰頹,決然為曆史之所擯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