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新氣象,天氣雖冷,神京城內卻是熱鬧非凡。
自打徐平離京後,隆聖帝對於元武和南安討伐大梁之事,已經召集群臣商議了多次。
最終討論的結果,幾乎也與徐平之前的提議相近,無非細節上優化了些許。
時間已至午時。承乾殿內,大周幾乎所有高官都匯集在此,便是紀賢、紀武與紀允也同樣就在殿中。
今兒個一早,皇帝便再次召集了群臣,不再是討論應對之策。梁國的態度,毫無疑問,大家不謀而合,必然是前來求援。
開春在即,隆聖帝已打算調兵遣將了。
殿內群臣圍作一片,三位皇子分列在禦案兩邊。
“陛下,此次南征所需的糧餉甚多。誠然,大梁定會有所給予,不過待其到京在做籌調,為時已晚啊。”唐禹錫眉頭緊皺,對於外戰之事,已經有了定數。作為國稅司的二把手,司徒孝康不出來站台,他便首當其衝。
打仗更多的還是拚國力,張嶽亦是開口附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陛下,唐司丞所言,有理。若待梁使入境,尚不知幾何。當於朝內先行籌措,隨後在行補倉亦可。”
“哼,說得輕巧。國庫那還有銀子?二位大人要不先捐點?”蕭如諱滿臉不屑,連看都未曾看過對方一眼。“陛下,依老臣之見,不如讓各州自行籌措,於當地征撥。”
隆聖帝雙眼微眯,顯然對蕭如諱的提議很是不滿。“司徒愛卿,你就不打算說點什麽?”
聞言,司徒文捶了捶後腰,緩步走到禦案前。“是為國家征戰,是為江山社稷,沒有讓人自籌的道理。蕭大人說話,曆來不怎麽靠譜,陛下聽聽就行。”
蕭如諱一聽,當即佯怒道:“司徒文,你什麽意思?本禦首隻是就事論事。哼,籌款乃布政府的職責,與老夫何幹?你那麽有本事,何不為陛下分憂?你青州司徒氏乃名門望族,捐個三五百萬兩銀子,定然不成問題吧?”
“家國大事,還分部門?蕭禦首,你又說笑了。”司徒文微微搖頭。
“你這是偷換概念。司徒文,任憑你巧舌如簧,這也扯不到老夫頭上。”
見狀,隆聖帝抬手敲了敲禦案。“朕要聽的是解決辦法,不是你們兩人吵架。”
見隆聖帝臉色變差,司徒文當即給紀允使了個眼色。“父皇,依兒臣看,籌集糧餉之事,可分三段解決。”
“你說說看?”聽紀允一說,隆聖帝倒是來了興趣。
紀允躬身以禮。“父皇明鑒。
首先,咱們可以找百官與京城的商戶募捐,凡參與募捐達到一定份額的官員,可授予下階爵位。
凡募捐數額巨大的富商巨賈,可許其子嗣科舉之權。當然,這也隻限一代。
首期募捐數額無需太大,在開春之際夠撥付南境即可。並且募捐的錢糧當設上限,以防生亂。”
聞言,隆聖帝眉頭微挑,餘光瞥了一眼身旁的司徒文。於朝廷而言,賣爵確實比賣官麵子上要好些。“老七,你繼續說。”
紀允再拜。“待第一批糧餉撥出。朝廷就有足夠的時間增收賦稅,補礦鑄幣。如此一來,便可再行撥付第二筆錢糧。”
話剛說完,紀賢便微微皺眉。大周的賦稅已經增收至數年之後了,再行增賦,無異於把百姓往絕路上逼。鑄幣多了更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戰時。紀允的法子是在殺雞取卵。不對,紀允可沒這個腦子,這是司徒文的法子。
紀賢正欲開口反駁,卻聞紀允繼續說道:“父皇。我朝賦稅已收至若幹年後,此番增賦乃不得已而為之。為平民怨,當在此後減免兩年賦稅,以做彌補。兒臣更願親赴民間,廣設粥棚,割發代首,以安民心。”
“你有心了。”隆聖帝看著紀允,嘴上雖然這樣說,內心卻冷哼一聲。不愧是司徒文這個奸賊,果然一早就安排妥當了。
讓紀允出來撈個大功不說,還可以在民間賺足聲望。一旦采用此策,隻要戰爭獲利,紀允就算未曾參與,同樣當記一大功。
得到隆聖帝的認同,紀允作揖再禮。“父皇,待這兩批糧餉撥出,想必大梁前來求援的使隊也早已入京。屆時,大把的銀子也就送來了。
旦行如此,既不用從國庫出錢,亦不用欠下國債,豈不甚好。”言罷,紀允規規矩矩的退迴了原位。
紀允的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隻要不傻,都能明白其中的便利。對此,隆聖帝自然也無話可說。“你這法子很好,父皇很欣慰。此事,就按你說的辦。”
聞言,紀允會心一笑,趕忙拜謝。“兒臣謝父皇誇獎。”
隆聖帝臉上表情淡漠,手指不停敲打著台麵,幾息之後,方才開口。“三軍糧餉事關重大,你要好好辦差。待到事了……”話到此處,隆聖帝頓了一會,而後掃了一眼紀允對麵的紀武。“父皇加授你為三印王。”
聽聞此言,司徒文當即眉頭一緊。隆聖帝的言外之意,紀允定然是反應不過來的。
尚未來得及開口,卻見紀允已經跪地謝恩。“叩謝父皇恩典。兒臣必為我大周盡心竭力,不負父皇信任。”
“嘖,這個蠢貨。”司徒文暗歎一聲。若非紀允是司徒孝憐所出,他是打死都不願扶持對方。豬隊友。
看著叩首謝恩的紀允,紀武當即眉頭一皺。“父皇,七弟如此優秀,實乃我朝之幸。兒臣雖不似七弟這般擅政,卻也能提三尺青鋒,為我大周領兵出征。”言罷,紀武單膝跪地,抱拳以禮。“南征一戰,兒臣願為先鋒,還望父皇恩準。”
隆聖帝眉頭微挑,似笑非笑的看著紀武。“此次南征,戍邊司暫時還不會去。皇兒打算如何當這個先鋒?”幾息之後,看紀武還在思考,隆聖帝繼續笑道:“是打算去找你外公借兵嗎?”
聞言,紀武大吃一驚,全身冷汗亦是隨之而下。“父皇明鑒,兒臣豈敢。”
新年新氣象,天氣雖冷,神京城內卻是熱鬧非凡。
自打徐平離京後,隆聖帝對於元武和南安討伐大梁之事,已經召集群臣商議了多次。
最終討論的結果,幾乎也與徐平之前的提議相近,無非細節上優化了些許。
時間已至午時。承乾殿內,大周幾乎所有高官都匯集在此,便是紀賢、紀武與紀允也同樣就在殿中。
今兒個一早,皇帝便再次召集了群臣,不再是討論應對之策。梁國的態度,毫無疑問,大家不謀而合,必然是前來求援。
開春在即,隆聖帝已打算調兵遣將了。
殿內群臣圍作一片,三位皇子分列在禦案兩邊。
“陛下,此次南征所需的糧餉甚多。誠然,大梁定會有所給予,不過待其到京在做籌調,為時已晚啊。”唐禹錫眉頭緊皺,對於外戰之事,已經有了定數。作為國稅司的二把手,司徒孝康不出來站台,他便首當其衝。
打仗更多的還是拚國力,張嶽亦是開口附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陛下,唐司丞所言,有理。若待梁使入境,尚不知幾何。當於朝內先行籌措,隨後在行補倉亦可。”
“哼,說得輕巧。國庫那還有銀子?二位大人要不先捐點?”蕭如諱滿臉不屑,連看都未曾看過對方一眼。“陛下,依老臣之見,不如讓各州自行籌措,於當地征撥。”
隆聖帝雙眼微眯,顯然對蕭如諱的提議很是不滿。“司徒愛卿,你就不打算說點什麽?”
聞言,司徒文捶了捶後腰,緩步走到禦案前。“是為國家征戰,是為江山社稷,沒有讓人自籌的道理。蕭大人說話,曆來不怎麽靠譜,陛下聽聽就行。”
蕭如諱一聽,當即佯怒道:“司徒文,你什麽意思?本禦首隻是就事論事。哼,籌款乃布政府的職責,與老夫何幹?你那麽有本事,何不為陛下分憂?你青州司徒氏乃名門望族,捐個三五百萬兩銀子,定然不成問題吧?”
“家國大事,還分部門?蕭禦首,你又說笑了。”司徒文微微搖頭。
“你這是偷換概念。司徒文,任憑你巧舌如簧,這也扯不到老夫頭上。”
見狀,隆聖帝抬手敲了敲禦案。“朕要聽的是解決辦法,不是你們兩人吵架。”
見隆聖帝臉色變差,司徒文當即給紀允使了個眼色。“父皇,依兒臣看,籌集糧餉之事,可分三段解決。”
“你說說看?”聽紀允一說,隆聖帝倒是來了興趣。
紀允躬身以禮。“父皇明鑒。
首先,咱們可以找百官與京城的商戶募捐,凡參與募捐達到一定份額的官員,可授予下階爵位。
凡募捐數額巨大的富商巨賈,可許其子嗣科舉之權。當然,這也隻限一代。
首期募捐數額無需太大,在開春之際夠撥付南境即可。並且募捐的錢糧當設上限,以防生亂。”
聞言,隆聖帝眉頭微挑,餘光瞥了一眼身旁的司徒文。於朝廷而言,賣爵確實比賣官麵子上要好些。“老七,你繼續說。”
紀允再拜。“待第一批糧餉撥出。朝廷就有足夠的時間增收賦稅,補礦鑄幣。如此一來,便可再行撥付第二筆錢糧。”
話剛說完,紀賢便微微皺眉。大周的賦稅已經增收至數年之後了,再行增賦,無異於把百姓往絕路上逼。鑄幣多了更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戰時。紀允的法子是在殺雞取卵。不對,紀允可沒這個腦子,這是司徒文的法子。
紀賢正欲開口反駁,卻聞紀允繼續說道:“父皇。我朝賦稅已收至若幹年後,此番增賦乃不得已而為之。為平民怨,當在此後減免兩年賦稅,以做彌補。兒臣更願親赴民間,廣設粥棚,割發代首,以安民心。”
“你有心了。”隆聖帝看著紀允,嘴上雖然這樣說,內心卻冷哼一聲。不愧是司徒文這個奸賊,果然一早就安排妥當了。
讓紀允出來撈個大功不說,還可以在民間賺足聲望。一旦采用此策,隻要戰爭獲利,紀允就算未曾參與,同樣當記一大功。
得到隆聖帝的認同,紀允作揖再禮。“父皇,待這兩批糧餉撥出,想必大梁前來求援的使隊也早已入京。屆時,大把的銀子也就送來了。
旦行如此,既不用從國庫出錢,亦不用欠下國債,豈不甚好。”言罷,紀允規規矩矩的退迴了原位。
紀允的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隻要不傻,都能明白其中的便利。對此,隆聖帝自然也無話可說。“你這法子很好,父皇很欣慰。此事,就按你說的辦。”
聞言,紀允會心一笑,趕忙拜謝。“兒臣謝父皇誇獎。”
隆聖帝臉上表情淡漠,手指不停敲打著台麵,幾息之後,方才開口。“三軍糧餉事關重大,你要好好辦差。待到事了……”話到此處,隆聖帝頓了一會,而後掃了一眼紀允對麵的紀武。“父皇加授你為三印王。”
聽聞此言,司徒文當即眉頭一緊。隆聖帝的言外之意,紀允定然是反應不過來的。
尚未來得及開口,卻見紀允已經跪地謝恩。“叩謝父皇恩典。兒臣必為我大周盡心竭力,不負父皇信任。”
“嘖,這個蠢貨。”司徒文暗歎一聲。若非紀允是司徒孝憐所出,他是打死都不願扶持對方。豬隊友。
看著叩首謝恩的紀允,紀武當即眉頭一皺。“父皇,七弟如此優秀,實乃我朝之幸。兒臣雖不似七弟這般擅政,卻也能提三尺青鋒,為我大周領兵出征。”言罷,紀武單膝跪地,抱拳以禮。“南征一戰,兒臣願為先鋒,還望父皇恩準。”
隆聖帝眉頭微挑,似笑非笑的看著紀武。“此次南征,戍邊司暫時還不會去。皇兒打算如何當這個先鋒?”幾息之後,看紀武還在思考,隆聖帝繼續笑道:“是打算去找你外公借兵嗎?”
聞言,紀武大吃一驚,全身冷汗亦是隨之而下。“父皇明鑒,兒臣豈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