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二年,十一月,以太子少傅荀藩為尚書令。


    此時的尚書台,何綏為侍中尚書,山簡為尚書左仆射。都是懷帝司馬熾所親近的大臣。


    山簡是山濤的第五子,因為山濤的關係和王衍一直走的很近,這天因為典選人才的事情來到了王衍府中,恰好王衍四友中的王敦、胡毋輔之也在和王衍飲酒作詩。


    “季倫,坐到我身邊來。今天我等一醉方休。”王衍明知山簡來幹什麽,但就是沒給他這個開口的機會。


    山簡隻得先坐下來,不情不願的先喝了三杯晚到的酒。


    還是胡毋輔之看出了山簡的心事,提了一杯酒,灑了一首詩後,才問道,“聽聞自從荀令君上任以來,廣開言路,典選人才,頗有當年荀文若之風采。這其中也有季倫的功勞吧?”


    山簡接過了話頭,說道,“而今群寇環伺,諸王蒙難,國家正是用人之際,自古興替,實在官人,如果選用得當,那麽任何事情都能調理的清楚,簡諫言各位大人各言所見的後進俊才,這樣國家何愁治理不好?”


    “哦?”一旁喝酒的王敦突然發出一個怪聲,引得眾人都望了過去。


    “小事小事,昨天去抓田雞,鞋裏還藏了一隻,今天總覺得腳底癢,脫開鞋子才看到這田雞在裏麵鬧騰。”王敦從鞋子裏摳出一隻田雞拿在手中給大家看。


    “哈哈,處仲還是這般頑皮,該罰一杯。再罰作詩一首。”王衍沒有去接山簡的話茬,對典選人才提出自己的意見,反倒是對那隻田雞引起的故事吸引了過去。


    “大兄這不是為難我嗎?我哪裏會作詩啊,早知道來洛陽要作詩,那我就在琅琊帶著羲之來應對了。”王敦一左一右各拿起一杯酒,豪飲而下,“那我就給大兄表演一個雙杯獻酒。”


    “哈哈,都像處仲這樣喝啊,不喝醉了不許走,今天就是高興,就是喝。打了勝仗憑什麽不能喝,啊?對不對,喝,今天誰也不許談政事來掃我的興,不然,我罰他去掃廁所。”王衍端起麵前的酒壇子就要狂飲,“季倫兄,別客氣,令尊巨源公於我有知遇之恩,就把這裏當成自己家,該喝喝,該吃吃。我心中,你和處仲是一樣的兄弟。”


    還是那套詞——該吃吃,該喝喝。這話翻譯翻譯就是不該說的可別說,說了我也當沒聽見。


    山簡隻好再端起一杯酒,略帶苦澀的說,“說來慚愧,家父一生好名士,典選的人才都是像夷甫兄這樣的一流名士,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家父甚至都不知道我是個什麽材料。今日幸得夷甫兄幾番提拔,得坐尚書台,為國家典選人才……”


    “來吧你,”旁邊的胡毋輔之端起一杯酒來,控住山簡的脖子,就灌了進去,“夷甫兄都說了,今天就是高興,你還來掃他的興,你這麽愛掃,你掃廁所去吧。”


    “哈哈哈,彥國真是如平子說的一般,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絕,當為士林後起之秀,來,為了彥國,滿飲此杯。”王衍又提了一杯,然後也不知道是真醉還是裝醉,就伏身到酒案之上。


    主人已經盡興,客人自然是要自覺的散席的。


    山簡邊往走,邊抱怨,“夷甫高居三公,整日飲酒,不問政事,我來勸諫,反受其辱。”


    王敦在後麵跟了上來,“季倫兄,彥國兄,留步。”


    “哦,處仲兄啊,方才我談起典選人才,你便是不愛聽,也不用拿田雞來打斷我吧?是我山季倫什麽地方對你不起嗎?”


    “恰恰相反,我以季倫兄為至交好友,才以田雞戲你。”王敦又拿起他那隻田雞來放在山簡耳邊叫了兩聲。


    “處仲,你平日裏,怎麽放浪形骸,我不管也管不著,但今日我有國家最重要的事情請示夷甫兄的態度。”


    “我知道啊,你看這個田雞,悶了一天都沒悶死,說明了什麽?第一它能忍,第二我的腳不臭。”王敦帶著三分醉意、七分隨意把手搭在二人肩膀上,一壓兩人肩膀,三人的頭便頂在了一起。


    “處仲兄,國家之事,千頭萬緒,你們要是屍位素餐,我管不著,怎麽說你也是尚書台的中書監,怎麽從未見你去參謀過事務?難道整天隻在司徒府陪酒?”山簡心中的一腔熱血不知道灑向何處。


    “季倫兄,稍安勿躁,處仲兄自來不是那般人,他今日之舉,必有深意。且聽處仲兄怎麽說?”胡毋輔之已經覺察到王敦追出來是有話剛才不方便說。


    “知我者,彥國也。沒錯,剛才有些話不方便說。我來問你,你典選的人才裏,是不是有繆播、繆胤兄弟?”


    “那是自然啊,他們二人有公輔之才,又是陛下所親信,當然是第一等的人才。”


    “哪,這就是問題所在了。現在東海王掌控著朝廷,但他這個人要麵子,用人提拔還是走這尚書台表請的老路子,但是季倫兄卻還是按照以前的慣例來應對考核人才,把什麽潘濤、劉輿、華軼、王承,這些東海王府的親信都放到了二等三等裏,這不是擺明了和東海王對著幹嗎?你們兩位尚書,仗得是誰的勢,聽得是誰的令?有一天,東海王如果再入京城,看到他府中的人才都在你們推薦的人才等次之下,你說,你們死不死吧。”王敦和兩人頭對頭低聲的說清楚了其中的利害。


    “東海王本來就和大將軍苟曦屢有摩擦,萬一兩人鬧翻了,季倫兄,何以自保?”


    “哎呀,處仲兄,我沒有這個意思啊,你是知道我的,我沒有結黨營私的意思,我就是急著為國家選拔人才,按照良心評定等級,未敢有絲毫懈怠啊。”


    山簡的冷汗直接就下來了,這才隻是為什麽王衍什麽都談,就是不談政事,王敦呐,連田雞都有空去抓,就是不去抓一下工作。


    “處仲兄救我。”


    “那是自然,我聽說你和東海王府的華軼關係不錯,走走他的關係,找個機會外調出去,離開洛陽城。”王敦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多謝處仲兄指點迷津。”


    “處仲兄剛才似乎說得是兩位尚書,不知道我是不是聽錯了。”胡毋輔之自來了解王敦,這人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說錯話。


    “還是彥國兄懂我。不錯,我剛才說得就是兩位尚書,季倫兄,我來問你,荀令君自從出任尚書令後,可有過什麽諫言?”


    “沒有啊?和夷甫兄一樣,整日飲酒設宴,不問政事,這才把我和何伯蔚逼得兩個人幹四個人的活,為啥是四個人?你不也是中書監嗎?你可以一天都沒去過。”


    山簡一想起他和何綏忙的腳後跟打屁股,另外兩位尚書令荀藩,中書監王敦,除了喝酒就是摸魚,那是一天班也不上,就累兩個傻小子。


    “我還聽說,彥國與何伯蔚關係也不錯,找個人提點提點他吧,那畢竟是何曾的孫子,大家都是故交,看著他送死實在是不好。”王敦沒有理會山簡的抱怨,而是和胡毋輔之說了另外一個尚書何綏,“至於荀藩嗎,那可是個沾了毛比猴精明的老江湖,就是這洛陽的大船翻了,他也能在海上漂著。”


    “處仲兄,你看王尼王孝孫如何?他與何綏有些交情,但不深,又不會有人想到處仲兄。”胡毋輔之很快就給出了一個名字。


    “彥國自己做主吧,哎,對了,季倫兄請外放的時候,也讓華軼幫我提一嘴,這洛陽啊,風雨飄搖了。”


    “那夷甫哪?”


    “他?他走不了了,隻能跟著這艘破船慢慢的沉下去。”


    三人分別,山簡到了家就趕緊給華軼寫信,胡毋輔之則是又登了王尼的家門,簡單把事情利害一說。


    王尼眉頭一皺,“彥國兄恐怕希望不大,伯蔚兄這個人呐,認死理,不懂變通。別到時候再牽連到你我。”


    “唉,要不是當年何曾老大人對你我兩家幫扶頗多,誰又想跳進這個泥潭?你給他寫封信吧,然後在大街上再罵他兩句。咱們也算對得起何曾老大人的護佑之恩了。”胡毋輔之想到何綏那個強勁就一陣的頭疼。


    王尼點頭答應,把其中的利害寫得清清楚楚,等了半日,直到日落月明,何綏踩著星光才迴到府上,得知王尼在廳中等了他一天,衣服都未換下就去觀瞧。


    “孝孫兄,可是有什麽急事?”


    “伯蔚兄,這裏有我給你寫的一封信,你就在這裏看,看完了就燒掉。”王尼遞給對方一封自己寫的信。


    “你我兄弟,向來無話不談,何須寫信這麽外道?”


    “有些話不方便說,你看完就知道了。”


    何綏急忙拆開信件來看,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如今山河破碎,國無棟梁,正是我輩用武之時,孝孫兄這信上之意是勸我自請外放?”


    “是。”


    “為何?”


    “信上麵寫得不是很清楚了嗎?”王尼奪過信來,在燈下燒成了灰。“你這人自以為是,又豪放不羈,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你死的時候,不要連累到我就行。”


    “孝孫兄,這話何意?我正打算推舉你出任中書監,代替那個一天活不幹的王敦呐。”


    “我謝謝你,你可千萬別。實話和你說吧,這都是我和彥國看在何曾老大人當年的情分上,才和你說這話的。我們知道你這個固執的像頭牛。但畢竟有何曾老大人的情分在,總還是要說一句的。”


    王尼說完之後,不管何綏聽了沒有,自己就離開了,之後的日子裏,隻要是王尼出席活動,必然會罵上何綏兩句,什麽貪得無厭啊,什麽剛愎自用啊。


    弄得整個洛陽城都知道那天是他去找何綏借錢,何綏沒有借給他。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永嘉三年的三月,高密王、征南將軍司馬簡死了,山簡瞅準了機會,走了華軼的門路,外放到了襄陽,接替了司馬簡的征南將軍,而華軼自己也給自己謀了江州刺史的職位,把之前的衛展給擠了下去。


    此時,東海王司馬越在滎陽駐紮,偶然間截獲了一封苟曦和朝廷的密信,上麵寫滿了對司馬越專權的不滿。


    金穀二十四友之一,東海王左長史劉輿劉慶孫,他也是鼎鼎大名的劉琨的親哥哥,當機立斷,勸東海王迴洛陽。


    此時的東海王司馬越正在教導世子司馬毗,“這書上學來的淺,還需要自己去體會,那才是真正的學到了,你看這王府之中,王承、劉輿、潘滔,你都要以學生對待老師的態度向他們虛心請教。唉?慶孫你怎麽在這裏?”


    “王爺,剛剛又收到兩封密信。一封是太尉劉寔寫來的,內容和前麵十幾次一模一樣,一字未改,就八個字——年老請辭,再拜頓首。”


    “嗯,這位老人家今年多大歲數了。”


    “聽說是九十歲。”


    “那可是見過魏文帝的宿老,這次就如了他的心意吧,反正把他擺在那裏,也就是占著那個位置,和夷甫說一下,讓他來接任。還有一封是誰的?”


    “荀藩。”


    “那也是個老江湖了,讓孤來猜一猜,他一定是說自己勝任不了,舉薦你或者潘滔去接這個差事吧?”


    “殿下所料不差。”


    “嗯,還有什麽嗎?”


    “沒有了。”


    “那好,既然大家都站好位置了,就進京。”


    永嘉三年,三月,乙醜,東海王司馬越帶三千甲士入宮,將皇帝司馬熾的親信王延、繆播、繆胤、高堂衝、連同那個不肯走的何綏一同殺死在宮中,製造了震驚後世的洛陽乙醜慘案。


    東海王越用一次血腥的闖宮殺人行動,一舉除掉了皇帝司馬熾的所有心腹,用鐵和血向天下正式攤牌——皇帝司馬熾隻不過就是他的傀儡而已。


    這件事情不大,死得人也不算太多,對於永嘉亂世來說,簡直不值一提,但影響又是極大的。


    群臣不知所歸,有的竟然直接投靠的劉淵,畢竟此時劉淵更像一個不濫殺無辜的人。


    劉淵的勢力迅速膨脹,兵鋒再次直指洛陽,司馬越再次召喚淮南內史帶五千兵入京,王曠再次離開琅琊,離開衛夫人和王羲之,隻是這一次,就是最後一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語新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重疑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重疑路並收藏新語新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