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清衡來了勁了,沒日沒夜地在郎窯裏頭燒著觀音尊,幾近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燒出了好些觀音尊,可都不滿意。有的觀音尊釉漿太濃,難以向下流淌,導致顏色上深下淺,有的則流淌過快,瓶身為淺紅色,唯有底下一圈才是深紅。還有的觀音尊,半邊的釉漿流淌下來了,另半邊還來不及流淌,便出現了一邊上淺下深,另一邊上深下淺的局麵。也有釉漿一條條往下流淌的,導致觀音尊的底部呈現出一道道的深紅色。
一直燒到了第一百八十八個觀音尊,蘇無問已經快要放棄了。等燒到第兩百個,要是還不成,便給聖上送上一隻色澤均勻的觀音尊便作罷了。
窯內冷卻了。
駱清衡開了窯,拉出了窯車,蘇無問迴過頭來例行公事一般看了一眼,下意識地以為這一尊肯定又燒毀了,於是一看完便又立刻轉過頭去,也沒往心裏去,但這一尊似乎有點不一樣,她剛剛看到了什麽?
蘇無問又猛地轉迴頭來。
按現在的測量方式來說,這觀音尊高25.6厘米,口徑7.3厘米,足徑11.1厘米,色澤濃豔。
觀音尊的瓶口處釉層較薄,呈現出一圈淡淡的粉白色,俗稱“燈草邊”。
從瓶身的上部往下,色澤逐漸從雞血一般的鮮紅轉為牛血般的暗紅,底足內呈現出透明的米黃色。
瓶身上的釉清澈透亮、由淺至深、渾然天成,但又隱約帶著一種垂流之感。底足的旋削手藝高超,釉漿往下流淌,卻偏偏不過足。
蘇無問心裏頭讚歎不已,不知該如何表述,過了好半晌,說出了七個字:
“脫口垂足郎不流。”
“好。”耳旁隻聽顧風年應道,“好一個脫口垂足郎不流,口沿處的紅釉向下脫落流淌,是為‘脫口’,紅釉堆積於瓷器底部,是為‘垂足’,垂流的紅釉又不越過底足,是為‘不流’。而這瓷器是郎窯之物,便是‘郎不流’。”
消息傳到了郎廷極的耳朵裏,郎大人彼時正在院子裏吃茶,試圖寫出一首詩來,卻苦於想不到合適的句子。
聽到家奴來報,說郎窯裏頭的觀音尊已經做好了,請郎大人移步去看。
郎廷極連平日裏保暖禦寒的鹿茸帽也來不及戴,急匆匆便往郎窯裏頭。
剛一入了郎窯,一眼便瞧見了這觀音尊,瓶身光滑如玉,從上至下,色澤由淺入深,在紅色的瓶身之上還帶著一層寶石般的透視之感。
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紅,不似朝霞薄暮一般,映照著少女的心思。
這盞觀音尊上的紅帶著一股帝王將相之氣,每一個觀摩它的人都會因它的莊嚴色彩而動容,仿佛它便是王駕親臨。
在這觀音尊麵前,人人都變得虔誠恭順。
它形態優美,如朝天而歌的天鵝;韻味濃厚,不下於雨過天青的宋青瓷。
郎廷極大喜過望,拍了拍手:“好好好。蘇小姐聰慧過人、別具慧眼,聖上一定會喜歡的。”
-----------------
3月18是聖上的六十大壽之日,文武百官都要進京祝壽。
郎廷極打點好了行李,小心翼翼地用車拉著兩盞瓷器進京祝壽。其中一盞是蘇無問新設計的觀音尊,另一盞瓷器是一隻抱月瓶,這是一隻寶石紅釉瓷器。
郎廷極是去祝壽的,不是去賭博,他自然不能隻帶一盞觀音尊。
聖上此前曾向他暗示,要他去燒製寶石紅釉瓷器,因此他勢必要帶上一盞寶石紅釉瓷器。
至於那盞觀音尊,若是讓聖上看上了,便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若是聖上不看上,反正他還有一個寶石紅釉的抱月瓶在手,便也無傷大雅。
郎廷極坐進了馬車裏,蘇無問和顧風年目送著車隊轟轟烈烈地啟程進京了。
整個北京城張燈結彩,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到處貼著普天同慶的字樣。
郎廷極抵達京城的時候才三月初五,壽誕之日是三月十八。
但郎廷極來的並不算早,最早的提前兩個月有餘便已經到達京城。
雖然距離三月十八還有整整十二天,但這十二天也不隻是光閑著沒事幹。
康熙要在清宮舉行萬壽盛典,場地早已經開始布置,郎廷極得提前先把瓷器送入清宮,以便到時候把禮物直接呈現在聖上麵前。
這一來一去,十二天的時間差點不夠用,郎廷極堪堪命人把禮物抬進了清宮。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距離萬壽盛典越來越近了。郎廷極緊張地有些反胃,喝了口茶水,定了定心神。
三月十八,旭日東升、萬裏無雲,一片吉祥如意之色。
清宮。
康熙已經入座,文武百官跪倒在地,齊聲高喊:“聖上萬壽無疆,福澤天下。”
康熙當日心情非常好:“眾家愛卿,都請坐。”
“多謝聖上。”
祝壽獻禮的環節很快便開始了。
有太監在一旁高喊:
“四皇子送上萬壽琺琅四方平安花尊一件、天然靈芝獻壽仙桃盤一件、天仙祝壽合景宋瓷花籃一件、萬壽蟠桃葫蘆壽鼎一件……”
“八皇子送上八仙獻壽碗一件、萬壽碗一件、萬壽龍鳳盤一件、福祿壽瓶一件、海屋添籌把碗一件、萬年青筆洗一件、觀音五彩瓶一件……”
太監每報出一個名目來,各位皇子所送的壽禮便被抬到場地中央,當場打開。
“九皇子送上無量壽佛一尊、萬壽玉座一件、萬齡百老圖照屏一件……”
“十皇子送上萬年花澆一件、萬壽龍瓶一件、萬壽花尊一件……”
郎廷極心裏頭緊張,沒聽進去多少,再聽時太監已經報到了十三皇子。
“十三皇子送上宣窯祥龍洗一件,哥窯向日葵花盤一件,均窯萬歲蓮花瓶一件,嘉窯永保長春碗一件,成窯五彩蓮花杯雙進一件……”
“十四皇子送上三陽開泰汝窯瓶一件、萬壽玉瓶一件,萬年玉壽觥一件……”
各位皇子送完了禮,接下來便是文武百官獻上壽禮了。
郎廷極心裏頭更緊張了,等他的禮物拿上來後,他究竟是會麵上添光,還是當場社死……
燒出了好些觀音尊,可都不滿意。有的觀音尊釉漿太濃,難以向下流淌,導致顏色上深下淺,有的則流淌過快,瓶身為淺紅色,唯有底下一圈才是深紅。還有的觀音尊,半邊的釉漿流淌下來了,另半邊還來不及流淌,便出現了一邊上淺下深,另一邊上深下淺的局麵。也有釉漿一條條往下流淌的,導致觀音尊的底部呈現出一道道的深紅色。
一直燒到了第一百八十八個觀音尊,蘇無問已經快要放棄了。等燒到第兩百個,要是還不成,便給聖上送上一隻色澤均勻的觀音尊便作罷了。
窯內冷卻了。
駱清衡開了窯,拉出了窯車,蘇無問迴過頭來例行公事一般看了一眼,下意識地以為這一尊肯定又燒毀了,於是一看完便又立刻轉過頭去,也沒往心裏去,但這一尊似乎有點不一樣,她剛剛看到了什麽?
蘇無問又猛地轉迴頭來。
按現在的測量方式來說,這觀音尊高25.6厘米,口徑7.3厘米,足徑11.1厘米,色澤濃豔。
觀音尊的瓶口處釉層較薄,呈現出一圈淡淡的粉白色,俗稱“燈草邊”。
從瓶身的上部往下,色澤逐漸從雞血一般的鮮紅轉為牛血般的暗紅,底足內呈現出透明的米黃色。
瓶身上的釉清澈透亮、由淺至深、渾然天成,但又隱約帶著一種垂流之感。底足的旋削手藝高超,釉漿往下流淌,卻偏偏不過足。
蘇無問心裏頭讚歎不已,不知該如何表述,過了好半晌,說出了七個字:
“脫口垂足郎不流。”
“好。”耳旁隻聽顧風年應道,“好一個脫口垂足郎不流,口沿處的紅釉向下脫落流淌,是為‘脫口’,紅釉堆積於瓷器底部,是為‘垂足’,垂流的紅釉又不越過底足,是為‘不流’。而這瓷器是郎窯之物,便是‘郎不流’。”
消息傳到了郎廷極的耳朵裏,郎大人彼時正在院子裏吃茶,試圖寫出一首詩來,卻苦於想不到合適的句子。
聽到家奴來報,說郎窯裏頭的觀音尊已經做好了,請郎大人移步去看。
郎廷極連平日裏保暖禦寒的鹿茸帽也來不及戴,急匆匆便往郎窯裏頭。
剛一入了郎窯,一眼便瞧見了這觀音尊,瓶身光滑如玉,從上至下,色澤由淺入深,在紅色的瓶身之上還帶著一層寶石般的透視之感。
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紅,不似朝霞薄暮一般,映照著少女的心思。
這盞觀音尊上的紅帶著一股帝王將相之氣,每一個觀摩它的人都會因它的莊嚴色彩而動容,仿佛它便是王駕親臨。
在這觀音尊麵前,人人都變得虔誠恭順。
它形態優美,如朝天而歌的天鵝;韻味濃厚,不下於雨過天青的宋青瓷。
郎廷極大喜過望,拍了拍手:“好好好。蘇小姐聰慧過人、別具慧眼,聖上一定會喜歡的。”
-----------------
3月18是聖上的六十大壽之日,文武百官都要進京祝壽。
郎廷極打點好了行李,小心翼翼地用車拉著兩盞瓷器進京祝壽。其中一盞是蘇無問新設計的觀音尊,另一盞瓷器是一隻抱月瓶,這是一隻寶石紅釉瓷器。
郎廷極是去祝壽的,不是去賭博,他自然不能隻帶一盞觀音尊。
聖上此前曾向他暗示,要他去燒製寶石紅釉瓷器,因此他勢必要帶上一盞寶石紅釉瓷器。
至於那盞觀音尊,若是讓聖上看上了,便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若是聖上不看上,反正他還有一個寶石紅釉的抱月瓶在手,便也無傷大雅。
郎廷極坐進了馬車裏,蘇無問和顧風年目送著車隊轟轟烈烈地啟程進京了。
整個北京城張燈結彩,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到處貼著普天同慶的字樣。
郎廷極抵達京城的時候才三月初五,壽誕之日是三月十八。
但郎廷極來的並不算早,最早的提前兩個月有餘便已經到達京城。
雖然距離三月十八還有整整十二天,但這十二天也不隻是光閑著沒事幹。
康熙要在清宮舉行萬壽盛典,場地早已經開始布置,郎廷極得提前先把瓷器送入清宮,以便到時候把禮物直接呈現在聖上麵前。
這一來一去,十二天的時間差點不夠用,郎廷極堪堪命人把禮物抬進了清宮。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距離萬壽盛典越來越近了。郎廷極緊張地有些反胃,喝了口茶水,定了定心神。
三月十八,旭日東升、萬裏無雲,一片吉祥如意之色。
清宮。
康熙已經入座,文武百官跪倒在地,齊聲高喊:“聖上萬壽無疆,福澤天下。”
康熙當日心情非常好:“眾家愛卿,都請坐。”
“多謝聖上。”
祝壽獻禮的環節很快便開始了。
有太監在一旁高喊:
“四皇子送上萬壽琺琅四方平安花尊一件、天然靈芝獻壽仙桃盤一件、天仙祝壽合景宋瓷花籃一件、萬壽蟠桃葫蘆壽鼎一件……”
“八皇子送上八仙獻壽碗一件、萬壽碗一件、萬壽龍鳳盤一件、福祿壽瓶一件、海屋添籌把碗一件、萬年青筆洗一件、觀音五彩瓶一件……”
太監每報出一個名目來,各位皇子所送的壽禮便被抬到場地中央,當場打開。
“九皇子送上無量壽佛一尊、萬壽玉座一件、萬齡百老圖照屏一件……”
“十皇子送上萬年花澆一件、萬壽龍瓶一件、萬壽花尊一件……”
郎廷極心裏頭緊張,沒聽進去多少,再聽時太監已經報到了十三皇子。
“十三皇子送上宣窯祥龍洗一件,哥窯向日葵花盤一件,均窯萬歲蓮花瓶一件,嘉窯永保長春碗一件,成窯五彩蓮花杯雙進一件……”
“十四皇子送上三陽開泰汝窯瓶一件、萬壽玉瓶一件,萬年玉壽觥一件……”
各位皇子送完了禮,接下來便是文武百官獻上壽禮了。
郎廷極心裏頭更緊張了,等他的禮物拿上來後,他究竟是會麵上添光,還是當場社死……